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

2020-12-14 楠姐和你聊育兒

孩子3歲左右正處於想像力最豐富的的時期,在這段時間有多少家長陪著孩子,給他們講睡前故事呢?還有的家長即使給孩子講故事,也是三心二意,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效果。

美國有相關的學者做出研究,中上層家庭的孩子和底層家庭的孩子,在3歲的時候詞彙量相差一大半,而且中上層家庭的父母基本上都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是普通家庭的好幾倍,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之下,0-3歲的孩子都已經掌握了3000多個詞彙,最終達到「贏在起跑線」的目的。

為什麼睡前給孩子講故事?

人在臨睡之前是大腦記憶最清晰、最牢固的黃金時期,如果家長能夠藉此機會給孩子講個睡前故事,對孩子的幫助是非常大的。美國兒科學會研究表示,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每天是否經常聽睡前故事,會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軟之後的表現和學習成績。

給孩子聽睡前故事有什麼好處呢?

1、幫助孩子提升聽力和理解力

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可以鍛鍊孩子很多能力,比如孩子的聽覺,在聽故事的時候孩子會集中注意力,不僅會記住詞彙,還能夠提升聽力,其次,講睡前故事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會有所提升,等到上學之後,孩子在學習中會有很好的表現,孩子在上課時能夠很快的理解老師講的內容,而且學習任務也能迅速完成。

2、增加親子時間

現在很多的家長生完孩子後都忙於工作,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只有下班後的幾個小時,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利用好睡前的時間,好好陪伴孩子。

如果家長們回到家之後只會躺在床上玩手機,就等於失去了和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機會。每天晚上進行睡前故事的話,那麼親子之間的關係會更好,其次,家長講故事的時候最好可以表現出喜怒哀樂,這還能培養孩子的情緒,所以,家長一定要好好利用這個機會。

3、提高孩子的想像力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孩子只有通過想像才能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妙,同時還能激發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探索新鮮世界的欲望。

家長每天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就等於開啟好奇心的鑰匙,推動孩子的探索欲望,我們平時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關於童話類的故事,讓孩子充分的得到學習,相信幾年之後,孩子的認知能力一定比同齡人會更強。

4、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有的家長經常會抱怨,每天都要催促孩子上床睡覺,但是孩子卻不老實不是東看看就是西望望,其實,孩子到了時間不想睡覺是因為身體和大腦都處於興奮狀態,想要繼續玩遊戲,看電視等等。

而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恰恰完美的幫家長解決了這個難題,每天睡前的一個小時後,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到了講故事的時間了!

孩子有家長的陪伴,還有故事的渲染,孩子會降低了上床睡覺的抵抗,我們還可以營造出睡覺的氛圍,將燈光調暗,平靜的講述故事,這樣可以讓孩子身體和大腦都放鬆下來,安安心心的入睡。

大人應該如何為孩子挑選繪本呢?

選擇適合孩子的繪本才是最好的,選擇的繪本故事並非一定要情節生動、人物突出,最重要的一點是孩子喜歡並且聽得懂的。

大人在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時間不能過長,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從10分鐘逐漸增加到半小時,時間過長的話會影響孩子的睡眠。

在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時,除了對故事情節的描述之外,還可以配合動作、表情、對孩子提問等方式,引發孩子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思考。

相關焦點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何區別?長大後差別很大
    美國有一位社會學家曾做過相關調查,他抽取了將近5000個家庭,並發現中上層階級的孩子和下層階級的孩子,3歲時相差的詞彙量有3倍之多。中上層階級的家庭堅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比例達到了62%,是普通家庭的一倍,所以, 這樣的孩子到了3歲時大約能記住3000個詞彙。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 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何區別?
    你家孩子怎樣入睡?是聽著故事入睡,還是父母哼著催眠神曲入睡?有的媽媽會問:只要把熊孩子哄著就算勝利,聽不聽故事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兒科學會呼籲,從嬰兒時期給應該給孩子養成閱讀床頭故事的習慣,這對孩子日後學習成績起著重要作用。美國兒科學會兒童早期教育委員會主席、西雅圖兒科專家丹尼特·格拉斯伊博士認為,如果學齡前(6歲)孩子,經常聆聽父母讀睡前故事,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後的學習表現以及上學後的學習成績。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差別在成年後很明顯
    平時出去逛街,看到某些人的舉動非常不文明,大部分人的內心都會說一句「真沒素質,家教真差」。的確,一個人的素養除了會受到他學識的影響也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年之後能成為有用受歡迎的人,那就一定要在注意家庭教育。家教不僅是父母要教會孩子怎麼做人,也包括父母對孩子的陪伴。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何區別?5年以後差別巨大
    作者:寶寶知道 球球麻麻&你家孩子怎樣入睡?是聽著故事入睡,還是父母哼著催眠神曲入睡?有的媽媽會問:只要把熊孩子哄著就算勝利,聽不聽故事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兒科學會呼籲,從嬰兒時期給應該給孩子養成閱讀床頭故事的習慣,這對孩子日後學習成績起著重要作用。美國兒科學會兒童早期教育委員會主席、西雅圖兒科專家丹尼特·格拉斯伊博士認為,如果學齡前(6歲)孩子,經常聆聽父母讀睡前故事,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後的學習表現以及上學後的學習成績。為此,美國兒科學會新指南建議,對嬰兒而言,識字可以從襁褓開始。
  • 睡前聽故事,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何區別?4位寶媽的經歷告訴你!
    而今,浮躁的社會環境,讓一個人的韌勁、耐力和意志力顯得更加寶貴。現在什麼練字、讀書、跑步等都流行打卡,親子閱讀、講睡前故事的寶媽更是如此。親子閱讀有多重要?睡前聽故事,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何區別?過來人用親身的例子告訴你:身邊真實的故事:@朵拉:講故事是不是能開發潛力我不知道,我慶幸我家孩子出生時沒有智慧型手機,沒有網絡電視。每天晚飯後陪她在小區遊戲玩耍,然後回家畫畫摺紙拼圖玩積木,最後雷打不動地陪她上床講童話故事,永遠都是那幾本,那幾個故事,孩子百聽不厭。
  • 睡前聽故事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什麼差別?3-5年後差別巨大
    導讀:睡前聽故事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什麼差別?3-5年後差別巨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睡前聽故事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什麼差別?3-5年後差別巨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注意了,睡前聽故事和不聽故事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這麼大
    孩子在三歲以前是想像力最豐富的時候,這個時期又有多少家長願意騰出時間,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呢?有的家長即便給孩子講故事,也只是敷衍了事,並沒有真正的在培養孩子的語言發展。美國社會學家曾做過一項研究,中上層階級家的孩子和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在三歲時的詞彙量竟然相差一半。中產階級家庭堅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比例達到66%,是普通家庭的兩倍。因此這樣的孩子在0-3歲大概可以說3000多個詞,他們不斷地被語言刺激,促進了大腦發育,最終超越了其他孩子。
  • 孩子聽睡前故事的兩大危害
    最近孩子總是晚上哭著求媳婦講故事,我感覺孩子過於依賴睡前故事,但是有些話又不能直接跟媳婦說,(說了她也不一定聽)所以我就寫一篇文章,來解決一下內心的煩躁。我看了這個有點懵啊,因為這幾點貌似只和講故事有關,跟睡前講故事沒半毛錢關係啊。下面說一下我的個人見解,其中沒有任何的引經據典,我認為:聽故事可以,但是不要睡前聽。這與現在所有的幼兒教育的看法是相反的。第一大危害:傷害孩子的自主睡眠意識。
  • 孩子睡前聽不聽故事,會有什麼差別?5年後你就知道了
    你家孩子怎樣入睡?是聽著故事入睡還是在你哼的催眠神曲中入睡?有些媽媽會問:只要熊孩子能乖乖睡,聽不聽故事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距?而且中產階級家庭堅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比例達到66%,是普通家庭的2倍。在良好的語言環境的不斷刺激下,孩子的大腦發育得到了促進,並在日積月累後成為孩子的領先優勢。
  • 睡覺前有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嗎?網友:4歲後就講故事給我聽了
    睡覺前有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嗎?網友:我兩個閨女,大女4歲前奶奶帶的,那時條件差,沒給她講過故事。感覺都費了,現在初中了不愛看書,學習[流淚]二女從小自己帶,4歲前也每天給她講故事,4歲後就講故事給我聽了,就這樣不識的字問我,現在三年級了,很棒,看書比我還快。感覺很對不起大寶。
  • 孩子聽故事有什麼好處?
    孩子聽故事的好處是,故事可以豐富孩子的閱歷。故事可以改變孩子的人生。故事可以改善孩子的為人處事方式。故事可以帶給孩子一個精彩的人生。故事對孩子的學習乃至於生活的重要性太大了。,故事帶給孩子的所有一切。讓孩子從中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讓孩子得到很多很多的啟發和知識。故事伴隨著孩子一起成長。故事伴隨著孩子一起長大。聽故事不僅增長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增加了孩子的記憶力。聽故事還豐富和增強了孩子的想像力。
  • 糖貓兒童電話手錶首創睡前聽故事 豐富孩子知識
    低齡的孩子,對於知識的探索,多半來源於故事。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曾看過不少童話故事書,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聽故事不僅豐富孩子的想像力和知識,還能鍛鍊孩子的語言組織及寫作能力。這就是為什麼千年來,所有小孩子都是伴隨著故事長大的。
  • 【睡前聽故事】七隻小羊和大灰狼(下)
    >小薇也學了很多今天繼續七隻小羊的故事善良的小羊被狡猾的大灰狼欺騙了羊媽媽失去了心愛的孩子後會怎麼做呢?七隻小山羊看到後,全跑到這裡來叫道:「狼死了!狼死了!」它們高興地和媽媽一起圍著水井跳起舞來。如果你和孩子還沒有安全密碼讀完故事請馬上設置一個家長放心孩子安心完整聽完的小朋友,可以在評論區裡打卡哦例如:第一天聽「打卡+1「連續兩天聽「打卡+2」大家相互鼓勵哦堅持是這一路最美的風景~~~
  • 睡前故事,孩子越聽越興奮?家長陷入了誤區,效果只能適得其反
    睡前給講故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這樣去做了。有些孩子在聽完故事也就乖乖睡了,不過有些家長就比較困惑。孩子聽完故事絲毫沒有想要睡的意思,反而越聽越精神,還吵著讓自己趕緊接著給他講下一篇。有時候,單單是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就能將快一個小時,自己是口乾舌燥的,孩子才有了睡意。
  • 家長朋友們注意了,孩子經常聽睡前故事會有這些好處
    很多小孩子在睡前都喜歡聽故事,一些在大人眼中再簡單不過的小故事在孩子的眼裡都充滿了神秘性和吸引力,很多家長都不在意給寶寶睡前講故事這件小事,但其實家長經常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對孩子會有很多的好處。2、想像力更加豐富,孩子要通過想像在故事裡架構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根據父母所講的故事去創造一個個不同的人,甚至可以去完善故事裡沒有提到的細節,而且可能故事的解決不符合孩子的認知,孩子可以想像出不同的解決,所以通過聽故事,孩子的想像力會更加的豐富,思維也會更加的活躍,這對於孩子以後的創新能力和開發很有幫助。
  • 你的孩子有在聽科學故事課嗎?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按時入睡的習慣尤為重要,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聽睡前故事。《爸爸去哪兒》中的劉燁就有和諾一講睡前故事的習慣。即使白天的工作任務很累,到晚上劉燁也會帶著諾一講「國王與王子」的故事。用故事告訴諾一:「世界上最可貴的,是一顆有愛的心,人要懂得善良,要愛護別人......」
  • 如何給寶寶講睡前故事?父母學會這些方法,孩子越聽越聰明
    讀完後,我溫柔地說:「好了,故事講完了,我們準備睡覺,好嗎?」女兒開心地說:「好,媽媽,我愛你,晚安!」然後開心地躺下,蓋好被子,一會兒就睡著了。女兒現在四歲多了,從她一歲開始,我就一直堅持給她講睡前故事。現在小傢伙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特別好,經常受到她們班老師的表揚。由於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好,還當上了她們幼兒園的小主持人。
  • 牛津大學出版社調查顯示: 睡前聽父母講故事的孩子更愛讀書
    父母過早停止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讀寫能力,而睡前聽父母講故事的孩子更愛讀書 牛津大學出版社對1000名7~11歲的做了調查
  • 董卿自爆閱讀習慣,科學家:從小聽睡前故事的孩子,口才好成績棒
    每天雷打不動,沒有手機,沒有電子產品,安安靜靜看會書就可以睡覺了。從小大大,讀書都是她生活的一部分。美國兒科學會(AAP)的研究發現:從小聽父母讀書、講故事的孩子,將來的語言能力和學業成就更突出。因此,他們曾發布過一份政策性聲明,建議家長,從孩子出生時開始,就要多給他們讀書,多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為什麼早期閱讀會影響孩子的口才和入學後的成績呢?
  • 孩子為什麼喜歡睡前聽故事?背後原因父母要了解,助娃更好成長
    孩子喜歡聽故事,這是帶過娃的父母都有的共識。尤其是在睡前,幾乎大部分孩子都會纏著父母講一個睡前的故事,他們才能安心入眠。但有的父母沒有那麼多耐心,可能會拒絕孩子聽故事的要求。孩子可以根據故事的情節推進,清晰地感受到邏輯推演的存在。孩子可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整合他們零散的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經驗,滿足自己心智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