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消費報告》——年輕人!原來你的錢花在這兒了!

2020-12-22 騰訊網

青年人年年有,一茬長起來,舊的一茬變得更成熟。

但是爸媽他們就是永遠理解不了我們,甚至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會懷疑:

怎麼又沒錢了?!我的錢到底花哪兒了?!

快來看這篇文章!轉發給你的父母!告訴他們,年輕人的錢都花在這兒了!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央視財經新媒體聯合《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推出了歷史上首次"央視財經大數據"——《2019—2020中國青年消費報告》。

一、誰是中國最有信心的人?——年輕人!

信心就是黃金,收入預期是對未來生活的判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預期收入會超過20%以上,這部分收入信心爆棚的人,一年更比一年多。

信心最爆棚的更多是95後年輕人,他們與別人有些不一樣的是,幸福感(60.13%)普遍高於平均水平(43.81%),他們很忙,休閒時間低於一小時(23.46%)的比例高於平均水平(13.69%),工作之餘回到家他們更願意做家務、運動健身和網購,如果外出娛樂,他們則喜歡聚餐/夜宵、遊景點和逛夜市。

在奮鬥的年紀,苦中作樂,有苦有甜,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冀。

2、 年輕人並沒有亂花錢

不像是70前爸媽以為的80、90、00後只會亂花錢,現在的年輕人消費觀其實已經趨於冷靜、理性。尤其是2020年初的疫情影響下,更多年輕人意識到了儲蓄和理智消費的重要性。55.8%的年輕人消費時更傾向於"只買生活必需品",40.2%選擇"少買點,買好點",排名第三多的選項是佔比39.6%的"購買決定比之前更慎重"。

在綜合了青年人消費觀、消費模式、消費熱點等十個緯度進行分析之後,位居青年人花銷前三名的支出,分別是:佔據消費32.44%的教育培訓,佔比31.53%的住房支出和26.11%的保健養生。其他包括旅遊、文化娛樂和保險等支出也榜上有名。

3、 熱愛學習,熱衷考證

年輕人的標籤有很多,但是這批年輕人肯定不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

這批85後、90後青年人信奉"技多不壓身",即使已經離開學校,但還是有著強烈的教育培訓需求。"生命不息,考證不止"成了他們的座右銘。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考證"的搜索量提升100%!

駕照、普通話、教師資格證是最熱門的三種。

四、"原諒我放縱不羈愛養生"

在養生方面,青年人比之前更懂得愛惜自己。

尤其是瀋陽、天津、西寧、長沙和蘭州的年輕人,最捨得在保健養生上投入。

19年四季度,淘寶上枸杞的銷量提升了355%,宮頸癌HPV疫苗的預約人數增長高達509%,基因類產品銷量增長400%,而購買這些產品的超半數都是90後。

除此之外,這些90後還承包全國近半數的體檢套餐。

凌晨一邊熬著夜,一邊把枸杞、黑芝麻、保健品放進購物車,這可能就是90後們追求的養生吧。

五、生活那麼累,怎麼能不出去看看?

旅遊佔據了青年人25.75%的消費,除了主力軍的80後,90後已經後來居上,00後也開始加入旅遊大軍,份額居然快要追趕上遍布全國的"夕陽紅旅行團"。

而在旅行目的地的選擇上,80後90後的喜好相似,都是偏愛名勝古蹟、展覽館和動物園等場所,自然風光的比例更是高達25%。

在名山大川之間放空自己,舒緩心情,可能是讓年輕人始終擁有飽滿精力的原因吧。

六、頂梁柱的柴米油鹽

對於80、90後的年輕人來說,大多都已經成家立業,30歲的他們已經承擔起家庭的重任。除了自己的花銷,更多的是家裡柴米油鹽的支出。他們購買了全站超半數的果蔬、禽蛋肉類以及冷凍食品和海鮮食品。

比起廚藝,他們更加在意廚具用品的顏值和品質,更傾向於購買進口商品,進口廚房家電、烹飪工具已經佔領年輕人的廚房,同比增長超110%,95後購買人群顯著增長。成為了年輕人生活品質感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年輕人來說,物質上的滿足已經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感,現在的年輕人更注重買滿足、買快樂,體驗化對他們來說更加重要。

——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中國經濟的未來更要看年輕人如何作為。年輕就意味著無限的可能,現在消費的主力大軍已經交棒給了80後、90後為首的年輕人們,未來又會呈現出怎樣的態勢呢?我們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不是「負翁」就是「月光族」,年輕人的錢花哪了?
    90後以及00後已經佔據總人口的24%,報告稱只有一成多的人零負債——不是「負翁」就是「月光族」,年輕人的錢花哪了?閱讀提示90後以及00後將主導未來5~10年中國乃至全球的消費格局。
  • Z世代旅行新勢力:精緻窮的年輕人都把錢花哪兒了?
    「精緻窮」、「逃跑青年」、「奶奶青年」……越來越多的標籤在他們身上出現。誰說旅行只屬於那些有準備的和經濟實力充沛的人?這屆年輕人告訴我們,就算經濟實力不高,也要超前消費、享受生活。你要問何謂「精緻窮」?簡單說就是那些現在掙錢不多,但花錢也不少的年輕一代。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即使窮得明明白白,也要活得精緻漂亮。
  • 月光族變月欠族 別讓「透支消費」毀了年輕人!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月光消費」,甚至「超前消費」,過度消費造就年輕「負翁」,「月光族」變成了「月欠族」。越忙越窮:過度消費導致年輕「負翁」頻現據《中國青年報》報導,智聯招聘發布《2018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顯示,有21.89%的受訪白領處於負債狀態。
  • 支付寶上線「寶唄青年」,花一筆賺一筆贏取雙倍快樂
    最近,「寶唄青年」又代表了年輕人的新潮流。最近,中國新經濟研究院攜手支付寶發布的一份《90後攢錢報告》,卻打破了這種偏見。據報告顯示,超過90%的90後其實每月都會有結餘,同時這其中有80%的人都會對自己的結餘進行理財。
  • 「年終帳單」來了,你的錢花在哪了?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 題:「年終帳單」來了,你的錢花在哪了?  新華社記者張千千、吳雨  2020開年,各類年度帳單紛至沓來。其中,支付寶等支付機構出具的年度帳單令不少用戶大吃一驚——「怎麼花了這麼多錢?」「錢都花在哪了?」
  • 支付寶發布90後攢錢報告:關於年輕人攢錢的十個真相
    來源:證券時報網7月29日,中國新經濟研究院聯合支付寶發布首份《90後攢錢報告》,報告顯示, 92%的90後每個月都會有結餘,80%的人會將結餘進行理財;對比他們的餘額寶和花唄則發現,90後每月在餘額寶攢的錢,平均是其花唄帳單的4.5倍。
  • 困住年輕人的不是花唄,而是消費欲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從來不是資本家人道地為消費者考慮,而是不斷地激起人們無限的消費欲望、勾起消費者的「飢餓感」,從而為自己攫取利益鋪路搭橋。
  • 春節消費8400億元!你的錢是否也花在這些地方了
    那麼,春節期間的消費熱點具體都有哪些方面,大家的錢都花到哪兒去了?國人的春節集中消費甚至引發世界性影響,為滿足中國遊客在海外的需求,一些國家和地區推出「中國年」主題旅遊產品或相關活動。相關統計顯示,春節假期前6天,中國銀聯全網絡交易筆數2.86億筆,交易金額37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7%和48.8%,意味著6天的交易金額就已超過去年春節7天假期3121億元的交易額。購物、旅遊和出行等日常類消費仍是春節期間的消費熱點。
  • 熬最深的夜 花最爽的錢,當代年輕人向父母輩生活方式說再見
    在深夜中奮鬥,只不過現在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再習以為常不過的狀態,他們在奮鬥中汲取,他們在奮鬥中成熟。如今的年輕人是悅己型前置消費當代青年作為如今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其生活環境的背景和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當代青年的消費觀還真是相比他們的父母,已經不再是過去「精打細算」的理性思維。
  • 無數年輕人正從超前消費的陷阱中清醒,第一步,關掉你的花唄
    自從花唄誕生之後,就引起了很多的爭論,有人覺得這款產品相當的好,在你著急用錢的時候,不需要去找其他人借,可以通過時間差的方式,來緩解經濟方面的壓力,或者是想要買某種高假物品的時候也可以提前消費,讓自己充分享受到新產品帶來的愉悅。
  • 借貸消費調查:每10個90後有4個在用花唄 給年輕人帶來什麼影響?
    程俐只是90後借貸消費大軍中的一員。支付寶發布的《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中國近1.7億90後中,有6500萬開通了花唄,也就是說每10個90後就有近4個在用花唄消費。當前,使用上述信用消費工具及產品來超前消費在年輕群體中頗為盛行,這種消費行為一方面滿足了年輕人在某一特定階段的消費欲望,另一方面卻因「先消費、後付款」而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負債備受社會爭議。數據顯示,在中國年輕人中,信貸產品的滲透率已經超過八成,而逾期貸款也在不斷攀升。超前消費的年輕人長什麼樣?負債的背後又是什麼?
  • 「寶唄青年」的福音來了!花一筆,賺一筆
    提起90後,很多人都會想到「月光族」、亂花錢等標籤,可最新出爐的一篇報告,卻讓不少人大跌眼鏡。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在7月29日國新經濟研究院聯合支付寶發布首份《90後攢錢報告》中,顯示92%的90後每個月都會有結餘,更有80%的人會將結餘進行理財。對比他們的餘額寶和花唄可以發現,90後每月在餘額寶攢的錢,平均是其花唄帳單的4.5倍。談及頻發使用花唄的原因,不少90後還表示,使用花唄可以把錢先存起來,多賺一個月的利息。
  • 那些負債的年輕人:中國90後中有6500萬開通了花唄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90後程俐(化名)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消費了3000多元,其中,過半的消費以白條、花唄等支付工具來支付。程俐只是90後借貸消費大軍中的一員。支付寶發布的《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中國近1.7億90後中,有6500萬開通了花唄,也就是說每10個90後就有近4個在用花唄消費。
  • 如果這些你都沒消費過,就別硬裝年輕人了
    來源:中新經緯趙佳然 付玉梅「盲盒、漢服、JK、潮鞋、電競……以上如果你一個都沒有接觸過,那麼就別硬裝年輕人了,認命吧。」看到這個段子的你,是不是扎心了?以上提到的幾個關鍵詞是某短視頻平臺對95後年輕人的用戶畫像。
  • 新青年消費更愛「拼」實惠 拼多多成95後年輕人最常用購物應用
    12月7日,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召開「新消費時代新青年的『拼』生活」2020研討會,來自部委、高校、企業及「新青年」消費者代表們結合《新青年新消費觀察研究報告》和《2020新青年新國貨消費趨勢報告》等學術成果,圍繞新消費、新青年、「拼」生活的現象和行為模式、購物邏輯,及新業態如何促進內需市場增長等展開討論。
  • 一千可以花十元必須省?當代年輕人消費心理觀察
    許多年輕人雖然工資不高、生活費不多,但對於什麼錢值得多花,什麼錢沒必要花,內心都有著自己的一桿秤。「平時我的衣服都是一二百元,但是遇到自己喜歡的款式,上千元我也會買下來,我覺得這樣很值,穿上喜歡的衣服內心會有很強的滿足感和自信,感覺錢花在了刀刃上。」徐仁翠說。武漢理工大學學生陳龍酷愛打籃球,平時喜歡收藏籃球鞋,他的鞋柜上擺滿了各類絕版球鞋,上千元的不在少數。
  • 新青年消費更愛「拼」實惠 拼多多成95後年輕人最常用購物應用之一
    12月7日,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召開「新消費時代新青年的『拼』生活」2020研討會,來自部委、高校、企業及「新青年」消費者代表們結合《新青年新消費觀察研究報告》和《2020新青年新國貨消費趨勢報告》等學術成果,圍繞新消費、新青年、「拼」生活的現象和行為模式、購物邏輯,及新業態如何促進內需市場增長等展開討論。
  • 年輕人關閉花唄已成為潮流?不用利息的花唄,原來也有一個大套路
    他們趁勢佔據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跟著信用卡一樣掏空年輕人的錢包,而這些不過都是近幾年時間的問題,如果把時間倒回到10年前,都會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信用卡也是起源於美國。美國人習慣超前消費和借貸消費,而中國人則習慣先存款,至於消費則放在其次。
  • 科技創新消費 樂信分期樂發起「有度青年」抖音挑戰賽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網】;9月19日至25日,樂信旗下分期消費平臺分期樂聯合抖音平臺發起「有度青年請出鏡」挑戰賽,號召年輕人們加入「有度青年」行列。當紅藝人、搞笑戲精、顏值達人紛紛出鏡玩轉抖音「有度青年」貼紙,測試自己的「有度人設」。
  • 分期樂「有度青年」活動125萬人參與 有度消費成為新趨勢
    樂信(NASDAQ:LX)旗下分期樂商城前不久提出「樂在有度,樂見更好」的品牌新理念,並在雙11之前發起「有度青年說」、「有度青年」卡牌點亮、「有度青年十億福利計劃」等活動,截至11月2日,吸引了125萬年輕人參與。疫情發生後,消費者開始轉變觀念,更關注商品價格和品質。麥肯錫《2020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有60%的受訪者表示,就算生活富裕也希望把錢「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