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從本質上說來,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存在。誰都希望有個人可以明白自己,體諒自己,真正懂自己。
所謂懂,流行的說法是:我不說,你也知道。
理解的人,不需要解釋;不理解的人,何須解釋。
復古的說法是: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可見,亙古以來,人與人之間最深的情其實是「懂得」。不管是愛情、親情,還是友情,一個「懂」字就能輕易地把兩顆心的距離拉近。
若說「愛情」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感情,一點也不為過。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東方還是西方,很多不朽的文學巨作都是關於愛情的。
愛情固然美好,很多時候卻以悲劇收場,相愛卻不能相守,相守卻不能長久。
有時候會想,若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在一起了,是不是也會有矛盾,也會吵架呢?
愛情真的是極具「魔力」的東西,可以讓人愛得死去活來,也可以讓人恨得咬牙切齒。
隨著物質生活的富足,人們更加注重「感情」生活的質量。愛情在人們心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年輕人不必說,大部分業餘時間就是談情說愛,樂此不疲;中年夫妻也掀起了「出軌」、「離婚」潮;老年人普遍開始了「黃昏戀」。
似乎每個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愛情夢想。
「情感糾紛」也逐漸成了一個社會性的問題,愛情可以成就一個人,愛情也可能毀了一個人。
愛情裡,多少人以「我愛你」的名義,做著傷害對方的事。除了那些本就居心叵測的人,更多的人是因為「不懂」。
很多人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別人,自己「感天動地」,對方卻「無動於衷」,到頭來還要指責別人不懂珍惜。
其實,愛情裡,比「我愛你」更深的情是——「我懂你」。
01愛你的人未必懂你
一個人在愛情裡上最大的悲劇,不是對方變心了,你痛徹心扉。真正可悲的是,你愛著一個根本不懂你的人。
在這段似是而非的「愛情」裡,你不管怎麼努力,始終無法感受到他的「懂」。你知道他愛你,你也愛著TA,你不舍,不放棄。也許你曾幻想,有一天TA會懂你的。
可是現實總是那麼殘忍,你會發現,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懂你。
以熱播劇《如果歲月可回頭》中白志勇和景雅的婚姻為例,他們結婚十七年,白志勇一直都沒有真正「懂」景雅,他覺得自己感情專一,不理解景雅為何執意要和他離婚。
他覺得景雅不理解他的愛好,不明白她為什麼為一點小事就要離婚,太小題大做。
當景雅崩潰地跟他講出心裡最深的痛時,他依舊不能理解。直到離婚了,他也不曾覺得自己有問題。也許,他真的沒有錯,錯的是緣分。
白志勇顯然是不懂景雅的,但他心裡確實是愛景雅的,景雅顯然也是愛白志勇的,不然誰會和一個自己不愛的人過十七年。這才是愛情中最痛苦的組合,明明相愛卻互相傷害。
現實中,這樣的情況真的很多。「愛」確實是有的,但始終「不懂」對方,只要有一方不懂,就註定是一場孽緣,這樣的愛情只會兩敗俱傷。
每個人都要接受這個現實:愛你的人,真的不一定會懂你。
02懂你的人也未必愛你
那懂你的人,一定就會愛你了嗎?當然不是,懂你的人也未必愛你,但至少會諒解你,心疼你。
就像異性的好朋友,儘管關於異性之間是否存在純潔的友誼也一直爭議不斷,但凡事無絕對,我願意相信這種美好的友誼是存在的。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的很神秘,有的人相處幾年,依舊入不了心,無法談及心事,就像現在的人常抱怨的「朋友一大堆,真正能交心幾乎沒有」。
有的人可能就幾面之緣,就有一種「如見故人」的感覺。TA似乎本能地,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讀懂你,但TA真的未必愛你,也許只是把你當作朋友、知己。
03好的愛情:相愛又相知
要想愛情路上少一些坎坷,當然得找一個和自己「相愛又相知」的人。
兩個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有磕磕碰碰,小吵小鬧的時候。
「懂」的人,能更快地處理好生活中的小問題,時間久了,會越來越懂對方。就像徐志摩說的:「我懂你,像懂自己一樣深刻。」兩個人的感情會越來越穩固。
記得有句歌詞:「我要穩穩的幸福」,只有這樣的愛情,才能帶給你穩穩的幸福。
前段時間,熱播劇《安家》裡的房似錦和徐文昌愛情應該打動了不少人的心。可能是由於都有原生家庭的傷,所以他們似乎更能懂對方,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們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一起了。
徐文昌不介意房似錦麻煩的原生家庭,他懂她的堅強,懂她的脆弱,他心疼她,他從心裡欣賞她,愛她。
房似錦也不介意徐文昌有過一段婚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她願意和他一起撫養他和其他女人生的兒子。她懂他的善良,她懂他的原則。她也欣賞他,願意和他共度餘生。
愛情裡,只有相愛又相知的人,才能更加兩情相悅,心靈相通。不管什麼時候,彼此都有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有人說,要想婚姻要幸福長久,兩個人就要相互體諒,包容。而真正「懂」的人,根本不需要刻意地去包容。
因為懂得,他們久處不厭,他們之間最自然的真情流露,給彼此的就是最舒服的狀態。似乎一切都「剛剛好」,多一分就膩了,少一分就不美了,這才是真正最自然、最簡單的幸福,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嘉玥寄語: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張愛玲
簡短的話語,卻包含了最深的情。
愛情裡最溫暖的,莫過於:有人懂,有人疼。
在感情的路上無需遇到太多追求者,只要那個和你過一生的人真正懂你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