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掛火龍果,樹下養雞鴨鵝,5旬農民有訣竅,一畝賺2萬元

2020-12-19 俊圖

紅紅的火龍果掛滿枝頭,一群草雞在樹下四處覓食,時而東奔西跑,時而聚在一起爭搶食物……盛夏時節,在俊衝潔盈家庭農場,「樹上掛果,樹下養禽」的生態圖案成為一道美麗的鄉村風景線。

這家農場位於江蘇泰州,在姜堰區婁莊鎮的洪林村。今年以來,洪林村推廣生態立體種養模式,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村民在種植果樹的同時,放養雞鴨鵝,利用家禽巧妙消滅果園裡的雜草和蟲害,同時家禽的糞便直接肥田,促進果樹生長,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今天,記者來到洪林村,主人丁瑞林正帶領村民採摘火龍果。丁瑞林是本村村民,今年50多歲,為人憨厚,勤勞樸實。2017年春季,他流轉100多畝田,種植梨子、桃子、棗子、火龍果等,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火龍果的花絲黃白色,花柱黃白色,漿果為紅色。火龍果味道香甜,還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據了解,今年的火龍果長勢喜人,果子又比較大。目前,主要銷往南京、上海等地,批發價平均1公斤12元,仍然供不應求。

丁瑞林說,本地產的火龍果甜度高,水分足,主要是採用了生態立體種養模式,用的是有機肥料。

前兩年,果樹還沒完全投產,林地空著有點可惜。丁瑞林通過外出考察,嘗試在果樹下養殖200多隻土雞。通過對比實驗,發現立體種養好處多,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果樹結果率。

「今年,在農場全面推廣這種模式,家禽還增加了草鵝和鴨子。不過這裡也有訣竅,要控制養殖量,養殖的數量不能多不能少,一畝田不要超過30隻。」丁瑞林告訴記者,雞鴨鵝平時在樹下覓食,專門吃害蟲,家禽又吃雜草,不需要用除草劑了。另外,家禽的糞便直接為果樹施肥,真是一舉多得。

農場裡養殖的土雞是「生態雞」,遠近有名。一隻成年土雞重約1到1.5公斤,價格1公斤50元,仍然供不應求。當天,南通的客人李春林專門開車趕來購買10隻小公雞,自己留2隻,其它的作為禮物送朋友。

李春林說,土雞是吃蟲子長大的,味道就是不一樣。他是回頭客,上一天就打電話預定,因為小公雞是散養的,當天來時土雞都在田裡覓食,很難抓到,一般要在上一天晚上,等雞子進窩是才好抓到。

種植火龍果,放養雞鴨鵝,這種生態農業的模式正成為婁莊綠色發展的「新引擎」。據了解,目前,與洪林村相鄰的先進村,正在投資興建100多畝的大棚,也將採取這種立體種養模式。

目前,50畝火龍果進入盛果期,一天採摘鮮果1000多公斤。據了解,一畝田可年產火龍果2500多公斤,出欄家禽20到30隻,畝年效益近2萬元。

樹上掛火龍果,樹下養雞鴨鵝,5旬農民有訣竅,一畝賺2萬元。丁瑞林說,這裡肯定也一點的技術含量,不過,還要敢於吃苦,像這段時間,他們從早到晚在田裡忙,曬黑了一圈。最後,祝農民丁大哥生意越來越好! (記者 顧俊 通訊員 楊慧)歡迎關注俊圖,原創作品,請勿搬運!

相關焦點

  • 養殖小知識:雞是白天下蛋,為何鴨是晚上下蛋?鵝啥時候下蛋?
    養殖小知識:雞是白天下蛋,為何鴨是晚上下蛋?鵝啥時候下蛋?文/農夫也瘋狂雞、鴨和鵝,這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動物了,很人家中都會養殖。尤其是養雞的,那家家戶戶都會養上幾隻。(1)母雞普遍都是在白天下蛋農民都喜歡養雞,特別是母雞。因為母雞會產蛋啊,這樣家裡人就有雞蛋可吃了。在過去,生活條件艱苦,一年吃肉的次數少得可憐,而家裡小孩、老人的營養補給就全靠雞蛋了。
  • 桃園養鵝,一舉多得!
    在此情況下,趙總根據專家意見和有關信息,於2017年7月毅然決然地採用養鵝除草的建議,從浙江省購買了5萬隻雛鵝,單價10元/只,共花50萬元左右。按每畝投放25~26隻鵝計算,共分10多群,每群4000隻左右,由專人餵養和管理(圖1)。將鵝趕至一片生草果園後,只能待2天,就要趕到另一片綠草豐盛的果園,否則,鵝會將草吃得光光的,草層恢復很慢。
  • 鴨鵝負責除草瓢蟲專吃害蟲 溧陽農民自創綠色產業鏈
    生態園在一處山坳裡,遠遠望去,滿坡的茶園裡有幾十個白點在晃動,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一群鵝。  鵝應該在水裡,怎麼在山坡上呢?  「鵝是除草高手,負責吃掉茶園裡的雜草。」生態園負責人、去年底被省農委認定為「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能手」的王春紅介紹說,園裡養了200多隻鵝,哪裡雜草多了,就把鵝群趕到哪裡。
  • 三水70畝紅肉火龍果開摘,果實飽滿、果肉甘甜多汁
    紅彤彤、圓碌碌,都是紅肉的哦~近日,位於三水區大塘鎮的何三記採摘園,70畝紅肉火龍果正迎來豐收的季節。紅肉火龍果比白肉甘甜,含有一般水果少有的粘膠狀的植物性白蛋白和花青素,一直深受市民喜愛。因為果皮較薄,所以很多食客,摘下就可以像剝香蕉那樣,從頂部撕開嘗鮮。
  • 汕頭有油甘和火龍果的收成,一起感受農民豐收的喜悅與幸福
    無論是田野裡,還是農民的小院裡,滿眼都是豐收景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潮陽區和澄海區,看看今年油甘和火龍果的收成,感受農民豐收的喜悅與幸福。9月的金灶,瓜果飄香。在當地「大腳蝦」山的油甘園內,成串的油甘掛滿枝頭,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搖曳。勤勞的果農們背著果筐,來到樹下,將鮮嫩飽滿的甜油甘採摘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收穫的喜悅。
  • 四川瀘州 草莓園套種火龍果畝增收過萬元
    2017年秋,返鄉創業的王林來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的漕溪村,以3600元/畝的價格流轉了11畝土地搞起了大棚草莓種植,由於技術到位,管理精細,這兩年他的大棚草莓畝入都在2萬元左右。「種了兩年草莓後,感覺草莓大棚地頭雖然綠油油的,但美中不足的是整個大棚還是顯得有點空蕩,然後我就思考套種火龍果,因為草莓是矮小的藤蔓作物,所以去年就試種一季,並獲得了不錯的收益。」王林說,他經過一年的試種後,對火龍果的生長習性和管理技術有了了解和掌握。去年5月,王林在10個大棚草莓園裡套種了火龍果。
  • 江西崇仁:農民冬閒養雞增收
    「秋收過後我選擇了在自家的荒山坡上養殖崇仁麻雞,如今雞都有一斤重了,趕過年出籠正好賣個好價。這多虧鄉裡的農商行給我2萬元貸款資金幫扶。」近日,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響崗村的鄒明華看著正在陽光下啄草的4000羽麻雞高興地說。「不出意外,我這批雞按訂單銷售可純賺2萬元,比冬閒在外面打工強!」
  • 承包80畝土地,一年2.4萬元租金,養土雞可以賺錢嗎?看完了解了
    特別是養雞,由於雞的疾病有很多種,比如新城疫、禽流感等傳染性疾病,也是讓很多養殖戶苦不堪言。那麼問題來了,現在有人承包了80畝土地,一年2.4萬租金,這進入養雞這個行業怎麼樣呢?可以賺錢嗎?所以我們在這裡,重點說一下承包80畝土地,一年2.4萬租金,養雞怎麼樣?可以賺錢的問題:首先在這裡,我們先說一個真實的養雞案例,是發生在我們村的:在前年的時候,我表哥以每年每畝300元,從村裡承包了100畝土地,並幹起了養殖土雞這一業。
  • 農民致富有門路,魚塘養魚又種「它」,一畝增收上萬元
    農民致富有門路,魚塘養魚又種「它」,一畝增收上萬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魚塘就是用來養魚的,除了養魚一般人都不知道還能幹些什麼。不過如今養魚的人越來越多,競爭非常的激烈,傳統的養魚方式已經很難賺錢,在過去一畝魚塘如果採用傳統養殖的話,畝產量大概也就一千多斤魚,總收入不過萬元,如果再除掉人工飼料等成本,這樣的養魚方式利潤就非常微薄了。如今很多養殖戶為了生存,開闢了很多新型的養殖模式,一些很有想法的農民把養殖和種植相結合,在魚塘裡養魚的同時又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帶來了致富的新門路。
  • 農民種植山裡的這種美味,遠銷日本,畝賺上萬元!
    這就給我們農民朋友帶來不少的創業機會,同時也帶來不少的經濟收入。貴州農民於冰專門種植陽荷姜,種出了大名堂,不僅暢銷國內還漂洋過海到了日本,一畝就可以賺一萬多元。陽荷姜對於四川、貴州、湖南等地的朋友來說應該不會陌生,其葉子像極了生薑,一般生長在農民的屋前屋後的空地處,或者是菜園子的角落裡。到了每年的8-9月份,它就會從地底下長出陽荷姜,嫩嫩的陽荷姜芬香迷人,口感獨特,別有一番風味。
  • 「五畝換大奔」,海寧這裡有30元1斤的橘子,200元一個的甜柿,食客...
    最初的3畝多果樹,經過四年來的精心伺候,現在紅美人也達到了高產年份。如今,從這裡延綿到山坡上,金敬江共種植了20畝的紅美人,高產的畝產能達到5000斤,撇去一些殘次品,70%可以作為商品果出售。「按去年的價格來看,能賣到50萬元以上。」除了自己種,金敬江從2017年開始生產種植繁育苗木,提供給周邊種植戶。「去年光本地紅美人苗木就賣出去大約2萬棵,能種植兩百畝左右。」
  • 小夥聽信致富經種植它,本想一畝賺10萬,如今卻爛在樹上沒人要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小夥聽信致富經種植它,本想一畝賺10萬,如今卻爛在樹上沒人要。不知道現在小夥伴們在看電視節目的時候會不會發現,就是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一些所謂的「致富經」的節目。節目中往往會出現某一位農戶,種植或者養殖某種東西後,一年就能賺到好幾百萬的事情。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事情當然是非常的誘惑力的吧。不知道你們會不會總以為是真的呢?
  • 農村笨豬肉28元一斤,農民應該瘋狂復養吧?老農:恰恰相反
    我們村有個農民,養了5頭賺了30000多元。這就是運氣,沒有人能預測未來。我們能做的就是,增長自己的技術,儘量規避風險,讓自己養殖的雞鴨,順順利利的成長。在我看來,今年在農村養殖雞或鴨,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大家都知道,今年豬的價格創了歷史新高,又因疫情影響,價格暫時下不來。
  • 四川彭山萬隻山林蘆花雞出欄賺了60萬元
    首批萬隻山林蘆花雞出欄純賺60萬元 作 者:劉忠俊  東方網5月2日消息:「我的首批一萬多隻蘆花雞已經賣完了,賣了160多萬元,純賺了60來萬元。」  2009年2月,試養成功後的熊幼林等人,決定定向養殖純種蘆花雞,並一開始就確定,要確保每一隻蘆花雞優質、優價、特色明顯,走向高端市場。按照這一設想,熊幼林等人一次性投資100多萬元,買回1.3萬多隻蘆花雞種苗進行養殖。  「我們的蘆花雞,一般都要養到8月齡才開始賣,目的是要使每一隻雞的肉質要比土雞還要好。」
  • 萬州:火龍果當「明星」 玫瑰香橙「扛大旗」 做強特色現代農業助力...
    華龍網8月5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李劍鋒)8月正是火龍果銷售的旺季。重慶萬州國家農業公園的火龍果種植基地裡,雖然酷熱難耐,但一撥又一撥的遊客前來摘果的興致不減,紫紅色的火龍果掛在枝頭,嬌豔誘人、香氣四溢,遊客們採的採、摘的摘,還有的立即嘗鮮,大讚味道香甜,歡聲笑語間,個個感到不虛此行。
  • 回農村創業,養雞、鴨、羊、牛、魚、豬,哪個風險小,銷路不愁
    回農村拿十萬創業,比如雞、鴨、羊、牛、魚、豬等,那一項風險小,銷路不用愁?近幾年來,隨著國家的富強,對農村的投資也是非常重視,因此在農村裡創業的大好形勢下,一些有頭腦的人就去了農村裡進行投資,以發展創業之路。而這些人中,有的資金雄厚,所以他們對於回農村創業也是躊躇滿志,就搞一些比較大的投資,比如發展旅遊業、農村田園體等項目的建設。
  • 火龍果香蕉濟陽開花結果市民家門口四季可賞可摘
    大棚內,一株株香蕉樹衝破6米高的棚頂,葉子透著深綠,一把把香蕉,一層層簇擁著掛在樹上;三四米高的木瓜樹點綴在香蕉樹中,碩大的果實掛在樹幹上,個別的已經微微金黃,但大部分仍是青的。看到這幅景象,居民稱,南國風光搬到了濟陽縣。 記者高建華 攝  火龍果在濟陽生根結果  記者高建華 攝□本報記者 高建華  火龍果、香蕉、木瓜這些熱帶水果也能在濟南結果。
  • 種下希望樹,長成致富林: 芭蕉村300畝青花椒熟了
    7月9日一大早,隆昌市雙鳳鎮芭蕉村5組脫貧戶程從寬就在村裡的花椒烘房裡忙碌起來,他端起一筐新鮮採摘的花椒,倒進了預烘烤桶中,又將烘烤好的花椒倒進篩子篩去籽。程從寬告訴記者,從7月2日開始,他基本上天天都是這樣忙著烘烤花椒:「今年的花椒開始豐收了,我們也跟著掙錢!」村裡,一條小河碧水悠悠,映襯著河兩岸山丘上的花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