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寶寶講睡前故事?父母學會這些方法,孩子越聽越聰明

2020-12-19 小書蟲媽媽

文 | 小書蟲媽媽

女兒:「媽媽,我們今天晚上講《神奇太陽蛋》這個故事,好不好?」

媽媽:「好,那我們現在開始,有位小仙女,住在樹洞裡。有一天,她在森林裡探險,發現一個金黃色的、又大又圓的怪東西。這是什麼呀?它從哪裡來……」

我打開故事書,繪聲繪色地讀起來,女兒聽得津津有味,讀到生動有趣的情節,女兒說:「媽媽,停下來,這裡再讀一遍!」我根據她的要求,又重新讀了一次。讀完後,我溫柔地說:「好了,故事講完了,我們準備睡覺,好嗎?」女兒開心地說:「好,媽媽,我愛你,晚安!」然後開心地躺下,蓋好被子,一會兒就睡著了。

女兒現在四歲多了,從她一歲開始,我就一直堅持給她講睡前故事。現在小傢伙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特別好,經常受到她們班老師的表揚。由於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好,還當上了她們幼兒園的小主持人。女兒有這樣的出色表現,跟我這個媽媽的付出是有一定有關係的。

給寶寶講睡前故事,有哪些好處?

①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睡前故事不僅能讓寶寶安靜放鬆下來,儘快入睡,還有助寶寶大腦的發育。最近的研究發現,父母給寶寶創造的優美、安靜的故事情境可不知不覺地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②可增強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

寶寶第一次聽故事幾乎什麼都沒記住,但反覆地聽上幾遍就會注意到故事中情節和次序。有時他們還會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來預測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從而增強了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些關於次序性、直覺性知識在寶寶今後數學、科學、寫作等學習中會發揮很大的潛力。邏輯思維能力好的孩子,學習一定不會差。

③促進親子關係

爸爸媽媽給寶寶講睡前故事,能夠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和想法情緒,也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當前成長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親密的交流和溝通,能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

睡前故事應該怎樣讀?

給寶寶讀故事,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方法不對,反而影響寶寶睡眠和發育。 父母學會這3個方法,孩子越聽越聰明。

①挑選適合寶寶的故事

給寶寶選故事的首要原則就是「適宜」,即符合寶寶的心智發育水平,睡前故事也不例外,「聽不懂」往往成為孩子拒絕聽下去的主要理由。為了讓孩子產生興趣,可以買一些色彩鮮豔、質量好的圖畫書,而且為了讓寶寶安靜入夢,最好挑選有安定感、情節變化平靜的故事,寶寶才不會越聽越興奮。

②適當重複一個故事

孩子第一次聽一個故事,很難記住故事內容。對孩子感興趣的故事,父母可以適當重複讀。大多數孩子並不討厭重複聽一個故事,而且經了聆聽、理解、記憶、複述這四個階段,會逐漸加強孩子的記憶力,慢慢地孩子會記住一些故事情節,等到孩子會說整句話的時候,甚至可以接著父母的話講下去。

③讓孩子參與進來

父母給寶寶講故事,需要語言生動、表情豐富,多用一些寶寶喜歡的,容易理解的詞語,讓孩子有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這樣才能增強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發孩子去感知、聯想和想像。在讀故事的時候,媽媽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邊看書邊說出書中的動植物等,讓孩子參與進來,效果更好。

講睡前故事需要注意什麼事項?

父母在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時,需要注意以下三點,才能達到預期作用。

睡前是一段溫馨的時刻,父母要避免講述一些帶恐怖色彩的故事。可以針對孩子出現的具體問題,適當地選擇相應的故事。睡前故事,每次最好控制在15-20分鐘,過長孩子容易睡著,過短會影響效果。

看到這裡,很多爸爸媽媽可能已經心動了,準備也給孩子講睡事故事。沒錯,睡前小故事有大作用,會讓你家寶貝越來越聰明。

相關焦點

  • 如何養育聰明寶寶?父母「對症下藥」用這些方法,孩子越養越聰明
    導讀:如何養育聰明寶寶?父母「對症下藥」用這些方法,孩子越養越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何養育聰明寶寶?父母「對症下藥」用這些方法,孩子越養越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怎樣給寶寶講睡前故事效果最好?父母做到這4點,孩子越聽越聰明
    同時,家長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也有利於孩子的語言開發,讓孩子的語言能力更加流暢。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很多行為習慣,通過故事書,孩子也更容易改正,以及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問題。睡前講故事的好處多多,那麼家長如何給孩子講,也是需要技巧的。如果家長在給孩子我講故事的時候,就像是念課文一樣,相信孩子是不會愛上聽故事的。在講故事的時候,家長要做到這4點。
  • 睡前故事,孩子越聽越興奮?家長陷入了誤區,效果只能適得其反
    睡前給講故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這樣去做了。有些孩子在聽完故事也就乖乖睡了,不過有些家長就比較困惑。孩子聽完故事絲毫沒有想要睡的意思,反而越聽越精神,還吵著讓自己趕緊接著給他講下一篇。有時候,單單是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就能將快一個小時,自己是口乾舌燥的,孩子才有了睡意。
  • 睡前父母堅持陪孩子做3件事,對娃大腦發育有幫助,越長越聰明
    許多小孩子在睡前都有聽爸爸媽媽講故事的習慣,不聽他們睡不著。有的父母會順從孩子的意思,給他們講一個簡短的小故事。有的父母則不耐煩,說要睡覺了還聽什麼故事。其實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好處不單單是哄孩子入睡哦。
  • 哈佛研究:家裡這些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孩子出生以後,家長很希望孩子能夠健康聰明,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智力以及聰明的程度,遺傳基因決定的。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的教授理察曾經對孩子進行研究調查,多年以後發現:家裡的這些地方越&34;,其實孩子是越聰明的,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父母可以鍛鍊到孩子的一些技能,正確引導、教育寶寶的心理和身體的成長,讓寶寶的大腦受到更多的外界「刺激」,寶寶的大腦才會高速運轉
  • 父母做對這些,孩子越變越聰明
    上一篇:上一篇說到,智力代表人的學習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或解決問題的能力,挺「聰明」的孩子上學後卻越來越「笨」的現象,本質上是孩子能力不足。這一篇就接著這個話題,討論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越變越聰明,也就是具備更強的能力。
  • 越富裕的家庭,越給孩子講睡前故事!鍛鍊孩子的思考與溝通能力
    每天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在以後的歲月中,潛移默化,會給父母極大的驚喜和安慰。美國社會學家曾做過一項普查,結果發現,中上層階級家庭孩子和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3歲時詞彙量居然相差了一半。 根據調查發現,5歲前的兒童,能夠堅持每日給孩子讀睡前故事的家庭,只佔了33%;越富裕的家庭堅持給孩子講故事的比例越高,高收入家庭讀睡前故事的父母佔到了60%。
  • 家長給寶寶講睡前故事的三大好處!快翻出家裡的睡前故事書吧!
    睡前故事是什麼  睡前故事是專門在寶寶睡覺前講的故事,睡前故事比較適合2-6歲的寶寶,另外,睡前故事多以童話為主,故事的情節不會過於激烈,而且結局都是美好的,父母睡前給寶寶講故事,可帶給寶寶一種安全感,寶寶知道自己睡覺後也有父母的陪伴和保護,睡起來就更香了。
  • 睡前故事。降龍發現了山寨王國的套路,可是這些故事越聽越睡不著
    各位童鞋們有沒有聽過睡前故事呢?毛豆小時候睡覺前就總纏著父母給我講睡前故事,從格林童話到安徒生童話聽了一遍又一遍,然而降龍接觸到的童話故事卻和毛豆所熟知的不太一樣,但他卻發現了這個王國隱藏的秘密,一起跟隨毛豆來看看降龍到底發現了什麼吧!睡前故事。
  • 3000萬詞彙計劃的重要發現:父母越嘮叨,孩子越聰明
    孩子3歲前,父母越嘮叨,孩子越聰明科學研究表明,「嘮叨型父母」是嬰幼兒的福音1.嘮叨的父母孩子3歲前,父母越嘮叨,孩子越聰明2.嘮叨的父母,讓孩子更少焦慮,更低的攻擊行為在嬰幼兒時期,孩子語言能力不足孩子3歲前,父母越嘮叨,孩子越聰明父母每天說話不超百句,嚴重可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福州長樂一名男孩許皓
  • 家長朋友們注意了,孩子經常聽睡前故事會有這些好處
    很多小孩子在睡前都喜歡聽故事,一些在大人眼中再簡單不過的小故事在孩子的眼裡都充滿了神秘性和吸引力,很多家長都不在意給寶寶睡前講故事這件小事,但其實家長經常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對孩子會有很多的好處。1、可以開發寶寶的腦力,在寶寶聽故事的過程中,孩子也會跟著故事創造一個童話世界,正在聽到的故事就是這個童話世界裡所進行的,孩子會用一些形象的東西去理解一些文字這無形之中就促進了寶寶大腦的開發,經常說的腦子越用越靈光,就是說的這麼個道理。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如果孩子特調皮,證明孩子是個聰明寶寶
    有帶娃經驗的爸媽都會發現,越難帶的孩子是越聰明的。其實,這個不是個別爸媽的說法,很多教育領域的教授也是這樣的講的。「李玫瑾教授說:越是聰明的父母,越得有個聰明的父母」。言下之意就是,聰明的孩子不好帶,一切重在引導教育。有以下行為的孩子都是智商比較高並且比較難帶的。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 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何區別?
    你家孩子怎樣入睡?是聽著故事入睡,還是父母哼著催眠神曲入睡?有的媽媽會問:只要把熊孩子哄著就算勝利,聽不聽故事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高收入家庭讀睡前故事的父母佔到了60%。這充分說明:越富裕的家庭越重視孩子早期的智力和大腦開發。我們常說3歲看到老,很多父母不理解,0~3歲真正的任務是什麼?絕對不是早教班、提前學認字、學數學,而是語言的發展。
  • 孩子這幾個地方越靈活,孩子就越聰明,看看自己家孩子有幾條
    我記得在學校的時候,我聽說過"左撇子"很聰明。那時,我只覺得有很多"左撇子"很聰明。後來,我才知道這一說法確實有科學依據。寶寶早教並不複雜,好的早教是符合寶寶遊戲特點的,只要掌握好方法,普通寶寶就能成為優質的早教。科學家發現,及時獲得聽覺、觸覺、運動和平衡等環境刺激的嬰兒,其大腦重量可能比沒有環境刺激的兒童多20%。
  • 給寶寶講睡前故事的好處 睡前故事應該怎樣選?誰給寶寶講合適?
    寶媽們之間聊天的時候,往往會聊到孩子好不好帶,特別是晚上的時候,有的孩子不愛睡覺,喜歡鬧騰,父母覺得帶起來特別累。我們常常看到媽媽哄孩睡覺,喜歡抱著一邊輕搖,一邊哄娃,或者一邊輕拍寶寶,一邊輕哼哄睡兒歌,這個方法對一歲以下寶寶也許會有用。不過當寶寶稍微大一點後,也許就不好使了。
  • 過了8個月以後的寶寶,父母越懶,孩子越聰明
    經常聽到很多爸爸媽媽抱怨,說孩子越大越難帶,反而不如小時候省事了。我想說,其實是很多父母沒有找到帶孩子的方法。要知道過了8個月以後的寶寶,父母越懶,孩子越聰明,而父母也會感到很輕鬆,請聽我給您仔細分析。
  • 越聽越聰明的胎教音樂怎麼選?這些誤區要避免
    越聽越聰明的胎教音樂怎麼選?這些誤區要避免2018-12-05 16:21: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各位準媽媽們,孕期堅持聽胎教音樂,胎兒會更聰明哦!  據澳大利亞坎培拉產科大夫報導,他曾指導36名孕婦每天按時來醫院接受音樂胎教,即欣賞他精心挑選的胎教音樂。
  • 抱寶寶,媽媽一定要知道的方法,孩子越抱越聰明
    孩子越抱越聰明寶寶哭鬧的時間少了,寶寶就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去去與外界交流。研究發現,抱著寶寶能夠提高寶寶的視覺和聽覺方面的警覺度,有助於寶寶能夠更多的參與到大人的世界裡來,你去哪裡,他就去哪裡,你看到什麼,他就看到什麼。寶寶能夠多聽父母的聲音,看見更多的東西,更多地了解父母的臉、走路的節奏和說話的聲音,甚至能夠感覺到父母的感覺,從而學到更多的東西。
  • 小孩子越聰明可能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些特徵,父母可別嫌他調皮
    文|西紅柿媽媽帶過娃的爸媽會發現,小孩子越聰明,可能越難帶。其實,不止是老一輩人這樣說,連教育領域的教授都這樣講。李玫瑾教授說:越是聰明的孩子,越要有個聰明的父母。另外,孩子越愛拆東西,愛研究,愛打破常規,不循規蹈矩,看似有著雙向性格。那麼,這個孩子越有可能很聰明,智商不錯。
  • 寶寶越難帶越聰明?其實聰明的寶寶都有3個特徵,父母要學會觀察
    #寶寶#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寶寶越難帶越聰明?其實聰明的寶寶都有3個特徵,父母要學會觀察! 同事經常說,來上班簡直就是來度假,上班比帶孩子輕鬆多了!我時常不理解,孩子那麼活潑可愛,怎麼會讓家長如此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