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位於天府新區總部商務區核心區域的招商蛇口·時代公園787畝產城項目亮相。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者,招商蛇口曾參與海上世界、太子灣以及深圳前灣自貿區的建設開發。位於天府新區的時代公園項目,是招商蛇口在內陸城市開發的為數不多的產城項目。從2010年進入成都算起,今年是招商蛇口進入成都的第10年。十年間,雖先後有城東綜合體招商中央華城、金融城地標招商大魔方等綜合體項目落地,但招商蛇口叱吒行業的產城融合發展模式及其園區開發與運營業務,卻一直沒有落子過成都。
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在成都落地超級產城項目,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受疫情影響城市曾按下暫停鍵;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確立,東部新區規劃落地,公園城市首提地交出靚麗成績單,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進入倒計時……又讓城市在新賽道上發現新機遇。
天府總部商務區效果圖
與成都同步按下加速鍵
就如項目案名中兩大要素:「時代」、「公園」,這兩個看似平凡的字眼,背後揭示了這個項目之於城市願景、之於城市轉折點的影響和意義。
招商蛇口成都公司總經理王曉波認為,時代公園這個項目是一個本身稟賦非常好的項目地塊,在招商蛇口拿到之前,政府就已經對它做了先進而充分的規劃。
據了解,時代公園位於天府新區總部商務區核心板塊,介於雙流機場和天府機場中間位置,規劃城市航站樓,直達雙機場,項目範圍內還規劃有4條地鐵線,3個地鐵站點,未來周邊的學校、醫院和公園配套都十分完善。「在這個地塊上,招商蛇口需要做的,就是踐行我們擅長的總部經濟項目,兌現公園城市開發模式、城市TOD開發模式以及智慧城市建設。」
王曉波認為,招商蛇口這次的加速,與成都這座城市的發展提速密切相關。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地和推行,成都從一個內陸城市變為一帶一路橋頭堡,中東歐快線在成都的班次近三年來都在全國排名第一。在這樣大的時代背景和戰略的宏觀背景下,招商蛇口和成都一起,同頻提速。
招商蛇口成都公司總經理王曉波
政企合作打造新場景
最近對天府新區新規劃的報導中,「人字綠廊」全球招標的動作引人關注。人字綠廊是時代公園項目內部一條市政的生態綠廊中軸,橫穿整個項目。王曉波表示,產城項目離不開政府和企業深度的交流與合作。「人字綠廊這類公共空間設計,涉及項目與公共空間的銜接」,他說,「 這需要政府協調項目與地鐵等城市基礎設施業主方之間的關係,需要政府與開發企業之間的密切配合,其他比如我們項目地下的軌道系統,地下空間的設計、出口與地面的連結等等,都涉及城市空間的局部與整體、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係」。
而政企合作的新模式,不僅僅是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項目一個重要部分就是總部基地的建設,我們會修建一些符合大多數企業落地總部基地要求的辦公物業,也會有部分物業根據政府招商引資過來的總部項目進行訂製。」這些信息上的交互,在修建項目過程中的溝通,對未來整個項目的呈現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於此同時,招商蛇口在智慧城市上的探索也與政府密切相關聯。王曉波介紹,「這個項目我們做了一個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 希望在智慧治理、智慧生產、智慧生活,包括智慧生態進行全面的構建和打通。包括社區管理、物流管理、辦公管理、交通管理等等,這些都可以通過智慧化信息來完成。未來這個區域肯定會有更高的智能體驗。」產城項目與普通的房地產項目不同,它的規模和地塊上下所裝載的內容的不同,需要用營城的思維來進行設計,新場景與新模式的探索,在這個項目中碰撞出新火花。
招商·時代公園效果圖
看好前景,加大投資
天府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同時作為成都未來的第二個核心區,地理位置優越,有非常良好的生態基底。王曉波介紹,天府新區的整體規劃中,可建可開發面積僅佔到30%,其餘70%都是生態用地。這個3:7的比例,將70%的地方留作生態範圍,為區域未來的發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同時也打造了更宜居的生活環境。「這也代表了未來世界城市格局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方向。」
與招商蛇口在深圳太子灣、前海等打造的產城項目不同,天府新區還處於發展階段,去年成都人才引進政策吸引了25萬人到成都,其中15萬人才落戶天府新區,展示了這個區域對人才的吸引。而天府新區先做基建,再引入項目,同時引入人才的做法,也讓這個區域的發展後勁十足。
王曉波表示,深圳用40年時間換來了城市的從無到有的影響力,從天府新區6年的建設成果來看,新區的發展速度日新月異。據了解,除已經啟動全球招標的人字綠廊外,2021年,項目內396米的招商局西部總部大廈也將啟動全球招標,同時 TOD商業綜合體的設計方案也會落地。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符小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