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大哥一首《山丘》微博一地「淚奔」

2020-12-20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樂壇大哥李宗盛日前推出十年來第一首自己的錄音室單曲《山丘》,引發華語樂壇很多歌手、樂評人、企宣、記者刷屏,包括劉若英、辛曉琪、陳妍希等歌手紛紛推薦,「聽到落淚」的評價不絕於耳,樂迷也紛紛表示「大哥就是大哥,只有這樣的歌曲才能動人心弦」。

  10年了,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

  金曲獎頒獎典禮的當天中午,相信音樂公司的官方微博全球首發55歲的李宗盛十年來唯一一首錄音室作品、2013年最新單曲《山丘》,這,離1983年他創作第一首歌《結束》足有30年。

  繼三年前的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給自己的歌》,一向慢工出細活的李宗盛(大哥),這首新歌足足寫了十年。大哥透露這首歌旋律早在十年前出SARS肆虐的時候就寫好,但是詞是到前兩個月才真正完成。這一等也讓合作的相信音樂公司損失慘重,遭「產業局」撤銷資格及300萬新臺幣輔助金,更嚴重的是相信音樂未來兩年不得申請輔助,最高損失2700萬新臺幣。對此,相信音樂公司執行長陳勇志反而幫大哥說話,「他的問題在於割捨,因為想分享的人生經驗、感情太多;他和大部分藝人不一樣,再發片不是要多流行轟動,而是要講別人不敢講的話。」

  但成品出爐,又讓陳勇志確定「不催大哥是對的」。新歌《山丘》一經發布在數天內引發2萬多的轉發,包括愛徒劉若英、實力唱將楊宗緯、辛曉琪、國民女神陳妍希、內地演員小宋佳、柯藍等藝人對大哥的新歌都讚不絕口。豆瓣音樂更是打出9.1的超高分,網絡「零差評」的人氣是近年唱片市場少見之象。

  20年了,新專輯還是「不確定」

  《山丘》被稱為是「李宗盛十年來唯一一首錄音室作品」,但其實在2009年與羅大佑、周華健、張震嶽組成「縱貫線」樂團時,李宗盛曾演唱過一首自己創作自己演唱的歌曲《給自己的歌》,這首歌也感動了無數人,並獲得第22屆金曲獎最佳作詞、最佳作曲、年度最佳歌曲三項大獎。隨後他還有為楊宗緯製作《原色》專輯,而李宗盛自己的錄音室專輯,還要追溯到20年前的《不舍》。

  對於樂迷千呼萬喚的新專輯,李宗盛早前做客臺灣DJ馬世芳節目時曾留下「呈堂證供」———開玩笑說如果在2011年底做不出就學狗叫,但到現在也才有了這一首《山丘》。雖然單曲《山丘》率先推出,但李宗盛何時能發行專輯,陳勇志也不確定,因為光是等單曲就等了一年!陳勇志表示:「目前就先做單曲,只要把李宗盛的歌追出來,能有第一首,慢慢就會有第二首、第三首,東西好比較重要。」他還表示,連MV第一版何時能交片都不知道,只希望單曲能在七月底發行。而對於新專輯,李宗盛表示接下來的創作會更傾注於人生、衰老、歲月以及孩子。

  微評論

  @劉若英:這就是李宗盛,永遠走在我們的前面,然後誠實地唱給我們,告訴我們人世間的悲歡……有一天,你會發現,他寫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

  @陳妍希:讓人潸然淚下的歌,咒罵人生太短,唏噓相見恨晚。

  @五月天瑪莎:一個音樂人創作至此,即使只有一把吉他,你都可以在心裡頭感覺到這首歌的重量感壓著你的心頭喘不過氣。

  @柯藍:一遍又一遍聽李宗盛的《山丘》。身經百戰千瘡百孔後還懂得微笑,還能夠自嘲的人很可愛,哪怕是開口山東腔的臺灣大叔。為什麼男人老了才可愛,真替你們and我們著急。

  延伸閱讀

  近期歌手都很忙

  這廂李宗盛推新曲  那廂歌手忙「跨界」

  近日,大哥李宗盛以新歌闡述10年人生感悟,難得的好歌引發了眾多歌手與樂迷的共鳴,網絡「零差評」的人氣在近年唱片市場少見之象。這也不盡讓人有這樣一個疑問,現如今,樂壇的好歌資源實在太少,還有多少歌手仍然在堅持推出好的歌曲,願意慢工出細活的去創作一首好歌曲。而近年以來,我們看到的是這樣一種現象,由於內地電視綜藝節目搞得如火如荼,不少歌手扎堆玩「跨界」,有人拿起話筒做主持,有人端起架子做導師……在各種跨界中,有人成功了,好評不斷,拓展了自己的演藝生命;也有人失敗了,差點沒被各方口水淹死,但迅速集結各種話題。

  歌手熱鬧玩綜藝

  近年來綜藝節目紅火,產生了大量綜藝咖的需求,還有著楊坤、庾澄慶通過《中國好聲音》一檔節目再次爆紅的榜樣,綜藝節目的誘惑無疑很大,吸引了不少知名歌手都紛紛往裡扎。

  在今年備受關注的幾檔選秀綜藝節目中,羅大佑、陳奕迅、鄭鈞被拉到了一起當上了《中國最強音》的導師;李玟、韓紅也坐上了《中國夢之聲》導師席。那英、庾澄慶、汪峰、張惠妹組成《中國好聲音》第二季新的導師陣容;國內最老牌的選秀節目———湖南衛視的2013快樂男聲則邀來了陶晶瑩、謝霆鋒、李宇春當評委。

  不過,對於陳奕迅在《中國最強音》的表現,網友感覺有一種「水土不服」的「違和感」,至於他身上那種瘋瘋癲癲的搞怪個性,在節目裡也發揮不出,與其他導師似乎並不合拍。而最近,有關陳奕迅抱怨被其他三位導師孤立的新聞更是讓傳聞甚囂塵上。

  同樣讓人感覺與節目風格有點格格不入的,還有華語樂壇「教父」級的人物羅大佑。當初羅大佑願意「屈尊」到電視節目裡當「導師」,讓觀眾震驚,也讓業內人士認為是一個相當有趣的選擇,可惜羅大佑全程卻將冷酷進行到底,話也不多,因而關於「老來得子的羅大佑是迫於經濟上的壓力,為了多賺奶粉錢才出來接節目」的傳聞就從未間斷。

  此外,媒體對韓紅在迄今為止在 《中國夢之聲》中的表現的評價是「戲份太足」。論資歷,她是今年出現在導師陣營中除了那英之外最資深的內地一姐;論唱功,她的高音區清澈嘹亮,鮮有人能出其左右。不過她在夢之聲中的戲份一點也不比黃曉明的少。愛掉眼淚的她幾乎每集節目中都會哭上一次甚至幾次;她與黃曉明之間以 「皇上」和「愛妃」互稱,當家做主的氣派十足;她幾乎會對每一位晉級的男學員說,來吧做我的徒弟,我一定能把你帶得更好……而觀眾更想看到的是,她如何能將自己多年來對音樂的理解和演唱技巧告訴學員。

  可見,歌手雖各懷目的擠入綜藝圈並期待好結果的前提是,你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和專長選對路子,這樣才能達到娛樂大家、提升人氣、名利雙收的效果。

  歌手跨界當主持

  在港臺娛樂圈,歌手轉型當主持人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據知臺灣娛樂圈80%以上的知名主持人都是歌手改行的,諸如陶晶瑩、庾澄慶、張菲、吳宗憲、阿雅 、小S等都是歌手出身。在內地娛樂圈,歌手轉主持人的還比較少見,好久之前的成功例子有戴軍和孫國慶等人。今年,螢屏選秀颳起一股「跨界風」,歌手轉主持人現象忽然「井噴」,先是胡海泉靠主持《我是歌手》一鳴驚人,憑著兩個「痣」又紅了一把;之後眾多樂壇好手也紛紛試水主持界:沙寶亮、田震、楊鈺瑩等等。最近全面復出娛樂圈的林志穎也宣布當主持人了。

  然而,歌手扎堆跨界,惹來不少非議,更有甚者認為如今歌手是不務正業。但不少歌手以及業內人士認為,歌手轉型做主持人有一個「難言之隱」,現在的音樂市場不景氣,聽眾習慣了網絡免費音樂,不再花錢買唱片、CD,歌手出專輯普遍賠錢,長此以往,歌手沒有渠道推廣自己的作品和知名度,連生存都很困難,不得不另闢蹊徑,轉做主持人也是一條「退路」。當然也不是每一個歌手轉型都能成功的,太冷、太酷的歌手不太適合當主持人,而有親和力、表現欲強的歌手轉型就很容易,但是歌手轉型當主持人首先要找準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節目,最好是節目本來就和音樂有關,所以他們很快就能適應節目,也更容易被觀眾接受並一炮而紅。(綜合)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