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教育工會迎來了70周年華誕。70年來,市教育工會始終堅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圍繞黨的中心工作,服務教育大局,在團結帶領廣大教職工推進上海教育改革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為了從教育工會70年的光輝歷程中感悟紅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將這份初心薪火相傳,將這份使命勇擔在肩,上海市教育工會統籌策劃、精心編撰了兩部重點書籍:《話說七十年——上海市教育工會發展歷程訪談錄》和《中國教育工會上海市委員會七十年大事記》,它們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即將於年底「上新」。
這兩部書籍不僅是對上海市教育工會70歲生日的一次獻禮,也是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作為當前「四史」教育的一次重大成果奉獻給廣大讀者。
「我們得到了上海市教衛黨委、全國教科文衛體工會、上海市總工會等上級組織的指導和幫助,同時也離不開基層工會組織的大力支持。特別是站在前輩的肩膀上撰寫歷史,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效率更高,讓最終呈現出的大事記既有高度又接地氣。」市教育工會常務副主席李蔚表示,特別要感恩許多前輩的無私奉獻和付出。
「大事記」是工會歷史的傳承
從2019年構思策劃,到2020年7月啟動,短短幾個月內集中力量攻關,再到2020年底付諸出版,兩部叢書的問世,凝聚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完成了具有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的任務。
由於時間跨度較長,有些史料殘缺,加之編輯出版時間緊,撰稿組遇到了巨大挑戰。教育工會為此組建了一支超強戰鬥力的隊伍,埋頭檔案和史料,浸潤在上海市教育工會歷年檔案、網站資料,市教衛黨委大事記,《文匯報》等報刊,市檔案館、上海市總工會檔案,以及歷年的《上海工會年鑑》等書籍中,努力通過文本的表述體現「大事」的價值。這些「大事」包括教育工會發展歷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評選,具有開創性、突破性、形成長效機制的工作,影響面廣、涉及教職工人數多、具有深遠影響的工作,以及組織機構的變革等。在歷史的縱深感中,能夠清楚地看到上海市教育工會70年的發展歷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提供了生動的實踐和現實的寫照。
「大事記」是歷代工會領導和幹部努力的成果。在上海市教育工會成立40周年時,時任教育工會主席魯巧英、原副主席樊春曦等老一輩工會工作者曾就教育工會歷史、組織史進行過初步的梳理;華東理工大學原常務副主席王光先曾經前後歷時一年多翻閱檔案,整理、撰寫了教育工會前50年大事記的初稿,為大事記的編撰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葉良駿老師提供了珍貴的史料;歷任市教育工會老領導魯巧英、江晨清、夏玲英、王向群、吳採蘭、張中韌,以及教育工會原各部門負責人審讀書稿,提供原始材料,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市教育工會副主席吉啟華認為,教育工會事業像接力棒,靠的是不斷傳承。
「訪談錄」承載事業的激情
為了生動地記錄充滿激情的歲月,以故事證歷史、見精神,上海市教育工會統籌策劃、上海教育報刊總社傾力採編的《話說七十年》,採用嘉賓口述,上海教育報刊總社的新老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整理的方式編寫,為廣大讀者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不少內容及資料已塵封多年,現在讀來彌足珍貴。
「有的嘉賓年事已高、身體不佳;有的工作繁忙、日程緊張;有的身處國外、聯繫不便,但是當了解到我們的初衷時,都欣然接受採訪,為本書的高質量編寫,貢獻了智慧,也提供了許多有相當歷史價值的材料。」市教育工會副主席陶文捷說,撰寫這兩部書時,現在的工會人一直感動和被感動著,大家勠力同心、不計得失、忘我付出的精神,就是一種最好的榜樣和激勵。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辛苦的付出得到大家的讚許。教育工會原主席江晨清對教育工會副主席陶文捷說:「謝謝你們的專訪!採訪發出的當天,我便收到來自十多個群的轉發,還收到許多電話。有一位多年未交往的老師打電話給我說,他收到了捷克朋友的轉發而找到我的。更有許多當年的學生也因這篇訪談而找到我。這也說明市教育工會的影響力之大啊!」
「你們真有心,將歷任前輩一一宣傳介紹,傳遞正能量,功德無量啊!」一位教育局老同志由衷感謝道。
展望未來書寫嶄新篇章
上海有著300多萬在校師生,其中,教職工有30多萬,工會的服務對象多,他們的工作狀況和需求千差萬別,工會如何做到精準化對接、精細化服務、現代化治理,是新時代的命題。
上海市教衛黨委副書記、上海市教育工會主席滕建勇說,明年是建黨100周年,作為黨領導下上海教育工作者自願結合的最廣泛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作為上海市第二大產業工會,上海市教育工會肩負著團結凝聚全市30萬教職工為上海加快建設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責任,使命光榮,任重而道遠。
「當前,『十三五』即將收官,教育工會已經實現了從場地保障、經費保障到制度保障的漸進式發展,進入到良性循環的工作軌道。『十四五』期間,我們將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特殊發展期迎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沈煒一直在思考,教育工會如何危中尋機,謀劃未來?他認為,在新時代,教育工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全體教職工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帶領上海教育系統的廣大教職工,為上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出力獻策,為加快推進教育工會工作創新發展再立新功。
《話說七十年——上海市教育工會發展歷程訪談錄》
簡介:該書以嘉賓訪談和後人回憶的方式,讓讀者生動、立體地了解教育工會發展的故事,重溫教育工會走過的光輝道路,體驗教育工會的紅色基因,凝聚教育工會前行的精神力量。
全書21萬多字,照片150張,分為傳承創新、勞模精神、大學擔當、協同發展四大篇章,匯集了74位嘉賓的訪談和回憶,其中有追憶教育工會前輩文稿兩篇(方明、張瓊)、上級領導四篇(全國教科文衛體、市總工會、市婦聯、市教衛黨委)、老領導多篇、各類教育勞動模範二十多篇、高校新老工會幹部近二十篇、基礎教育及直屬單位工會幹部十餘篇,市教育工會歷任領導及幹部代表近十篇,其他若干篇(包括企業家、國外友人等)。
《中國教育工會上海市委員會七十年大事記》
簡介:該書主要取材於上海市教育工會歷年檔案、網站資料,並參閱了其他已出版或公布的書刊和文獻資料。載錄的是自1902年中國第一個教師團體「中國教育會」組建至2020年5月上海市教育工會發展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開創性、突破性、形成長效機制的工作,影響面廣、涉及教職工人數多、具有深遠影響的工作,本級組織機構的變革等,記事按年月日順序排列。
該書完整梳理了上海市教育工會70年的發展歷史脈絡,見證教育工會的發展歷史與新中國發展史緊密聯繫,反映其在教育改革發展歷史中的重要作用。
該書共15萬多字,收錄歷史照片160多張,分為三大篇章:第一篇《淵源與前身(1902年—1949年12月)》,第二篇《初創發展與暫停活動(1950年1月—1977年12月)》,第三篇《恢復發展與改革創新(1978年1月—2020年5月)》。書中收錄了若干重要照片和歷史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