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或將引發教育行業新變革。
前不久,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陸續發布新舉措: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和幼兒園延遲開學,並叫停線下課外輔導機構。並表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要積極搭建「空中課堂」。為響應這一號召,少兒編程在線教育品牌編程貓近日推出「線下護航公益計劃」,從平臺、課程、服務三個維度為線下合作機構提供支持。
其中,編程貓承諾疫情期間為所有合作機構免費提供Kitten&Python全套課程,支持線下機構優化教學內容;同時,免費提供線上AI雙師教學平臺,將線下教學平移至線上無縫對接,機構教師作為主講及助教進行線上授課,並結合線上配套的教學服務體系進行教學服務。
此外,編程貓還將為提供相應的在線教育培訓服務,讓線下合作機構充分了解並熟練使用AI雙師課程平臺,保障教學質量。
線下教學平移線上完美融合,停課不停學
編程貓「AI雙師課堂」平臺,早在2019年3月就以公益的形式向B端公立院校推出。
據悉,該項目已在全國範圍內徵集 100 所學校作為先進示範基地,編程貓會為示範基地公益提供線上課堂體驗服務。例如,綜合考慮學生年級、編程接受能力等因素,設置合理體驗課程,逐步靠近個性化教學;輔助教師完成編程課堂授課等服務。
同時,編程貓還公布了「AI 雙師課堂實驗室」培養計劃。「計劃」面向全國中小學公開實行,只要學校滿足雙師課堂基本硬體、網絡條件,編程貓都將幫助學校建立實驗室,讓給更多教師和學生親身體驗人工智慧輔助下的課程新模式。
據了解,該平臺由 AI 引擎線上輔助 +1 位線上老師遠程授課 +1 位線下教師組構成。授課教師在 AI 及線上教師的輔助下,可解決大班課授課難的問題。「AI雙師課堂」平臺可通過智能批改技術,實現編程作業的實時批改。批改結果能具體到參數級別,藉助智能反饋批改結果,提高老師教學效率,達到1+1>2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線老師可一鍵監控學生學習狀態,實時跟進學生學習進度。並且,平臺還可提供完整的課程隨堂練習和課堂學情報告,使家長清晰知曉孩子的階段學習成果。
不過對於編程貓來說,AI雙師課堂最直接的作用在於打通線上線下的教學,讓教育多一種可能性。
正如此次疫情風暴讓線下機構的教學受到了限制,AI雙師課堂平臺的接入,打破了這一僵局。通過AI學習引擎+線上老師的模式,學生依舊足不出戶完成課程學習。
AI+大數據解決痛點,或將主導雙師行業未來
雙師課堂,並非今日之新事物。2018年成都七中的「一塊屏幕」事件,已讓它走進大眾視野。
在國家倡導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階段,雙師課堂在教育階段確實有自身的優勢,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其「在線教育」的本質打破時空的界限,讓貧困地區的學生也有機會享受一流學府的教育資源。
並且雙師課堂配備線下老師,能夠當面輔導並督促學生學習,形成第二次輔導,使得整個學習過程更加完善,更加有效果。相比純在線學習,學習氛圍也更佳。
儘管如此,我們仍需直面雙師課堂帶來的行業痛點。如:
線上課程場景單一,課堂活動少,互動缺乏;主講老師對學生不熟悉,學情難掌握,無法及時抓住學生興趣點等問題,往往會造成學生「被動」聽課,缺少參與感,對課程產生牴觸情緒。
最大的難題是,當主講老師面對眾多遠端學生時,如何進行做到個性化教學?
針對這些現狀,編程貓依託於好老師教學和科技革新打造的AI雙師課堂平臺,找到了突破口。
「將AI技術融入到雙師場景中,可為課堂趣味性、師生互動、學生知識掌握、學生學情及時反饋以及教師的教學情況把控帶來前所未有的提升。」 編程貓創始人兼CEO李天馳認為,AI不僅需要識別出學生的問題,也要輔助線上老師教學。除了個性化,互動性和反饋兩個維度也必須緊跟上。
學生在課堂中與AI+老師個性化互動
早在2017年,國務院下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利用智能技術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環境,推動 AI 在教學的全流程應用。
如今編程貓將之落到了實處,將AI技術運用到雙師課堂上,另闢蹊徑緩解了在線教育行業的部分痛點。但我們清楚地知道,AI技術解決雙師課堂的痛點,只是在線教育變革的第一步。
未來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不斷進步,AI雙師課堂將呈現出更好的互動體驗和教學效果,形成更科學化系統化的教育閉環,激發教育模式變革和生態重構。
編程貓作為一個在線教育企業,一貫用科技建立行業壁壘,相信其線下合作機構在擁有良好性能的AI雙師教育平臺的支援下,能在疫情期間,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