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宇浙江醫院醫務部主任,消化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兼中華醫學會老年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老年分會消化病學組副組長、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合理用藥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委員、《中國新藥與臨床雜誌》和《中華老年病研究電子雜誌》編委。從事消化內科臨床工作25年,對消化系統疾病及老年病的臨床診治及合理用藥有較深的造詣,尤其在老年消化系統功能性疾病以及老年消化道腫瘤的早期預防中有豐富的經驗。
幾個月前,60多歲的汪先生突然出現連續打嗝,經對症處理後病情有所好轉。近來,汪先生的打嗝依然間斷性發作,還出現了胃疼的症狀,嚴重影響了他的日常生活。再次到醫院就診時,醫生通過進一步檢查,發現他已經患上了胃癌,建議立即手術。
打嗝不是病,或是疾病徵兆
浙江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陳新宇主任醫師說,打嗝,醫學上稱「呃逆」,是膈肌不自主的間歇性收縮運動,空氣突然被吸入呼吸道內,並伴有吸氣期聲門突然關閉而發出一種特別的短促聲響。膈肌連續收縮使胸腔內壓力減低,可產生胸內的不適感。
打嗝分良性自限性和頑固性難治性兩大類,又可以分為功能(生理)性和器質(病理)性兩種類型。健康人會發生一過性呃逆,除了與飲食過快、過飽,攝入很熱或冷的食物飲料外,外界溫度變化和過度吸菸亦可引起。這種打嗝無遷延性,有自愈性,不需特殊治療。可如果連續幾個月打嗝不斷,這可能是病理性的頑固性的打嗝,就要警惕。
有的寶寶在生後的幾個月裡吃奶後常常打嗝,這是一種生理現象,並不影響寶寶的健康,也不需採取什麼治療措施。通常,這種現象用奶瓶餵奶的嬰兒更為常見。若寶寶頻繁打嗝,可餵一些溫開水或餵些奶,一般可使打嗝停止。
另外,打嗝與「噯氣」不同,噯氣是指由於胃內積存過多氣體後,由胃經食管自主或不自主地湧出,同時發出一種冗長而低調的聲音。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狀,進食後上腹部不適,可伴噁心,泛酸,偶有嘔吐,一般症狀輕微,有的甚至無明顯症狀。
頑固性打嗝可能暗示哪些病
陳新宇介紹,頑固性打嗝,不僅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給患者造成精神和身體的沉重壓力,還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如果經常出現噯氣、打嗝,甚至不吃飯都會不自覺地打嗝,就有可能是胃部疾病。胃癌會導致打嗝,是因為它可致消化不良、上腹脹滿,進而引起嗝聲不斷;或者是腫瘤引起胃擴張,刺激迷走神經而引發打嗝;再者就是癌腫直接侵犯迷走神經或膈肌引起打嗝。除了打嗝,胃癌常見症狀還有上腹不適、腹脹、胃痛和黑便等。因此,如果打嗝無法自行停止,同時還伴有標誌性的胃部疼痛,應該儘快去消化內科診治。
發生在後腦部位的中風,也容易引起頑固性打嗝。中風後,顱內病變直接或間接影響呼吸中樞、腦幹迷走神經核,調控呼吸心跳的延腦血管發生阻塞,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另一方面,腦中風後常會發生應激性潰瘍,容易導致上消化道呃逆。因此,對於老年人來說,反覆打嗝則更需注意。
連續打嗝還有可能是因為腫瘤導致肝臟腫大,刺激膈膜而引起的膈膜痙攣。臨床上有一些因連續打嗝被查出肝癌的病例。此外,食道癌、賁門癌、胃癌的患者也會出現連續打嗝的症狀。
因此,如果出現連續打嗝,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建議進行有關部位和臟器的X線透視、拍片與造影,CT或B型超聲檢查,血尿常規化驗,肌酐、血糖、肝功能等臨床生化,以及心電圖、腦電圖、膈神經傳導速度等電生理檢查。
快速止嗝有竅門
治療打嗝,首先要治療引起呃逆的原發疾病,其次才是對症治療。如果各種檢查無異常,患者可以服用一些藥物試試,比如嗎丁啉等,也可以採用針灸治療。另外,平時保持平和的心態,保證足夠的睡眠,少吃容易產氣的東西(甜食、豆製品、碳酸飲料、油膩或高蛋白食物),規律飲食,以蔬菜和清淡飲食為宜。
生理性打嗝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止嗝呢?陳新宇介紹,進食時打嗝可以暫停進食,做幾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時內能止住;或者用手指堵住耳朵,從而抑制迷走神經末梢的活動,阻止打嗝;或是將身體彎腰至90度時,大口喝下幾口溫水,因胃部離膈肌較近,可從內部溫暖膈肌,在彎腰時,內臟還會對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緩解膈肌痙攣,瞬間達到止嗝的目的;驚嚇法也能快速止嗝,比如趁打嗝者不注意猛拍一下他的後背。驚嚇作為一種強烈的情緒刺激,可通過皮層傳至皮下中樞,抑制膈肌痙攣,但有高血壓、心臟病人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