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多家長都特別牴觸所有電子產品,比如說電視、手機或者電腦。但是深度接觸了scratch這類少兒編程的學習之後會發現,我們其實不用去牴觸這些。
孩子玩遊戲不好的原因是孩子被遊戲帶歪了,從而會沉迷於遊戲影響了學習,但是如果反過來讓孩子主動去「玩」遊戲,讓孩子成為主導體,去控制遊戲、製作遊戲,那麼這些電子產品則可以發揮其有益的一方面!
------- 透過遊戲學編程 -------
從前學編程,基本都是透過英文字符和數字構成,但是如今市面上有這麼多的兒童編程軟體學編程,現在入門學編程當然可以通過玩遊戲完成,實現寓教於樂。
玩遊戲又分在玩的時候達到學習目的和將自己的想法設計成遊戲並在過程中達到學習目的。
前一種只要有一個較為完善的課程就可以通過自學或者線上課程完成,但是另外一個就需要有一個老師的正確引導了,也就是孩子需要和老師有較多的學習互動。
------- 感受編程的樂趣 -------
孩子一旦發現編程能幹什麼,他也就發現這是一個更高自由度的工具,孩子可以通過編程創造出更豐富的世界,通過深入學習與硬體、樂高積木、樂高機器人的無盡搭配,創造出無盡的樂趣,因為這個樂趣是可以被自己創造的,可以超越遊戲本身的樂趣。
每個孩子都能學編程,每個孩子都應該學點編程。少兒編程,與其說是一門課程或技術,倒不如說是一種新的表達自己想法的一種工具而已。編程的世界裡,每個孩子都是愛迪生!
------- 促進創造力發展 -------
編程本身並不是孩子的創造力,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才是創造力!
編程只是提供了絕佳的工具讓孩子實現想法,通過設定人物風格、編寫故事情節,分解執行步驟,不斷的執行嘗試,完善項目程序,形成最終的作品,分享並動手玩轉自己開發的遊戲項目,這個過程促成了孩子創造力的發展。從而讓孩子達到邊玩邊學的目的。
------- 教育領域內的認可 -------
邊學邊玩這樣的做法已公布在由美國新媒體聯盟(關注新媒體和新技術在各類教育領域教學應用的一個非營利性專業協會)的地平線報告中(2016年基教版)『把「遊戲和遊戲化」列為未來將被廣泛應用的學習技術,也是一種教育的實踐形式。』
所以你經常聽到「學中玩,玩中學」其實是有出處的,只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未能找到並打開這道大門。依然固執而單純的認為孩子玩遊戲就是不好的。
所以邊玩邊學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學習方式。當前少兒編程入門教育幾乎充斥著樂高、機器人、圖形化編程等等教學方式,其中不免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
這樣就需要家長對此有一個理性的判斷和正確的教育觀念,以及對孩子的恰當引導才能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實現邊玩邊學這一目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