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獨苗」終出生,爺爺和姥爺盯了半小時,網友:原來不是照片

2020-12-22 小朗的媽咪

文 | 小朗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相信每個家庭在新生命的到來後都會讓幸福感提升一個檔次,因為孩子的可愛和純真能很好地提升一個家庭的氛圍。無論在外面表現得多麼嚴厲的長輩還是性格高冷的父母,只要是對上了孩子天真爛漫的眼神,都會把自己最好看的笑容展現給孩子。

家中「獨苗」終出生,爺爺和姥爺盯了半小時

網上有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段視頻,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討論。在視頻的畫面中有兩個大人一個小孩,只見孩子躺在正中間的嬰兒床上,根據這位寶媽說這是老公整個家族的「獨苗」。

而在嬰兒床的兩邊,分別坐著一個男人,這兩男人分別是孩子的爺爺和姥爺,這時他們也沒有爭論孩子跟爺爺更親還是跟姥爺更親,只見他們動作出奇的一致,都是雙手搭在嬰兒床的護欄上,一動不動地盯著看了睡著正香的小寶寶半小時。

面對這溫馨的一幕,寶媽也是把這畫面用手機記錄下來分享到了網上。網友們看到這一幕也紛紛評論說:「這原來是視頻不是照片啊,會動的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都能看見許多孩子都是讓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帶,雖說這樣能讓父母們能更加輕鬆,但是這也是有著一些弊端的。

分析

一、老人帶孩子的弊端

1. 讓孩子宅在家裡

每個孩子的天性都是活潑好動的,但是因為老人的年紀大了,腿腳沒有那麼便利,跟不上釋放天性後的孩子,許多老人都會直接讓孩子待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等等。

這樣其實是非常不好的,因為孩子活動過少就會缺乏鍛鍊,體質變弱,而且孩子長期呆在家裡,曬太陽的時間太少還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身高。

2. 封建迷信

許多老人都會有一些封建迷信的理念,當孩子生病時會讓孩子吃一些奇怪的「土」方子,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的發現制止,很有可能會損害孩子的身體健康。

3. 說三道四

在一些婆媳關係不好的家庭中,如果孩子是讓奶奶帶的,那麼奶奶就有可能會在孩子面前貶低、破壞媽媽的形象,這樣不但會嚴重的影響親子關係,還會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養成在背後說人壞話的壞習慣。

雖然老人帶孩子有著一些弊端,但是相對的也是有一些好處的。

二、老人帶孩子的好處

1. 老人的經驗更加豐富

雖然說許多老人帶孩子的方法都已經落伍了,但是老人也有著許多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育兒經驗的,在生活中孩子的許多狀況老人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比如在孩子起痱子時,年輕父母可能會慌亂,而老人則知道用金銀花泡水的方法來去痱子。

2. 老人更有耐心

相對於每天被工作折磨得焦頭爛額的父母來說,老人已經脫離了這種環境。經歷了大把時光的他們會更加的沉穩、平和,加上老人普遍都對孩子比較寵愛,老人相比父母會更願意在教育孩子時花費更多的心思和耐心。

結語

老人帶孩子和父母帶孩子雖然在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在愛孩子這方面,相信老人並不會比父母少。這邊也提醒大家,當父母和老人的理念出現偏差時,一定要和和氣氣的交流,相互借鑑,揚長避短,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對於老人帶孩子,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小朗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全家「獨苗」終出生,爺爺和姥爺凝視半小時,網友:還以為是照片
    家裡的「獨苗」終於出生了,引得倆老頭在旁邊看了半小時,網友:真是太有愛了 前不久,有位寶媽就在網絡上分享了一段視頻,引起眾多網友踴躍轉發。
  • 爺爺和姥爺凝視剛出生「獨苗」,靜止長達半小時,網友:是照片嗎
    01剛出生的"獨苗",引爺爺和姥爺凝視半小時,時間仿佛靜止了有一個寶寶,剛出生就享受到了"隔輩親"的待遇,妥妥是家裡小寶貝這位寶寶的爸爸和媽媽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所以寶寶一出生就得到了格外的關注。在媽媽生產那天,寶寶的爺爺和姥爺都趕來醫院,靜待寶寶出生。寶寶出生後被放置在了嬰兒床上,爺爺和姥爺倆個大老爺們一人一邊坐著,手趴在嬰兒床的欄杆上。兩人靜靜凝視著出生不久的"獨苗",一動不動,時間長達半小時之久。爺爺和姥爺看著看著,嘴角微微上揚,足以看出他們的柔情與激動。
  • 剛出生的「獨苗」,爺爺和姥爺深情凝視半小時,網友:以為是照片
    剛出生的「獨苗」,爺爺和姥爺深情凝視半小時,網友:以為是照片每一個家庭迎來初生寶寶,都難掩喜悅之情,都會以各種方式記錄這人生中至關重要的時刻,一位寶爸在網絡上分享的一則視頻火了。視頻中,剛剛降生的新生兒躺在嬰兒床中,而床沿兩邊坐著寶寶的爺爺和姥姥,他們用手撐著欄杆,託著腦袋,滿臉寵溺、深情地凝視著寶寶,一動不動地維持了大致有半個小時,好像是在欣賞一件無價之寶。
  • 「獨苗」出生,姥爺和爺爺嬰兒床旁凝視,寶寶:還是假裝閉眼吧
    隔輩親的現象一直都不曾消失過,老人對於孩子的疼愛更是透露著很多的縱容,尤其是一些重男輕女的老人對孫子,或者是家裡只有一根"獨苗"的,對這個孩子更是寵得沒邊。當然了,老人愛孩子是一件好事,對孩子來說,不僅有父母的疼愛,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疼愛,自然是十分幸福的。
  • 「獨苗」寶寶走紅,爺爺和外公死盯不放,這反應太真實!
    可就算是再堅強的男人,面對自家「獨苗」時,也會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悅,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來抒發心中情感。比如,最近就有一個視頻走紅:某家庭迎來了他們家非常珍貴的「獨苗」寶寶,而爺爺和姥爺也是開心壞了,只見他倆坐那裡死盯著孩子看,生怕被人偷了一樣。
  • 全家「獨苗」出生後,爺爺和姥爺凝視半個小時,網友:咋一動不動
    他們對孫子孫女的愛遠遠超乎你的想像,因為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他們往往認為孩子是自己血脈的延續,所以孫子孫女的出生,對他們來說,有重大的意義。02全家「獨苗」出生後,爺爺和姥爺凝視半個小時有位寶媽在網上上傳了一個視頻,不久就引起很多網友們的熱議。
  • 雙獨子女家「獨苗」出生,爺爺姥爺凝視半個鐘,網友:以為是照片
    網上,有位寶媽分享了自己孩子出生後視頻,讓許多網友看後忍不住露出姨母笑。原來,寶媽寶爸都是獨生女,上邊4個長輩也都健在,是典型的421家庭,而家裡"獨苗"出生後,爺爺和姥姥就搶著要守在孩子身邊。將寶寶安置在嬰兒床裡面後,姥爺和一樣一人一邊坐在那,一動不動地凝視了寶寶達半個鐘的時間。
  • 家裡「獨苗」降生後,爺爺與姥爺凝視半個小時,網友:這是照片吧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寶寶的降生對於長輩來說是天大的喜事,尤其現在都「隔輩親」,所以寶寶降生時,爺爺和姥爺當然要第一時間看見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他們對寶寶的感情跟父母對孩子的感情不會一樣的,寶寶是自己孩子生命的延續,也是自己家族的希望
  • 家裡「獨苗」剛出生,爺爺外公凝視半小時不動,網友:以為是照片
    而這種情況在一些老人身上就更常見了,有不少新手爸媽都吐槽說:「自從寶寶出生後,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可謂是直線下降!」老人看孩子時,眼中寵愛和喜歡都掩蓋不住,就連「護犢子」都特別光明正大,理直氣壯。小孫子才剛出生,爺爺和外公就邁不開腿了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家裡「獨苗」剛出生後有趣的一幕,由於這位寶媽和丈夫的都是獨生子女,所以這個小傢伙的降生帶代表了兩個家庭的延續。
  • 孩子出生後,爺爺姥爺一動不動盯著「獨苗」,網友:寶媽是功臣
    相信對於每個家庭來說,最重要的事莫過於自己的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孩子身邊就會有一群人輪番照顧,除了他的父母以外,爺爺奶奶甚至姥姥姥爺都會來幫忙,在這些老人心裡,剛出生的孩子就是「掌上明珠」,甚至還想寸步不離的守著,當時都沒這麼好的對待過自己的孩子。
  • 寶寶剛出生,迎來爺爺姥爺半小時的凝視,寶寶:我可是獨苗苗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我們是否都有一樣的童年,被爸媽批評的時候,去找爺爺奶奶;手裡沒零花錢了,去找姥姥姥爺;過年的時候最喜歡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拜年了,因為紅包最大。孩子是一個家族的延續,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 家中「獨苗」誕生,爺爺外公凝視半小時不動,網友:怕不是照片吧
    孫子出生後,爺爺坐在旁邊一直寵溺的看著寶貝孫子大家都知道,老人對小孩子之間都有「隔代親」,我家寶貝剛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都已經笑開了花,一直在孩子身邊「守護」著。前段時間,在刷抖音的時候,看到了一個視頻,是關於一個孫子的誕生,帶給老人的快樂。
  • 寶寶剛出生,爺爺和姥爺趴著看半小時一動不動,真是幸福
    比如有些家庭中,平時比較嚴肅的爺爺或者是姥爺,在有了孫輩之後,都開始變得溫柔起來,雖然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在抱著孫子孫女的時候,還是有些不敢,輕手輕腳的,以免傷到孩子。等到孩子一出生,幾乎就是忍不住散發出內心對寶寶的疼愛,看著孩子都不願動地方,一直看著才好,整個人瞬間變的溫柔又慈祥了,讓人感嘆,這變得也太快了。這個家裡孩子出生了,一家人都難掩開心和喜悅,這是家裡的一件大事。
  • 全家「獨苗」出生,爺爺和姥爺一動不動凝視半小時,網友:照片吧
  • 嬰兒躺在床上,爺爺和姥爺一動不動看半個小時,網友:畫面靜止了
    孩子就是家長的心頭肉,更是家長的弱點所在,特別剛剛是出生的新生兒,更是可以讓人毫無保留的卸下自己外在的強硬一面,以最溫柔和善的方式對待他。看著那麼軟糯可愛的寶寶,很容易激起人們的保護欲。都說女本柔弱、為母則剛,而男人雖然剛強,但在面對孩子時卻又變得異常溫柔。
  • 家族「獨苗」誕生,引爺爺和外公深情凝視多時,網友:定格的畫面
    只見視頻中,剛出生不久的寶寶躺在嬰兒床裡,正睡得香甜,嬰兒床兩邊分別坐著兩個中年男人,趴在嬰兒床的欄杆上,都望著嬰兒床裡的小寶寶,露出幸福的笑容,畫面如同靜止了一樣,凝視多時,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據這個寶媽介紹,這個小寶寶是整個家族第三代的第一個男丁,是家族的"獨苗",因此,家族裡的長輩對這個孫輩都很重視,從出生以來,爺爺和外公就經常照看寶寶,一看寶寶也能呆上多時,總是深情凝視寶寶,已經成為了常態。
  • 姥爺姥姥為什麼叫成了爺爺奶奶?這樣叫好嗎?
    現在有些家庭的孩子把姥爺姥姥叫成了爺爺奶奶,到底是時尚還是社會的進步?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新婚家庭就住在女方父母家附近,多是由女方懷孕就經常往返住在娘家,生產時也是娘家照顧的最先最多,孩子出生被姥爺姥姥一直照顧著。男方父母距離新婚夫妻住處遠兼顧不到。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前陣子看到一個帖子,就是關於「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的科學排序」,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家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這個論斷引起了大家的不滿:有的說,一派胡言,外婆和奶奶都一樣疼愛,現在年輕人都會惦量,哪邊條件好小孩就放在哪邊帶,相處久了自然更親切些,並不代表沒帶的就不疼愛,有些家庭本來就婆媳關係不好,跟孩子無關;有的說,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姥姥姥爺更愛孩子,還是爺爺奶奶更愛孩子?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情況,有的家庭是爺爺奶奶更愛孩子,有的家庭則是姥姥姥爺更愛孩子。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不無道理
    隨著2016年開始實施二胎計劃生育政策,再到前陣子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上有關「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引起了當代父母和老輩人的熱議,之前傳言的「打油詩」「順口溜」又浮出了水面。你家是奶奶爺爺還是姥姥姥爺帶孩子?據中國新聞網在微博上調查「你家誰帶孩子?」,有將近一半的網友選擇姥姥姥爺,排在第一名;爸爸媽媽自己帶卻佔到27.7%,排在第二名;奶奶爺爺奶奶帶娃只佔了14.6%。
  • 爺爺天天見卻和姥爺親,百思不解,小孩子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大人?
    逗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爺爺始終陪伴左右,姥爺人在哈爾濱,小時候姥爺和逗見面更多更勤些,通常隔四五十天就要見一面,兩歲以後一年也就見兩三面,但是相比和爺爺,逗和姥爺特別親,也特別信服姥爺說的話,全家人包括我對此一直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