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九大美女恐龍,始祖鳥不是鳥是龍?
恐龍向來給人以兇猛的印象,但是有些恐龍也長得很漂亮。所以我們常常會設想這種生物如果又回到地球上會如何,我們大概都不知道這個答案吧。話不多說了,我們就帶你看一看最讓人著迷的十種恐龍吧。
秀頜龍
恐龍家族中小巧玲瓏的種類
秀頜龍是恐龍家族中小巧玲瓏的種類,它的成年個體從頭的前端到尾的末梢,全長75釐米,軀幹部只有一隻母雞那麼大,無疑是恐龍家族中個體最小的成員。這種恐龍生活在侏羅紀,雖然其貌不揚,毫不引人注目,但是由於它與人們推測的鳥類祖先沾親帶故,反倒成為恐龍中最受專家學者們關注的對象。
滑齒龍
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
滑齒龍意思是「平滑側邊牙齒」,是種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蛇頸龍目裡短頸部的上龍亞目。滑齒龍生存於中侏羅紀的卡洛夫階,約1億6000萬年前到1億5500萬年前。滑齒龍是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在侏羅紀晚期,它們粗壯的身影在四片中等大小槳鰭的驅動下四處遊蕩。滑齒龍的長顎裡滿部尖銳的牙齒。
背甲龍
防禦專家
背甲龍體長可達10米,體寬、頸短;四肢粗短、強壯;腳短而寬,前腳有5指,後腳有4趾,指(趾)末端有蹄狀的爪子,適於陸地活動。遇到敵害時,背甲龍的爪子可插進土裡,避免身體被掀翻,保護柔軟的腹部;發達的尾錘則伺機反擊。
三角恐龍
大寂滅前出現的最後的恐龍種類之一
這是在大寂滅前出現的最後的恐龍種類之一。三角恐龍是四肢動物,身體上有一塊大型骨質褶邊和三個角,和現代的犀牛看起來有些相似。它是恐龍家族中最好辨認的物種之一。儘管它與可怕的暴龍生活在同一區域而且常常成為它們的獵物,我們不清楚這兩個物種是否真的發生過像博物館或者有些圖片上所描述的戰爭。
劍龍
侏羅紀晚期食草性四足恐龍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它們居住在平原上,並以群體遊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龍)等食草動物一同生活。
始祖鳥
代表了一種恐爪龍類的原始類型
始祖鳥,是一種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小型恐龍,隸屬於恐爪龍下目,代表了一種恐爪龍類的原始類型。它本是至今再後來發現孔子鳥與遼寧鳥的誕生年代更早,名字是古希臘文中的「古代羽毛」或「古代翅膀」的意思。始祖鳥是古脊椎動物,頭部像鳥,有爪和翅膀,稍能飛行,有牙齒,與爬行動物近似,尾巴很長,由多根尾椎骨構成。
易碎雙腔龍
已發現的最長的脊椎動物
易碎雙腔龍是由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DrinkerCope)所聘請的化石收藏家OramelLucas於1877年所挖掘的。Lucas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卡農城北方的花園公園發現這個部分脊椎(神經弓及神經棘),接近發現圓頂龍的礦場。毫無疑問,易碎雙腔龍是歷史上最長最重的恐龍,甚至最大體重比藍鯨還要大。它長達35米,和梁龍有近緣關係。
速龍
快速的蜥蜴
速龍(屬名:Velocisaurus)意為「快速的蜥蜴」,是種角鼻龍下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的阿根廷。速龍身長可能約4尺。目前僅發現後腿骨頭,從後腿與腳掌顯示它們適合奔跑,因此取名為速龍。
霸王龍
恐龍之王
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Rex),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作者:蒼朮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