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是生活的小插曲,和朋友領導吃飯時,吃東西過急時,難免有尷尬的時刻。雖然打嗝是個讓人不那麼愉快的體驗,但很少有人把它當回事兒。偶爾打嗝只是生理現象,短時間便會自行改善,但如果頻繁打嗝、打嗝時間過長,便要警惕是否有其他疾病在作祟。
今天阿虎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為什麼會打嗝,反覆打嗝可能是哪些疾病的徵兆。
為什麼會打嗝?
在人體的胸腔和腹腔之間有一塊名為「膈肌」的肌肉,其收縮和舒張可以幫助我們正常呼吸。膈神經接受來自大腦的信號,支配膈肌的正常運動。當吞咽過快、吸入大量空氣時,腹內壓驟然升高,膈肌受到不良刺激就會產生不自主收縮,空氣迅速進入肺內,兩條聲帶之間的裂隙突然變窄,發出奇怪的聲音,就是俗稱的「打嗝」,也叫「呃逆」。
中醫認為是中焦氣機上逆所致,胃氣上逆動膈上衝,喉間呃呃連聲,頻頻而作,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制。
一般來說是一個生理上常見的現象,許多人都有打嗝的經歷,多與飲食有關,特別是飲食過快、過飽,攝入很熱或冷的食物飲料、飲酒等,外界溫度變化和過度吸菸亦可引起。
如果是一過性的,往往不知不覺自愈,多為生理性的;如果打嗝頻繁或持續12小時以上,就可能意味著嚴重的健康隱患了,多半預示著身體出現了某些問題。
反覆打嗝可能是這些疾病的徵兆
可能有腸易激症候群
如果在打嗝的同時伴有其他胃腸道症狀,如腹脹、腹痛、便秘或腹瀉,那麼這可能是腸易激症候群。這種慢性疾病在女性群體中的發病率更高,它通常與需要頻繁的排氣有關。
有研究顯示,反覆打嗝是腸易激症候群的一個常見症狀。如果持續打嗝,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改變飲食、服藥或採用其他療法。
可能有胃酸逆流
當打嗝伴隨著燒心時,胃酸逆流可能是罪魁禍首。當胃中的東西回到食道裡時,就會發生反流。
慢性胃酸反流也被稱為胃酸逆流。這種病的其他常見症狀包括吞咽困難、上腹部或胸部疼痛、聲音嘶啞和感覺喉嚨有腫塊等。
胃食管反流患者應當限制對咖啡因、酒精、辣味或油膩食物的攝入量,或者少吃多餐,看看症狀是否能得到改善。
可能有胃炎
打嗝也有可能是胃黏膜發炎的一個症狀,尤其是伴有上腹部疼痛、噁心或嘔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有很多原因會刺激胃黏膜,包括感染、飲酒過多、吃了辣味食物、吸菸和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等。
可能有反芻症候群
如果打嗝造成了少量未消化的食物進入了口腔,那麼這可能是反芻症候群的症狀。
這種病的患者在飯後會把在胃裡未消化或部分消化的食物反流入嘴裡,然後再次咀嚼或吐出,它是一種與腹部周圍的肌肉收縮有關的無意識習慣。
反芻症候群最常見於嬰兒和有精神與情緒障礙的人群,但其他健康的成年人也有可能發病。
大多數打嗝都能自我緩解,因此出現打嗝時,沒有必要過分緊張和關注,轉移注意力、消除緊張情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膈肌的不良刺激。 治療打嗝的兩個原則是:抑制引起打嗝的迷走神經;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幹擾呼吸。可以採用驚嚇法、屏氣法、喝水彎腰等方法緩解,在出現長時間、頻繁的打嗝才需要引起警惕哦~
想要了解更多醫學知識,歡迎關注公眾號【阿虎醫考福利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