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臺灣同胞:今天是二〇一九年元旦!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40年前的今天

這篇文告搶了頭條

↓↓↓

那是1979年元旦

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

《告臺灣同胞書》

鄭重宣示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

明確提出一系列發展兩岸關係、

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政策措施

包括儘快實施

通郵通航,同胞直接接觸

探親訪友,參觀交流

同時,大陸宣布停止炮擊大、小金門等島嶼

 

炮擊停了,生活繼續

有生意頭腦的金門人

把炮戰時期的炮彈材料

變成了做飯用的菜刀

金門居民利用彈殼彈頭製造金門菜刀。中新網 王東明 攝

以炮彈為原料的金門菜刀

成為當地名品

與高粱酒、貢糖一起並稱「金門三寶」

譜寫了一段鑄劍為犁的佳話

 

「炮擊金門」戰役期間

距離金門島最近的福建晉江圍頭村

不到3平方公裡

落下5萬多發炮彈

由此得名「海峽炮戰第一村」

 

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

改變了這個村子的命運——

昔日的「炮戰第一村」

變成了「兩岸通婚第一村」

截至2018年8月17日

圍頭村共有146對兩岸夫妻

戰火變煙火

2018年8月17日,第五屆海峽兩岸(晉江金井·圍頭)七夕返親節在福建省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開幕。從2010年起,當地每兩年舉辦一屆七夕返親節。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告臺灣同胞書》

全文雖然只是短短的1800餘字

「開誠相見,言之成理

語調懇摯親切,富有感情

語重心長,入情入理

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之後

大陸方面一直積極採取各種措施

推進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合作

推動兩岸關係開創和平發展的嶄新局面

 

多少高堂明鏡悲白髮

多少妻子長年守空幃

多少兒女不知父生死

多少異鄉客夜夜夢神州

 

《告臺灣同胞書》傳到臺灣島內

眾多在臺大陸籍老兵

再也抑制不住思鄉之苦

他們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今生今世不能活著見父母,

死也要回大陸!

不達目的,死不罷休!」

思鄉心切的老兵高喊口號,遊行集會

高唱著《母親你在何方》

想要衝破重重阻礙

敲開兩岸封鎖之門

1987年11月16日,67歲的臺胞春生先生回到桂林拜祭去世的父母,了卻多年的夙願(資料圖片)

 

1987年

兩岸恢復民間交流

 

1988年1月14日

首個「臺灣返鄉探親團」啟程赴大陸

老兵們終於回到日思夜想的大陸故鄉

1988年1月20日,由臺灣「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組織的首個「臺灣返鄉探親團」登上了長城。 新華社發

 

有的人回家了

有的人卻再也回不了家

「活著已做遊子,死了拒做遊魂。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這個流傳在臺灣老兵中的口號

成了祖籍山東菏澤的臺灣律師高秉涵

一直踐行的承諾

2017年11月14日,高秉涵在擦拭一位老兵的骨灰罈。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 攝

從1991年開始

高秉涵陸續將老鄉的骨灰送回故鄉

20多年來

他送回了約150個老兵的骨灰

讓離鄉的孤魂葉落歸根

 

1992年11月

兩岸雙方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

「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九二共識」

1993年4月27日「汪辜會談」前汪道涵與辜振甫握手。 新華社發

1993年4月29日

汪辜會談舉行

這是1949年以來

兩岸授權高層人士首次會談

建立了一中原則基礎上

推進兩岸制度化協商的機制

 

2001年1月

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地區的

海上客、貨運航線

首次開通

 

2005年4月29日

國共兩黨領導人

舉行了時隔60年後的首次會談

 

2008年12月15日7時20分,作為兩岸直接「三通」首個飛往臺灣的大陸航班,深圳航空ZH9095航班從深圳機場起飛。新華社記者 壯錦 攝

2008年12月15日

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

正式啟動

 

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會面在新加坡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習近平同馬英九握手。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2015年11月7日

兩岸領導人

開啟了一場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會晤

鞏固深化了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政治基礎

翻開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

 

2018年

「31條惠及臺胞措施」出臺

給臺資企業和臺灣同胞

帶來巨大機遇和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40年彈指一揮間

40年滄海變桑田

當年「炮擊金門」戰役的「火線」

如今已是兩岸交流的前沿

 

2018年8月5日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實現正式通水

共飲一江水 兩岸一家親

2018年8月5日,來自福建的清水流進金門田埔水庫旁的受水池。 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年來

所提出的許多政策主張

都已經變為現實

 

今天

我們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

是為了開創兩岸更加美好的未來

「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

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

兩岸同胞應該共同努力

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和正確道路

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

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紀念!

 

(策劃:劉加文 監製:夏小鵬 徐倩 作者:趙鳳豔)

 

親愛的臺灣同胞:今天是二〇一九年元旦!-新華網



0100200303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28182

相關焦點

  • 8圖帶你速讀習近平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中的金句(附講話全文)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戳圖,一起品讀這些直抵人心的金句。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網際網路,發表了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全文如下:大家好!「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 中央對臺灣有新定位!「十四五」是臺灣同胞們的新機遇,蔡英文當局...
    黨朝勝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日前閉幕的十九屆五全全會強調,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並要加強自身建設與營造良好的外部與港澳臺環境。當然,臺灣同胞並非沒有選擇。兩岸交流實踐充分證明,大陸發展得越快越好,臺灣同胞就越有用武之地,就越能通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分享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紅利。更關鍵的是,祖國大陸始終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維護和促進臺灣同胞利益。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逐步讓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與大陸同胞享有同等待遇」等系列指示精神。
  • 《告臺灣同胞書》中英雙語全文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代表祖國大陸人民,向廣大臺灣同胞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祝福。1978年12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並於1979年元旦正式發表。
  • 中國夢,我的夢——給臺灣同胞的一封信
    親愛的臺灣同胞們:  今天,我們迎來了新年,在全國各族兒女喜迎新年,闔家大團圓的美好日子:我首先祝你們新年快樂,闔家幸福!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就在這一天在祖國寶島臺灣花蓮縣發生了6.4級左右地震。這場無情的災難又一次將兩岸同胞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  大陸同胞知道這可怕災難後,在第一時間向花蓮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紛紛捐款、捐物、派出經驗豐富的救援隊到災區救援。
  • 2021年元旦,大陸發表致臺灣同胞新年賀詞,蔡英文突然態度轉變
    2021年元旦來臨之際,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在《兩岸關係》雜誌發表題為《堅定信心共創新局》的新年賀詞,向廣大臺灣同胞致以美好祝福和誠摯問候!劉結一在文章中指出,2020年是兩岸關係極不平凡的一年。
  • 「兩岸之合」的義理情,四十年再告臺灣同胞顯示最大誠意
    四十年前的元旦,一封《告臺灣同胞書》開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門,開首那一句「親愛的臺灣同胞」,不知打動了多少隔海相望的人民。更重要的是,它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奠定了大陸對臺工作的主旋律。
  •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中英文對照!
    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兩岸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並於1979年元旦正式發表。親愛的臺灣同胞:Dear Compatriots in Taiwan:今天是一九七九年元旦。我們代表祖國大陸的各族人民,向諸位同胞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祝賀。Today is New Year's Day 1979.
  •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 在川臺灣學生獲徵文一等獎
    欒昌一是一名年近90的臺灣老兵。近日,阿鴻的《家書》獲得了教育部開展的「民族情 復興路」主題徵文活動一等獎。《家書》講述了爺爺從臺灣回到大陸老家的故事。欒昌一之所以能回家探親,是因為兩岸開放交流往來。若追根溯源,就不得不提到1979年元旦《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
  • 四川省臺灣同胞聯誼會
    四川省臺灣同胞聯誼會成立於1982年3月,歷任會長為馮炎火、陳文生、陳頌德,現任會長劉琪。  四川省臺聯是居住在四川的臺灣同胞的愛國民眾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在川臺胞的橋梁和紐帶。其宗旨是高舉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廣泛團結聯絡居住在四川和臺灣島內、港澳及海外的臺灣同胞,不斷增進兩岸同胞情誼和為臺灣同胞謀福祉,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祖國統一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 國臺辦:「26條措施」是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造福臺灣同胞的生動體現
    在13日舉行的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馬曉光表示,「26條措施」與去年出臺的惠臺「31條措施」一脈相承,都是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的生動體現。日前,中國大陸多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包括為臺灣企業和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各13條,因此也被簡稱為「26條措施」。
  • 系列談之三:《告臺灣同胞書》因時制宜 反映中國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回顧歷史,是為了啟迪今天,昭示明天。」全國人大常委會1979年元旦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和平統一祖國大政方針,明確提出停止炮擊、開啟交往的具體主張,海內外輿論遍感「石破天驚」。這一大政方針,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同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審時度勢,為新時期對臺工作做出的歷史性大決策;這些具體主張,深謀遠慮、高屋建瓴,在兩岸關係40年來的發展歷程中一一得到應驗並升華。
  • 「讓兩岸同胞緊密團結在一起」
    加強兩岸交流 「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是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搭建,由兩岸各有關研究機構共同主辦,兩岸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的學術交流平臺,旨在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研究臺灣民情,反映臺灣民意。 「兩岸形勢越複雜,越要加強兩岸特別是學者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非常有必要,有助於避免誤判。」
  • 二〇一五年二月獵書帳
    公園裡無奇不有,不著調的二胡,穿著軍大衣裝扮楊子榮唱智取威虎山的票友。聯想起彭家那髒亂的局面,不禁感慨。發微信一條:這不是最好的時代,也不是最壞的時代。魯迅會如何評論今天這個時代?但歷史不能假設。 二月二日 星期一 陰 收到今年第二期《溫州讀書報》及淘寶訂書。
  •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
    vid=402897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環球電視網)和網際網路,發表了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全文如下:  2016年即將過去,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
  • 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修改 2020年1月施行
    央視網消息: 今天(28號),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以167票贊成、1票棄權,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決定,新修改的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將於明年1月1號起施行。
  • 蔡英文元旦談話硬切兩岸,卻令臺灣人民恐懼
    蔡英文元旦談話硬切兩岸,卻令臺灣人民恐懼 2020年01月03日 09: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媒體「中時電子報」指出,蔡英文元旦談話充分展現了綠營企圖切割兩岸的理念,直接挑戰人民真實的感受。除了她的支持者一片褒揚之聲外,還有一些同胞在看過之後,內心是充滿了「煎熬」。  為什麼民眾從蔡英文的元旦談話裡,感受到了恐懼呢?這和蔡英文的講話內容有關。繼去年元旦提出所謂「四個必須」之後,蔡英文今年進一步提出了所謂「四個認知」。
  • 國臺辦主任劉結一:祖國是廣大臺灣同胞的堅強後盾和篤定依靠,更是...
    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在會上表示,祖國是廣大臺灣同胞的堅強後盾和篤定依靠,更是臺灣的前途所在。疫情是一塊試金石,既映射出兩岸同胞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作為,彰顯出兩岸同胞血濃於水、休戚與共的本質,也凸顯出涇渭分明的是與非。劉結一指出,祖國大陸是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正增長的引擎,也對島內經濟起到強有力拉動作用。今年1至11月,兩岸貿易增長13.8%,貿易額達到2356.9億美元,給臺灣帶來約1277.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簡稱全國臺聯)於1981年12月22日在北京成立。全國臺聯歷任會長為林麗韞、張克輝、楊國慶,現任會長梁國揚。  全國臺聯是臺灣各族同胞的愛國民眾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臺灣同胞的橋梁和紐帶。
  • 親愛的東中校友,母校喊你回家啦!
    親愛的各位校友: 流光如箭,因循不覺韶華換。值此金秋,東湧中學將迎來建校五十周年華誕,此際,我們謹向歷屆校友致以親切的問候和真誠的祝福!撫今追昔,歲月有痕。1969年,在當時黨委政府的籌措下,東湧中學在文革中期破繭而生。第一任校長黨銳棠校長篳路藍縷,以啟荒林,歷屆東中人從此踏上徵程,開始了我校的光榮歷程。
  • 國臺辦:臺灣同胞可同大陸同胞享受一樣的求職就業環境
    海外網9月12日電9月12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就《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正式實施、日本右翼一代表腳踢慰安婦銅像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一些新進展。9月3日,四川省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川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70條具體措施,在擴大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加強人文交流等方面,為臺灣同胞提供當地居民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