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九大美女恐龍,始祖鳥不是鳥是龍?

2020-12-11 百度百科

盤點九大美女恐龍,始祖鳥不是鳥是龍?

恐龍向來給人以兇猛的印象,但是有些恐龍也長得很漂亮。所以我們常常會設想這種生物如果又回到地球上會如何,我們大概都不知道這個答案吧。話不多說了,我們就帶你看一看最讓人著迷的十種恐龍吧。

秀頜龍

恐龍家族中小巧玲瓏的種類

秀頜龍是恐龍家族中小巧玲瓏的種類,它的成年個體從頭的前端到尾的末梢,全長75釐米,軀幹部只有一隻母雞那麼大,無疑是恐龍家族中個體最小的成員。這種恐龍生活在侏羅紀,雖然其貌不揚,毫不引人注目,但是由於它與人們推測的鳥類祖先沾親帶故,反倒成為恐龍中最受專家學者們關注的對象。

滑齒龍

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

滑齒龍意思是「平滑側邊牙齒」,是種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蛇頸龍目裡短頸部的上龍亞目。滑齒龍生存於中侏羅紀的卡洛夫階,約1億6000萬年前到1億5500萬年前。滑齒龍是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在侏羅紀晚期,它們粗壯的身影在四片中等大小槳鰭的驅動下四處遊蕩。滑齒龍的長顎裡滿部尖銳的牙齒。

背甲龍

防禦專家

背甲龍體長可達10米,體寬、頸短;四肢粗短、強壯;腳短而寬,前腳有5指,後腳有4趾,指(趾)末端有蹄狀的爪子,適於陸地活動。遇到敵害時,背甲龍的爪子可插進土裡,避免身體被掀翻,保護柔軟的腹部;發達的尾錘則伺機反擊。

三角恐龍

大寂滅前出現的最後的恐龍種類之一

這是在大寂滅前出現的最後的恐龍種類之一。三角恐龍是四肢動物,身體上有一塊大型骨質褶邊和三個角,和現代的犀牛看起來有些相似。它是恐龍家族中最好辨認的物種之一。儘管它與可怕的暴龍生活在同一區域而且常常成為它們的獵物,我們不清楚這兩個物種是否真的發生過像博物館或者有些圖片上所描述的戰爭。

劍龍

侏羅紀晚期食草性四足恐龍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它們居住在平原上,並以群體遊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龍)等食草動物一同生活。

始祖鳥

代表了一種恐爪龍類的原始類型

始祖鳥,是一種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小型恐龍,隸屬於恐爪龍下目,代表了一種恐爪龍類的原始類型。它本是至今再後來發現孔子鳥與遼寧鳥的誕生年代更早,名字是古希臘文中的「古代羽毛」或「古代翅膀」的意思。始祖鳥是古脊椎動物,頭部像鳥,有爪和翅膀,稍能飛行,有牙齒,與爬行動物近似,尾巴很長,由多根尾椎骨構成。

易碎雙腔龍

已發現的最長的脊椎動物

易碎雙腔龍是由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DrinkerCope)所聘請的化石收藏家OramelLucas於1877年所挖掘的。Lucas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卡農城北方的花園公園發現這個部分脊椎(神經弓及神經棘),接近發現圓頂龍的礦場。毫無疑問,易碎雙腔龍是歷史上最長最重的恐龍,甚至最大體重比藍鯨還要大。它長達35米,和梁龍有近緣關係。

速龍

快速的蜥蜴

速龍(屬名:Velocisaurus)意為「快速的蜥蜴」,是種角鼻龍下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的阿根廷。速龍身長可能約4尺。目前僅發現後腿骨頭,從後腿與腳掌顯示它們適合奔跑,因此取名為速龍。

霸王龍

恐龍之王

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Rex),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作者:蒼朮D

相關焦點

  • 中華龍鳥和始祖鳥一樣,都是名字和樣子有點像鳥的恐龍?
    那麼基於此到底它是鳥還是龍就有了一場大辯論,於是估計這個就直接扯到恐龍和鳥的定義問題才能夠有結論了,對現在我們給它下的定義是小型獸腳。可是當時並不能確定這個渾身毛茸茸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因為在那個時候其實普遍有這樣一種觀念就是覺得羽毛似乎是鳥的專屬,這是不可能出現在恐龍身上而那個時候可能這個始祖鳥它是恐龍這件事其實大家也沒搞明白。這個化石又明明白白放在這兒,看它完全就是一隻恐龍。但是這個毛茸茸的痕跡也是板上釘釘的,那麼既然進退兩難這學術界也就不得不重新審視恐龍和鳥類的關係。
  • 把「小個頭」恐龍逼上樹,於是有了鳥……
    僅僅是兩年之後,在德國巴伐利亞州侏羅紀時期的石灰巖礦床上發現一塊接近完美的始祖鳥化石,它有像刀刃一樣的鋸齒狀牙齒,骨架和頭蓋骨上還有一些特徵,表明它曾是一種食肉類恐龍。但是這隻烏鴉大小的標本化石上卻覆蓋了類似鳥類羽毛的印記,對於赫胥黎而言,這是一個過渡形態生物標本:一隻恐龍正在進化轉變為一隻鳥。
  • 恐龍時代最恐怖10大霸主,誰才是最恐怖的哪個?
    恐龍是遠古時代的龐然大物,隨著地球環境氣候的變化,恐龍物種也在不斷的進化,一部分恐龍向鳥類過渡,這些恐龍有羽物種見證了恐龍過渡的歷程,下面是盤點的考古發現的十大寶貴恐龍有羽物種。2、北票龍(Microraptor gui)北票龍是1997年在中國遼寧挖掘的最早一批長有羽毛的恐龍物種之一,這項令人驚訝的考古發現支持了恐龍世界中廣泛存在著帶有羽毛的物種,這些恐龍很可能是現代鳥類的祖先。
  • 5種長有羽毛的恐龍,第一種龍的命名還與中國遠古神話有關
    顯著特點:體積小;纖細的構建在侏羅紀晚期的亞洲,有數量驚人的小型獸腳亞目恐龍,可能是有羽毛的,其中許多與北美腔龍(因此被稱為「腔龍」恐龍)關係密切。>尺寸和重量:大約5英尺長,25磅重飲食:肉和昆蟲顯著特點:鳥的翅膀;上頜牙齒儘管它們的名字很相似,但「模仿鳥」的鳥類與「模仿鳥」的鳥類有很大的不同。
  • 像鳥類的祖先又不是鳥的恐龍,它的特徵和其他恐龍都不一樣!
    比如,它的體形可與以「大塊頭」而出名的暴龍類相比,生長速度甚至快於某些大型暴龍類,但它卻屬鳥類的近親——竊蛋龍類,而該類大都是「袖珍型」的;它身軀龐大,但小腿卻很修長,奔跑能力也強於其他恐龍;它沒有長牙齒,而是發育了一個巨大的喙,尚不知是用來切割植物還是獵食小型動物抑或是用來壓碎蛋殼的。二連巨盜龍具有的許多與鳥相似的特徵以及如此懸殊的體形,使人們認識到恐龍向鳥類演化過程的複雜性。
  • 雞真的是恐龍後代嗎?6500萬年前的部分恐龍其實存活至今
    鳥類的祖先也是恐龍 常識告訴我們,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然而這個說法其實是有偏差的,小行星撞擊導致了大型恐龍的滅絕,比如霸王龍、梁龍等等,然而也一些小體型的恐龍最終卻活了下來,並演化成其他物種。
  • 盤點七大致命恐龍 瑪君龍竟吃同類
    盤點七大致命恐龍瑪君龍竟吃同類事實上,地球上曾經到處都是龐然大物般的恐怖殺手。以下就是最著名的七大致命恐龍。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暴龍恐龍之王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Rex),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
  • 10大恐龍之最,最小的恐龍體重僅有0.26千克?
    中華鳥龍最色彩繽紛的恐龍有很多恐龍都是長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來。中華鳥類是第一種被發現化石中帶有羽毛的非鳥類恐龍,也是第一種被確定羽毛顏色的非鳥類恐龍。它生活在早白堊紀的中國,與秀頜龍(最小的恐龍)有著相近的親緣關係。
  • 5000多年前的玉鐲,上面圖案似龍似鳥,龍是從恐龍演化而來?
    其中有一個玉鐲,不但是鼓箍形,而且上面有著似鳥似龍的圖案,稱之為「鸛喙鳥趾龍紋」鐲。如果你對這個稱呼不太懂,看看拓印的圖就知道了。從拓印的圖片可以看出來,鐲子上的圖案像一隻鳥,鳥頭很大,嘴巴長而厚,微微張開,像是鸛的嘴一樣,所以稱之為「鸛喙」;再看它的腳,細而長,分為三根腳趾,像鳥的腳一樣,所以稱之為「鳥趾」;不過此鳥尾巴散開,整體造型很像傳說中的龍,所以又稱之為「龍紋」。龍,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它是否存在,究竟是什麼模樣,這些一直是謎。
  • 新疆發現一種牙齒長「丟」的恐龍
    「它們並不是兩種不同的動物」。  由於這批恐龍當初都是因為掉入直徑2到4米的泥潭死亡後形成化石,因此,2009年,科學家們給它們取名為難逃泥潭龍。  幼年像食肉動物成年像鳥  科研人員從採集來的6個不同年齡階段、十多具難逃泥潭龍標本研究分析後發現:成年難逃泥潭龍個頭比較瘦小,體長僅有1.5米,重量僅約23.5公斤,「可能跟一隻中型狗的個頭差不多。」
  • 鳥類真是恐龍後裔嗎?如果被證實,恐龍算不算是滅絕動物?
    那麼,恐龍是否還留有後代存活在世界上呢?根據科學家現有的研究成果,恐龍可能真的還有留存於世的後裔,那就是鳥。說起來,很多人可能充滿了疑問:鳥和恐龍一點也不像,怎麼可能有親戚關係?因此,當時是實行理論——進化論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恐龍向鳥類的演化。人們一度認為,始祖鳥就是鳥類的祖先,故名。除了始祖鳥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了很多恐龍和鳥類之間的物種。1993年,遼寧省北票市附近有農民發現了一塊化石,並且上報。兩年後,化石上的生物被命名為聖賢孔子鳥,簡稱孔子鳥。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多數恐龍都長有羽毛
    早期的雷克斯暴龍形象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將恐龍、羽毛以及鳥類聯繫起來,但是實際上,第一個讓我們發現恐龍有羽毛的化石是有史以來最早的恐龍標本之一。它是始祖鳥,於1861年從德國的石灰巖礦中發現,它的生存年代可追溯到侏羅紀時期。
  • 你不知道的身體奇怪的十大恐龍!
    秀頜龍已知的最小恐龍秀頜龍是恐龍家族中小巧玲瓏的種類,特徵與腔骨龍差不多。它的成年個體從頭的前端到尾的末梢,全長75釐米,軀幹部只有一隻母雞那麼大,無疑是恐龍家族中個體最小的成員,這種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滑齒龍海生恐龍滑齒龍意思是"平滑側邊牙齒",是種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蛇頸龍目裡短頸部的上龍亞目。
  • 建昌化石之最:第一種羽毛有顏色的恐龍(圖)
    它還是第一種被精確鑑定出羽毛顏色的恐龍,其形似雞,嘴似啄木鳥,頭頂有一簇紅褐色的羽毛,翅膀黑白相間,翼間黑色;腿上也長滿了長長的羽毛,這些羽毛一直延伸到腳趾附近,好像另外一對翅膀,同樣是黑白相間。  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填補了恐龍向鳥類進化史上關鍵性的空白。
  • 恐龍時代介紹
    「恐龍」一詞是日本生物學家對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恐蜴)的翻譯,並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 恐龍曾經支配地球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
  • 《恐龍來了》之漫步侏羅紀丨為什麼孩子都愛恐龍?看完這篇你可能會知道答案
    食性:草食特徵:沱江龍長三角形的骨板比劍龍的骨板尖利,主要用於禦敵。華陽龍身長近4米,屬於較小的劍龍。頭部有兩行心形骨質硬片,肩膀部位有一對尖銳骨質棘刺,骨板在盆骨處開始逐漸變小,尾巴末端有四根突出的尖骨刺。均為肉食性恐龍,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銳利的爪子,嘴裡長著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
  • 【科技日報】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嗎?
    他認為,「赫氏近鳥龍」化石的發現極大地支持了界內一直存在的鳥類恐龍起源說。一隻火雞引發的假說據徐星介紹,鳥類恐龍起源假說的提出有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1870年的一天,英國著名博物學家赫胥黎在吃晚餐時突然發現啃光了肉的火雞骨架與恐龍的骨骼異常地相似,於是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說:「鳥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
  • 《方舟生存進化》EIPC版恐龍飼料有哪些 EIPC版恐龍飼料介紹
    導 讀 方舟生存進化EIPC版恐龍飼料匯總 方舟生存進化EPIC版恐龍飼料匯總,遊戲中我們可以通過製作飼料來馴服恐龍
  • 恐龍可能並沒有滅絕,其實一直生活在我們身邊,而且經常看到!
    其實恐龍可能並沒有真正的滅絕,而是逐漸的演變成另一物種生活在我們身邊,接下來看我慢慢為大家分析!在這次事件之中導致很多的爬行恐龍都滅絕了,但是卻有一種恐龍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那就是恐龍的近親,始祖鳥,這種鳥是1861年發現的也是認為最早的鳥類,這種鳥有這更加原始的恐龍爪類,外形與美頜龍形態相似,差別就在於始祖鳥化石有著很明顯的羽毛痕跡,其實一些食肉恐龍也是有原始羽毛的,自從1970年以後,很多研究報告就表示現代鳥類很有可能是獸腳亞目恐龍的直系後代,近些年來的報告也是更加傾向於將鳥類直接歸入虛骨龍類
  • 盤點冒險動畫之與恐龍同行,網友:滿天極光點亮了夜空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冒險動畫之與恐龍同行,網友:滿天極光點亮了夜空,下面一起和小編看一下這部電影的簡介和部分網友的評論吧。老爸居然表示原來恐龍有尾巴的啊……我瞬間暈過去,然後他問我,你見過恐龍麼?我說我見過!從小到大都一直很喜歡恐龍啊,侏羅紀,白堊紀這些什麼什麼的。但是這個片子真的不如實打實的做成一部科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