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救援任務,請能出隊的隊友掃碼進群。」12月9日下午14點18分,錫林郭勒盟藍天救援隊的微信群彈出一條救援任務通知。
約半小時後,隊長高峰帶領5名隊員組成第一梯隊率先趕赴救援現場。
被困車輛位於錫阿公路烏裡雅斯太方向20公裡處,該路段為東西向,受前幾日降雪天氣影響,路面有不少冰雪,加上當日風力較大,北面沒有任何遮擋物,造成道路通行條件惡化,極易發生雪阻險情。
16時20分,救援隊抵達現場,救出1車4人。
任務完成後,救援隊決定在附近的救援聯絡站休整後返回市區。
「剛才誰墊付的加油錢,我先給報一下,最後咱再分攤。」「走,隊長說請大家喝奶茶。」「少說多做,默默奉獻,你忘了咱們藍天救援隊的隊訓了嗎?」緊張氣氛緩和後,大家感到很輕鬆,你一言我一語說笑著,可他們並沒想到,此次救援還遠未結束。
17時44分,救援隊休整完畢開始原路返回。
此時天色已暗,而野外的風雪卻更加肆虐。
「前方有積雪,容易側滑,大家小心。」「注意避讓大車。」高峰在對講機時刻提醒隊員安全穩駕,車廂裡除了對講機的對話,只剩雙閃發出的嗒嗒聲。
根據救援隊員的經驗,這樣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很容易發生雪阻險情,尤其在風口處,因為道路積雪嚴重,沒有換雪地胎、沒有帶防滑鏈以及四驅以下的車輛很難通行。
果不其然,大家擔心的場面很快出現了。
就在他們剛剛施救不久的路段,約有大小十幾輛車停滯不前。
救援隊的兩輛車從路的兩側慢慢開到擁堵的最前方,堵在最前面的是一輛牌照為「蘇U」的未換雪地胎的轎車,後面的幾輛車也不同程度受阻。受困人員有的在鏟雪,有的在推車,還有人在向別人求助……場面混亂又緊急。
「所有人下車幫忙!」話音剛落,幾名隊員迅速從後備箱取出鐵鍬、拖車繩等工具,進入救援狀態。
18時28分,天已完全黑下來,呼嘯的北風卷著積雪不斷吹過來,可見度只有幾米,氣溫也越來越低,手套一旦摘下來,幾秒鐘就凍得發麻。為儘快使車輛脫困,隊長高峰迅速組織大家有序展開救援,並聯繫後臺人員組建第二梯隊做好隨時增援的準備。
凜冽的風如刀割一般打在臉上,可每個人都專注於眼前的救援,他們用鐵鍬清理車輛輪胎及周圍積雪,用救援車壓平隆起的雪堆,用拖車繩將困於雪窩的車輛拉出,再用力配合司機向前推車……所有人都希望能再快一點幫住受困人員脫離危險。
牌照為「蘇U」的車因為沒裝雪地胎,在這樣的路況中幾乎寸步難行,成為最受救援隊關照的一輛車。剛從雪中拽出,又開始在冰上打滑,剛推出一段距離,又因為另一道坎停了下來。救援隊就這樣一路施救,一路護送終於幫助這一車5人脫離困境。
車輛陸續脫困,救援結束了。此時,隊員們已在接近零下三十度的野外凍了兩個多小時。
「辛苦了,兄弟們。」「多虧了你們。」「謝謝啊,真的謝謝啦。」呼嘯的風聲中,獲救的人們大聲向救援隊的志願者表達謝意,車走遠了,還有人隔著車窗向救援隊揮手致意。
和牌照為「蘇U」的車主道別後,高峰說:「相信這位南方大哥不僅感受了大錫盟的寒冷,也一定感受到了咱錫盟人的熱情」。說完,他再次拿起對講機:「救援結束。請大家檢查裝備,準備返程。」
夜幕下,車尾的紅燈和雙閃漸漸少了,前方不遠處左轉,就是亮起萬家燈火的錫林浩特。
「今日,錫林郭勒盟藍天救援隊共救出10車次42人次。高峰、李樞博、胡耀成、朱玉騰、郭樂、耿樂超、秦國佳(後臺),感謝以上志願者默默付出。」22時,救援隊的微信群又彈出一條信息。隊長高峰看完,聯繫後臺人員追加了一條信息:錫林郭勒盟藍天救援隊啟動特殊天氣24小時備勤,請大家保持手機暢通。
今年入冬以來,錫林郭勒盟藍天救援出隊7次,救出25車次74人次,開展雪域救援演練2次,並遇被困車輛及人員救出3車7人。雖然每次參加救援行動的志願者不同,但每一次集結,都是為了「救人於危難之中」的共同目標。作為致力於為各種災害或意外事故提供緊急救援和人道救助等服務的民間公益組織,藍天救援隊的每一位志願者都在默默無聞、不求回報的為社會貢獻著自己力量。
記者:劉寶華 白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