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經緯
趙佳然 付玉梅
「盲盒、漢服、JK、潮鞋、電競……以上如果你一個都沒有接觸過,那麼就別硬裝年輕人了,認命吧。」看到這個段子的你,是不是扎心了?
以上提到的幾個關鍵詞是某短視頻平臺對95後年輕人的用戶畫像。你可能沒想到,95後憑「一己之力」,讓不少小眾文化變成了資本覬覦的「大生意」。近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即將上市,95後的消費潛力再次引發熱議。不妨來看看,你在這幾個領域消費了多少錢?
01「掏空」年輕人錢包的企業要上市
近期大火的盲盒,讓原本小眾的潮玩圈出現在大眾視野。
「我大概一年多之前開始玩盲盒,只要有新出的系列就會去了解一下,雖然也會克制自己,但不知不覺就會積累一大桌子娃娃,加起來也是不少錢。」剛畢業不久的白領小樊表示,自己除了購買盲盒作為消遣外,還會關注社交媒體上的圈內玩家,不少人「入坑」後動輒花費數萬元購買盲盒,也有玩家以超高溢價購買潮玩,僅為收集某一個系列。
據了解,市面上盲盒的單價通常為50-70元不等,但掉率超低的「隱藏款」在二手市場可能會被炒出數十倍價格。閒魚數據顯示,一款「潘神聖誕隱藏款」盲盒曾被賣出2350元的高價,溢價近40倍。
▲泡泡瑪特門店
熱情的盲盒玩家們更是把頭部潮玩公司「買」上了市。12月11日,以銷售潮玩、盲盒而知名的泡泡瑪特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被業內稱為「盲盒第一股」。其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2019年淨利潤達到4.51億元,相當於2017年的289倍多。
招股書還提到,泡泡瑪特自有IP包括Molly(茉莉)、Dimoo、BOBO&COCO等,其中Molly的發布時間最長,帶來的營收佔比也最高,在2019年帶來了4.5億元的收入。
泡泡瑪特羨煞旁人的爆發式增長也引來不少新玩家跨界入局。據媒體報導,目前市面上已出現「盲盒咖啡」「盲盒蛋糕」「盲盒小火鍋」等商品,即消費者購買後打開包裝才能得知具體口味,避免「選擇困難症」。
消費內容社區什麼值得買近日推出的《11.11消費幸福趨勢報告》中指出,2020年「雙11」期間,深受Z世代(即1995-2009年出生的人群)消費者喜愛的手辦、聯名周邊,正在快速崛起。其中,樂高、高達手辦銷量分別同比增長46%和58%,而盲盒類產品銷量更是同比大增124%。報告分析稱,樂於「為信仰充值」的新生代消費者,讓這些昔日的邊緣市場正在逐漸成長為主流。
02 「為買把電競椅,好幾個月不敢生病」
「學生時代花重金買了張電競椅,還有機械鍵盤、電競耳機、自定義滑鼠,一套都是配齊的。為了遊戲的體驗感,硬體配置也是儘量拉滿。」97年男生言寧回憶起自己大學時期對電競的痴迷,感慨那時候也是挺「拼」的。
從初三就開始接觸網路遊戲,言寧起初對「電競」這個詞沒什麼概念。後來一些衍生名詞越來越多,比如「氪金(指支付費用,特指在網路遊戲中的充值行為)」,電競行業也逐漸生成出自己的周邊產品。
一開始,言寧在遊戲上的支出主要是用在遊戲活動中的抽獎、購買皮膚和英雄(遊戲人物),到後來,他又開始投入到各種遊戲硬體設備中。
言寧回憶,學校宿舍椅子是靠背木椅,坐久了腰、頸椎會非常疼。於是,他大一時下了「血本」買了一把電競椅,花了390元。「雖然跟專業的電競椅比不了,但對於那時的我來說也是下了血本的。那時候我每個月生活費才1200元,除去吃飯和必要支出,剩下的錢沒多少了。」言寧說,為了購買這些電競配套,他曾連續三、四個月不出去聚會玩樂,也不敢生病。
《2020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電競用戶中,30歲以下的佔六成,年輕化趨勢加強。在消費群體的推動下,中國電競的商業化趨勢已初步成型。
例如,電競酒店隨著「電競熱」而水漲船高。「電競酒店」即「網咖」和「酒店」的融合,可以兼顧玩遊戲和休息的雙重需求。《2020年電競酒店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疫情發生後,作為人群密集場所的網吧無法開放,電競酒店受到年輕人群的喜愛。
上述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電競酒店各月同比增速快於酒店整體9%到28%左右。全國範圍內電競酒店的人均每晚房費為160元左右。在用戶畫像上,電競酒店受眾以高校學生和喜歡遊戲的職場新人為主,年齡主要集中在19到35歲區間。
03 「為追星花的每一筆錢都有意義」
最近剛開始實習的小雨今年22歲,而明年是她追星的第十年。
小雨追星的萌芽要追溯到她初二的時候。「當時身邊追星的同學還很少,我偶然從一個歌單裡聽到了一位外國女明星的歌,然後去搜了她的舞蹈視頻。看到視頻的時候突然覺得,天啊,怎麼會有這麼完美的偶像?再接著,我就一直喜歡她到現在了。」
從中學、大學到實習期,從「貼吧時代」到「微博時代」,經歷了近10年,追星已成為小雨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說是精神支柱也不為過。而提及在追星方面的支出,小雨認為,喜歡一個偶像,為其花錢是自然而然的事。
▲演唱會現場
「大學期間我曾參加兼職工作,會把閒錢投入到追星上來,多的時候大概一個月3000-4000元,開支包括購買專輯雜誌、在選秀中投票、購買代言產品等。我追的明星不多,支出在圈子裡算少的。」小雨說,自己會平衡追星和生活其他方面的開支,並不會讓追星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或其他愛好。
小雨坦言,在追星圈裡,粉絲花錢與否與自己表現出的熱愛程度有很大關係,當自己喜愛的明星參與到名次競爭時,強大的粉絲群體便會儘可能地為其爭取利益,「砸錢」也是其中一種方式。「攀比花錢、購買量這些行為肯定不可取,但如果自家偶像在競爭中惜敗,很有可能會遭到嘲笑,這也是粉絲們不願意接受的。當然,如果贏得勝利,我也會比自己得第一還高興,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有人認為,粉絲為偶像投入的金錢與精力看上去得不到實質的回饋,粉絲被『割韭菜』了。但我覺得自己的消費都能看到去向,也有明確的用途,理智的粉絲還是有很多。」談及對自己追星消費的看法,小雨這樣說。
▲演唱會門票
與小雨抱有相似想法的年輕群體,構成了粉絲經濟強大消費能力的來源。艾瑞諮詢與IMS天下秀發布的《中國紅人經濟商業模式及趨勢研究報告》中指出,2019年粉絲經濟關聯產業市場規模超過3.5萬億元,同比增長24.3%,預計2023年將超過6萬億。
報告指出,當前粉絲經濟已發展出用戶打賞、內容付費、品牌帶貨、廣告植入等多種商業行為,在粉絲經濟語境下,粉絲同時也是消費者身份。網際網路時代的粉絲經濟,是建立在消費生活、文化娛樂和網絡媒體賽道上的經濟業態,是新經濟時代的重要發展機會點。
04 價格近萬的漢服受追捧,店家訂單排到明年年底
漢服、洛麗塔洋裝以及JK制服(即日本女高中生制服),被愛好者們調侃地稱為「破產三姐妹」,而同時喜歡這三者的人也會自稱「三坑少女」。隨著二次元及其衍生文化在95後群體之間的飛速興起,它們從世人眼中的奇裝異服,逐漸向新興文化圈靠攏。
97年出生的小杏,一度因為對動漫的喜愛轉而對其中經常出現的JK制服產生了興趣。接著,了解到「破產三姐妹」的她,出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開始了解漢服。從大學開始,她便將漢服當作日常出行穿著,哪怕工作後需要一周五天穿工作服,她也不會錯過穿漢服出遊的機會。
「我和身邊的朋友比較追求漢服的性價比,購買的衣服大概在200-500元之間,這個區間在行業內也比較多見。當然,也有不到100元的『白菜價』漢服,而材質名貴、做工複雜的漢服則可能價值上萬。」小杏介紹道,圈中一家較為知名的漢服品牌價格多在數千元甚至近萬元,但願意為此一擲千金的粉絲不在少數,其預約的工期已安排到2021年12月。
▲某漢服店的工期已排到一年後
既然漢服的價格區間如此廣泛,那麼圈子裡是否會因為價格的差別而產生「鄙視鏈」呢?小杏坦言,相對於根據服裝價格評價他人,漢服圈更多玩家講究的是服裝的形制。「有人追求性價比,也有人喜歡高檔產品,大家各取所需,只要追求同一種文化就可以玩到一起去,價格高的漢服,其中一部分也是出於文化溢價。」
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雙11期間,JK支付、漢服及洛麗塔洋裝的成交額增幅達到女士襯衣的1.26倍。艾媒諮詢相關報告中也指出,中國漢服產業正急速膨脹,消費者用戶粘性較大。對於單套漢服的價格,約一半的漢服消費者表示300元至500元之間為通常購買的價格帶,同時也有31.9%的消費者表示可接受500元直至1000元以上的漢服。同時,由於部分漢服產量小,熱門款式在上新後很快售罄,由此變成了限量版,甚至具備了收藏價值,從而衍生出龐大的二手交易市場。
不僅如此,漢服相關公司也在今年內數次獲得融資。2020年11月,主營漢服、JK制服等泛二次元相關產品的「十二光年」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10月,漢服品牌「十三餘」宣布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9月,漢服品牌「重回漢唐」獲個人投資者及瑞羽行嘉等多家機構投資。
▲漢服資料圖
05 專家:Z世代正逐步成為消費擔當
95後如今還被稱為「Z世代」。按照巴克萊銀行的定義,「Z世代」是指1995-2009年出生的人群,由於他們出生成長於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時期,故而又被稱為網絡世代或網際網路世代。
針對Z世代的消費特徵,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在接受中新經緯(微信號:jwview)採訪時表示,願意為自己的興趣付費是Z世代最鮮明的消費態度之一。「這一人群普遍具有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接受新鮮物種速度較快、能賺敢花、願意為興趣買單等特點。同時,深受『泛二次元』文化影響的他們,對於潮流消費品情有獨鍾。」付一夫說。
付一夫表示,Z世代正逐步成為這個社會的消費擔當,具有強大的購買潛力。對品牌商來說,想及時抓住Z世代的群體特徵,勢必需要通過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式,基於其興趣提供不同的商品與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Z世代消費市場日益擴大的同時,有關年輕人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等情況也時有發生。付一夫建議,年輕人應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要樹立起『消費是為了滿足現實需求』的觀念,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去購買最合適而非最貴的那款商品。消費過程中,自己要有主見,儘量避免盲目地隨大流、追風頭,杜絕與他人攀比。我們必須清楚,『買買買』絕不是滿足精神需求的唯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