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自爆閱讀習慣,科學家:從小聽睡前故事的孩子,口才好成績棒

2021-01-08 捲兒媽教子手記

作家畢淑敏曾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

主持人董卿,我們都知道,知性優雅大氣,被稱為「央視一姐」「中國主持界的靈魂」,對於她的才氣、取得的成就,董卿曾在一檔節目裡透露:這都得益於父母,讓她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這讓她終身受益。

到現在,她依然保持著每晚睡前讀一個小時書的習慣。

每天雷打不動,沒有手機,沒有電子產品,安安靜靜看會書就可以睡覺了。從小大大,讀書都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美國兒科學會(AAP)的研究發現:從小聽父母讀書、講故事的孩子,將來的語言能力和學業成就更突出。因此,他們曾發布過一份政策性聲明,建議家長,從孩子出生時開始,就要多給他們讀書,多給孩子講睡前故事。

為什麼早期閱讀會影響孩子的口才和入學後的成績呢?

腦科學家會告訴你,看看你給寶寶讀書時,小傢伙大腦裡的變化,你就會有答案了。

早期閱讀影響孩子的理解力

腦科學家約翰·赫頓(John Hutton)等人採用腦成像技術研究了3~5歲幼兒聽故事時的腦部活動,結果發現,經常聽父母講故事的孩子,左腦的一個名為「頂、顳和枕葉皮層聯合區」的區域格外活躍。

這片大腦區域與多感官的整合有關,可以整合孩子聽到的聲音,看到的畫面等。這片區域得到開發,孩子們將更善於將文字轉化為畫面和情節。

這意味著,孩子可以具備更強的理解力。有了強大的理解力,還愁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嗎?

不僅如此,0~6歲的孩子正在建構他們的大腦網絡,這一區域的長期活躍,等於在幫孩子鞏固他們將來會長期用到的大腦網絡。這不僅有助於孩子實現從繪本閱讀到純文字閱讀的過渡,而且能幫他們在日後建立起強大的閱讀能力。

早期閱讀讓孩子掌握更豐富的詞彙量

我們知道,讓寶寶聆聽語言是很重要的,而且他們需要從真人那裡聽到,而不是透過屏幕。

美國一項著名的研究發現,0~3歲,貧窮孩子比一般孩子少聽3000萬個詞彙。這一研究也被稱為「3000萬詞彙鴻溝(The 30 MillionWord Gap)」。

「3000萬」產生的根源,並不僅僅是家長和孩子說話的「量」,而是源於知識的差距。

《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比起單純的說話,給孩子讀書,更能增加他們聽到的語言的豐富性。

而且,孩子們的大腦會練習想像與那些詞彙相關的畫面——甚至用一些較複雜的句子和童謠,建構出一些簡單的故事。所以,研究者認為,掌握豐富詞彙量的孩子正在「加速」學習。

早期閱讀帶給孩子安全感,讓他心無旁騖去學習

給孩子讀睡前故事的家長都知道,這個過程包括面對面和肢體接觸,以及一些難以量化卻至關重要的安全感、舒適感和儀式感。

這些東西看不見,卻在深層次影響著孩子的性格,也在不斷地為孩子注入心理能量,讓他們可以心無旁騖地學習。

相比那些父母經常爭吵,出於自我保護,時刻開啟「心理防禦機制」的孩子,有父母陪伴讀睡前故事、內心安全平和的孩子是多麼幸運!

從讀睡前故事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吧

將閱讀引入孩子的生活,一開始,你只需在每晚臨睡前,給孩子講一個故事。

這些故事,可以是你憑著記憶複述出來的。而當孩子好奇地問你:「媽媽,你的故事是從哪裡來的呀?」這時就可以不失時機地告訴孩子:「這些故事,都是媽媽從書上讀來的,書中有好多好玩的故事……」進而,帶孩子一起去書中尋找故事。

每天晚上,跟孩子依偎著,坐在床頭讀睡前故事,會成為你和孩子一生難忘的回憶。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選書,童話大王鄭淵潔老師推薦的這套《寶寶第一套睡前故事》(適合0~6歲的孩子),是不錯的選擇。

這套書的作者是「瑞典繪本女王」艾莎·貝斯蔻,她的作品曾入選瑞典小學課本,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長大。至今,她的書已經被譯成2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

不光作者了得,這套書還請來了諾獎翻譯獎得主陳安娜(2012年諾獎得主莫言作品的瑞典文譯者)、萬之來做審校。

插畫是繪本的靈魂,這套繪本的畫風真實、自然,又充滿童趣,給人的感覺很舒服。據說製作團隊不惜血本,恢復了原著中的508幅插圖,幫孩子感知每一處愛的細節!

心理學上有21天養成好習慣的說法。這套書共21本,每晚睡前讀一本,21天幫孩子養成愛讀書+規律作息的好習慣。

這套書原價496,小店上新優惠價只要218(不到五折哦)。21本書,每本只要10塊多,真的很超值!

超大的開本,滿滿一書箱!禮盒套裝,送人也特別體面!點擊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董卿自爆閱讀習慣,從小飽讀詩書的孩子真的不一般
    我們都熟悉的央視主持人,董卿,她自身帶著很強大的優雅知性氣質,讓眾人為之傾倒。最近她在一檔談話節目裡透露,自己的成就都得益於父母的教育,讓她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到現在,他仍然每天晚上在睡覺前還讀書一小時。
  • 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朗讀者》女神董卿告訴你的秘密
    女神不是一躕而就的,而是從小良好的閱讀習慣,慢慢的知識積累才造就了詩書滿腹的董卿。雖然目前已是央視一姐,但她從未驕傲,因為她曾看過那麼多寬廣的世界。人說,思想有多深,世界就有多大。她的格局就有多大,她不會滿足於目前的這些成績和風光,依然在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 讀「睡前故事」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嗎?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產生的共同語言、共同生活密碼讓父母與孩子的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共同生活。新時代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蔓延著濃濃的焦慮,一是不知道如何親子共讀,二是誤把「睡前故事」當成親子共讀。關於如何與孩子閱讀好一本書?我在昨天的文章裡有提到過,今天檸樂c將和大家聊聊「親子共讀」和「睡前故事」的那些美麗誤會。
  • 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有什麼好處?這4點影響,建議父母拿小本本記好
    那麼當然,也會有一些家長還沒有給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也會好奇,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有必要嗎?到底有什麼 好處?那麼今天就來給各位家長一次性說個清楚。而在給孩子讀睡前故事的時候,故事中會說話的小兔子,茂密的森林,其實這都是在豐富孩子想像力,帶著孩子感受生活中感受不到的畫面。好處三:培養孩子閱讀好習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 怎樣給寶寶講睡前故事效果最好?父母做到這4點,孩子越聽越聰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很多行為習慣,通過故事書,孩子也更容易改正,以及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問題。睡前講故事的好處多多,那麼家長如何給孩子講,也是需要技巧的。如果家長在給孩子我講故事的時候,就像是念課文一樣,相信孩子是不會愛上聽故事的。在講故事的時候,家長要做到這4點。
  • 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有什麼好處?這4點影響,父母快拿小本本記好
    我作為一個媽媽,其實也和霍思燕一樣,在寶寶兩三個月大的時候就給他講睡前故事聽了。那麼當然,也會與一些家長還沒有給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也會好奇,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有必要嗎?到底有什麼 好處?那麼今天就來給各位家長一次性說個清楚。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 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何區別?
    你家孩子怎樣入睡?是聽著故事入睡,還是父母哼著催眠神曲入睡?有的媽媽會問:只要把熊孩子哄著就算勝利,聽不聽故事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兒科學會呼籲,從嬰兒時期給應該給孩子養成閱讀床頭故事的習慣,這對孩子日後學習成績起著重要作用。美國兒科學會兒童早期教育委員會主席、西雅圖兒科專家丹尼特·格拉斯伊博士認為,如果學齡前(6歲)孩子,經常聆聽父母讀睡前故事,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後的學習表現以及上學後的學習成績。
  • 《寶寶第一套睡前故事》:好故事伴孩子入夢,從小養成閱讀好習慣
    有讀者朋友私信問我,3歲孩子讀什麼書好?今天給家裡有0-6歲寶寶的家長,推薦一套特別好的書——由瑞典國寶級繪本大師艾莎·貝斯蔻創作的經典系列繪本——《寶寶第一套睡前故事》。在無數瑞典媽媽和孩子心目中,艾莎·貝斯蔻就是睡前故事的代名詞。
  • 培養閱讀習慣是我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抓住閱讀敏感期的重要性
    這份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得益於父母從小就對她的嚴格要求。在董卿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鼓勵她每天閱讀。一到寒暑假,她就會收到來自爸媽精心準備的書單。慢慢地,讀書成了她學生時代的日常。直到現在,董卿還保持著每天睡前閱讀1小時的好習慣。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差別在成年後很明顯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年之後能成為有用受歡迎的人,那就一定要在注意家庭教育。家教不僅是父母要教會孩子怎麼做人,也包括父母對孩子的陪伴。現代人的工作壓力越來越重,回家之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可以躺在床上好好放鬆。所以,爸媽會經常忽略孩子的感受,認為只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就可以了。但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十分重要,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在長大後的性格會比較孤僻和父母也不太親近。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何區別?5年以後差別巨大
    作者:寶寶知道 球球麻麻&你家孩子怎樣入睡?是聽著故事入睡,還是父母哼著催眠神曲入睡?有的媽媽會問:只要把熊孩子哄著就算勝利,聽不聽故事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兒科學會呼籲,從嬰兒時期給應該給孩子養成閱讀床頭故事的習慣,這對孩子日後學習成績起著重要作用。美國兒科學會兒童早期教育委員會主席、西雅圖兒科專家丹尼特·格拉斯伊博士認為,如果學齡前(6歲)孩子,經常聆聽父母讀睡前故事,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後的學習表現以及上學後的學習成績。為此,美國兒科學會新指南建議,對嬰兒而言,識字可以從襁褓開始。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
    美國有相關的學者做出研究,中上層家庭的孩子和底層家庭的孩子,在3歲的時候詞彙量相差一大半,而且中上層家庭的父母基本上都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是普通家庭的好幾倍,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之下,0-3歲的孩子都已經掌握了3000多個詞彙,最終達到「贏在起跑線」的目的。為什麼睡前給孩子講故事?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何區別?長大後差別很大
    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從嬰兒時期開始,你就應該培養閱讀的習慣,我們可以先從簡單的小故事、兒歌、打油詩等等為以後打下基礎,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孩子早期的詞彙量,還能夠刺激大腦發育。0-3歲是孩子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如果家長堅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真的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的,孩子在聆聽的過程中,可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增加詞彙量等等。睡前聽故事什麼好處呢?
  • 聽董卿說話,是一種怎樣的享受?
    或許在人們的印象中,所有的主持人都舌燦蓮花,擁有很好的口才。然而,你一定也已經發現:並不是所有人看似能說會道的人,都真的會說話。同樣是講道理,董卿總能用最能讓人接受的方式,把話說得好聽、耐聽,又引起人們的共情和思考。
  • 睡覺前有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嗎?網友:4歲後就講故事給我聽了
    睡覺前有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嗎?網友:我兩個閨女,大女4歲前奶奶帶的,那時條件差,沒給她講過故事。感覺都費了,現在初中了不愛看書,學習[流淚]二女從小自己帶,4歲前也每天給她講故事,4歲後就講故事給我聽了,就這樣不識的字問我,現在三年級了,很棒,看書比我還快。感覺很對不起大寶。
  • 睡前聽故事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什麼差別?3-5年後差別巨大
    導讀:睡前聽故事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什麼差別?3-5年後差別巨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睡前聽故事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什麼差別?3-5年後差別巨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分享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導讀閱讀是一種終身教育的好方法,很多家長都很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自發地愛上讀書呢?聞是教育的黃文健老師在我們每周二的QQ課堂上,跟大家分享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閱讀習慣從小培養,豐富閱讀形式從嬰幼兒開始父母就可以給孩子進行閱讀,培養他的閱讀習慣。從每天的10~15分鐘到3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慢慢加長閱讀時間。
  • 從小培養好習慣,是孩子將來自律的關鍵
    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都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管不住自己,迷戀網絡和手機遊戲,學習上很被動。家長們埋怨孩子不自覺,苦口婆心給孩子講道理、施壓,要不就是哄著孩子好好學習,給他買這買那,然而收效甚微。大多數家長覺得是孩子的問題,就是他不想學習。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買一些色彩鮮豔撕不爛的書籍讓孩子隨時把玩,培養孩子對書籍的親和度。同時父母可以安排每天的親子共讀時間,例如每晚睡前的床頭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家長可以購買一些畫面豐富、質量較高的繪本,指著上面的圖案,給孩子講故事。這一時期的繪本,文字越少越好,圖案越豐富越好。
  • 「腹有詩書」氣質的董卿告訴你,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隨著央視頻道《朗讀者》的播出後,讓人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董卿。她不僅是一個優秀的主持人,還是一個「腹有詩書」氣質的才女。而成就今天這麼優秀的她,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她有一個很好的閱讀習慣。她的讀書習慣和她的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