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些你都沒消費過,就別硬裝年輕人了

2020-12-11 新浪科技

來源:中新經緯

趙佳然 付玉梅

「盲盒、漢服、JK、潮鞋、電競……以上如果你一個都沒有接觸過,那麼就別硬裝年輕人了,認命吧。」看到這個段子的你,是不是扎心了?

以上提到的幾個關鍵詞是某短視頻平臺對95後年輕人的用戶畫像。你可能沒想到,95後憑「一己之力」,讓不少小眾文化變成了資本覬覦的「大生意」。近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即將上市,95後的消費潛力再次引發熱議。不妨來看看,你在這幾個領域消費了多少錢?

01「掏空」年輕人錢包的企業要上市

近期大火的盲盒,讓原本小眾的潮玩圈出現在大眾視野。

「我大概一年多之前開始玩盲盒,只要有新出的系列就會去了解一下,雖然也會克制自己,但不知不覺就會積累一大桌子娃娃,加起來也是不少錢。」剛畢業不久的白領小樊表示,自己除了購買盲盒作為消遣外,還會關注社交媒體上的圈內玩家,不少人「入坑」後動輒花費數萬元購買盲盒,也有玩家以超高溢價購買潮玩,僅為收集某一個系列。

據了解,市面上盲盒的單價通常為50-70元不等,但掉率超低的「隱藏款」在二手市場可能會被炒出數十倍價格。閒魚數據顯示,一款「潘神聖誕隱藏款」盲盒曾被賣出2350元的高價,溢價近40倍。

▲泡泡瑪特門店

熱情的盲盒玩家們更是把頭部潮玩公司「買」上了市。12月11日,以銷售潮玩、盲盒而知名的泡泡瑪特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被業內稱為「盲盒第一股」。其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2019年淨利潤達到4.51億元,相當於2017年的289倍多。

招股書還提到,泡泡瑪特自有IP包括Molly(茉莉)、Dimoo、BOBO&COCO等,其中Molly的發布時間最長,帶來的營收佔比也最高,在2019年帶來了4.5億元的收入。

泡泡瑪特羨煞旁人的爆發式增長也引來不少新玩家跨界入局。據媒體報導,目前市面上已出現「盲盒咖啡」「盲盒蛋糕」「盲盒小火鍋」等商品,即消費者購買後打開包裝才能得知具體口味,避免「選擇困難症」。

消費內容社區什麼值得買近日推出的《11.11消費幸福趨勢報告》中指出,2020年「雙11」期間,深受Z世代(即1995-2009年出生的人群)消費者喜愛的手辦、聯名周邊,正在快速崛起。其中,樂高、高達手辦銷量分別同比增長46%和58%,而盲盒類產品銷量更是同比大增124%。報告分析稱,樂於「為信仰充值」的新生代消費者,讓這些昔日的邊緣市場正在逐漸成長為主流。

02 「為買把電競椅,好幾個月不敢生病」

「學生時代花重金買了張電競椅,還有機械鍵盤、電競耳機、自定義滑鼠,一套都是配齊的。為了遊戲的體驗感,硬體配置也是儘量拉滿。」97年男生言寧回憶起自己大學時期對電競的痴迷,感慨那時候也是挺「拼」的。

從初三就開始接觸網路遊戲,言寧起初對「電競」這個詞沒什麼概念。後來一些衍生名詞越來越多,比如「氪金(指支付費用,特指在網路遊戲中的充值行為)」,電競行業也逐漸生成出自己的周邊產品。

一開始,言寧在遊戲上的支出主要是用在遊戲活動中的抽獎、購買皮膚和英雄(遊戲人物),到後來,他又開始投入到各種遊戲硬體設備中。

言寧回憶,學校宿舍椅子是靠背木椅,坐久了腰、頸椎會非常疼。於是,他大一時下了「血本」買了一把電競椅,花了390元。「雖然跟專業的電競椅比不了,但對於那時的我來說也是下了血本的。那時候我每個月生活費才1200元,除去吃飯和必要支出,剩下的錢沒多少了。」言寧說,為了購買這些電競配套,他曾連續三、四個月不出去聚會玩樂,也不敢生病。

《2020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電競用戶中,30歲以下的佔六成,年輕化趨勢加強。在消費群體的推動下,中國電競的商業化趨勢已初步成型。

例如,電競酒店隨著「電競熱」而水漲船高。「電競酒店」即「網咖」和「酒店」的融合,可以兼顧玩遊戲和休息的雙重需求。《2020年電競酒店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疫情發生後,作為人群密集場所的網吧無法開放,電競酒店受到年輕人群的喜愛。

上述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電競酒店各月同比增速快於酒店整體9%到28%左右。全國範圍內電競酒店的人均每晚房費為160元左右。在用戶畫像上,電競酒店受眾以高校學生和喜歡遊戲的職場新人為主,年齡主要集中在19到35歲區間。

03 「為追星花的每一筆錢都有意義」

最近剛開始實習的小雨今年22歲,而明年是她追星的第十年。

小雨追星的萌芽要追溯到她初二的時候。「當時身邊追星的同學還很少,我偶然從一個歌單裡聽到了一位外國女明星的歌,然後去搜了她的舞蹈視頻。看到視頻的時候突然覺得,天啊,怎麼會有這麼完美的偶像?再接著,我就一直喜歡她到現在了。」

從中學、大學到實習期,從「貼吧時代」到「微博時代」,經歷了近10年,追星已成為小雨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說是精神支柱也不為過。而提及在追星方面的支出,小雨認為,喜歡一個偶像,為其花錢是自然而然的事。

▲演唱會現場

「大學期間我曾參加兼職工作,會把閒錢投入到追星上來,多的時候大概一個月3000-4000元,開支包括購買專輯雜誌、在選秀中投票、購買代言產品等。我追的明星不多,支出在圈子裡算少的。」小雨說,自己會平衡追星和生活其他方面的開支,並不會讓追星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或其他愛好。

小雨坦言,在追星圈裡,粉絲花錢與否與自己表現出的熱愛程度有很大關係,當自己喜愛的明星參與到名次競爭時,強大的粉絲群體便會儘可能地為其爭取利益,「砸錢」也是其中一種方式。「攀比花錢、購買量這些行為肯定不可取,但如果自家偶像在競爭中惜敗,很有可能會遭到嘲笑,這也是粉絲們不願意接受的。當然,如果贏得勝利,我也會比自己得第一還高興,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有人認為,粉絲為偶像投入的金錢與精力看上去得不到實質的回饋,粉絲被『割韭菜』了。但我覺得自己的消費都能看到去向,也有明確的用途,理智的粉絲還是有很多。」談及對自己追星消費的看法,小雨這樣說。

▲演唱會門票

與小雨抱有相似想法的年輕群體,構成了粉絲經濟強大消費能力的來源。艾瑞諮詢與IMS天下秀發布的《中國紅人經濟商業模式及趨勢研究報告》中指出,2019年粉絲經濟關聯產業市場規模超過3.5萬億元,同比增長24.3%,預計2023年將超過6萬億。

報告指出,當前粉絲經濟已發展出用戶打賞、內容付費、品牌帶貨、廣告植入等多種商業行為,在粉絲經濟語境下,粉絲同時也是消費者身份。網際網路時代的粉絲經濟,是建立在消費生活、文化娛樂和網絡媒體賽道上的經濟業態,是新經濟時代的重要發展機會點。

04 價格近萬的漢服受追捧,店家訂單排到明年年底

漢服、洛麗塔洋裝以及JK制服(即日本女高中生制服),被愛好者們調侃地稱為「破產三姐妹」,而同時喜歡這三者的人也會自稱「三坑少女」。隨著二次元及其衍生文化在95後群體之間的飛速興起,它們從世人眼中的奇裝異服,逐漸向新興文化圈靠攏。

97年出生的小杏,一度因為對動漫的喜愛轉而對其中經常出現的JK制服產生了興趣。接著,了解到「破產三姐妹」的她,出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開始了解漢服。從大學開始,她便將漢服當作日常出行穿著,哪怕工作後需要一周五天穿工作服,她也不會錯過穿漢服出遊的機會。

「我和身邊的朋友比較追求漢服的性價比,購買的衣服大概在200-500元之間,這個區間在行業內也比較多見。當然,也有不到100元的『白菜價』漢服,而材質名貴、做工複雜的漢服則可能價值上萬。」小杏介紹道,圈中一家較為知名的漢服品牌價格多在數千元甚至近萬元,但願意為此一擲千金的粉絲不在少數,其預約的工期已安排到2021年12月。

▲某漢服店的工期已排到一年後

既然漢服的價格區間如此廣泛,那麼圈子裡是否會因為價格的差別而產生「鄙視鏈」呢?小杏坦言,相對於根據服裝價格評價他人,漢服圈更多玩家講究的是服裝的形制。「有人追求性價比,也有人喜歡高檔產品,大家各取所需,只要追求同一種文化就可以玩到一起去,價格高的漢服,其中一部分也是出於文化溢價。」

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雙11期間,JK支付、漢服及洛麗塔洋裝的成交額增幅達到女士襯衣的1.26倍。艾媒諮詢相關報告中也指出,中國漢服產業正急速膨脹,消費者用戶粘性較大。對於單套漢服的價格,約一半的漢服消費者表示300元至500元之間為通常購買的價格帶,同時也有31.9%的消費者表示可接受500元直至1000元以上的漢服。同時,由於部分漢服產量小,熱門款式在上新後很快售罄,由此變成了限量版,甚至具備了收藏價值,從而衍生出龐大的二手交易市場。

不僅如此,漢服相關公司也在今年內數次獲得融資。2020年11月,主營漢服、JK制服等泛二次元相關產品的「十二光年」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10月,漢服品牌「十三餘」宣布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9月,漢服品牌「重回漢唐」獲個人投資者及瑞羽行嘉等多家機構投資。

▲漢服資料圖

05 專家:Z世代正逐步成為消費擔當

95後如今還被稱為「Z世代」。按照巴克萊銀行的定義,「Z世代」是指1995-2009年出生的人群,由於他們出生成長於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時期,故而又被稱為網絡世代或網際網路世代。

針對Z世代的消費特徵,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在接受中新經緯(微信號:jwview)採訪時表示,願意為自己的興趣付費是Z世代最鮮明的消費態度之一。「這一人群普遍具有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接受新鮮物種速度較快、能賺敢花、願意為興趣買單等特點。同時,深受『泛二次元』文化影響的他們,對於潮流消費品情有獨鍾。」付一夫說。

付一夫表示,Z世代正逐步成為這個社會的消費擔當,具有強大的購買潛力。對品牌商來說,想及時抓住Z世代的群體特徵,勢必需要通過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式,基於其興趣提供不同的商品與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Z世代消費市場日益擴大的同時,有關年輕人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等情況也時有發生。付一夫建議,年輕人應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要樹立起『消費是為了滿足現實需求』的觀念,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去購買最合適而非最貴的那款商品。消費過程中,自己要有主見,儘量避免盲目地隨大流、追風頭,杜絕與他人攀比。我們必須清楚,『買買買』絕不是滿足精神需求的唯一手段。」

相關焦點

  • 沒玩過盲盒、漢服、JK、潮鞋、電競?你已經老了
    你還年輕麼?算算年齡,好像已經不年輕了。但心裡也在暗示自己:年不年輕不是年齡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心態,就像我們過生日已經不再放代表年齡的蠟燭,而統一的用18代替。而現實生活中呢,我們又矛盾的生活著。不再年輕的我們在生活中活得越來越理智了:很多東西沒必要買、有的東西沒必要現在買,一個雙十一一共買了8件物品,其中有5件還是為了花掉紅包、支付減免而被迫下單的。這些都代表著我們不再年輕了!
  • 女人對你「沒興趣」,才會發出這些信號,收到一個都別硬撩了
    導語:在情感的世界裡,有些人的愛,正如張愛玲所說的那樣,我遇見了你,正是因為愛上了你,才會卑微到塵埃,但我心裡開心,一個愛你的女人,她不會關心後果,也不會關心自己,只會關心你,希望你開心。女人對你「沒興趣」,才會發出這些信號,收到一個都別硬撩了!
  • 超前消費的當代年輕人,沒存款,背著債但非常敢花錢
    感覺雙十一才剛過去沒多久轉眼雙十二又來了不知道各位這兩個月花了多少錢還是一分錢也沒讓別人賺到在2020年最後這兩場全民購物的狂歡中看到什麼都想買買買老一輩的人消費觀念是:有100元僅用10元,剩下的錢都存起來。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是:有100元用100元,不夠再去借,根本不會想到將來的日子要如何過。「超前消費」已經根植在很多年輕人的心目中。
  • 月光族變月欠族 別讓「透支消費」毀了年輕人!
    而這些大學生貸款的目的主要都是用於購買化妝品、衣服、電子產品等,屬於能力範圍之外的超前消費。比如,一個90後大學生用兩個月的生活費購買了一臺蘋果新款手機。其後期的生活費則就靠借錢度日。最終不得不通過消費信貸借到2個月的生活費。而此後,每到還款日就感覺自己被人催債,自己都慨嘆自「借錢消費就跟喝酒一樣,帶來的是愁更愁」。
  • 這些家具如果你還沒買,萬萬別買回家,用過的都說後悔
    這些家具如果你還沒買,萬萬別買回家,用過的都說後悔有些人在選購家具時,通常只會考慮到家具的好壞問題,或者是家具的外觀問題,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我們是否用的舒服。不然的話,買了家具不使用或者是對我們生活產生影響的話,我們購買它還有什麼作用呢?
  • 打算裝吊燈的朋友看過來,如果這些細節處理不好,勸你還是別裝了
    打算裝吊燈的朋友看過來,如果這些細節處理不好,勸你還是別裝了工人直接將水晶吊燈安在吊燈龍骨上,而沒有專門從頂棚設置支架。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樣直接安裝好的吊燈竟成為頭頂上的一顆不定時炸彈。尤其是在客廳,人們通常喜歡掛一個大型的吊燈,使用玻璃、水晶等材質,造型複雜多變,再加上有許多其他容易破碎的材質,雖然外觀看上去豪華豔麗,很上檔次,殊不知卻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因為整個燈具的重量是相當大的,如果只是隨意地掛在吊燈的龍骨上,而沒有設置專門的支架,吊燈就很容易墜落下來。
  • 家裡別再裝那麼多臥室了,留出一間改成健身房,年輕人都這麼裝!
    家裡別再裝那麼多臥室了,留出一間改成健身房,年輕人都這麼裝!以前覺得家裡房子大房間多,很有面子,家裡來客人了隨時都能留宿,但是現在許多年輕人,即便買了大房子也不會裝那麼多臥室了,因為他們覺得,平時來家裡留宿的親戚朋友簡直少之又少,即便有來做客的,也不一定要留宿,所以何必將寸土寸金的房子全都留給客人用呢,畢竟買了大房子就是要自己舒適啊,而且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懂生活,以往我們對於大房子的規劃除了客房以外,只知道將房間改造成衣帽間
  • 沒吃過這3個品牌蛋黃酥,千萬別說自己是「吃貨」,你吃過幾種?
    #蛋黃酥#根據大部分網友的反饋,大概有這些品牌的蛋黃酥上榜了傳統的蛋黃酥,經典,噴香可惜的是,餅皮比較硬、乾巴巴的餡料跟不上年輕人的口味而友臣這款蛋黃酥,跟以往吃過的不太一樣,層次更多,蛋黃鹹香,油沙感更好
  • 腦梗也會「眷顧」年輕人,身體2處「變硬」,暗示腦梗離你不遠了
    >功能出現障礙,還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腦梗也會「眷顧」年輕人,所以當自己身體2處「變硬」,暗示腦梗離你不遠了,一定要提高警惕。,讓人沒辦法聽懂,剛開始可能舌頭變硬持續的時間短,很多年輕人不當回事,等到被醫生提醒之後,才突然反應過來,自己之前好像出現過舌頭髮硬的症狀。
  • 北上廣的年輕人,消費也「下沉」了
    但是,留住年輕人,已經越來越難。因為,這屆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和以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更加難以捉摸。過去,年輕人更重視別人的認可,需要用品牌來標榜自己的生活品味,但現在,年輕人更注重「取悅自己」,只會為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花錢,其他的消費,會更追求性價比。
  • 別讓年輕人成為消費陷阱和失控信貸的受害者
    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36個月的課程,竟然需要繳費將近14萬元。為了支付高昂的學費,月薪3000元的貝貝無奈下只得接受了華爾街英語推薦的課程貸款,向第三方機構「百度錢包」貸款12萬餘元,分24期還款,算上貸款利息,她每月需還款5500多元。另外,貝貝還用信用卡支付一萬多元首付。    只要在網際網路上搜索「華爾街英語 退款」關鍵詞就會發現,張貝貝的遭遇並不是孤例。
  • 如何看待年輕人分期消費,你消費的起嗎?
        當前,在年輕人的世界,分期消費正成為一種大勢所趨。這種消費無非是年輕人的心理自己經濟狀況決定的。單從消費者來說,分期消費能夠減輕一次付費的金錢壓力,對於並無多少存款的年輕人來說是很不錯的方式。分期消費利用得當自然是受益匪淺。前提是需要理性消費,具有較高的自控能力和一定的還款能力。否則分期消費也將會是一筆負擔。
  • 一個26歲年輕人,從沒喝過星巴克,沒吃過海底撈,你會笑話他嗎?
    有網友提問,題目:一個26歲年輕人,從沒喝過星巴克,沒吃過海底撈,你會笑話他嗎?沒什麼好笑話的,消費,個人觀念不同,有的喜歡高檔消費,有的喜歡一般消費,個人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不一樣,不是什麼人都願意花很多錢去消費的,現在就來說說。
  • 如果你感到迷茫,這份年輕人樸素處世指南需要你查收
    其實沒那麼生氣,只是把憤怒轉移了,現在大量的被罵上熱搜的情況裡面,都是這個時代的替罪羊,社會某種情緒的替罪羊,跟那個人沒有大關係。 大家在某種特定的立場或者環境下更有安全感。我們都是受標準化教育影響的一代,即便被標籤為很自由的一代了,可是根深蒂固的還是一些標準化的印記。如果經常變化,大家會非常的煩躁,就覺得怎麼老是變來變。
  • 「試用」:體驗式消費讓年輕人沸騰
    嘗鮮族、剁手黨……是當代年輕人的標籤,殊不知,嘗鮮的成本大可不必很高!精打細算的「先試用,再下單」的體驗式消費已經在他們生活中流行。比如說,今年雙12期間,天貓紀梵希官方旗艦店銷售的一款聖誕禮盒GIVENCHY紀梵希口紅迷你裝,2支裝價格僅為250元,一度引發瘋搶;這次萬試如意店更是精選了年輕人喜愛的赫蓮娜綠寶瓶、黛珂小紫瓶、資生堂悅薇眼膜、嬌韻詩雙萃精華等約80家大牌人氣爆款和陳列超過3萬件體驗裝,所有大牌1元就可以買走,打造出一個買小樣的天堂。
  • 「試用」:體驗式消費讓年輕人沸騰!
    消費者的需求是一切商業活動的起點,而網際網路電商時代最顯著的特點是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個性化、消費需求越來越「多變」,在這種背景下,平臺和商家要做的就是無限貼近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比如說,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深入發展,「打卡」、「曬圖」成為不少年輕人的語境之一,而在「打卡曬圖」之後又會帶動持續性的參考和模仿。
  • 「奶奶超模」太霸氣,潮裝上身比年輕人都有範兒,過70歲也不服老
    潮流是一種不分年齡的東西,但是有很多30+、40+的女性卻早早失去了對時尚的興趣與關注,總覺得時尚與自己無關,可別再有這種想法了,國外的「奶奶超模」過70歲依舊在追逐時尚,看到她的造型與氣質,很多年輕人恐怕都要自嘆不如了。「奶奶超模」太霸氣,潮裝上身比年輕人都有範兒,過70歲也不服老。
  • 老公,你月薪一萬,我爸過60大壽,點幾盤硬菜你都捨不得?
    這次說什麼,也不讓老公插手點菜了,於是菲菲自作主張,偷偷點好了一桌菜,消費了大概有一千多。老公當場不好意思發火,於是私下把菲菲說了一頓。菲菲氣不過:老公,你月薪一萬,我爸過60大壽,點幾盤硬菜你都捨不得?請大家結合微信聊天記錄,看看網友們怎麼說:網友等待的未來:你爸媽過生日為什麼你哥不花錢?你搶著花錢?菜點的節儉一些,你那個哥還那臉色?他有什麼資格拿臉色?
  • 人生在世,活的真實一點,別太「裝」
    別嘆世界太精彩,別羨他人太美好,這與你無甚關係,你就是你,只須梳理自己的羽毛,飛你心中想去的地方。人活在世,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千人千面,都有著自己的性格。很多人刻意的把自己偽裝起來。境遇不同,選擇不同,相處的圈子也不同。
  • 《中國青年消費報告》——年輕人!原來你的錢花在這兒了!
    轉發給你的父母!告訴他們,年輕人的錢都花在這兒了! (23.46%)的比例高於平均水平(13.69%),工作之餘回到家他們更願意做家務、運動健身和網購,如果外出娛樂,他們則喜歡聚餐/夜宵、遊景點和逛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