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方國家正沉浸在準備聖誕節的喜悅中的時候,唯獨澳大利亞愁眉苦臉,尤其是澳大利亞的漁民更是心裡有有苦說不出,澳大利亞政府惹是生非,遭殃的卻是老百姓。自從對華出口叫停之後,澳洲龍蝦價格大跳水,澳洲漁業正面臨50年以來最大的危機。
因為澳大利亞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收入都是來自對中國的銷售,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銷售市場,現在中國不要了,澳大利亞著急了。澳洲漁民們表示,他們從來都不擔心銷量,更沒想到會淪落到今天在碼頭叫賣龍蝦的場景。不僅如此,中國對澳洲進口商品的關稅也提高到了212%,成為歷史新高。
據澳大利亞的一位業內人士說:如果沒有中國市場,僅靠自身市場,澳大利亞目前「無福消耗」!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會影響到生產問題。換句話說就是中國不要,澳大利亞的龍蝦根本吃不完。
澳大利亞原本以為中國不要,可以出售給歐美等國家,沒想到,歐美國家不買單也就算了,反而還趁機搶奪了原本屬於澳大利亞的中國市場。此時不搶更待何時,這麼好的機會擺在眼前歐美國家不可能放過。現在,英法美等國相關農產品的出口數額已陸續出現增長。
由於澳大利亞的龍蝦出口困難,就只能轉向國內市場賤賣了,可以說是賣出了史上最低的跳樓價。原本125澳元(約人民幣600元)一公斤的鮮活巖龍蝦如今只需要75澳元(約人民幣360元)就能買到。對於最好品質的巖龍蝦,100澳元(約480元人民幣)可以輕鬆買到一公斤。如果去龍蝦經銷商那裡甚至能買到30澳元的鮮活巖龍蝦。對於澳大利亞國內民眾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這下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吃個夠了。
實際上,除龍蝦外的其他海產品也將被中國「拒之門外」,而且不止是海產品,澳洲煤炭、大麥、原木、葡萄酒、銅及糖的對華出口也面臨被叫停的風險。澳洲出口商將面臨6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287億元)的損失。
之前中澳兩國籤署了自由貿易協定,促進兩國經濟發展,使得澳洲海產品越來越多地銷往中國。作為進口大國,中國也是澳大利亞的最大貿易合作夥伴。在2019年,中澳雙邊貿易額為就為1589.7億美元,其中,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1039.0億美元更是佔據了澳整體貿易額的三分之一。可想而知,流失了與中國的合作,澳很難短時間內找尋到替代中國如此大需求的買家。
作為美國的「反華前鋒」,澳大利亞完全沒有意識到,失去了中國市場這個最大的「金主」,會對澳經濟造成多大的損失和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