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變「坑老」!老年公寓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近四千老人...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豪華的住宿大樓,一流的服務水平,政府的重點工程……2016年重陽節正式開業的愛之心老年公寓,位於長沙市天心區大託鋪街道興隆村,毗鄰湘江。它號稱是長沙「唯一一家江景房養老風水寶地」,當地的老年人一度對愛之心老年公寓讚不絕口。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硬體優、軟體好、口碑贊的養老機構卻被曝非法吸收存款,近四千位老人損失超5億。目前長沙市政府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開展著養老機構非法集資的「排雷」行動。那麼, 「投資養老」的陷阱該如何防範?有哪些情況應該引以為戒?

手法:先拋誘餌讓老人嘗甜頭,再狠命收網湖南株洲的魯女士今年66歲,她不想給孩子添麻煩,就籌劃著和姐妹們一起找個靠譜的養老院。

魯女士:「在一起聊聊天、打點小牌,有共同語言。你一個人在家裡孤苦伶仃,現在每家每戶都是住的樓房,關上門很寂寞的。老人們在一起,我們都約好的,都考察的,哪一個公寓的位置最好最正規,我們老人一起大家都住到裡面去,有一個伴兒,這都是老人嚮往的。」

去年4月份,魯女士在大街上收到了長沙愛之心老年公寓的推銷廣告,隨手留下了聯繫方式。之後就收到了工作人員殷勤的上門服務,還多次帶著老人們去項目實地考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少老人看到後都心動了。

魯女士:「有一個大廈,老年公寓已經建成了,裡面住了幾百號人,素質比較高的,全是長沙市教師退休的、公務員退休的,有玩智慧型手機的,唱歌玩音樂的。那裡面還砌了亭子,都是一流的,門口還有門崗,穿著制服,我們(去的)那一車人就考慮,這個沒有懷疑的。」

老人們瞬間被這個湘江邊看似優質的項目徵服了。老年公寓號稱預訂床位的定金不僅可以獲得租住權,住宿費打折,還能享受9%的年利率回報,遠超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魯女士當場做了決定。

魯女士:「租住權,這是第一個好處。第二好處是你要隨時住進去的話,你可以打折,你錢交的多,你打折就打得高,錢交的少,打折就只打一點點。第三個好處,你沒進去住的話,因為你訂了這個床你沒去住有別人住,那麼你就可以享受到這個補貼費,它有9個點。」記者:「但是你沒想到這過高了,不正常嗎?」魯女士: 「想到了是過高,但也不是高的很厲害啊,你聽我說,我們這裡有些投資公司,它是20%。我們就認為它不可靠,不是政府支持的,我們不敢放。」

張女士和魯女士一樣,不想給孩子添麻煩,一直在物色養老機構。她也看中了長沙愛之心老年公寓優質的品質,電視臺曾報導過,線下推薦活動頻繁,都讓她對愛之心公寓深信不疑。張女士:「九九重陽節你政府搞這些老年活動,一個很大的地方擺出很多的老年公寓(宣傳資料)讓大家去看,推銷這些東西,我到現在我真不懂,讓這些老人怎麼去知道這些情況,咱們這些監管、監督部門幹嘛去了。」

記者調查了解到,愛之心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模式是通過售賣可以打折購買床位的會員卡,向老人們募集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錢款,預存的檔位越高,折扣就越高,而且這些錢還可以享受遠超銀行定期的利息,一年合同到期後,老人可以把本息取回,或將利息兌換成住宿費,到愛之心來住,所謂的養老項目似乎走偏了,今年3月份,魯女士之前繳納的床位定金到期,她想取回來,但是發現公司沒錢了。魯女士:「合同不是有承諾嗎,到期了我要去領補貼,或者到期了我要去拿我的本金。但是3月份就發現,他公司沒有錢支付了,每次問他要總是這個月推下個月,一直到10月,我們完全不相信了,進行了爆雷,已經報導了,才是這樣發現這個問題的。」

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老人們投下了一輩子的養老錢。受害者:「我投了5萬,我給你說實話,我到現在都沒敢讓兒子知道。」受害者:「雖然5萬塊錢不是很多,但是對我們退休的老人來說也不是一個很小的數目,我們也沒有額外的收入和資本。」受害者:「孩子不知道,我們平時好節省的,要是我的錢就這樣沒了,他會在旁邊譏笑我罵我的。

「養老」變「坑老」,超1成民辦養老機構陷非法集資長沙愛之心老年公寓案發後,長沙市天心區將該案定性為以養老為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目前,相關涉案人員已被刑拘35人、取保候審4人、監視居住1人。據天心區政法委的情況通報,截至11月26號,愛之心涉案金額達到5.05億元,涉及的受害人數達到3972人。事實上,像「愛之心」這樣,披著「養老」外衣,以「高額回報」為旗號非法集資的項目在湖南並不是個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18年以來,湖南全省依法偵破此類案件45起,涉案資金35億多元,打擊處理犯罪嫌疑人66人。目前形勢仍然嚴峻,據不完全統計,湖南全省涉及養老領域非公企業有327家,據公安機關大數據研判,其中有37家企業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風險等級極高。「養老」變身「坑老」,嚴重損害老人合法權益,影響了社會安穩。老年人如何防範非法集資陷阱,避免財產損失?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速,養老服務產業迎來快速發展階段。但不少不法之徒趁機而入,打著養老服務的旗號,以高息回報為誘餌,讓不少老年人掉入非法集資陷阱,損失慘重!那麼,涉嫌非法集資的主要形式都有哪些?廣大市民特別是老年人應該如何防範陷阱,避免財產損失呢?1、以提供「養老服務」名義吸收資金。以提供住宿餐飲、觀光旅遊、醫療保健、照顧陪護等養老服務為名,以高額回報或享受消費優惠為誘餌,採取辦理「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等方式,向老年人非法吸收資金。有的養老機構沒有養老基地或養老實體,有的雖有養老實體但收取的客戶資金明顯超過客戶一年養老所需正常支付的養老費用,吸收的會員遠遠超過該養老機構現有的床位數量,所吸收的資金也遠遠超過其一年所能提供的養老服務消費費用。 2、以投資「養老項目」名義吸收資金。打著投資、加盟、入股養生養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項目名義,承諾高額回報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3、以銷售「養老公寓」名義吸收資金。以銷售虛構的養老公寓、養老山莊等名義,或者以返本銷售、售後返租、約定回購等方式銷售養老公寓、養老山莊;或者以入住老年公寓後給予優惠打折、不入住給予高於銀行利息分紅的方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4、以銷售「老年產品」「保健產品」等名義吸收資金。在寫字樓或居民區租賃場地作為舉辦講座和活動的基地,誇大或虛假宣傳產品保健功能,或送米油麵等禮品、請吃飯、陪旅遊等多種方式誘導矇騙老年人,採取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等方式吸收公眾資金。 5、其他方式。如通過在甲地註冊登記養老保健公司,在乙地舉辦講座宣傳進行非法集資;或者偷梁換柱,將原與老年人籤訂的集資合同(協議)改為借款合同,以民間借貸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為有效防範養老領域非法集資風險,避免財產損失,我們特提醒老年朋友及親屬切實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未經民政部門設立許可、備案和市場監管等部門依法登記的養老機構,不要入住,不要投資,更不要向其支付任何資金。 第二,入住養老機構應按規定籤訂合法合規的養老服務協議,所交養老服務費用應當交至該養老機構在銀行開設的基本帳戶,不要向個人帳戶繳納資金。 第三,要理性選擇合法合規的投資理財渠道,不為高額回報所誘惑,凡是高於銀行利息的返息養老投資均要謹慎,切勿預付高額養老服務費。拒絕高利誘惑,遠離非法集資。最後,老人進行養老投資之前一定要跟子女商量,向民政、市場監管、金融等有關部門諮詢,切勿輕信他人,守好自己的養老錢。來源:中央廣播電視臺總臺中國之聲(ID:ZGZS001)

相關焦點

  • 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包頭市一養老院法人代表被公訴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解裕濤)2017~2018年,包頭市幾百位老人在昆區卜爾漢圖鎮新建的養老院交了3萬至5萬預定了床位費。新建的養老院是昆區唯一一所公建民營養老院——包頭市昆區綜合社會福利中心。然而,老人未能如期入住,隨後,養老院法人代表張樹斌因為涉嫌非法集資被抓。2019年8月,《北方新報》就曾刊發報導:《亂!
  • 一養老服務集團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查
    今天自貢警方發布《自貢市公安局關於接受四川旭源養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報案的通告》曝光了由榮縣人鍾國堡實際控制的四川旭源養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案件現場照片旭源養老服務集團旗下養老機構——桃源居養老公寓門口,一大早,就被一群老人圍得水洩不通,
  • 南昌湖光山舍涉嫌吸收公眾存款?老人錢財何時才能歸還!
    不少市民在看到本報報導後反映,湖光山舍以投資養老項目可以收取利息的方式取得老人投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希望政府能儘快介入,及時為老人止損。「我們以辦會員卡的形式主要是為了促進消費,並不是為了要他們的錢,」但黃國生電話中也承認,在向廣大老年人發放宣傳單宣傳時,是說投資他們的養老項目,將可以得到最高不超過10%的利息回報。「現在我們已經在陸續返還老人的錢,農莊還在繼續經營,我人也不會跑路,欠老人的錢我一定會儘快還上的。」
  • 貴陽一養老機構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關於貴州銀河頤園健康養老產業有限公司觀山湖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登記和確認的公告2019年6月17日,貴陽市公安局觀山湖分局對貴州銀河頤園健康養老產業有限公司觀山湖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依法立案偵查,現為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推進案件的偵辦進度,特發布此公告,請還未登記和確認的投資人到觀山湖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或居住地轄區派出所進行登記和確認
  • 知名養老企業 湖南九九富達集團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偵查
    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綜合報導(記者 彭瀟瀟)據長沙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長沙打非專線消息:近日,長沙市公安局已對九九富達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的長沙順祥老年生活城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九九康陽養老管理有限公司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
  • 長沙一團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捕
    紅網時刻8月19日訊(記者 鄭濤 通訊員 羅小紅 劉樂)近日,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批准逮捕10名以投資養老理財產品為名義、非法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犯罪嫌疑人。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上述公司通過到各個社區發送傳單、投送廣告等方式,向公眾宣傳其「養老理財」產品:該公司向投資人銷售養老服務床位,投資人購買養老服務床位後可返租給該公司,每年可收取「租金」作為投資回報,且承諾實際返利的年利率達12%—15%,遠遠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
  • 武陵警方偵破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3月30日,武陵警方披露破獲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涉案的常德市立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發放宣傳頁和熟人介紹等形式,通過打「溫情」牌取得老人信任,在4年多的時間裡非法吸收公眾存款7000多萬元,800多名中老年人上當受騙。
  • 涉案近億元,廣西警方打掉一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團夥
    日前,貴港市平南縣公安局重拳出擊,成功打掉一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團夥,刑事拘留8人,有效維護了當地社會經濟秩序。涉案近億元,廣西警方打掉一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團夥今年8月10日,平南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收到「眾合天下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線索後。
  • 仙居縣公安局關於仙居華固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仙居縣公安局關於仙居華固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登記和確認的公告為依法妥善做好仙居華固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受害人登記確認工作,依照相關法律、司法解釋規定,定於2020年9月24日至2020
  • 易通貸平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偵查
    (原標題:易通貸平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偵查)
  • 阿拉善右旗: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500餘萬元外省逃犯落網
    9月23日,一名在外潛逃近16個月、受害人達100餘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500餘萬元的犯罪嫌疑人陳某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鎮落網。據阿拉善右旗警方通報,今年50歲的陳某,女,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涉案金額高達500餘萬元,受害群眾100多人。案發後,被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陳某負案潛逃於2019年6月被當地公安機關依法網上追逃。期間,陳某隱匿身份四處躲藏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居無定所。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6人被刑拘!青島這家「科技公司」栽了!
    半島記者 劉玉凡 通訊員 李旭東5月27日,半島記者從市北公安分局獲悉,市北警方通報了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6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刑事拘留。檢查過程中,民警與相關部門初步核查,在公司沒收的臺帳中資金往來中,發現公司存在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同時金融監管局工作人員落實,該公司並沒有吸收存款的金融服務資質,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民警遂將該公司實際負責人徐某某及多名工作人員帶至派出所調查。
  • 自貢一養老服務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警方徵集報案線索
    來源:四川日報-川報觀察川報觀察記者 秦勇9月3日,自貢市公安局發布通告,公開徵集四川旭源養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報案線索。通告稱,自貢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依法對犯罪嫌疑人鍾國堡(男,48歲,四川榮縣人)實際控制的四川旭源養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700餘萬,男子潛逃國外2年,如今投案自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國桐看似美好的「居家養老」投資項目,實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資金鍊斷裂後,「公司」人員果斷失聯,有的潛逃到了國外。原是青島某健康管理公司業務經理,他夥同他人非法吸收30餘名受害人存款700餘萬元,於2018年12月潛逃至國外,被公安機關列為「獵狐行動」在逃人員。
  • 從客觀行為區分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從客觀行為區分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公司成立後,李某、趙某等利用該建材公司、該投資公司的名義,向客戶謊稱其公司投資環保建材、公墓、老年公寓等項目有高額利潤,以年利率15%至24%的高額回報為誘餌,專門引誘中老年客戶投資。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量刑標準
    以非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在達到數額較大標準時,可能涉嫌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而對行為人定罪之後,緊接著就是量刑處罰的問題了。那麼你知道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嗎?
  • 平南警方打掉一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團夥
    日前,平南縣公安局經偵大隊重拳出擊,成功打掉一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團夥,刑事拘留8人,涉案金額近億元。今年8月10日,平南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收到「眾合天下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線索後,馬上組織警力對線索進行核查,發現位於平南縣城區東湖小區的廣西平南縣盈瑪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團夥逐漸浮出水面。
  • 原滕州市某局副局長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達348萬
    日前,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披露了一起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案件起訴書。滕州四名男性共同出資成立滕州市某經濟諮詢有限公司,在未經中國人民銀行及銀監會等金融管理部門批准的前提下,以1.5%的月息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吸收存款22戶348萬元。
  • 涉案近億元!廣西平南警方打掉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團夥
    日前,廣西平南縣公安局經偵大隊重拳出擊,成功打掉一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團夥,刑事拘留8人,有效維護了當地社會經濟秩序。今年8月10日,平南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收到「眾合天下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線索後。
  • 連雲港某學校校長 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刑拘
    8 月 16 日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從連雲港市東海縣警方獲悉,東海縣海陵實驗學校校長陳某因向社會公眾不特定人群非法吸收巨額資金,於 8 月 15 日被警方依法刑拘。據了解,東海縣海陵實驗學校是東海縣七所民辦學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