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山裡的這種美味,遠銷日本,畝賺上萬元!

2020-12-22 百家號

說起山裡的野貨,雖然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謂是大熱,成了城裡人追捧的高端品。這就給我們農民朋友帶來不少的創業機會,同時也帶來不少的經濟收入。貴州農民於冰專門種植陽荷姜,種出了大名堂,不僅暢銷國內還漂洋過海到了日本,一畝就可以賺一萬多元。

陽荷姜對於四川、貴州、湖南等地的朋友來說應該不會陌生,其葉子像極了生薑,一般生長在農民的屋前屋後的空地處,或者是菜園子的角落裡。到了每年的8-9月份,它就會從地底下長出陽荷姜,嫩嫩的陽荷姜芬香迷人,口感獨特,別有一番風味。更關鍵是陽荷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胺基酸,不僅能強生健體,更能延年益壽。

於冰今年雖然四十不到,但是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種姜大戶,其實在他高中的時候就認識到在將來,農村的土特產、野貨必定會火一把。所以從他畢業後就一直留在農村尋找機會,這期間,他搞起了土特產的銷售,由於交通的不便,家鄉的優質土特產銷售不出去。不過網絡的發達,致使他的事業進展順利了,在這其中也認識到了陽荷姜的種植,在2011年,他的陽荷姜基地誕生了,初期規模15畝。

生態化的種植使得於冰的陽荷姜很快就打開了市場,如今已經發展到了三十多畝,更關鍵的是他的陽荷姜還出口到了日本。他告訴我們,這個陽荷姜不僅生命力強,更重要的是抗病能力強,對環境要求不嚴,非常適合種植,畝產量高,在市場價好的今天,隨便一畝都能有上萬元的純收入,非常適合農村,特別是偏遠山區農民種植。

相關焦點

  • 農民種植這種紅色蔬菜,連續採摘4個月,畝收益6萬元
    或許在農村,有不少朋友這樣的誤解,那就是現在的種植業只有種植中藥材才有錢賺,其實種植蔬菜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彭山村的農民肖和平就專門種植紅色秋葵,一畝就能賺6萬多元,這幾年的純收入60多萬。紅秋葵可以說是一種珍稀蔬菜,不僅僅是因為國內種植戶相對比較少,更重要的是它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元素,而且含量要遠遠高於一般蔬菜,具有消除疲勞、迅速恢復體力的極大作用,被廣大人們稱之為補腎草。
  • 農民致富有門路,魚塘養魚又種「它」,一畝增收上萬元
    農民致富有門路,魚塘養魚又種「它」,一畝增收上萬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魚塘就是用來養魚的,除了養魚一般人都不知道還能幹些什麼。不過如今養魚的人越來越多,競爭非常的激烈,傳統的養魚方式已經很難賺錢,在過去一畝魚塘如果採用傳統養殖的話,畝產量大概也就一千多斤魚,總收入不過萬元,如果再除掉人工飼料等成本,這樣的養魚方式利潤就非常微薄了。如今很多養殖戶為了生存,開闢了很多新型的養殖模式,一些很有想法的農民把養殖和種植相結合,在魚塘裡養魚的同時又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帶來了致富的新門路。
  • 農民種植拳頭大「西瓜」我國3元一斤,國外價格翻十倍還供應不求
    」,在我國3元一斤,國外價格翻十倍,農民靠種它年賺幾十萬!——紅心番石榴,這種紅色的相信很多人都沒吃過,它的外型及果實和西瓜基本一樣,唯一不一樣的就是西瓜很大而它就拳頭大小。,來自廣西貴港農民胡田先就種植了幾十畝的它遠銷國外,成為了首個出口番石榴的農民。
  • 它在我國開始大面積種植,市場遠銷日本,究竟算蔬菜還是水果
    它在我國開始大面積種植,市場遠銷日本,農民:說不清是蔬菜還是水果對於蔬菜和水果這兩類食物,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尤其是對於現在相當崇尚健康飲食的年輕人來說,水果蔬菜簡直是每天餐桌上的必備。不過對於水果和蔬菜,你真的分得清楚嗎?
  • 農民種植的「人參果」一斤賣20元,國內不銷售,是韓國人最愛!
    從小就喜歡看《西遊記》的人第一印象就是,長的像人形的果叫人參果,卻不知那種「人參果」是很多種植戶為了吸引人們眼球而套上「人形」模具生長出來的,大多數為香瓜演變的,這種香瓜人參果在很多人心中是一種營養豐富、吃了治百病的仙果,願意出高價購買,卻不知真正上當受騙了,這種「人參果」在市場騙了不少消費者,像西遊記中真正的「人參果」是根本不存在的。
  • 小漿果走出國門賺大錢 遠銷歐盟、美俄日韓
    小漿果走出國門賺大錢 遠銷歐盟、美俄日韓 2017年08月14日 14:05   來源:哈爾濱日報
  • 農民將魚塘種植它,6元每斤,畝賺36000元
    蓮藕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在農村中也少部分的農民朋友種植它,不過都是小面積的種植,能真正做到大規模種植蓮藕的卻很少。來自新華村的農民大哥戴軍,就大規模的種植了蓮藕,畝賺36000元。作為農村人的我們都知道,蓮藕就像魚一樣是離不開水的,是生長在水裡面的。
  • 這種藥材非常昂貴,一畝年賺幾十萬,種植前景如何
    昂貴的藥材種類有很多,種植年賺幾十萬的在少數。今天為大家推薦這種藥材,種植它年可賺幾十萬沒問題。它就是人參,大家應該都吃過人參吧?人參現在已經慢慢走入尋常百姓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種植人參這個搖錢樹。目前人參的種植面積並不大,所以種植它更是賺錢的快速。那麼它的種植前景如何呢?
  • 農村刷碗用的絲瓜瓤,製成布鞋床墊遠銷歐美,村民種了1萬畝
    在農村,很多人家都會種植絲瓜,有時候絲瓜老了會曬乾,曬出來的絲瓜瓤是洗碗刷鍋的好材料,既環保又無公害,深受家庭主婦的歡迎。不過,就是這樣一種司空見慣的絲瓜瓤,在有個地方卻做成了出口賺外匯的寶貝,遠銷美國、日本、阿拉伯、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 1畝池塘,投資1萬元養鱖魚,一年就能賺8萬,農民:不用打工了
    如今,農村經濟發展得很快,也給農民創造了一些創業項目,很多農民在農村從事特色種植或養殖,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了一定的財富。農民工選擇創業,就要選擇一些投資金額不大,風險較小的項目,這樣才更穩妥一些。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鱖魚養殖,這個項目啟動資金不大,特別適合農民工朋友創業。
  • 大蔥與土豆的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呢?為大家細做分析
    農村人一輩子離不開的是種植業,在種植行業中有很多的汗水與淚水是分不開的,春天的種植業是秋天的收穫,收穫中有喜也有悲更有享用不完的美味佳餚。每當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農民開始了耕種的辛苦歷成,一年一度的土豆種植開始了,在海青鎮的一個偏遠的小村莊裡住著五六十戶人家,人們正在耕種春播土豆。
  • 河北行唐縣一農民種植20多畝「白草莓」 年入200餘萬元
    河北行唐縣一農民種植20多畝「白草莓」 年入200餘萬元 20183月12日,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縣農民張文會告訴中新網記者。  張文會口中的「白雪公主」,是一款上市時間並不太久的草莓新品種「白草莓」。張文會說,除了前來採摘的遊客,他的草莓還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每天都會銷售出去上百斤,甚至還有香港的網友下單購買。  張文會是地道的行唐農民,老家就在行唐縣城寨鄉寺頭村。
  • 樹上掛火龍果,樹下養雞鴨鵝,5旬農民有訣竅,一畝賺2萬元
    村民在種植果樹的同時,放養雞鴨鵝,利用家禽巧妙消滅果園裡的雜草和蟲害,同時家禽的糞便直接肥田,促進果樹生長,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效益雙豐收。今天,記者來到洪林村,主人丁瑞林正帶領村民採摘火龍果。丁瑞林是本村村民,今年50多歲,為人憨厚,勤勞樸實。2017年春季,他流轉100多畝田,種植梨子、桃子、棗子、火龍果等,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 農民利用大棚種它,一年四季採收,畝收幾萬元
    說到大棚技術,放到以前在農民眼裡都是非常高科技農業,老一輩的農民都不敢想,有朝一日也能靠大棚技術走上富裕的道路。在明洋村的阿青就利用大棚種植韭菜,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收,總共可以採收七八茬,畝收幾萬塊,年賺三十多萬元。
  • 他從日本回來當農民,租下百畝農田種植酵素米
    從日本回來的夏良根,卻看中了這裡豐富的資源,原生態的自然環境,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百畝農田。原生態自然環境上王村地處山區,山林資源豐富,不像平原地帶的大面積農田,這裡的農田面積小,分布零散,多呈梯田式,因此大型的現代化農業機械無法操作,目前還是以人工種植為主。前段時間,水牛耕田、人工插秧成了村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趣三農】農民種植一種「最賺錢的蔬菜」,辣味十足,2畝收入20000元
    來源:趣頭條APP三農頻道用圖文記錄農村事用圖文記錄百姓生產、生活,密切關注人文動態、旅遊文化農民種植一種「最賺錢的蔬菜」,2畝收入20000元,值得借鑑嗎?「俺家2畝線椒採摘一半,批發價每斤2元,除去種子、肥料、人工採摘工錢等2000元的費用,每畝淨賺10000元。」
  • 農民計劃種植10畝黑小麥,種子10元一斤,畝收入5000元,能種嗎?
    對於農業種植,如今的農民朋友,都在絞盡腦汁種植「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農產品,藉此來另闢蹊徑、提高農產品價值,從而提高種植收入。首先,這種想法很值得肯定,多在種植中琢磨新方法,提高種植收入才不至於成為空費力氣白忙碌,然而,亳州市鄧莊村的種植大戶張老闆,就差點在這上面栽了跟頭。提起張老闆,在種植圈中以誠實守信勤勞能幹著稱,最主要的,他深知科學種田的重要性,時常請農業技術專家,現場來為自己的種植作指導。
  • 農民每畝地純收入200多元每年種植300畝地為啥還是很窮
    有很多人比較疑惑,農民種地少收入自然就少這個大家都可以理解。那麼我們發現在一些土地流轉比較好的地區,那裡的農民種植土地都是三五百畝的種植,為什麼還說自己不賺錢呢?我在和很多朋友交流的時候他們也說種地很賺錢,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認知性的差距呢?咱們就來聊一聊種地那些事。
  • 承包兩千畝地種植水稻,一共掙了140萬元,山西能夠種水稻嗎
    過去,你說山西大面積種水稻,大家都不信,但是,當前,山西的黃河灘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大面積的水稻。前幾年,這裡種植水稻的都是江蘇鹽城的農民,因為當地的農民就沒有種植過水稻,因此,專門請江蘇鹽城的農民到山西種植水稻,起到引領示範的作用。
  • 亳州農民種植管理筍瓜的情景
    農民種植一種蔬菜,種植管理很簡單,2畝淨賺2萬元,值得借鑑嗎?「筍瓜的行情特別好,一畝筍瓜淨賺10000元,比種植糧食強多了。」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五馬鎮楊莊村,正在給筍瓜澆水灌溉的的徐大哥說,今年夏季,他在溫室內棚種植2畝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