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倪潤宇,提早半年完成碩士論文通過答辯,於今年6月畢業。他拿到華為offer更是早在去年8月時。在華為「FIND STAR」2020應屆生招聘計劃中,倪潤宇脫穎而出,成為華為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Business Unit)那個批次所招收的3位應屆畢業生之一。
作為職場「萌新」,倪潤宇告訴記者,很多選擇加盟華為的年輕人,不止是看中別人眼中的那份「高薪」,更是強國夢想在心中澎湃。
本碩期間學業成績連年保持全年級第一
在今年同濟校慶日上,倪潤宇被授予2020年同濟大學「追求卓越學生獎」。他本碩期間學業成績連年保持全年級第一,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學霸」:曾獲5個學期滿績點,各門核心課程接近滿分,除大三外年平均績點一直保持年級第一。
這一連串耀眼榮譽,源自年少時就懷有的「汽車夢」。對於打小就是個「汽車迷」的他來說,當父親指著路上奔跑著的桑塔納汽車給他看時,彼時還是一名小學生的他就萌發了一個遠大志向:未來一天,我要自己造一輛比外國人造得更好的汽車!在他的家中,總是擺放著大大小小的車模和一疊疊的汽車書籍。
高考如願進入同濟大學,卻未能走進嚮往已久的汽車學院。他並未輕言放棄,心中的汽車夢想依然熾熱。那時,倪潤宇在計算機系,面對繁重艱深的課業,他埋頭刻苦學習。大一學年獲得全年滿績,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轉入汽車學院。
「只有練就一身過硬本領,才有可能實現自身人生價值、服務社會。」憑著對汽車的滿腔熱愛和激情,倪潤宇全身心投入專業學習,學習方法高效,成績出類拔萃。
雖然時常奔忙於學校、賽車賽場,學習時間緊張,但他的學業成績一直高居全院榜首,繼大一全年滿績轉入汽車學院後,又持續穩居全院第一名至碩士階段。
業餘時間都奉獻給對於汽車的熱愛
因為熱愛,他還參與了很多比賽。因為,這也是促使自身學習的一種方式。2016年10月15日,翼馳車隊以938.03的高分(滿分為1000分),斬獲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冠軍,並刷新了中國賽紀錄。這是車隊自2007年成立以來首獲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冠軍,其中凝聚著車隊核心成員倪潤宇的智慧和汗水。
「要實現汽車報國夢,僅僅學好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2014年初入翼馳車隊,倪潤宇就主動承擔了供油系統和進排氣系統的設計加工任務,無實戰經驗的他,一點點用心鑽研、摸索,逐漸成長為車隊的主力和骨幹。
車隊每年要自主設計製作一輛新車,徵戰國內外賽場。暑假正值備戰高峰期,他與隊友一道,每天奮戰不少於15個小時,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他不僅高質量完成了自己承擔的動力設計任務,還幫助電控小組加工線束,幫助底盤小組加工安裝輪邊系統,幫助車身小組製作碳纖維尾翼、單體殼,被學長們親切地稱為「總工」。之後,他又將參賽總結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學弟學妹們。
期間,他勇敢挑起了動力總成的重擔,專注研發汽車創新科技。針對賽車過彎時吸不上汽油的問題,經過上百次的設計修改,創新設計出了具有新型結構的賽車油箱,並凝練成了多項專利。
「我越來越覺得,車上任何一個部件的每一處細節,都需要我們傾注極大的心力。我們要以工匠精神,用心打磨每一樣東西。」他說。之後,車隊又是一次次馳騁在國際競賽場。對此,倪潤宇特別感謝學校給予學子的舞臺、場地、實驗條件設施,「正是給我們最好的土壤,我們才能發芽、開花和結果。」
倪潤宇說,除了學習,生活中自己業餘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對於汽車的熱愛,但參加競賽,就要帶著責任和使命感去做。
入職華為,投身中國新能源汽車自主研發
碩士階段,其實有人會因為時間管理不到位而延畢,但倪潤宇卻在密集競賽、科技創新的多個戰場中,做到了提前半年畢業,並在一年前就拿到了offer。「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無形中形成一個很好的正向激勵,所以就感覺不到累和苦。」
「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這句話讓倪潤宇深有感觸。他大一是計算機系的,沒想到,計算機的基礎就此打得更加紮實了,如今加盟華為,無論汽車還是計算機方面的功底,恰恰是工作中融合最透徹的兩方面。
倪潤宇個人理解,他加盟的華為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契機正是汽車行業內正在進行的大轉型和變革,可以利用長期以來的技術積累,發揮作用,因為很多關鍵性的技術此前仍然掌握在國外一級供應商手裡。
「加入華為智能汽車自主開發的行列,我感到非常光榮。我將盡我所能,為中國汽車自主研發事業、助推汽車強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倪潤宇說。另據他透露,今年去華為特別是汽車部門的,已經成為同濟汽車學院畢業生最主要的一個就業方向。
連結: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0/08/05/15966037361024565380.html?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