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長有羽毛的恐龍,第一種龍的命名還與中國遠古神話有關

2020-12-19 百家號

上篇小編介紹了4種中生代長有羽毛的恐龍,今天繼續介紹5種,他們分別是:敖閏(中國神話中的西海龍王)龍、極鱷龍、鳥形龍、無聊龍(這名字有意思)、拜倫龍。

敖閏龍

名稱:敖閏龍(以中國神的名字命名)

棲息地:亞洲的林地

歷史時期:侏羅紀晚期(1.6億年前)

尺寸和重量:大約兩英尺長,幾磅重

飲食:小蜥蜴和哺乳動物

顯著特點:體積小;纖細的構建

在侏羅紀晚期的亞洲,有數量驚人的小型獸腳亞目恐龍,可能是有羽毛的,其中許多與北美腔龍(因此被稱為「腔龍」恐龍)關係密切。奧洛倫於2006年被發現,但直到2013年才正式宣布,它是一種相當典型的早期獸腳亞目動物,儘管它的解剖結構與冠龍和迅猛龍等食肉動物稍有不同。目前還不清楚敖閏龍身上是否覆蓋著羽毛,也不知道成年的敖閏龍究竟有多大(「模式標本」是一隻一歲的幼崽)。

極鱷龍

名稱:極鱷龍(希臘語,意為「高貴的鱷魚」)

棲息地:西歐的林地

歷史時期:白堊紀早期(1.25億年前)

尺寸和重量:大約六英尺長,五十磅重

飲食:肉

顯著特點:體積小;兩足動物的姿勢

儘管阿里斯託蘇科斯(希臘語中「鱷魚」的意思)在它名字的後半部分為人熟知,但它是一種發育完全的恐龍,儘管人們對它的了解還很不充分。這種小型的西歐獸腳亞目似乎與北美洲的秀頜龍和南美洲的小坐骨龍都有密切的聯繫;早在1876年,著名古生物學家理察·歐文(Richard Owen)就把它歸為波基隆龍(Poekilopleuron)的一個物種,直到幾年之後,哈裡·希利(Harry Seeley)把它歸為波基隆龍的一個屬。至於它名字中「高貴」的部分,沒有跡象表明極鱷龍比白堊紀早期的其他肉食動物更優雅!

鳥形龍

名稱:鳥形龍(希臘語,意為「模仿鳥類」)

棲息地:中亞平原

歷史時期:白堊紀晚期(7500 - 7000萬年前)

尺寸和重量:大約5英尺長,25磅重

飲食:肉和昆蟲

顯著特點:鳥的翅膀;上頜牙齒

儘管它們的名字很相似,但「模仿鳥」的鳥類與「模仿鳥」的鳥類有很大的不同。後者是一種體型龐大、動作敏捷、像鴕鳥一樣的恐龍,具有相當大的衝力和重量,而前者是中亞的一種小型「恐龍鳥」,以其眾多的羽毛、羽毛狀的尾巴和鳥一樣的腳而聞名。鳥嘴龍之所以能穩穩地歸為恐龍之列,是因為它上頜的原始牙齒,以及它與白堊紀其他鳥類較少的竊盜龍(包括該類群的海報屬竊盜龍)的相似之處。

無聊龍

名稱:博羅戈維亞(以劉易斯·卡羅爾詩歌《Jabberwocky》中的博羅戈夫命名)

棲息地:中亞平原

歷史時期:白堊紀晚期(7000 - 6500萬年前)

尺寸和重量:大約6英尺長,25磅重

飲食:肉

顯著特點:體積小;兩足動物的姿勢;也許羽毛

博羅戈維亞是一種鮮為人知的恐龍,它的名字比其他任何一種恐龍都更引人注目。這可能很小,長有羽毛的獸腳亞目食肉恐龍的晚白堊世亞洲,這似乎是密切相關的更著名的傷齒龍,後被命名為劉易斯·卡羅爾的沒意義的詩的波洛高夫無意義的話(「所有的密西是波洛高夫…」)自Borogovia「診斷」是基於一個肢體化石,這是可能的,它最終可能會被重新分配作為一個物種(或類)不同的恐龍屬。

拜倫龍

名稱:拜倫龍(希臘語,意為「拜倫的蜥蜴」);明顯BUY-ron-oh-SORE-us

棲息地:中亞沙漠

歷史時期:白堊紀晚期(8500 - 8000萬年前)

尺寸和重量:大約5-6英尺長,10-20磅重

飲食:肉

顯著特點:適度的大小;有針狀牙齒的長鼻子

在白堊紀晚期,中亞是小型、有羽毛獸腳類恐龍的溫床,包括迅猛龍和類似鳥類的「滋養齒獸」。龍鼻龍是特羅頓龍的近親,由於它奇特的、沒有鋸齒的、針狀的牙齒,它從恐龍群中脫穎而出,這些牙齒與始祖鳥(生活在數千萬年前)等原始鳥類的牙齒非常相似。這些牙齒的形狀,以及龍鼻龍長長的鼻子,暗示了這種恐龍主要以中生代哺乳動物和史前鳥類為食,儘管它可能偶爾會吃掉一種獸腳亞目動物。(奇怪的是,古生物學家在一種類似盜龍的恐龍的巢穴中發現了兩個龍鼻龍個體的頭骨;龍鼻龍是在捕食恐龍蛋,還是自己被另一種獸腳亞目恐龍捕食,這仍然是個謎。)

這幾種遠古恐龍真的很像鳥類了,大家覺得的呢?下講」始祖鳥「歡迎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建昌化石之最:第一種羽毛有顏色的恐龍(圖)
    赫氏近鳥龍是一種帶羽毛的恐龍物種。該近鳥龍的化石發現於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的侏羅紀髫髻山組。赫氏近鳥龍化石在其骨架周圍清晰地分布著羽毛印痕,特別是在前、後肢和尾部都分布著奇特的飛羽,這種特徵在滅絕物種中還尚無先例。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八站 走進河源恐龍博物館
    為進一步推廣中國的恐龍文化,讓全世界了解更多的有關中國恐龍的故事以及讓世人更加關注中國科學家的工作和中國古生物學的累累碩果,從今年3月份開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中國古動物館先後分兩個階段向外界宣傳推介了「中國龍」的故事。
  • 「2019新恐龍」中國發現擁有霸氣名字的羽毛恐龍
    中國發現擁有霸氣名字的羽毛恐龍卻沒有腦袋取名真的是一門藝術,不僅對人,對恐龍也是一樣。熟知萬事萬物,都得從它們的名字開始。一種恐龍有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自然會更容易被大眾所記住。一般來說,恐龍的命名是根據自身的特徵、發現地點,或者是當地的神話傳說,今天要介紹的這種恐龍就得名於我國的神話典故。
  • 那些以「中國」為名的恐龍,都長什麼樣?
    它是異特龍超科的成員,和異特龍、鯊齒龍這類大型的肉食恐龍是一家子。中華盜龍生存在侏羅紀的晚期,身長約8米,高度近3米,是類兇猛的肉食獸腳類恐龍。模式種發表於1994年,命名為董氏中華盜龍,其中的董就是紀念有「中國龍王」美稱的董枝明。
  • 我國發現世界上最早的長有羽毛的恐龍(圖)
    anchiornis skeleton(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長有羽毛的恐龍—「赫氏近鳥龍」化石標本)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據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網站公布,10月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將發表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課題組報導的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長有羽毛的恐龍—「赫氏近鳥龍」(Anchiornis huxleyi)的新發現。
  • 原來鳥類是它們進化來的,中生代那些長有羽毛的恐龍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介紹下幾種帶有羽毛的恐龍,有羽毛的恐龍(有時被稱為「恐龍-鳥類」)是侏羅紀和三疊紀時期小型食肉獸腳亞目恐龍,它們是我們今天所熟知和喜愛的鳥類之間的一個重要中間階段。飲食:可能是昆蟲顯著特點:體積小;前肢和後肢上的羽毛在中國遼寧化石地層中發掘出的小型、有羽毛的「恐龍鳥」,已被證明是一個無盡的困惑之源。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多數恐龍都長有羽毛
    不斷發現的羽毛恐龍也為專家們提供了有關羽毛如何進化的資源。最原始的羽毛,能一直追溯到三疊紀。由於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的恐龍身上發現了不同的羽毛類型,古生物學家能夠拼湊出羽毛是如何從最原始的細絲結構演變成可以飛行的飛行羽。例如,同樣來自熱河群的羽暴龍發現了從毛囊中生長出來了小束羽毛。這說明最大的恐龍也能夠有羽毛。
  • 內蒙古發現36種恐龍,它們如何被發現的?這幾大發現堪稱世界之最
    目前全世界發現的恐龍已超過1000多種,中國已經發現的恐龍有200多種,內蒙古發現的恐龍已達36種之多,12個盟市有9個盟市發現過恐龍化石。據統計,內蒙古發現的恐龍有巨嘴龍、內蒙古龍、巴克龍、古似鳥龍、阿拉善龍、二連龍、耀龍、巨盜龍、計氏龍、戈壁龍、臨河盜龍、足羽龍、繪龍、竊蛋龍、原巴克龍、鸚鵡嘴龍、中國鳥腳龍、中國似鳥龍、蘇尼特龍、鴨嘴龍、古似鳥龍、巨盜龍、臨河盜龍、內蒙古龍等等。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
  • 遠古時期的「上古神獸」,有可能是恐龍的後代嗎?
    這是一種長得很像牛的野獸,全身長著刺蝟毛,能發出狗叫一樣的聲音,但是吃人;還有我們最熟悉的鳳凰,「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鳳凰雖然外形像雞,但全身都是五彩的羽毛,它一出現,就會天下太平。一般會被認為是非常吉祥的鳥。
  • 考古學家化石揭秘恐龍時代八種遠古鱷魚物種
    原標題:考古學家化石揭秘恐龍時代八種遠古鱷魚物種   考古學家化石揭秘恐龍時代八種遠古鱷魚物種  來源:科技訊我有話說  鱷魚以前張什麼樣子?近日考古學家揭秘了遠在恐龍時代的八種遠古鱷魚物種。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在恐龍霸主時代的鱷魚吧。
  • 古生物學家告訴你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黑素體普遍存在於今天鳥類和哺乳類羽毛和毛髮的黑素細胞之中。既然鳥類羽毛的顏色是由黑素體決定的,那麼恐龍的羽毛顏色也應該是由黑素體絕對的咯。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只要找到了保存非常好的恐龍羽毛化石,然後研究其中黑素體就可以還原恐龍本來的顏色了!第一種被還原顏色的恐龍正是來自於我們中國的第一隻長羽毛的恐龍——中華龍鳥。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十四站——恐龍的故鄉,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截止至2019年12月,我國已經根據骨骼化石發現命名了322種各類恐龍! 我們曾經有一個49天的約定 還記得這些中國恐龍麼? 走進恐龍的故鄉——內蒙古大地 為您講述中生代的恐龍故事 鎮館之寶——完美巴彥淖爾龍 內蒙古第一巨龍——查幹淖爾龍 巨型竊蛋龍——二連巨盜龍 龍歸故裡——戈壁原巴克龍
  • 恐龍的學名裡居然有漢語拼音,生物命名有哪些玄機?
    恐龍的學名裡居然有漢語拼音,生物命名有哪些玄機?,生物命名有哪些玄機? 2018年2月27日,由中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的浙江省縉雲縣恐龍化石,已經被正式命名為中國縉雲甲龍(Jinyunpelta sinensis),並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這是中國這個古生物化石出土大國的又一項偉大傑作。
  • 5種在中國生活的古生物,有一種至今仍在,還有一種好像玩具恐龍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未知生物永遠對我們有著很大的魅力,神秘莫測的深海生物、軌跡難尋的未知物種、兇猛巨大的史前生物,小編今天就帶各位一起盤點一下曾經在中國生活的5種古生物,有一種至今仍在,還有一種好像玩具恐龍。
  • 恐龍時代最恐怖10大霸主,誰才是最恐怖的哪個?
    1、千禧中國鳥龍(Microraptor gui)千禧中國鳥龍是1999年挖掘發現的,它是發現的第五種長有羽毛的恐龍,結構解剖研究顯示這種恐龍長有顎,其中包含溝槽狀的尖牙,暗示著它們可能是第一種已知有毒恐龍。它的體長大約1米長,生活在1.25億年前,可能主要以小型鳥類為食。
  • 恐龍中的世界之最
    ,頭骨化石長3.0米,第二長的是牛角龍,2.6米,三角龍有2.5米的化石。盤足龍中國國內發現的第一種蜥腳類恐龍 。長頸巨龍由於蜥腳亞目恐龍比較大,化石完整度很低,如果以化石完整度為準,長頸巨龍是已知最長的化石較完整恐龍,身長被估計可超過26米,頭部可高舉至離地面13米。
  •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距今1.2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時期,兩隻小恐龍正在地下的洞穴中休息。突然間,地動山搖,洞穴瞬間塌方,小恐龍還沒有來得及逃出去就被活埋。它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屍骨會變成化石,並且被人類發現,成為2020年被命名的中國新恐龍。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華陽龍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華陽龍上一期「中國百年十大恐龍」介紹了腦袋上長個一根小骨棒的青島龍。青島龍相貌怪異吧,這一期為大家介紹一個長相更怪異的傢伙,它的背上長有兩排小骨板,尾巴上長有尖尖的骨刺,它就是來自中國四川的古老劍龍類——華陽龍。
  • 首次發現恐龍長有羽毛 2.4億年前或已出現
    然而羽毛到底是在何時出現的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儘管迄今關於羽毛的最佳證據來自於生活在1.5億年前的肉食性恐龍,並且鳥類大概也是從相同的時間開始進化的,但研究人員同時還在親緣關係非常遠的植食性恐龍身上也發現了剛毛一樣的絲狀結構。
  • 揭秘恐龍向鳥類演化:飛行器官不僅有羽毛還有膜質翅膀
    中新網北京5月9日電(記者 孫自法)記者9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通過對一件採集於遼寧、距今1.63億年並命名為「長臂渾元龍」的善攀鳥龍類帶羽毛恐龍化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恐龍向鳥類演化時,飛行器官除了羽毛外,還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