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第一屆理事合影。
2月3日,在中國科協第340次青年科學家論壇暨首屆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論壇的基礎上,由數百名從事科學研究、科學普及、科學教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單位及個人共同發起的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以下簡稱:青科聯)正式成立,成立大會曁一屆一次理事會議在西安召開。
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旨在團結和帶領國內外青年科學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助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科學與社會深度融合。
首位獲得卡爾 薩根獎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金華、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米磊,以及青科聯主要發起人出席會議
青科聯一屆一次理事會審議通過了《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章程》和青科聯理事會等工作機構和人員名單,推選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當選為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米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金華、楊蔚,賽思庫CEO黨煒,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北鬥衛星導航研究員徐穎,大連星海恐龍化石博物館館長滕芳芳六人當選為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蔚被任命為秘書長,理事會秘書處設立在西安中科創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提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青科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國家需求落實為具體行動。青科聯是由一批熱心公益的國內外青年科學家,發起的面向全國的開放性、國際化的科技創新合作平臺。
在中國科協等國家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青科聯將於地方的政府、行業、企業、院校「五方聯動」,共同推進中國科普科教事業國際化,在科學傳播、科學教育、科學成果轉化等方面加強國內外、學科間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寬廣的國際視野的高素質科技創新人才,為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服務國家和地方發展貢獻青年科學家的智慧和力量。
據悉,青科聯將主動徵求中小學、科技場館、博物館、傳媒、企業等社會各界對科普科教、科技成果轉化渠道的需求;對接有能力、有意願的科學家群體,搭建起科學與社會的互動、交流、合作平臺。著力推進科普科教信息化建設,切實提升國民科學素質,在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我國科普事業任重而道遠,前途光明。以青科聯為平臺,將拓展全國和地方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形式,推動一大批既有深厚科研背景,又有社會責任擔當的新一代複合型人才。開啟科普科教、科技成果專業化事業的新篇章。(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