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哭就是好電影?中國導演們長點心吧,別把觀眾當傻子

2020-12-20 塵飛揚說電影

《小Q》公映,穩佔票房榜C位。

日票房在兩千萬搖擺,贏得不風光。

口碑方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萬餘人打7分。

看完《小Q》,最大的感受是,它太想讓我哭了。

目的是達到了,刻意煽情也讓人不適。

真可惜啊,影片犯了刻意煽情的毛病,喪失了成為佳作的機會。

比如,小Q養成後,陳芷喬告別小Q。

就在它乘著西蒙的車遠去時,陳芷喬想把玩具送給小Q。

然後,她跑回家中取玩具,一路狂奔,摔倒在地上,也沒有追上小Q。

其實,送出玩具很簡單,給西蒙打個電話,停車就可以了。

即便陳芷喬是傻白甜,想不到打電話(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她媽媽總可以想到吧。

影片沒有這樣處理,就是想要營造苦難敘事,讓觀眾看著陳芷喬摔倒的樣子。

尷尬的還在後面,追車煽情戲後面又出現了。

任達華飾演的李寶庭心臟不好,要去美國做手術。

離別期間最不放心的就是小Q。

臨行前,他叫來西蒙,用扔球來一手調虎離山,果斷坐車絕塵而去。

發現被設計的小Q一路狂奔,一個西蒙根本攔不住。

它抄近道,差點被車撞死,讓李寶庭的妹妹林寶兒淚流滿面,依舊沒有追上它的主人。

這段戲實在太討厭了。

李寶庭真愛小Q,應該妥善安排它去新的住處,比如陳芷喬家。

在大馬路上玩兒調虎離山 ,不怕小Q有危險嗎?

林寶兒看到瘋狂追車的小Q就知道流淚,她想不到西蒙沒鎮住小Q,有走丟的風險嗎?

後來小Q患上髖關節炎,一條腿不能正常走路。是職業病使然,也因為李寶庭照顧不周。

人狗情之所以動人,因為彼此都能為對方著想,能站在對方角度做事。

李寶庭算什麼主人啊?口口聲聲說離不開小Q,卻在離開前都沒安頓好它。

看完影片,我最佩服羅永昌的勇氣,一部電影用兩次追車戲,第一場是人追車,第二場是狗追車,一次比一次拙劣。

他真的不怕觀眾說他黔驢技窮?

我覺得出現這種設定,很可能是羅永昌對電影有誤會,認為能讓人哭,就是好電影。

可怕的是 ,當下很多導演貌似都有這樣的誤解。

僅在2019年,我見過太多導演為了刻意煽情,不惜敗壞影片的品質。

前段時間,票房一路逆襲的《烈火英雄》。

口碑平平無奇,票房出人意料,輕鬆10億+。

刻意煽情,依舊是《烈火英雄》丟分的地方。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黃曉明飾演的江立偉衝進火中關閘門。

這本來是一項爭分奪秒掉腦袋的任務。

在執行任務時,江立偉卻面對熊熊烈火,不停說騷話,大意如下:

大火,你就這點能耐嗎?放棄吧,你已經別我掐住脖子了。

江立偉勇不勇敢?

當然勇敢。

他的話傻不傻?

很傻。

一邊是熊熊烈火生死未卜,一邊是不停說各種文藝腔的臺詞。

這種處理是反人類本能的。正常人,面對隨時要人命的大火,還會有心情高喊口號嗎?

現實主義題材,出現這樣的設定,讓江立偉的救火行動淪為一種刻意的表演。

在關閉閘門的時候,他發現家人合照被火燒了。接下來開始展現江立偉的妻子去醫院看望兒子。關閉閘門那種爭分奪秒的緊迫感,被衝淡了。

我想導演的處理,就是不放過人任何一個讓觀眾哭的機會。

照片已經預定江立偉會壯烈犧牲,母子相親相愛平安無事。

事實上,江立偉關閘門 ,本來就是送人頭,平平淡淡表現這一行動已經足夠悲壯了。

讓他關閘門,又讓他喊口號看照片想念妻兒,戲份太滿了。

為了賺到更多眼淚,加大衝擊力,不惜用直給的臺詞和照片加戲。

然而,前者是違反特殊情境下人的本能,後者讓影片的節奏變得很彆扭。

好題材,因為導演才華不足,被浪費了。

說來也奇怪,這幾年強行催淚,刻意煽情的電影,似乎總能成為爆款。

今年三月份票房冠軍《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斬獲9億+,僅次於《驚奇隊長》。

這部電影為了讓人哭,正常人無法理解女主男主的腦迴路。

男主明明喜歡女主打死也不說, 女主知道男主喜歡自己,依舊要設計嫁給高富帥。

接下來的操作就很騷了。

這個高富帥竟然像地主家的傻兒子,被男主女主耍地團團轉。

男主,搞到高富帥未婚妻偷腥照片,高富帥沒有調查前因後果,果斷分手。

高富帥發現女主對男主餘情未了,對著男主照片犯花痴,不會吃醋。

明明知道男主女主同居多年,心特別大,讓男主陪未婚妻試婚紗。

這是《悲傷》最討厭的設定,為了展現男女主的感情,讓所有人都變成弱智,配合兩人殉情。

這種想方設法製造悲傷的電影,真的讓人受不了。

主打催淚牌,賺到超高票房,《悲傷》不是唯一一部。

這幾年,我們總能看到幾部口碑不行,票房堅挺的催淚彈影片。

算下來,17年有《前任3》,18年有《後來的我們》,19年有《悲傷》。

這三部電影為了讓你哭,枉顧人物邏輯,拒絕帶腦子,簡直要把中國觀眾催眠成淚腺發達的林黛玉。

正是由於這些票房大賣的電影,我們也能認識到,不僅有些導演喜歡刻意煽情,某些觀眾也是如此。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馮小剛就曾吐槽,中國有垃圾電影,也是因為有垃圾觀眾。

我覺得,首先是導演炮製垃圾,才會有垃圾電影。

有些導演拍垃圾片,是因為足夠聰(ji)明(zei)。

看到這麼多沒有節制的煽情電影,總能大賣,於是就炮製出適銷對路的影片,好讓某些觀眾流出腦袋裡面進的水。

當然,眼淚不應該是電影的原罪。它只是衡量電影是否動人的指標,不應該成為電影的目標。

現在的國產片就有這樣的傾向。為了讓人哭,不顧敘事情境,違反人物形象,犧牲正常邏輯,影片喪失分寸,影響電影質量。

說到這裡,我非常懷念《活著》時的張藝謀。

影片有大量招人落淚的哭戲,但它卻能夠讓人奉為神作。

最大原因是張藝謀沒有為了刻意煽情,丟棄人物身份,忽略敘事邏輯。

在《活著》的結尾,鳳霞難產而死。

這段戲成為很多人的淚點。鞏俐更是貢獻出一張淚臉就讓人落淚的神演技。

不信?大家看看這張圖。

在豆瓣上,這張劇照下面評論,看圖就想哭。

在原著中,家珍死於鳳霞之前,要為家珍加戲而沒注水感,是張藝謀面臨的困境。

我們先看鳳霞大出血時的情境,護士沒有經驗,像無頭蒼蠅手足無措。

葛優飾演的富貴和二喜跑得快趕緊去搬救兵,找批鬥的老專家。

作為鳳霞的母親,家珍急哭是本能反應。

面對孩子大出血 ,她的智商也會督促她想辦法找靠譜的醫生。

畢竟家珍向來機智,頭腦清晰。

原著裡面,她爹在富貴敗光家產後,敲鑼打鼓把家珍接走。家珍二話沒說,做坐轎子走人,鳳霞想坐都被她推下去了。

看起來心狠,其實卻是無言的溫柔。

當時家珍面臨的困境是,如果拒絕轎子,和富貴過苦日子,即將生娃的關鍵時刻,難死富貴也掙不起奶粉錢,窮苦日子,各種營養都跟不上。坐轎子,在娘家安心養娃,對富貴和孩子都有好處。

一年之後,家珍抱著娃回答富貴家了。

影片中沒有保留這個橋段,卻也展現家珍機智的一面。

比如,家珍聽到龍二因為地主身份被槍斃,立刻想到富貴算是參加過革命,趕緊衣服裡找相關證明。

再比如,鎮長下令拆掉皮影箱子,家珍看到富貴心疼,用「將來可以為民眾表演」保住了箱子。

從上面也可以看出,家珍的頭腦轉得快,她不會只受本能控制,一個勁兒地哭。

然而,找專家的這個動作,二喜和富貴已經去做了。

家珍再過去,就喪失了層次感。

留給家珍的路,只有一條,抱著鳳霞哭。

這裡面還有個困境,求大夫救鳳霞的臺詞是可疑的。

當時的情況是,靠譜的醫生沒有,王教授吃撐,形同廢人。

這裡面大夫只是一種形象,而沒有實體。

家珍說出來,竟然感覺很自然。

張藝謀也意識到這個題,所以只把鏡頭給了鞏俐。

而鞏俐用富有感染力的演技,鎮住了這段哭戲。

她的眼淚,讓觀眾淚流不止。

如果表演不好,觀眾就很容易想到,家珍是失了智嗎?沒有大夫可以幫忙,這個時候還求大夫。

有時候,你會覺得當一個中國電影的觀眾,挺讓人悲傷的。

看個戲都不能帶腦子,要在一些無腦劇情中浪費眼淚。

無論是大賣的《悲傷》《烈火英雄》,還是表現一般的《小Q》,都能讓人覺察到,榨出觀眾眼淚就能收割票房,已經成為某些創作者的共識。

而這才是最可怕的。

作為電影創作者,如果總是專注於如何榨出觀眾眼淚,那麼他就不能算是稱職的導演,更像個賣紙巾的。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你別瞧不起傻子,他們的境界才是最高呢
    「哎 好煩,忙著給導演送劇本」。 現在的人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要想無憂無慮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啊。我看到窗外的一個傻子說:是啊,還不如做一個傻子呢,什麼都不用想,也不會去想。 你別瞧不起傻子,他們的境界才是最高呢,老司機笑著看了我一眼,他們單純簡單。
  • 觀眾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哭慘?陳意涵更慘!一天哭50次哭到頭痛
    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馬澤望) 催淚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將於3月14日上映。昨日,該片導演林孝謙以及編劇呂安弦提前帶著這部電影到廣州與影迷們見面。這部由陳意涵和劉以豪主演的電影,之前在臺灣地區上映後收割大批觀眾的眼淚,昨日廣州觀影現場,有女觀眾在電影結束後依然哭不停,連臺上的林孝謙導演都搞笑安慰她「不要哭,眼淚是珍珠」,逗得觀眾破涕而笑。  林孝謙和呂安弦這對創作搭檔,相當活潑搞笑,一點也看不出是拍苦情戲的創作者。他們笑說之前一直在拍喜劇片,這次拍苦情戲是「好久沒看到觀眾在電影院哭,想試下自己能不能拍個讓觀眾痛快哭的電影」。
  • 專訪丨這位金馬影帝當導演了,塗們說拍電影就是一場戰役
    父親口中的大兒子,正是塗們。父親沒能預測到塗們的未來——30餘年來,他的演藝之路走得相當順利,大三時就被《成吉思汗》劇組挑選去扮演一個將軍,之後片約源源不斷。看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一位觀眾慕名找到了飾演成吉思汗的塗們,發出失望的感嘆:「還以為你有多麼高大威猛,沒想到長這樣。」
  • 《奪冠》看哭觀眾 導演陳可辛:鞏俐是演郎平的不二人選
    國慶檔首部亮相的大片《奪冠》上映四天後,導演陳可辛終於發聲,回顧起這部影片的拍攝歷程,並透露出很多幕後故事。《奪冠》講述中國女排數十年榮耀徵程,片中幾代女排人頑強拼搏的精神看哭許多觀眾。用拍攝技巧讓鞏俐「長高」《奪冠》中鞏俐飾演的郎平形神兼備,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 成功的電影背後,華裔導演們都經歷了什麼?
    今天,就跟小僑來認識幾位優秀的海外華裔導演吧!  玩轉商業大片   「這次能帶著這部作品回來,我太開心了。」電影《海王》的導演溫子仁這樣說。在《海王》的中國首映式上,他直言自己是中國人,但生在海外,這次「回家」讓他非常興奮。
  • 以前看星爺這兩部電影我笑得像個傻子,現在再看哭成淚人
    導語:以前看星爺這兩部電影我笑得像個傻子,現在再看哭成淚人。以前看星爺的《喜劇之王》和《大話西遊》笑得像個傻子,直到我27歲那年,是和她徹底分手的那天。這句臺詞讓太多的人感同身受。忘記了在哪裡看到的了,周星馳說:我拍了很多悲劇,但你們都說那是喜劇。」那時候我還不懂,只知道看星爺的電影笑得跟個傻子一樣,知道自己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在看卻帶著淚。有些東西原來星爺在十幾年前早已隱含其中。直到今天看星爺的《喜劇之王》和大話西遊。我都是一個人看,一個人哭成淚人。
  • 專訪《哪吒》殷夫人配音川妹子綠綺:為說好臺詞被配音導演罵哭
    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簡稱《哪吒》)驚豔了暑期檔,上映8天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上映11天衝進中國電影票房總榜前十。截至記者截稿時,影片票房已經突破25億元,由《哪吒》創造的票房奇蹟還在繼續……除了角色和故事的設定令觀眾驚豔,電影的配音陣容也給觀眾帶來驚喜。
  • 韓國「國民女神」樸信惠新電影導演的顏值超高,網友們直呼出道吧
    一個電影發布會上導演出名了第一次聽說吧,在樸信惠新電影《call》的發布會上高顏值導演受到了很多網友的歡迎,直呼趕快出道吧!差點被認為是男主,一起看看有多帥吧!我們稱之為「美男導演」,作為90後的他,就是當代妥妥的小鮮肉呀,人肉搜索後發現,在14歲就獲得了不少的獎項,一部《身價》,火遍韓國,最年輕的導演的之一了,這次算首次出現在大眾面前,沒想到顏值這麼高!
  • 這部電影口碑「撲街」,但卻票房大賺,導演給觀眾吹了一個大泡泡
    給觀眾們刻畫了一個夢電影造夢,是沒有什麼錯的;但是如果一部電影,只是充滿著不切實際的幻想;讓觀眾沉淪在那種幻想當中,從而獲得一些的滿足感,便不免有些太過於悲哀了。而且,疊上一層粉紅色的濾鏡,可以充分的展現出來少女的萌萌噠內心世界;用這一點來滿足觀眾們的一些內心的世界,從而讓這些觀眾認可這部電影。
  • 說說農村現在的婚姻現狀,姑娘們都長點心吧!
    婚檢這關,很多城市人很在意。現在社會這麼亂七八糟,萬一對方不潔身自好,傳染給自己一身病。還有別有什麼其他傳染病。有好幾個農村結過婚知道配偶的B肝的。沒有辦法,農村人對婚檢這事沒那麼敏感。找我同事也是看她單純,好騙。可憐她黃花閨女,處子之身就這樣被騙,婚後被傳染一身婦科病,知道真相,又沒勇氣離婚,只能忍氣吞聲,懷孕時 提心弔膽就擔心孩子出生就什麼健康問題。
  • 《地心引力》現天宮神舟 導演:不是討好中國觀眾
    某種程度上,馬特是瑞恩的對立面,他是享受太空,喜歡一個人工作並且享受安靜的人。但瑞恩進入太空時,她最留戀的還是在地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當她離開地球和她的朋友,在太空裡她腦子裡總是閃過「行,工作結束後,讓我趕緊離開這兒。」   【中國元素】 我還加了一雙中國網球鞋   記者:電影中出現的天宮太空站和神舟飛船成了關鍵因素。
  • 劇中竟出現2位糖果王國公主,網友吐槽:編劇導演能否長點心?
    但是奇怪的是這2個真公主,在劇中編劇導演卻弄了一個大烏龍,把她們兩人的身份都弄成了糖果王國的公主,遭廣大網友的吐槽:編劇導演能否長點心?真的以為我們是吃瓜群眾任由欺騙嗎?桃子和曉莉是這部劇中的2位真公主,按編劇原本的意思,應該一個是大象王國的公主桃子和一個是糖果王國的曉莉的。從百度百科查到《菲夢少女》的角色介紹中可以看到。
  • 電影《哪吒》戳中淚點的話,申公豹的最深刻,哪吒說哭了觀眾!
    截止今日,國產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經在內地票房榜取得了41億的添加票房記錄,並且扔保持著良好的漲幅狀態。而看過這部電影的影迷朋友們肯定知道這部電影尤為打動人心的一個地方,就是電影之中人物的臺詞,不得不說,我看的時候作為一個成年人都差點哭了出來。
  • 臺灣電影人與大陸觀眾面對面 為兩岸電影加油點讚
    (中國臺灣網 張潔 攝)  中國臺灣網6月13日廈門消息 「第六屆兩岸電影展——臺灣電影展」今天在廈門開幕。臺灣青年導演李鼎作品《到不了的地方》成為首映影片。影片主創人員在電影放映後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臺灣著名導演李行、朱延平等臺灣電影人出席開幕式,為兩岸電影點讚加油。
  • 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很快來中國拍一部兒童電影
    作為電影人,馬基德·馬基迪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他1959年出生在德黑蘭,14歲就在業餘劇團中表演,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演員。1991年,他拍攝了第一部電影《手足情深》。1997年,他拍攝的《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打動了全世界的影迷。
  • 【鞍山新鮮事】老爸大半夜去打麻將,5歲兒子卻在大街上哭!多懸吶!家長們可長點心吧…
    來源:中國天氣網半夜醒來找爸爸 五歲娃出門迷路前天夜裡11點多,一位夥伴看到在匯園大道街頭有個男孩哭喊著要找爸爸,這大半夜的也沒人啊,他就把孩子送到派出所了。孩子哭著告訴民警他叫小明,今年5歲了,平時老爸都在家陪他睡,但那天半夜他醒了,發現老爸不在家,就開門上街了!民警聯繫到了小明的爸爸,原來前天晚上他把小明哄睡著後,禁不住三缺一的召喚,就打麻將去了,沒想到孩子竟自個兒開門出去了……這多懸吶,幸好是被這位好心的夥伴發現了,要不後果不堪設想啊!咱家長們可長點心吧,可別讓孩子獨自在家哦。
  • 電影《崖上的波妞》定檔12月31日 宮崎駿親筆信祝福中國觀眾
    世界級動畫大師宮崎駿珍愛之作《崖上的波妞》終於確認定檔跨年日(12月31日)登陸中國大銀幕!並重磅發布宮崎駿導演親筆手寫信。這是宮崎駿導演首次向中國觀眾送出祝福。親筆信與定檔消息「雙重驚喜」發布後,迅速登頂各平臺熱搜,成為年度最受期待電影之一。眾多觀眾表示今年「最具儀式感」的跨年活動就是「和最重要的人一起看波妞」!
  • Action創投會,新導演們與電影市場第一次交鋒
    Action創投會兩天長達16個小時的高強度的現場覆審,評委和導演們常常碰撞,偶爾「摩擦」,總有共鳴。但這不是一場數字遊戲,也不是「蘿蔔開會式"的雜糅。創投會是電影創作者在跟市場和大眾「短兵相接「之前的第一次交鋒。
  • 《別告訴她》導演特輯 奧卡菲娜演活角色幕後故事
    電影劇照金球獎獲獎佳作電影《別告訴她》正在全國影院熱映。日前,影片發布導演特輯,揭秘導演王子逸創作電影《別告訴她》的心路歷程,碧莉的選角故事和奧卡菲娜如何演活這個角色等諸多幕後故事。正如導演王子逸所說:「這個故事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多的共鳴是因為它沒有拋棄自身的獨特性,從個例找到普世的價值」。電影自1月10日上映後,首周末口碑好評如潮,但這樣一部佳作排片場次低迷,不利局面下電影依然憑藉好口碑、強共鳴在夾縫中堅挺,上座率、單日票房逐步上升,這讓不少專業電影人呼籲要給好電影更多排片空間。
  • 電影《緊急救援》東莞路演感動觀眾,導演林超賢為拍水下戲耳壓失衡
    電影《緊急救援》上映五天票房、排片、上座率一路領跑,今日導演林超賢攜主演彭于晏、王彥霖來到東莞跟觀眾見面交流,主創們還分享了不少拍攝時的幕後故事,其中彭于晏還提起林超賢導演甚至也因為多次下水導致耳壓失衡,為了電影最終的呈現效果主創們都拼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