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雲師傅跟大家聊了聊吃三七時容易犯的錯誤,沒看過的戳這3種常見的三七錯誤吃法,你確定沒中招?了解一下。
文章發布後,雲師傅在後臺收到不少留言,說很喜歡這樣的糾錯主題的文章,以前沒注意的或者不好的服用習慣被雲師傅點明之後豁然開朗,的確,三七是味好藥材,吃對了,才能將調理效果發揮到最大。
除了服用方式要講究,很多朋友還關心應該如何選購三七產品,市面上有關三七的產品五花八門,怎樣才能練就一副火眼金睛,避免被坑被忽悠?
今天,雲師傅就細數3點常見的選購三七產品中容易走的坑,少走一些彎路,多一份健康保障。
有些朋友喜歡自行購買三七頭去藥店打粉,有些朋友則更願意選購已經打成粉的成品,雲師傅無意評價哪種方式是最好的,因為最終的成品三七粉好不好,跟三七藥材是否道地以及打粉技術有關。
三七的道地產區位於雲南文山,現在市面上大多數三七粉都宣稱來自雲南,想要自行買三七頭打粉的朋友要注意辨別你買到的三七是否真的產自雲南文山。
另外,假如你是剛剛入門吃三七的小白,雲師傅其實不建議你去自行打粉的,除了三七的道地問題,你還要謹防買到是不是真的三七,也就是五加科人參屬的三七。
有些藥材在外形上跟三七長得很像,雲師傅之前也有講過真假三七大起底,你的三七選對了嗎?|雲三七 對於不熟悉三七藥材的小白來說,買錯的風險比較大。
雲師傅發現,市面上有三七粉聲稱達到500目,更有甚者達到1200目,有消費者以為越細越好,其實這是個很大誤區。
根據《中國藥典》(2010版),三七粉的炮製方法為:「取三七,洗淨、乾燥、碾細粉。」
三七粉太粗有效成分不易析出,不易被人體吸收;太細則容易嗆入呼吸道,或粘著在口腔及食道壁上。
所以,雲師傅建議,在選購三七粉時,要注意看產品包裝,標明粉末細度為200目的即為三七超細粉,也是適宜人體吸收的細度。
(圖片來源於雲三七)
常聽人說三七分頭數,20頭30頭50頭60頭等……三七頭數其實只是三七優劣的一條評判標準,除了外表,還要看內在質量。綜合個頭和內在質量,才能真正判斷出三七的優劣。
內在質量指三七的有效成分含量(三七總皂苷含量),這也是決定三七功效的關鍵。
(圖片來源於雲三七)
一般的消費者沒有條件對三七內在質量進行檢測,有效的辦法就是選擇有信譽的大品牌,其產品經過國家相關部門檢控,確保其出廠前三七總皂苷含量達到甚至超過國家標準。
雲三七是我國首個通過7S道地保真認證的品牌,每一盒三七粉都可追本溯源。
從自有的數千畝文山種植基地的種植、採摘開始,到六步淨制工藝和低溫氣流打粉(點擊藍字查看),每一步都可控可查。
最大化地留住三七中的有效營養成分,以其精純品質為消費者的健康保駕護航,清血管、護心腦,尤其適合有調理心血管需求的中老年朋友。
最後,雲師傅提醒一下各位朋友,市面上的各類三七產品水很深,在選購時需擦亮眼睛,最好事先對三七產品有個自我了解,這樣才能沉住氣定下心,避免走了彎路買到冒牌三七。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0年10月
*本文圖片除標註外皆來自於網絡無版權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