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華為、百度的應屆生入職培訓方案,原來是這個邏輯

2020-09-03 思創移動學習平臺

01 校園人才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校園人才是企業獲取成本最低,機會成本也許最小的戰略人才來源渠道之一。如華為,早在十幾年前就布局校園端人才,在各大名校採取高薪、「一鍋端」等策略持續不斷儲備公司未來核心競爭力量,毫無疑問華為掌握了未來的力量。


02 應屆新員工培養品牌化

應屆新員工培養方面,很多企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並且在市場上很有影響力,比如早年間地產界聞名的新動力、海之子、仕官生、碧業生等等,網際網路新起的比如京東京鷹會、蘇寧1200、唯品會唯新計劃等。

也有很多企業沒有提升為品牌,但在校園端僱主品牌實力出眾,影響很大,比如華為的校園俱樂部、阿里的技術論壇,騰訊的各類大賽等等,都是僱主品牌校園端發力的實證。

而應屆畢業生的選擇也印證了這一點,從2019年清華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也能可見一斑了。

不管有沒有品牌,在應屆新員工培養上,各個企業都是不遺餘力的。


03 應屆新員工入職培訓很重要

不少公司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一個流程,年年都這麼幹,走走過場罷了。簡單講講公司規章制度,薪酬福利,就算培訓完成了。

我們為什麼要這麼重視入職培訓呢?據不完全統計,擁有良好的入職培訓體驗的3年後保留率較一般入職培訓體驗高出69%,而新員工最佳工作效率時間提前2個月。


04 應屆新員工入職培訓頂層設計

新員工入職培訓到底怎麼玩才能算有點新意而不落俗套呢?一般都需要多長時間?我總結了這三個階段四個體系的建設,供大家參考。

1. 入職準備階段

入職維護是在新員工入職前2個星期開始,提前與新員工建立聯繫和互動關係,拉近距離,為培訓的成功實施打下基礎,同時也是為後續培訓提前準備。

入職維護

入職維護可以聯合公司SSC,對新員工入職資料、入職關懷等方面做好用戶體驗,給新員工溫暖的感覺。

社群互動

提前建立新員工社群,如微信群,通過社群互動,打造團體意識和自組織形態。

先導任務

提前發布培養實施階段的任務,新員工在入職前完成並在集訓實施階段展示。

2. 培訓實施階段

第一批00後都已經步入職場了,作為網絡時代的原住民,原來的那一套培訓理論似乎大家都不怎麼感冒了,培訓設計一定要具備兩大思維並貫穿於所有培訓的三個階段:

-網際網路思維(用戶思維和產品思維)

-跨界思維

品牌體系

建立一個品牌體系,並圍繞應屆新員工培養規劃開展各項子品牌、子任務的建設,形成應屆新員工培養、發展系列品牌,有助於應屆新員工歸屬感、榮譽感的建立,同時也是僱主品牌建設的重要一環。

課程體系

一個好的課程體系一定要有用戶思維和產品思維,站在用戶的角度,打造課程設計和課程實施,用一條清晰的主線貫穿始終,要始終抓住用戶要什麼,平臺(企業)要輸出什麼,兩者之間如何平衡。

用戶思維和產品思維體現在課程設計遊戲化、互動捲入、體驗等環節,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在平臺框架下讓用戶獲得最大的體驗和滿足。

運營體系

為什麼要做運營體系,我們要有跨界思維,用數據運營用戶、運營產品,強化用戶體驗和用戶參與,增強用戶粘性,並將過程內容傳播出去,增強儀式感,打造影響力。

評估體系

評估體系主要做3件事情,搭建積分體系,設計用戶等級,提高用戶感知;設計激勵體系,維護產品的健康生態;建立評價體系和用戶檔案,將過程結果可視化、立體化。

3. 復盤與銜接

復盤總結

項目執行完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比如運營體系中產生的數據(定性和定量)的整理和分析、項目過程的總結和宣傳、整體方案優化等等,通過復盤,實現固化品牌體系、量化評價標準、打磨課程體系、強化運營體系、改善評估體系。

培養體系銜接

應屆新員工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公司應當建立一個長效的培養機制,在新員工入職培訓結束之後導入到大的培養體系當中,並與各類配套機制銜接,繼續做好四個體系的循環往復。

部門領導反饋

BOSS不關心你幹了什麼,只關心你幹的事情和他關注的事情是否產生(了)因果關係;時刻清楚人才擁有者是誰,並永遠記得把人才擁有者關心的情況及時反饋。

來源|HR能量場(ID:HR_Energyfields)

作者 | Hugo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百度、阿里、騰訊、華為都在往這個方向發力?
    在消費端積累了大量數位化經驗的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科技巨頭,有著把數字資源變為數字能源的天生優勢,最有希望成為新一代智能經濟運營商。   02BATH的智能進化路時至今日,當智能經濟的大旗被高高舉起,阿里、騰訊、華為紛紛巨資入局時,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被拉下半個身位的百度,終於把領先一步的黑科技,變成了半步搶跑優勢。人工智慧如今幾乎已經成為百度的標籤,但並非百度一家獨佔。在萬物互聯賽道上領跑的BATH,正在基於各自不同的技術基因,奮力向萬物智能進化。
  • 人才爭奪戰升級,華為201萬年薪再招「天才少年」,阿里騰訊百度不甘...
    隨後在2019年12月,又有一名名為左鵬飛的「天才少年」入職華為,並引發外界關注。據報導,他也獲得了華為的薪資最高檔(182萬-201萬人民幣/年),當時還有騰訊、阿里和深信服等向其發放offer,其中不乏開出稅後收入高出華為40%的企業,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華為雲的存儲預研部門。
  • 揭密華為、阿里、字節、騰訊的職級薪酬體系
    今天分享一份薪資、職級、考核、晉升條件資料,包含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字節跳動、華為、京東、美團、滴滴、小米 9 家網際網路大廠。  一般來說,應屆畢業生剛入職到阿里為P5,工作1-3年之後升職到 P6,阿里一般到 P7 才給配股票。  目前阿里需求量最大的職級範圍分布在 P6-P8,這也是阿里集團佔比最大的級別。
  • 華為工資高 京東福利好
    據阿里員工透露,阿里內部非管理崗分為P1-10級,技術、產品類員工入職一般為P5級,其他員工為P4級,入職後會根據表現晉升;管理崗位為M1-5級,其中M1級大致對應P6級。不過,近些年阿里巴巴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人數驟減,馬雲表示,的確做了一個政策,每年入職的應屆畢業生不超300人,「阿里巴巴不能跟中小企業搶人才,大學應屆畢業生,讓他們去吃點苦頭再來應聘」。
  • 解密華為、阿里、字節、騰訊的職級薪酬體系
    一般來說,應屆畢業生剛入職到阿里為P5,工作1-3年之後升職到 P6,阿里一般到 P7 才給配股票。目前阿里需求量最大的職級範圍分布在 P6-P8,這也是阿里集團佔比最大的級別。P6 級別的程式設計師 title 是高級工程師,P7 便已經是專家級別,P8 則是高級專家。一般而言,江湖上行走小有名氣的阿里程式設計師至少也是 P8 級別。
  • 華為、騰訊、阿里、小米、百度3年組織架構調整最全梳理
    自2012年調整後,騰訊從原來以產品為導向的業務系統升級為事業群制,把業務重新劃分為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移動網際網路事業群(MIG)、網絡媒體事業群(OMG)、社交網絡事業群(SNG),整合原有的研發和運營平臺,成立新的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後續又將微信獨立,單獨成立了WXG。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薪資、股權揭秘
    InfoQ 的編輯於是在想,關注這個問題的人如此之多,但信息卻很久沒有更新了,有沒有可能我們去做一些相關的事情,讓大家了解到最新的詳情?於是我們就去諮詢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們,一位低調路過的阿里 P9 回復我說:「絕對不能說!說了我就被開了!」。阿里這條線沒有突破,騰訊那邊也沒有得到想要的信息:「職級、薪資這些都是敏感信息,不方便透露」。
  • 阿里、騰訊、百度新基建版圖來了!
    3、其他巨頭:動作頻頻,紛紛搶灘「新基建」風口 除阿里、騰訊外,包括百度、華為、京東、美團、滴滴等其他科技巨頭也紛紛入局「新基建」。其中,華為的戰略重心在於雲計算、信創,百度、滴滴則主打智能汽車產業,京東布局企業數位化轉型,美團聚焦生活服務業。
  • 百度、華為、騰訊逆勢擴招 蓄力新基建人才
    後疫情時代,874萬應屆畢業生在「最難畢業季」告別校園,2021屆應屆生隨著秋招的來臨也開始焦慮起來。而近期幾家科技大廠發布校招加碼的消息,可謂給應屆畢業生服下一顆「定心丸」。8月13日,百度啟動2021屆校招,計劃招聘規模較往年擴大40%,並首次推出高管親自選、親自帶的「管理培訓生」計劃。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股權大揭秘
    阿里這條線沒有突破,騰訊那邊也沒有得到想要的信息:「職級、薪資這些都是敏感信息,不方便透露」。 條條大路通羅馬,在職的程式設計師們不好說,那我們就去問已經離職的大廠員工,一位剛從百度離職飛往騰訊的姑娘這樣跟我說:「入職的時候籤了保密協議,離職的時候也籤了保密協議,不能說啊」。
  • 逐鹿教育,百度、阿里、騰訊、網易的混戰
    據First Insight極致洞察統計,2014年至今,在教育這一賽道,騰訊共出手32次,涉及K12培訓、職業教育、語音培訓、早幼教等7大教育賽道,共23家企業。其中語言培訓賽道新東方在線於今年成功登陸港股。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大揭秘
    BAT、頭條、華為職級薪資報告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其職級規則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標杆,不管是BAT系的創業公司,還是成長中的各型企業,都在參照BAT的職級規範給公司員工評定級別、職稱、薪資等。比如阿里的技術序列是P系列,騰訊、百度的技術序列是T系列,而華為則是數字系列。
  • 雲端賽道:騰訊被華為反超,阿里繼續領跑,百度AI是核心競爭力
    在近日2020百度雲智峰會上,百度智能雲展示其所取得的最新成績和產業智能化實踐,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能製造、智慧能源等領域的解決方案及成功案例,比如百度智能雲聯合合作夥伴打造的海澱城市大腦,構建新一代城市智能基礎設施;與貴陽經開區合作打造AI技術和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相融合的AI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 蘋果、阿里、華為、騰訊大比拼 企業大學哪家強?
    摩託羅拉大學設有五個專業學院針對客戶的需求提供專業化的、一流的學習解決方案。這五個學院包括領導力和管理學院、營銷學院、質量學院、供應鏈學院和工程學院。五個學院主持開發能力模型和培訓課程,並為戰略性學習方案提供專業指導。3、阿里商學院阿里商學院是中國網際網路第一家企業學院,於2004年成立。
  • 為何說騰訊與阿里的工資待遇,在華為面前不值一提?
    而在許多年輕人的心裡,對於阿里與騰訊也是十分憧憬,不少人都希望能夠進入到這樣的名企工作,除了對於自己長期的職業規劃有所幫助之外,阿里與騰訊的工資待遇也是相當的好,說到這裡不少小夥伴應該也是好奇心滿滿,阿里和騰訊的工資待遇到底有多好呢?
  • 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為何能得到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的青睞?
    華中科技大學的歷史悠久;是首批博士點及國家重點學科培養點;教育部學科評估華中科大排在全國前10名;是國家科技三大獎排名靠前的大學;是高考錄取中生源很好的大學;騰訊,阿里,百度,華為最喜歡這所大學的畢業生。在QS2019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華中科技大學在中國所有大學位居第15名。
  • 騰訊員工炫耀:騰訊職級改革,T4對標阿里P7,這不過分吧?
    在網際網路坊間一直有這麼一種說法,意思大致是百度靠技術,阿里靠運營,騰訊靠產品。那麼,大家知道網際網路這頭三把交椅的職場體系是如何區別的嗎?三大網際網路之間的人才體系又是怎麼劃分的?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對標阿里p7?應屆本科生T1-2變T4了,T1-3變T5,以此類推。小職等更多,等到T2-3的時候,就是T8了,聽起來比阿里P7高級。也有網友說到。4.x撐死阿里p5,騰訊阿里舊等級一樣的,t5.1~t5.3對標p5,p7目前只有劉熾平和pony能對標。數字上有點像華為職級減9,騰訊4級菜鳥對應華為13級菜鳥。
  • 網際網路企業新入職員工薪資職級對應表曝光,來看看你達標了嗎?
    根據網友的爆料匯總,網際網路大廠新入職員工職級對標 V 3.0 版本出爐啦!這次除了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美團外,還加入了百度/京東/滴滴。注意這是技術線的對標哦,如下圖所示,歡迎繼續拍磚。這樣的爆料發出後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有網友認為。這個是我看過最準的版本,頂一個有網友說到。
  • 劉濤入職阿里,年薪超過歐陽娜娜!起底阿里巴巴的明星員工和職級薪資!
    這是您在祥順財稅俱樂閱讀的第13,190篇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等作為國內的明星企業,其一舉一動一直都備受關注,不管是薪資待遇,還是人才招聘要求都作為業內的標杆式存在。近日,劉濤入職阿里巴巴又引起網友廣泛討論,直至延伸到了財務審計圈內!
  • 歐陽娜娜入職阿里,職級P8,普通人要什麼水平才能達到?
    前段時間,歐陽娜娜入職阿里的事情很火,聽說定級為P8,那麼P8在阿里是什麼水平,普通職員是如何晉升的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看一下。這個問題就關係到企業內部的晉升考核及級別待遇等一系列的問題,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三巨頭BAT內部的晉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