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年年有,一茬長起來,舊的一茬變得更成熟。
但是爸媽他們就是永遠理解不了我們,甚至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會懷疑:
怎麼又沒錢了?!我的錢到底花哪兒了?!
快來看這篇文章!轉發給你的父母!告訴他們,年輕人的錢都花在這兒了!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央視財經新媒體聯合《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推出了歷史上首次"央視財經大數據"——《2019—2020中國青年消費報告》。
一、誰是中國最有信心的人?——年輕人!
信心就是黃金,收入預期是對未來生活的判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預期收入會超過20%以上,這部分收入信心爆棚的人,一年更比一年多。
信心最爆棚的更多是95後年輕人,他們與別人有些不一樣的是,幸福感(60.13%)普遍高於平均水平(43.81%),他們很忙,休閒時間低於一小時(23.46%)的比例高於平均水平(13.69%),工作之餘回到家他們更願意做家務、運動健身和網購,如果外出娛樂,他們則喜歡聚餐/夜宵、遊景點和逛夜市。
在奮鬥的年紀,苦中作樂,有苦有甜,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冀。
2、 年輕人並沒有亂花錢
不像是70前爸媽以為的80、90、00後只會亂花錢,現在的年輕人消費觀其實已經趨於冷靜、理性。尤其是2020年初的疫情影響下,更多年輕人意識到了儲蓄和理智消費的重要性。55.8%的年輕人消費時更傾向於"只買生活必需品",40.2%選擇"少買點,買好點",排名第三多的選項是佔比39.6%的"購買決定比之前更慎重"。
在綜合了青年人消費觀、消費模式、消費熱點等十個緯度進行分析之後,位居青年人花銷前三名的支出,分別是:佔據消費32.44%的教育培訓,佔比31.53%的住房支出和26.11%的保健養生。其他包括旅遊、文化娛樂和保險等支出也榜上有名。
3、 熱愛學習,熱衷考證
年輕人的標籤有很多,但是這批年輕人肯定不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
這批85後、90後青年人信奉"技多不壓身",即使已經離開學校,但還是有著強烈的教育培訓需求。"生命不息,考證不止"成了他們的座右銘。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考證"的搜索量提升100%!
駕照、普通話、教師資格證是最熱門的三種。
四、"原諒我放縱不羈愛養生"
在養生方面,青年人比之前更懂得愛惜自己。
尤其是瀋陽、天津、西寧、長沙和蘭州的年輕人,最捨得在保健養生上投入。
19年四季度,淘寶上枸杞的銷量提升了355%,宮頸癌HPV疫苗的預約人數增長高達509%,基因類產品銷量增長400%,而購買這些產品的超半數都是90後。
除此之外,這些90後還承包全國近半數的體檢套餐。
凌晨一邊熬著夜,一邊把枸杞、黑芝麻、保健品放進購物車,這可能就是90後們追求的養生吧。
五、生活那麼累,怎麼能不出去看看?
旅遊佔據了青年人25.75%的消費,除了主力軍的80後,90後已經後來居上,00後也開始加入旅遊大軍,份額居然快要追趕上遍布全國的"夕陽紅旅行團"。
而在旅行目的地的選擇上,80後90後的喜好相似,都是偏愛名勝古蹟、展覽館和動物園等場所,自然風光的比例更是高達25%。
在名山大川之間放空自己,舒緩心情,可能是讓年輕人始終擁有飽滿精力的原因吧。
六、頂梁柱的柴米油鹽
對於80、90後的年輕人來說,大多都已經成家立業,30歲的他們已經承擔起家庭的重任。除了自己的花銷,更多的是家裡柴米油鹽的支出。他們購買了全站超半數的果蔬、禽蛋肉類以及冷凍食品和海鮮食品。
比起廚藝,他們更加在意廚具用品的顏值和品質,更傾向於購買進口商品,進口廚房家電、烹飪工具已經佔領年輕人的廚房,同比增長超110%,95後購買人群顯著增長。成為了年輕人生活品質感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年輕人來說,物質上的滿足已經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感,現在的年輕人更注重買滿足、買快樂,體驗化對他們來說更加重要。
——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中國經濟的未來更要看年輕人如何作為。年輕就意味著無限的可能,現在消費的主力大軍已經交棒給了80後、90後為首的年輕人們,未來又會呈現出怎樣的態勢呢?我們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