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話劇演員去配音、開心麻花做帶貨:上海演藝市場仍未轉危為安

2020-12-19 界面新聞

記者 | 楊舒鴻吉編輯 | 劉素楠1

演出開始前半個小時,劉依歡在觀眾入口處看著絡繹不絕的觀眾,來回踱步。她是開心麻花演出部負責人,每年操上海區域內約700場演出。此刻,她卻體會到了從業多年以來從未有過的緊張感。

當天是開心麻花2020年復工復產的第二場演出,開心麻花安排了一場面向抗「疫」醫護人員的公益場次。

2020年6月,因疫情被迫中斷半年以後,上海演藝市場重啟。但是,上座率不能超過30%的「天花板」讓不少劇團「演一場虧一場」。

演,或者不演,對於上海民營劇團而言,都是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142天沒上舞臺:演出行業疫中求生,等待大幕完全拉開開心麻花暫停142天後重歸舞臺

6月13日,長寧虹橋藝術中心的千人劇院內,紅色座椅被院方用封條間次封存。偶有觀眾想要拆開封條比鄰而坐,立刻被場內的工作人員制止。演出開始後,全程佩戴口罩的觀眾被劇中經典橋段逗得哈哈大笑,臺上的演員往臺下一看,只能看到白茫茫一片前仰後合的口罩。

對於復工復產的開心麻花演職人員而言,這是一種另類的演出體驗。

好在重啟演出後,市場反響不錯,劉依歡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在6月12日舉行的疫情後首場演出,300張面向市場公開發售的票銷售一空。首場演出當天下著大雨,但劇院內開放的座位都已經坐滿了觀眾。

「我覺得還是蠻感動的,因為觀眾都很給力很配合。」劉依歡說。當天晚上,她將開心麻花上海復工的演出劇照發到朋友圈,底下的評論區裡,一半是祝賀,一半是羨慕。

「尤其是北京的同行,他們對於上海地區能夠這麼快復工,真是表現出了各種羨慕。」劉依歡記得。

她透露,在演出市場因疫情停擺的近半年裡,開心麻花上海市場共暫停了約190場演出,而往年每年的演出總數可以達到700場左右。「少掉了三分之一的演出,就少掉了三分之一的收入。」

疫情期間,開心麻花的舞臺演出雖然暫停,但上海市場的運轉仍在繼續。「排練和劇目開發都在同步進行,演員戴著口罩進行每天8小時的排練,儘管很奇怪,但每位演員都在堅持。因為我們一直覺得有信心,我們一定會重返舞臺。」劉依歡說。

6月12日,開心麻花首場演出結束之後,不少演員在臺下偷偷抹眼淚——這是離開舞臺142天之後重新歸來的喜悅。

安可藝術團懸疑題材的平民抗戰話劇《絕境》劇照。攝影:楊舒鴻吉。公益性小微劇團「演一場虧一場」

疫情期間,上海安可藝術團從演出停擺幾乎走向運營停擺。「在這期間,除了等待,別無他法,唯有做飯打發時間。」團長孫峰說。演出暫停的半年裡,他掌握了前半輩子都未能學會的烹飪技巧。

上海安可藝術團成立於2012年4月,目前有員工有7人,每年演出100場左右,是上海話劇市場內專注於做公益演出的小微劇團。

孫峰透露,目前劇團的主要運營模式是由編劇根據市場需求創作劇本,再面向社會招聘兼職演員,劇團本身不僱傭專職演員。「這樣是為了避免把劇團養成大鍋飯,也是激發年輕演員熱情的一種方式,也可以讓劇團更加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

成團至今,孫峰帶領的安可藝術團排演了多個無償獻血、禁毒以及紀念建國、建黨等主題的多部主旋律話劇,還曾作為上海優秀劇團代表,走向全國進行巡迴表演。

安可藝術劇團目前的公益題材話劇,多是面向社區群眾和高校學生進行演出。2019年,劇團為紀念建國70周年排演的懸疑題材平民抗戰話劇《絕境》,曾在上海高校進行巡演。

如果沒有意外,《絕境》巡演會將貫穿2020年始終。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劇團的演藝事業基本暫停,只求保證基本運營。

6月中旬,界面新聞記者在上海安可藝術團的辦公地點看到,只有7人的團隊已經再度精簡,裁撤了兩個「非核心崗位」。藝術團工作人員在整理2019年的演出資料,準備向申報「上海3A社會組織」、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抗疫扶持資金以及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資金。

他們希望得到政府襄助。

「這是目前藝術團獲得外部資金的渠道之一,如果能夠獲得資金支援,儘管金額並不多,但至少可以支撐藝術團存活直至全面復工。」孫峰說。

6月,上海演出市場重啟,但安可藝術團的危機仍未渡過。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印發的《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規定,劇院等演出場所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

孫峰解釋,以30%的上座率滿打滿算,從劇場租賃到演員報酬支付,對於劇團而言,「仍然是演一場虧一場」。「我們虧不起,因為從1月份到現在,我們劇團已經累計虧損了50-60萬。」

開心麻花劇照。受訪者供圖話劇演員做配音,「彈盡糧絕」時考慮去送外賣

孫峰的安可劇團無戲可排,青年話劇演員徐海就無戲可演,生活收入隨之中斷。

2016年從學校畢業之後,徐海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2018年,入行僅兩年的他憑藉話劇《富春山居圖》中的一個主要角色,走進了夢寐以求的中國話劇殿堂級舞臺—-北京人藝劇院。

他說,那是從業至今最幸福的時刻,因為實現了多年堅持的表演者的初心,也因為觀眾對於他塑造角色的認同。「站在舞臺上表演時,看著臺下觀眾在為我的演出竊竊私語,這種互動帶來的感覺,是其他表演形式所無法比擬的。」

2019年末,完成安可藝術團話劇《絕境》的部分演出後,徐海遭遇了職業生涯以來的「最長假期」。

疫情剛發生時,他覺得可能會很快過去。隨著時間推移,疫情結束似乎遙遙無期,他開始恐慌。整個上半年,徐海一點收入也沒有,每個月還要付房租,幾年攢下的積蓄很快便花光。

「當時我已經有學長選擇轉行,放棄舞臺劇表演轉而做其他事情,我當時想,如果真的到了彈盡糧絕的一刻,我也會轉行,甚至會考慮去送外賣以解燃眉之急。」徐海說。

他透露,近年來上海民營劇團普遍採用影視劇組的模式與演員合作,即籤署單個演出項目的合同,不再為其職業生涯兜底,也不存在演員工會這樣的組織來讓演員抱團,「因此抵禦風險的能力極低」。

幸而徐海最終通過網絡找到了一個配音的臨時工作,暫時解了困。

開心麻花演員向觀眾鞠躬致意。受訪者供圖絕地求生:再努力一下留在上海

無論是演員,還是劇團,疫情讓劇場演藝行業開始重新思考其模式。

無戲可演的日子裡,孫峰並沒有坐以待斃。今年3月,在演出市場封閉的管制措施一再延長時效之時,安可藝術團曾與上海市民藝術節合作,將無償獻血音樂劇《我在你的未來》搬至線上展演。

「但僅僅是嘗試,線上演出並未給安可藝術團帶來實際的收入。」孫峰坦言,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收入意味著一切。

轉向線上的嘗試效果不及預期之後,安可藝術團開始轉向為社區、街道等單位排演一些對場地要求不高、演出規模更小的劇目,以滿足市場對於這類演出的需求。

此外,安可已經在為全面復工做準備。《絕境》展演將於8月14日重啟,一些「四史」項目也在做前期準備。「目前,安可藝術團仍在竭盡各種可能支撐到那個時候,包括出租排練大廳和錄音棚。」孫峰說。

開心麻花在復工復產中獲得了政府的支持。

今年2月,《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上海「28條」)發布,特別是聚焦企業關注較高的租金減免、財稅優惠、金融支持、社保優惠、靈活用工等領域,加快政策兌現。

國資委下屬的八百秀廣場減免了開心麻花的部分租金,虹橋藝術中心也免掉了開心麻花復工演出的場地租賃費。

開心麻花團隊也改變了主營業務的運營思路。劉依歡透露,疫情期間,開心麻花在抖音平臺發布剪輯過的演出精彩片段,這受到了粉絲的追捧。

此外,開心麻花在抖音上開了一些人氣演員的帳號,也嘗試做直播帶貨。「我們並沒有確定哪一個新的盈利模式,但我覺得我們願意積極地去探索。」劉依歡說。

她認為,劇場演藝行業至今仍未轉危為安,「對開心麻花等確實以演藝為主營業務的公司而言,上座率的恢復現在有一個起始階段。我覺得恢復到100%就是一個很直觀的數據,演員觀眾都會覺得是安全的。」

她希望政府主管部門看到演藝行業的艱難,能夠根據疫情的情況動態調整上座率限制,在沒有新疫情發生的時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劇場適當上調上座率。「我們要保證觀眾和演職人員的安全,這是最重要的,然後才是恢復演出,為大家帶來歡笑。」

失業近半年之久的徐海目前已經找到了微型情景劇的演出項目,很快就能再次回歸舞臺。如果未來演藝行業無法再回到疫情之前的情況,他也會想盡辦法再堅持一下,再努力一下留在上海。

「因為這裡,有全中國素質最高的觀眾。」徐海說。

相關焦點

  • 「開心麻花」:八年17部話劇 深耕喜劇品牌(圖)
    如果連自己都不這麼認為,刻意去讚美或批評,這種做作的東西絕對是沒有生命力的。」的確,在彭大魔身上可以感受到他對舞臺劇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忱,這讓他的作品雖充滿荒誕離奇,卻不乏動人的內涵與靈巧的手段,提供了大笑之外的回味。     對內容的精耕細作,換來了一批忠實的觀眾。演員王寧對記者說:「北京有一大批的『麻花』迷,基本上我們演一輪他們就來看一輪,同一部戲的不同場次他們都要看。
  • 擅長話劇改電影的開心麻花,為何讓《李茶的姑媽》現了「原形」
    話劇改電影,國內應該沒有比開心麻花團隊更駕輕就熟了。一直堅持話劇舞臺的開心麻花,在2015年第一次電影試水,就旗開得勝取得了驕人戰績。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夏洛特煩惱》開始,緊隨其後的《驢得水》《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一路開掛的電影徵途,讓口碑和票房皆是如日中天的火爆。
  • 同樣直播帶貨,開心麻花與李佳琦和薇婭有何不同?
    「喜劇內容生產商」開心麻花走進直播間能做什麼?開心麻花正嘗試用自己最擅長的內容創作,進軍直播秀,為品牌和商品營銷賦能。今年,開心麻花在線上內容生產領域頻頻發力。10月17日,開心麻花攜手天貓超市推出了國內首檔喜劇直播秀《請您笑納》,首創了在創意喜劇表演中植入直播帶貨的新形式。
  • 德雲社、開心麻花要來了!山東演藝行業會洗牌麼?
    21日,山東德雲綜合演藝中心項目籤約活動舉行,諸多市民和粉絲盼望已久的「德雲社落戶濟南」最終確定下來。近日,「開心麻花」品牌也宣布進駐濟南,並在濟南建設開心麻花山東總部基地,業務直接覆蓋山東、河南兩省。在文化與商業的平衡下,德雲社、開心麻花能否帶動山東演藝市場進入新階段?高品質品牌的到來是否又將帶來行業洗牌?
  • 「開心麻花」八年深耕喜劇品牌 熨平觀眾焦慮憤怒
    「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說:「我們的創作團隊永遠要超越過去、超越自己,這個團隊年輕,有朝氣有理想,從編劇、導演到演員,都為最後的舞臺呈現貢獻著智慧和汗水。」  辦八年推出17部話劇,不斷嘗試新的東西 精耕細作贏得一批忠實觀眾  「開心麻花」創辦於2003年,是主打爆笑話劇的民營娛樂品牌,至今已推出《想吃麻花現給你擰》、《索馬利亞海盜》、《烏龍山伯爵》等17部話劇。
  • 觸網碰壁 開心麻花開心不起來了?
    其實回想過去開心麻花取得的成就時,不難發現它是有發展閉環的。經過幾百次線下演出後證實可行,以話劇IP為切入點推出電影,電影捧紅一批演員,演員再反過來拉動新電影的票房,這就是開心麻花的閉環。此次觸網,開心麻花並沒有按照老路子走,另闢蹊徑選擇了三新。
  • 都不搞笑了,開心麻花製作的電視劇,我們還看什麼
    提起開心麻花的,大家都知道《夏洛特煩惱》這部話劇在舞臺巡演多次,後來才將舞臺劇本改成電影的劇本,由話劇的原班人馬出演,這部作品打開了開心麻花在電影市場的格局。話劇表演可能和影視作品的表演不太一樣,但作為話劇演員,在鏡頭之上更能抓住鏡頭,可以說演戲演得好的演員不一定適合拍話劇,在話劇舞臺上摸爬滾打多年的演員會更適合鏡頭的表演形式,演技更佳。主打喜劇色彩的開心麻花開始製作電視劇《開心麻花劇院》《江湖學院》,模仿美劇《老友記》《生活大爆炸》這些作品的創作方式,將這些作品本土化。
  • 開心麻花的臺柱子不是沈騰,而是他
    現在娛樂團隊有很多,像我們熟悉的「德雲社」、「大碗娛樂」、「本山傳媒的趙家班」,還有就是我們本期為大家介紹的「開心麻花」。我們從知道開心麻花時,應該是從沈騰知道的,因為他在春晚的舞臺上一夜而紅,是當年的黑馬,現在更是娛樂的焦點人物。
  • 「開心麻花」系列劇《阿翔》
    作為河南藝術中心新春演出季的開幕大戲之一,《開心麻花·阿翔》將以黑色幽默、懸疑劇情、經典搞笑臺詞引爆2009年春節賀歲檔期的鄭州話劇舞臺。  據悉,此次鄭州觀眾看到的是導演彭大魔精心修改劇本歷經兩個月之久的「升級版」《阿翔》。「升級版」《阿翔》強化了戲劇衝突,豐富了情節處理,四位麻花功勳演員在表演上更加精雕細琢。
  • 開心麻花業績下滑,劇場轉型電影為何擰巴?
    喜劇人轉型做電影大概率會失敗   喜劇人做喜劇電影,看起來順理成章。如郭德綱所說,相聲是講故事,電影一樣也是講故事。   然而事實證明,劇場舞臺和銀幕演出還真不一樣。開心麻花2018年上映的電影《李茶的姑媽》由話劇改編而來。
  • 開心麻花旗下小麻花無培訓資質 凸顯教育監管空白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開心麻花兒童劇團「開心小麻花」(以下簡稱「小麻花」)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地進行寒假劇目班招生。值得注意的是,雖具有培訓業務,但小麻花並無培訓資質,其工作人員也並不承認自身是一家培訓機構,而是一家「娛樂公司」,「現在的培訓是為演出做儲備,僅有演出排練資質」。
  • 因不受重視退出開心麻花,轉身投靠大碗娛樂,被賈玲一手捧紅!
    在當今的喜劇界中,可謂是人才輩出,有很多公司都非常的有名,比如說大家很喜歡的開心麻花。在開心麻花這個團隊裡,沈騰毫無疑問是靈魂人物,他所主演的小品和電影都十分受歡迎,在其帶領之下,馬麗、常遠、艾倫、魏翔等人相繼成名,如今可以說,他們是目前最成功的喜劇公司之一。
  • 話劇改編電影,個人感覺開心麻花,最好的電影《夏洛特煩惱》
    #開心麻花2015年,《夏洛特煩惱》之後他是滿身笑點的喜劇演員沈騰。近四年來,可以說僅四年,一躍成為話語百億票房男演員,也是票房保證!而讓他一舉成名的,就是這部《夏洛特煩惱》。這部電影,絕對是回首這五年間絕無僅有的國產喜劇的極品!
  • 《西虹市首富》票房破13億,開心麻花為何只在新三板綻放?
    總結一下開心麻花的商業邏輯:利用手中握有的大量話劇IP,改編成電影,把電影綁在話劇上,這個模式有時也會為開心麻花帶來限制,成為制約其業務發展的枷鎖。三、漫漫上市路2003年,張晨成立北京自由元素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2012年自由元素更名為現在的開心麻花,2015年12月29日,開心麻花在新三板掛牌,成為國內資本市場的「話劇第一股」。
  • 「鳥哥」沈磊做客華中農業大學,趣談演藝配音的那些事
    楚天都市報4月15日訊(記者王進良 通訊員魯藝冰 周奕淳 駱嘉)13日晚,國家一級演員、話劇演員、配音演員沈磊,做客華中農業大學獅子山藝術講堂,以「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為主題,給大學生們分享了他從業多年的故事,還在現場演繹了經典角色李逍遙,令學子們大呼過癮。
  • 「開心麻花」來福州啦 話劇《李茶的姑媽》周五登場
    福州新聞網9月4日訊(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顧偉)從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開始,電影觀眾沒有幾個不知道「開心麻花」的。近年凡標上「開心麻花」的電影,總是能與高票房、高口碑聯繫在一起。今年國慶檔相中「開心麻花」的新片《李茶的姑媽》,記者昨日獲悉,「開心麻花」創作的同名話劇《李茶的姑媽》本周五晚將率先在福建會堂上演。劇中男主角為何要反串女主角,其中的秘密將在現場揭曉。
  • 「演藝大世界-2021上海國際音樂劇節」啟幕
    「演藝大世界—2021上海國際音樂劇節」開幕式2020年12月7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主舞臺舉辦,公布2021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新一屆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國際音樂劇發展論壇、以及2021音樂劇歌唱大賽的演出活動日程。
  • 學配音需要交多少學費?配音培訓班多少錢?想學配音可以去哪個學校?
    大家好,我是大鑫老師,擁有播音,配音從業經驗10年,如果你想做聲優、播音、主持、配音偽音、電臺主播,想讓你的話變的好聽、耐聽、愛聽
  • 開心麻花首推直播秀:視頻時代,喜劇如何在線上「破圈」?
    昨日,開心麻花推出的國內首檔喜劇直播秀《請您笑納》在滬舉行分享會,與圈內外同仁共同商討「視頻時代下,品牌娛樂營銷的破圈之道」。 借著直播秀的浪潮,一個月前,開心麻花攜手天貓超市推出了國內首檔喜劇直播秀《請您笑納》,首創在創意喜劇表演中植入直播帶貨的新形式,總共5期直播,累計直播觀眾1000萬,每期均登上微博熱搜榜,獲得近10億人次的曝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