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諾瑪阿美」:一份七彩雲南的脫貧答卷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原創 SISU 上海外國語大學

編者按:美好家園永遠是人類共通的夢想和追求,「諾瑪阿美」就是哈尼人嚮往美好生活的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孫儉作為教育部第一批滇西邊境山區掛職幹部之一,赴雲南墨江縣任副縣長,踏上了與當地人民一起追尋「諾瑪阿美」之路,也開啟了上外協助滇西脫貧的悠長篇章。至今,上外已連續七年派教師赴滇西掛職幫扶。

「扶貧菜」背後的滇西情緣

金黃色澤的黃豆豬腳、香辣誘人的蒜苔小炒肉、營養豐富的野生黑木耳……春季學期的上外食堂,多了一個人頭攢動的扶貧菜窗口。在雲南麗江農副產品展臺旁,後勤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招呼來往師生,讓他們品嘗一碗升騰著誘人香氣的燉土雞湯。

滇西的優質農產品和米、面、油等原材料,從一家家貧困戶手中匯聚起來,到達了上外師生熱氣騰騰的餐盤裡,不僅色、香、味俱佳,還帶有一份特別的情誼牽掛。

2020年5月,孫儉代表上外後勤工作管理處

與麗江消費扶貧企業達成專項採購協議

「這個學期我們一直致力於公益銷售扶貧農產品和菜品,希望更多師生體驗到貧困地區優質食材的魅力所在。」對於上外後勤工作處處長孫儉來說,幫助滇西貧困地區產品銷售,不僅是他職責所在,更是作為滇西掛職幹部的一份情感所系。

「我是教育部第一批前往滇西扶貧的幹部之一,當時的縣領導班子對我委以重任,讓我直接分管全縣教育,這意味著我要真正對全縣千家萬戶、36萬人口的教育工作完全負起責任來,這對掛職幹部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孫儉依舊感受到當時肩上責任之重。

邊境山區教育攤子大、底子薄、頭緒多,通過深入調研,精準把握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來完善貧困地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掛職這一年,孫儉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路上、在現場、在基層。

孫儉下鄉調研

「有的教室沒有課桌椅,有的食堂沒有廚房設備,有的宿舍沒有床架,甚至經常出現幾人共睡一張床的現象,有的學校資金甚至支付不起食堂員工的工資,有的教師待遇不高……這些方方面面都是需要弄清楚的。」每一次調研,孫儉都堅持深入群眾最困難、問題最多的地方,不走過場,不走形式。

當地學校的學生宿舍

一堂特別音樂課帶來的感動

一堂特別的音樂課,是孫儉腦海裡揮之不去的調研記憶。孫儉還記得,在一個活動板房搭建的教室裡,沒有樂器伴奏,黑板上沒有五線譜,只有一個40多歲兼任音樂課的男老師正全情投入地為孩子們演唱。

在很多人聽來,他的歌聲並不動聽,但課堂裡無論是老師還是孩子們的表情卻都是興奮和專注的,「在他們眼裡這就是世界上最動聽的旋律,一想到這樣的場景,時常令我感動不已。」

「如果你也到那裡實地調研過,你一定更能理解國家提倡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分管教育工作使我能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艱苦地區教育的現狀,從一個更深的層次去了解墨江教育的問題,從一個更高的高度去考慮墨江教育的發展。」孫儉感慨道。

當地學校的閱覽室

地方財政的能力有限是墨江教育發展水平不完善的重要原因,孫儉努力協調多方力量,向國家教育基金會募得惠及全縣13個鄉村校點改善辦學條件的雨潤項目資金142萬元;向上海慈惠基金會募得每年3萬元的貧困大學生資助;向上外為墨江雅邑學校募得了10萬元的捐資;還募得約合85萬元人民幣的圖書、影像資料等物資。各類的募捐合計高達240餘萬元,為墨江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助力。

讓當地教師們津津樂道的,是一直以來困擾教師多年的教師公寓房產證問題和績效工資問題在孫儉掛職期間得到了切實妥善解決,教師上訪數量顯著下降。孫儉通過廣泛的實地調查,聽取一線教師的改革意見,在調研的基礎上參與了《墨江縣教育系統關於實施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的修訂與完善工作,相關方案在縣長辦公會議上順利通過,並讓教師們受惠至今。

掛職期間,孫儉也遇到不少棘手問題。某次,雅邑學校學生發生集體腹瀉事件,起源是學生們習慣喝從山間流向學校的生水,而這一渠生水蜿蜒曲折數公裡,在過程中受到動物糞便等汙染。通過連續3天的晝夜奮戰,現場指揮,該突發應急事件得到了及時、有效、妥善處理。事後孫儉更在全縣校長會議中要求各校嚴格飲食安全管理、排除隱患,保障開水供應,確保師生飲水安全,並要求各校重視改變學生的不良飲食習慣。

「從長遠來說,我覺得優良習慣的養成比知識的灌輸更重要。」他也常常與校長們為一些觀念而爭論,比如當地一些校長們覺得學生光腳上學、喝生水、不洗漱等習慣無可厚非,而孫儉認為要為孩子們走出大山接觸社會做好準備,應該養成良好的社會文明習慣。通過觀念的碰撞和磨合之間,雙方也更加理解了對方的處境和憂慮。

墨江當地孩童

在與同事們的合作中,孫儉也漸漸熟悉了醫療衛生、勞動資源開發、社會公共服務、社會治安管理、城市規劃與設計等更多領域的工作內容,他更感悟到,校園之外的基本民生問題錯綜複雜,如何調節與群眾的關係是一門更難的學問。

「群眾對你的態度有時既能讓你感動的熱淚盈眶,也能讓你感到無限的落寞彷徨,而這一切完全取決於你的工作作風與工作方法。」孫儉很有感觸,「必須時刻站在群眾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工作細節,也時刻要求我們用整個全局觀去看待民生問題,這樣的思維方式讓我至今受益。」

引水方知開源不易

萬事開頭難,作為上外的第一位教育部援滇幹部,孫儉在常規工作外,不斷探索加強校地合作,努力做好縣裡和上外的橋梁。

2013年8月,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領導帶隊赴墨江調研並與墨江縣籤署了校地合作備忘錄,雙方約定在師資培訓、幹部培訓、招生、文化交流、研究生支教等方面建立合作關係。

上外與墨江籤署合作備忘錄

此後,孫儉積極著手推進相關項目的實施,在上外和上海各界的支持下,從硬體、軟體以及資金上都給予了墨江縣力所能及的幫助——3名研究生到崗墨江二中支教,4名高中骨幹教師前往上外參加為期3周的學習培訓,上外附中骨幹教師來墨江對高中語文、英語、數學、物理教師開展集中培訓與交流……從上外到墨江,再從墨江到上外,在不斷的培訓交流中,校地間的關係更加的密切。

「每一次校領導、學校師生,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都會讓身在異鄉的我感到溫暖和踏實,是大家的愛心共同託舉起了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夢想與希望。」

孫儉與少數民族群眾在一起

如今,包括普洱墨江縣、麗江永勝縣等在內的一批上外幫扶過的滇西地區已經脫貧摘帽成功,但是校地共建的步伐並沒有停止。食堂的扶貧菜、師生的網絡愛心帶貨、麗江教師和基層幹部的「雲培訓」等等,都是很好的見證。

孫儉與扶貧的邂逅也並沒有終結,7年來他始終在關注著墨江的發展。「一年的掛職也結識了很多的好朋友,有時我這像個駐滬辦事處了,但凡雲南朋友來滬,我總會見見面,聊聊墨江的發展情況,也常常會為墨江的發展而興奮不已,尤其有時候有縣領導來,我們甚至會在滬論墨發展大計」。「不能『抱著金磚找金磚』,縣政府要理念先行,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有序協調一二三產業,找到可持續的支柱產業,形成產業閉環,發揮縣域經濟的比較優勢」等工作理念常常在朋友間坦率真誠的交流中達成共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比幫助銷售扶貧菜更重要的,也許是對這些地區的產業扶貧。」從食堂扶貧菜到「產業扶貧餐」,孫儉與雲南的情緣還在續寫,上外與滇西的故事仍在繼續……

「層疊梯田、綺麗流光,紫米飄香、紫膠之鄉,三江五河孕育智慧的土壤……昨夜夢回,阿牙哼唱著阿尼託,我是她懷中的嬰孩睡得香甜……夢回墨江。」在孫儉自創的小詩中,我們得以一窺「諾瑪阿美」的神秘,也在暢想中回味這份滇西脫貧答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向上滑動

《夢回墨江》

孫儉

昨夜夢回

極目遠望

層疊梯田 綺麗流光

紫米飄香 紫膠之鄉

三江五河孕育智慧的土壤

掬一杯清醇封缸米酒

啜一口琥珀色的迷帝茶湯

墨江——是個讓人沉醉的地方

昨夜夢回

憑山俯瞰

土掌房上 炊煙嫋嫋

萬畝桫欏 傲然時光

通關金馬踏破了雲海

茶馬古道上鈴聲叮噹

水墨素繪的碧溪啊

已安然靜默等了你六百年

墨江——是個讓人懷想的地方

山頭阿茨曲調高亢

然米比唱出幸福的淚光

田間阿迷車旋律悠揚

洛奇洛耶與扎斯扎依的愛情哈巴

都——入了夢鄉

朝霞滿天 暮色蒼茫

萬燕紛飛 燕聲繞梁

共譜一曲秘境墨江

昨夜夢回

阿牙哼唱著阿尼託

我是她懷中的嬰孩睡得香甜

夢回墨江……

採寫 | 錢俊妮 梁文慧

編輯 | 梁文慧

相關閱讀

683個日日夜夜:一位上外教師的麗江情懷

□ 十裡茶花香正濃:一首「實幹」寫就的墨江之詩

□ OMG!SISUer們買起來!你一單,我一單,滇西脫貧不孤單

●●●●●

閱讀上外多語種資訊,歡迎訪問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國語大學微信公眾平臺

服務號:SISUers / 訂閱號:sisu1949

原標題:《情系「諾瑪阿美」:一份七彩雲南的脫貧答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諾瑪阿美》,舞出哈尼族傳奇史詩
    哈尼族是雲南第二大少數民族,因開墾出如今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元陽梯田被稱為「雕塑大地的民族」。正值元陽梯田最美的季節,舞劇《諾瑪阿美》來了。這部來自雲南的講述哈尼族傳奇史詩的舞劇,去年曾在上海國際藝術節亮相併獲得觀眾好評,這次將在4月21、22日獻演於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再度帶來美與震撼。
  • 舞劇《諾瑪阿美》40場全國巡演圓滿落幕
    1月20日晚,伴隨著近千名觀眾熱情的掌聲和歡呼聲,由紅河州歌舞團出演的舞劇《諾瑪阿美》在玉溪聶耳大劇院圓滿落幕,這也是該劇在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支持下的最後一場演出。
  • 舞劇《諾瑪阿美》5月更俗上演
    大型原創民族舞劇《諾瑪阿美》劇照。  晚報訊 記者昨日獲悉,5月8日晚上,大型原創民族舞劇《諾瑪阿美》將在更俗劇院上演。美好家園永遠是人類共通的夢想和追求,猶如中華民族嚮往中國夢一樣,「諾瑪阿美」就是哈尼人嚮往美好生活的夢,也是人類的理想家園。民族舞劇《諾瑪阿美》以哈尼族從喜馬拉雅一路遷徙到紅河南岸的遷徙史為故事背景,表現哈尼族尋找心中的「諾瑪阿美」的堅韌、執著,再現了哈尼族強大的生命力和躬耕梯,田堅守稻作嚮往幸福生活的民族精神,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酷愛和平的光榮傳統。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舞劇《諾瑪阿美》下月海口上演
    本報海口2月16日訊 (記者衛小林 郭萃)2016年10月入選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展演的大型民族舞劇《諾瑪阿美
  • 六穩六保|勇擔社會責任的「七彩雲南」答卷
    讓孩子更喜歡讀書,享受成長的快樂;讓古茶山的「雲南口感」以本真之味為更多人所享,使茶農增收「心裡有數、腳下有道」;讓生存之源的母親湖滇池更清更明,用赤子之心多一份的付出與守護;讓抗擊疫情的合作夥伴感受特殊時刻的溫暖,實實在在的租金減免體現的是時艱之下的並肩同行……「我們要把好事做實,把實事做好。」
  • 「小橙」助脫貧是一張「幸福答卷」
    (1月5日 紅網)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貧困這個困擾了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大難題即將畫上歷史的句號,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計劃。脫貧攻堅最後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需要的是勠力同心,在脫貧的路上更堅定步伐,創新思維,積極獻力,正如「小橙」產業帶來的脫貧巨變。
  • 湖南大學法學院情系洞口縣巖龍村 助力脫貧攻堅
    7月28日,湖南大學法學院夏老師在「情系巖龍,脫貧攻堅」微信群內留言,引發洞口縣畜牧局駐大屋瑤族鄉巖龍村扶貧工作隊員紛紛熱議。 近日,省扶貧辦、省教育廳聯合開展高校大學生暑期「情系脫貧攻堅」主題實踐活動。7月18日,湖南大學法學院「情系脫貧攻堅」實踐團第三組師生四人冒著酷暑深入洞口縣大屋瑤族鄉巖龍村。
  • 2020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啟動
    供圖 9月27日,2020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在昆明正式啟動。 據介紹,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是雲南省體育局著力打造的知名體育賽事品牌。2020年,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在疫情期間推廣線上比賽的要求,在充分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今年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將以線上和線下賽事相結合的方式來舉辦。 在啟動儀式上,雲南省體育局副局長張曉憬表示,回顧格蘭芬多6年來的成功舉辦,呈現了國際化的高水準,展示了雲南獨具魅力的賽道。
  • 粵滇協作,廣東幫扶雲南交出脫貧攻堅高質量答卷
    粵滇協作,廣東幫扶雲南交出脫貧攻堅高質量答卷金羊網  作者:林曦 楊奇  2020-12-24 【粵滇扶貧協作】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曦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 雷鳴山:在脫貧攻堅戰中交出合格答卷
    原標題:在脫貧攻堅戰中交出合格答卷——訪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三峽集團堅決當好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國家隊和主力軍。」四川、雲南兩省還通過持有的電站股份,每年穩定分享到電站發電收益。集中兵力破解扶貧難題三峽集團扶貧工作點多、面廣、戰線長,除了與水電業務緊密相關的庫區移民幫扶「特色題」,還有像中央單位定點扶貧這樣的「統考題」,援疆援藏援青這樣的「必答題」,以及主動請戰幫扶四川、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這樣的「自命題」。
  • 七彩雲南格蘭芬多自行車節開幕昆明 - 國家體育總局
    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是雲南省體育局著力打造的知名體育賽事品牌。經過6年的運營推廣,格蘭芬多已經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成為雲南大規模、長距離、參與人數眾多的自行車騎行盛會,2017年曾經榮獲「國家體育旅遊精品賽事」稱號。今年,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將以線上和線下賽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
  • 雲南被稱為 「七彩雲南」,原來是因為這個傳說!
    這裡是阿周帶你打卡美好中國,本文分享的是一個關於雲南美譽的知識點:「雲南,為什麼被稱作是七彩雲南」?下面就和大家細細分解,雲南為什麼被稱作是「七彩雲南」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雲南的位置。雲南地處於最南端,雲南省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
  • 雲南在泰國曼谷推介「七彩雲南」
    近日,由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雲南廣播電視臺(集團)主辦的七彩雲南·旅遊天堂雲南旅遊推介會在泰國曼谷舉行。推介會向泰國國家旅遊相關部門、旅遊集團企業和泰國民眾推介雲南文化旅遊資源。    2019年是中國-東協媒體交流年。
  • 雲南上空出現七彩祥雲,火爆朋友圈
    當地人紛紛拍照,記錄下七彩祥雲的美麗景色。有人認為,看到祥雲,就意味著新年能夠好運連連。七彩祥雲圍繞著太陽,光彩照人,美麗無比。七色祥雲襯託,天空更加嫵媚多彩。前不久,大理古城出現了七彩祥雲,不久,麗江古城也出現了七彩祥雲。二是雲南古城,在七彩祥雲的加持下,更具獨特的地域魅力。尋覓詩意遠方,探尋神秘雲南,堪稱七彩祥雲之鄉。
  • 「七彩」企業以農惠農 助推鄉村脫貧攻堅
    剛過正午,萍鄉市湘東區麻山鎮麻山村委會主任徐東便來到麻山村的七彩葡萄主題公園向董事長竺君燦詢問貧困戶務工情況,聽到這樣的回答,徐東頻頻點頭。竺君燦是浙江紹興人,2012年,從事建築行業十多年的他萌生了轉行嘗試農業發展的想法。經過多地輾轉考察,最終選擇在麻山鎮麻山村幸福自然村投資3000多萬元建造了七彩葡萄主題公園。
  • 吉安縣永和鎮致力產業富民 情系貧困戶脫貧(多圖)
    吉安縣永和鎮致力產業富民 情系貧困戶脫貧 吉安縣永和鎮致力產業富民 情系貧困戶脫貧  中國江西網吉安訊 肖瓏嬌、肖耀英、記者彭南報導:7月1日,在黨的生日之際,吉安縣永和鎮工作組一行深入錦源村查看扶貧產業發展情況
  • 在七彩雲南,他們的畫筆是……
    一直以來,交通是制約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為進一步解決「通」和「聯」的問題,雲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雲南省交通設計院公司)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5年來,該公司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把握好政策「黃金期」和跨越「機遇期」,不斷推動雲南交通運輸的進階和發展。
  • 2020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雲南玉溪圓滿落幕
    2020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玉溪澄江撫仙湖精英賽現場(供圖)2020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玉溪澄江撫仙湖精英賽現場(供圖)2020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玉溪澄江撫仙湖精英賽現場(供圖
  • 【輝煌「十三五」 看雲南脫貧攻堅完美答卷 】昭通:「昭通速度...
    >>>查看詳情:【雲發布】雲南魯甸龍頭山將全力創建省級特色小鎮    ,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和重中之重。>>>查看詳情:雲南鹽津:易地搬遷打開幸福門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
  • 雲南許你一個腳踏七彩祥雲的承諾
    彩雲是什麼顏色我是不知道的我只知道在雲南,總有看不完的絢麗色彩過了天朗氣清的秋 迎來溫吞吞的冬新年首個工作日雲南多地天空被彩雲裝點於是,朋友圈也熱鬧起來習慣了「彩雲之南」的美名>但不影響雲南人對這份美麗的熱愛此時,如果有人讓我推介雲南我會分享發這份雲舒霞卷的愜意冬有雪山蓋頂頭戴七彩金冠這是雲南獨有的浪漫是誰的意中人來了許一個腳踏七彩祥雲的承諾這個冬天動身來雲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