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蠻入侵,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全場傷害錦囊了,自三國殺誕生之時就存在的元老級錦囊。從西南少數民族的孟獲與祝融免疫南蠻入侵甚至能回收使用南蠻入侵,以及原畫中的巨象,我們可以感知到,南蠻入侵是描述的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所需要對付的西南少數民族部落勢力。那麼為何只有南蠻入侵呢?
中國幅員遼闊,除卻東邊波瀾的大海,周邊莫不是草原,大漠,戈壁,高山,森林。同時也各有勢力龐大錯綜複雜的少數民族盤踞。三國自兩漢以來長時間與北方遊牧民族匈奴對峙,分裂為了北匈奴,南匈奴兩部內亂,北匈奴遷徙,南匈奴依附於中原政權(曹操)。因而三國時期最強大的曹魏政權的控制,自古以來的中原農耕文明的老冤家北方遊牧民族匈奴沒有鬧出過什麼事情來。
東北部則是烏桓勢力,烏桓勢力盤踞於遼東北部,極可能南下入侵遼西走廊與幽州(今京津地域)切斷中原與遼東間的聯繫,於是,曹操在完成官渡之戰,一統中國北方後,便開始北徵烏桓,也是在北徵烏桓伊始,曹操完成了千古名篇《觀滄海》。此次戰役,曹操完成了決定性的勝利,解決了之後曹操南下的後顧之憂。同時,自此三國之後歷史也不會再有烏桓這個名字了。
西北則有西羌族,西羌族則有東漢末年最強的西涼軍集團看管(董卓,馬騰等就來自西涼軍),西羌族很多就加入進入西涼軍,在完成這民族融合,同時這樣造成了戰鬥力強悍的西涼軍普遍有勇無謀,缺乏長遠規劃,輕視文官世族。所以西涼軍前期強悍,後期四分五裂(董卓,馬超就類似)。
西南方向自不必多說,諸葛武侯七擒七縱孟獲,東吳則南徵百越,東渡夷州(今臺灣,這也是臺灣是我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證據),現在華南大部分地區就是那個時間開發的。
國恆以弱喪,而漢以強亡。縱使,三國中原勢力紛爭,但軍隊卻可以在競爭之中爆發出強悍的戰鬥力,所以中原漢民族仍能以近乎百分之百的勝率擊潰周邊少數民族入侵,倘若不是為了誇讚諸葛武侯能天縱奇才描繪出七擒七縱孟獲,恐怕南蠻入侵也未必可以看見。
好了本期就到此結束了,小夥伴們下期再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給小編點個關注和贊,您的支持是在下奮鬥的最大動力,如果想找開黑隊友的話,可以來三國殺移動版找新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