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書蟲媽媽
女兒:「媽媽,我們今天晚上講《神奇太陽蛋》這個故事,好不好?」
媽媽:「好,那我們現在開始,有位小仙女,住在樹洞裡。有一天,她在森林裡探險,發現一個金黃色的、又大又圓的怪東西。這是什麼呀?它從哪裡來……」
我打開故事書,繪聲繪色地讀起來,女兒聽得津津有味,讀到生動有趣的情節,女兒說:「媽媽,停下來,這裡再讀一遍!」我根據她的要求,又重新讀了一次。讀完後,我溫柔地說:「好了,故事講完了,我們準備睡覺,好嗎?」女兒開心地說:「好,媽媽,我愛你,晚安!」然後開心地躺下,蓋好被子,一會兒就睡著了。
女兒現在四歲多了,從她一歲開始,我就一直堅持給她講睡前故事。現在小傢伙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特別好,經常受到她們班老師的表揚。由於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好,還當上了她們幼兒園的小主持人。女兒有這樣的出色表現,跟我這個媽媽的付出是有一定有關係的。
給寶寶講睡前故事,有哪些好處?
①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睡前故事不僅能讓寶寶安靜放鬆下來,儘快入睡,還有助寶寶大腦的發育。最近的研究發現,父母給寶寶創造的優美、安靜的故事情境可不知不覺地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②可增強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
寶寶第一次聽故事幾乎什麼都沒記住,但反覆地聽上幾遍就會注意到故事中情節和次序。有時他們還會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來預測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從而增強了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些關於次序性、直覺性知識在寶寶今後數學、科學、寫作等學習中會發揮很大的潛力。邏輯思維能力好的孩子,學習一定不會差。
③促進親子關係
爸爸媽媽給寶寶講睡前故事,能夠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和想法情緒,也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當前成長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親密的交流和溝通,能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
睡前故事應該怎樣讀?
給寶寶讀故事,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方法不對,反而影響寶寶睡眠和發育。 父母學會這3個方法,孩子越聽越聰明。
①挑選適合寶寶的故事
給寶寶選故事的首要原則就是「適宜」,即符合寶寶的心智發育水平,睡前故事也不例外,「聽不懂」往往成為孩子拒絕聽下去的主要理由。為了讓孩子產生興趣,可以買一些色彩鮮豔、質量好的圖畫書,而且為了讓寶寶安靜入夢,最好挑選有安定感、情節變化平靜的故事,寶寶才不會越聽越興奮。
②適當重複一個故事
孩子第一次聽一個故事,很難記住故事內容。對孩子感興趣的故事,父母可以適當重複讀。大多數孩子並不討厭重複聽一個故事,而且經了聆聽、理解、記憶、複述這四個階段,會逐漸加強孩子的記憶力,慢慢地孩子會記住一些故事情節,等到孩子會說整句話的時候,甚至可以接著父母的話講下去。
③讓孩子參與進來
父母給寶寶講故事,需要語言生動、表情豐富,多用一些寶寶喜歡的,容易理解的詞語,讓孩子有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這樣才能增強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發孩子去感知、聯想和想像。在讀故事的時候,媽媽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邊看書邊說出書中的動植物等,讓孩子參與進來,效果更好。
講睡前故事需要注意什麼事項?
父母在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時,需要注意以下三點,才能達到預期作用。
睡前是一段溫馨的時刻,父母要避免講述一些帶恐怖色彩的故事。可以針對孩子出現的具體問題,適當地選擇相應的故事。睡前故事,每次最好控制在15-20分鐘,過長孩子容易睡著,過短會影響效果。
看到這裡,很多爸爸媽媽可能已經心動了,準備也給孩子講睡事故事。沒錯,睡前小故事有大作用,會讓你家寶貝越來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