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的歷史文化傳承,屹立在山西省高平市一個小村莊裡的唐古塔

2020-12-20 時尚搭配哈哈

今天我們的製作團隊來到了山西省高平市的一個小村莊內,這個小村距離高平市有一百多公裡,據說村子裡有一座明清時期建造的寺院,並且寺院內還有一座唐代時期建造的古塔,因此我們的製作團隊決定一探究竟。為了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去研究了解古寺的相關歷史,團隊在早上六點鐘就已經開始出發。

上午七點四十分,製作團隊來到了目的地,看到了這座創建於明清時期的寺院,走上前去發現寺院內的門是開著的,於是一行人徑直走了進來,只見院內有一位六十多歲的大爺在打掃院落,回頭看到進來的人,沒有表現出驚訝,而是相對笑了一笑。

原來大爺把我們這一行人當做是來上香祈願的人,通過大爺的講述我們知道了關於這座寺院的一些內容。位於院子正中間的塔是在唐代建造,唐朝時期佛教盛行,而塔又是佛教中特有的建築物,因此這座古塔也在唐朝時期就建造完成了。

古塔的四周有三面都是殿閣,南方是進入寺院的大門,正北房的殿閣是主殿,裡面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而這些殿閣的建造時間是在明清時間,據說在唐代也曾動工興建過寺院,後來被損壞,直到明清時期才重新修建。

每天早上寺院會有一個小時左右的開門時間,也是這位看門的大爺打掃寺院的時間,而在此期間也有人偶爾會來供奉祈願。其餘便是在每月的陰曆初一和十五整日開放,又或者遇到什麼大的節日也會開放。

在院內觀賞的期間你會發現,雖然看似很小的院子,走一圈下來卻又覺得有一種飽和感和滿足感,或許是因為寺院內有文化價值的東西太多,又或者是虔誠的心意帶來的一種欣慰,總之,此次的探訪還是很有收穫的,希望大家以後有機會也可以去觀賞一下。

相關焦點

  • 山西省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成果交流現場會在高平市召開
    山西省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成果交流現場會在高平市召開 2020-10-01 2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西省孟縣最古老的村莊,擁有1500多年的歷史——大汖村
    我們今天就去看看位於山西省盂縣梁家寨的深山壑谷之中,一個古老寧靜的隱秘村莊,有著1500多年的歷史,是盂縣現存最古老的村落的大汖村。由於地處隱秘,這樣的歷史意蘊才得以留存,初到大汖村你會感到驚奇,感到驚訝,感到眼幕一新,因為那古老的房屋,滿載著歷史的滄桑,歷經風雨打磨的石牆,記載了無數往事,瞥瞥黃土,充滿了勾人心弦的塵埃,村前的大古樹,見證了大汖村的千年興衰,村口曬太陽的人們,也許是這個村子最後一代人的柔情,也是不可挽回的場景,大汖村。
  • 山西10強中學:太原市第五中學第二、高平市第一中學第九
    本文所有數據來自網絡,不可作為官方發布的真實情況,同時也是小編自己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有不同聲音,請私信或者評論,謝謝大家。本文內容,是小編原創。作為莘莘學子,我們未來一定要報效祖國,這應該是我們上學的第一課。
  • 山西省高平市2020年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面試測評成績公布
    山西省高平市2020年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面試測評成績公布  山西省高平市2020  附件:《高平市2020年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面試測評成績》(點擊圖片放大查看) 高平市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領導組辦公室 2020年8月17日(來源:高平市政府信息中心)
  • 實拍北京城郊最美村莊,有幾百年的歷史,但村名卻很少有人認識
    不知不覺間,古老的鄉村遊開始升溫,特別是最原始的、遠離城市的古老村落,掀起了人們的觀光熱潮,我國96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散布著各種古代村落,也被稱為傳統的農村村落,古代村落與其他村落不同,具有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化留下的文化遺產,今天小編帶著代價走進我們的首都——北京,探訪深山裡的傳統古村落,這個古村落被稱為爨(cuan)下的村落,很多遊客都說看不懂
  • 留住即將消逝的村莊 江山市歷史文化村落紀行
    音樂聲中,只見汪衍君在天井裡深情歌唱,舞臺上下,兩邊廂廊,村民們為他伴舞。一曲終了,汪衍君和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偎依在一起。他說,村歌講述的正是汪氏祖先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  「大陳面是村裡秘傳百年的美食,寄託了思念和家的味道。」一位老大爺眼噙淚花。文化潤澤了百姓的心田,歌聲中,村民被喚醒,浮躁的心得到了撫慰,大陳人不再片面追求經濟發展。
  • 我國奇特的小村莊,幾百年都沒有蚊子,是真正的「天堂」!
    在我們國家有著很多神秘村莊,有一些藏在地下很多年才被人們發現,正是因為這些奇怪的村莊,吸引了許多人來觀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一個景點是否吸引人,主要是看它有沒有值得看的東西。現在可能已經感受到北方秋天的涼意了,但是南方城市還是很熱,特別是蚊子多,人不喜歡蚊子,咬滿了疙瘩特別難受。
  • 村莊裡的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極為匱乏,但人們並不覺得這是什麼問題。婚喪嫁娶程序化的儀式和個別人自娛自樂的吹拉彈唱成為物質生活重壓下透出的一絲文化氣息。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物以稀為貴嘛,現在看來極為平常的文化活動,都會在平靜的村莊裡引起巨大的震動。
  • 山西省排名前10的重點高中,前3名均在太原,你知道是哪幾所嗎?
    大部分人對於山西的評價,生活環境不錯,但學習環境不夠好,觀念比較保守落後所謂找工作難,但其實隨著近幾年山西的不斷發展,教育的不斷改革,在山西地區的好高校也是不斷上榜,尤其是山西的中學,很多都是省榜前列的學校,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山西省排名前10的重點高中!可供大家參考!
  • 山西高平市這5所優質高中,教學經驗豐富,硬體設施到位家長首選
    高平市,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澤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邊緣,地理坐標東經112°40'——113°10'、北緯35°40'——36°0',東與陵川縣接壤,西與沁水縣為鄰,南與澤州縣毗連,北與長治縣、長子縣相接,是晉城市的北大門,因其四面群山環繞、中部相對平坦而得名。
  • 山西省高平市2020錄用名單告訴你
    最近火了一個詞語叫做打工人,但是想一想,那麼誰作為打工人出現在社會中的頻率是最多的,其實並不是自稱為打工人的頂尖學歷的名校畢業生 反而沉默的二本的畢業生是打工人,才是這個社會最沉默的打工人那對於二本畢業生,如果不考研的話,就真的無法縮小人生之間的差距嗎
  • 蘇州稻香村領跑月餅市場的背後:一個百年品牌的匠心傳承
    二百多年的歷史積澱,稻香村始終堅持匠心傳承不變,在產品生產過程中不放過任何細節,堅持把最好的品質和服務帶給消費者,最終成就了今時今日屹立不倒的傳奇品牌。而這一切品牌堅持,從稻香村近期發布的一組員工證言海報便可以窺得一斑。
  • 一個村莊地下埋著45萬具白骨,歷史上兩個皇帝來此建廟
    然而,就在這時候,秦軍大將白起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為了更好的維護秦國的長遠利益,必須盡最大的可能消滅趙國的有生力量,於是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下令將投降的所有趙軍就地坑殺。根據史記的記載,長平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的西北部!而白起究竟有沒有坑殺這麼多趙國軍人,在這裡也最終找到了答案。
  • 玉林這個村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源地之一
    據鵬垌村康樂莊村民理事會秘書長陳武侃介紹,打更已成為該村旅遊項目中的一個表演科目,職業打更人敲打手中的銅鑼、木魚,配合方言誦唱涵蓋防火、滅火、逃生、報警等消防知識的防火順口溜,通俗易懂、簡單易學,極受遊客歡迎。鵬垌村的打更人,都是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或青壯年擔任,打更職業已經歷數代傳承,在物防技防高度發達的今天,打更已不再是防火的重要手段。
  • 河南百年老屋屹立不倒冬暖夏涼且結實耐用 為何戶主棄之幾十年?
    百年老屋屹立不倒老人說,寨裡有許多人和事到現在仍讓人難以忘記:寨子門前原來有座浮橋,每天晚上村民都回來後,浮橋才被吊起,回來太晚就進不了寨子了。在與羊守林聊天時,老人多次提及村裡的一處老房子,說這座房子建得比寨子還早。
  • 廣東一小村莊地小偏遠,卻孕育出中國第一人,村內滿是文藝油畫
    這裡是豬豬的旅行圖冊,每天都會點亮一個好地方喲!關注一下,就有故事~陳山村是廣東省江門市鶴山雅瑤鎮一個小村莊,至今已有近一千年的歷史。陳山村是個普通的小村莊,村裡每個角落都由油畫包圍著,如此富有文藝氣息是有原因的。
  • 山西省排名前10的重點高中,前3名均在太原,榜首更是名副其實!
    晉城一中還獲得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生源基地、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推薦學校的資質、南開大學生源基地等。2017年11月,學校被評為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學校所在城市:臨汾市高平市第一中學排名:山西省重點高中排名第九高平市第一中學簡稱高平一中,位於高平市米山鎮,從1952年9月建校,曾兩遷校址,六易校名,1993年6月隨高平撤縣設市,定名為「
  • 上海舉行「漁陽裡: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主題研討會
    昨天,上海舉行「漁陽裡: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主題研討會暨第四屆上海漁陽裡文化論壇。會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炯表示,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革命遺址遺蹟遍布全市,漁陽裡在中共黨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須持續推進史料發掘、歷史宣傳、精神弘揚等工作,讓漁陽裡成為一本內容豐厚、深入淺出、推陳出新、催人奮進的生動教材。
  • 河南地下古老的村莊,有一萬兩千多個院子,具有百年歷史的獨特
    遠處可以看見樹木,但看不到村莊,能聽到聲音,但看不到人,這是坑院的特色,「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進戶不見門,聞聲不見人」。據記載,陝州地坑院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儘管它已經從歷史舞臺上消失,成為一個開放的旅遊景點,但卻成為人們關注歷史的一個重要來源。
  • 全國名校長齊聚成都 共商百年名校文化傳承與創新
    人民網成都10月13日電 (王波)昨日,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和成都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2019年全國小學校長學術峰會暨「思與行——百年名校文化傳承與教育創新」學術交流會在成都市鹽道街小學(以下簡稱「鹽小」)舉行。 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餘凱致辭,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崔昌宏、成都市副市長劉筱柳、錦江區區長王乾等省市區領導到會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