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暢好鄉35戶貧困戶喜獲分紅

2020-12-24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20日一大早,五指山市暢好鄉番賀村村民黃子華就來到暢好野山雞種養專業合作社,喜滋滋領到了4800元分紅。

  據了解,暢好鄉採取「政府+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野山雞養殖,年終扣除成本後合作社和貧困戶按照3:7的比例進行分紅。去年10月加入合作社的第一批35戶貧困戶,當天總共領到第一批分紅近11萬元。「這麼好的政策,剛開始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在分紅大會上,貧困戶陳海峰說,今年他準備擴大養殖規模。

  合作社負責人趙作海表示,「政府+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提高了養殖水平和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了經濟效益、降低了養殖風險和養殖成本,所以才有了較好的收益,貧困戶與社員才能實實在在地看見成效。(記者賈磊 通訊員王國軍)

相關焦點

  • 五指山市暢好鄉毛招村第一書記李燕龍: 為扶貧奉獻山區
    談及自己一年多的駐村工作,五指山市暢好鄉毛招村第一書記李燕龍如此總結道。&nbsp&nbsp&nbsp&nbsp從國企員工到五指山市暢好鄉毛招村的第一書記,對於李燕龍來說是一次極大的轉變。&nbsp&nbsp&nbsp&nbsp上任伊始,李燕龍就開始入村走訪熟悉環境。
  • 金鄉縣司馬鎮140戶貧困戶喜獲「清涼套餐」
    司馬鎮司馬村村貧困戶王某邊忙著試新衣服,一邊跟包戶幹部王軍升道著感謝。  為進一步改善貧困戶的精神面貌,司馬鎮積極爭取協調,為140戶貧困戶每人發放一件新T恤,為全鎮貧困戶配發「扶貧特惠保」保單,為貧困戶及時送上了「清涼套餐」。
  • 合陽縣洽川鎮南義社區召開貧困戶分紅大會
    10月15日上午洽川鎮南義社區召開洽川水鄉九眼蓮專業合作社蘇陝扶貧協作項目分紅大會,參會人員有洽川鎮全體班子成員、南義社區兩委幹部、南義社區66戶貧困戶代表,邀請到縣人大副主任、文化局局長、發改局副局長、扶貧辦副主任共計130餘人,會議由鎮長主持
  • 霑益西平:光華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喜領分紅笑開顏
    10月14日,西平街道2020年「三園」種植建檔立卡戶分紅大會在光華社區召開,社區16戶貧困戶參加2020年「三園」種植分紅,每戶喜領年底分紅2000元。光華社區引進曲靖市霑益區晨兮種植有限責任公司從社區實能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50畝,按照統一規劃,織造綠色食材品牌網絡,建立西瓜、草莓種植大棚基地,積極開發產業扶貧項目,推行「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
  • 彭澤縣東升鎮桃紅村召開2020年度貧困戶分紅大會
    12月15日,彭澤縣東升鎮桃紅村召開了2020年度建檔立卡貧困戶年終分紅大會,全村3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領到了3900元桃紅產業扶貧專業合作社發放分紅資金,以及590元的三講一評獎補金。會上,駐村第一書記分別宣讀了該村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總結及產業分紅方案,並將合作社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做了詳細說明。村委會主任、合作社負責人緊緊圍繞村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作了表態發言;村黨支部書記霍文秀從村級班子建設、產業發展、居民安全注意事項等方面作了發言。
  • 開華街道梨銀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拿到第一份分紅
    9月10日,開華街道梨銀社區的3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齊聚社區活動室內等待第一次分紅,共享金秋收穫喜悅。當天,32戶貧困戶家庭代表有序進入活動室,在籤名冊上簽字之後,整齊坐在活動室內等待分紅。合作社工作人員按照籤名冊上的排序,一一開始進行分紅。據了解,威寧縣梨銀惠誠種植專業合作社於2019年12月註冊,於2020年2月批覆後正式開始運營。合作社集魔芋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通過延長產業鏈,提升魔芋產品附加值,帶動當地魔芋生產,幫助老百姓種植魔芋增收致富。
  • 徐聞坑仔村39戶貧困戶摘「窮帽」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日前,記者走訪徐聞縣海安鎮坑仔村了解到,該村幫扶單位徐聞縣住建局採取就業轉移,並著重在扶貧項目上做文章,做強「造血」功能,助力該村精準扶貧戶39戶136
  • 老典型的新作為:山西西溝村為貧困戶分紅74000元
    韓傑 攝(新春走基層)中新網長治2月1日電 題:老典型的新作為:山西西溝村為貧困戶分紅74000元作者 範麗芳 劉佳作為太行精神和紀蘭精神的重要發源地,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與全國著名勞模申紀蘭的名字一同被外界所知。
  • 羅城貧困戶喜獲「鳳凰寨」新房鑰匙
    羅城貧困戶喜獲「鳳凰寨」新房鑰匙       羅城訊 5月18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舉行易地扶貧搬遷鳳凰寨集中安置點交房儀式。縣長潘秋琳參加儀式並講話,縣政協副主席韋書強主持儀式。
  • 古丈「百企聯村」民企給利益 聯結建檔立卡戶分紅
    12月20日,古丈縣萬草藥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該縣古陽鎮且茶村牛兒山組為該村2018年度利益聯結建檔立卡戶分紅。  據悉,萬草藥業公司成立於2016年11月,是一家主要從事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和營銷的民營企業。該公司已建成各類中藥材種植基地近800畝,帶動農戶分散種植400多畝,累計帶動6個鎮222戶建檔立卡戶991人。
  • 茂南64戶相對貧困戶脫貧!鬥門「造血」幫扶塘邊村
    自2016年起,在牽頭幫扶單位珠海市鬥門生態農業園管委會和各幫扶成員單位的努力下,塘邊村精準脫貧工作紮實推進,有勞動能力貧困戶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到14040元。截止2020年5月,塘邊村64戶相對貧困戶已經全部實現脫貧。
  • 3年61戶貧困戶全部脫貧!這個村是怎麼做到的?
    站在村裡的脫貧攻堅作戰圖前,坪圍村黨支部書記李遠通向記者介紹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3年時間,61戶貧困戶186人全部脫貧,村集體收入從2015年的4.5萬元增加至2018年的45萬元。去年,貧困戶獲得的無花果集體分紅和入股產業園集體分紅各20萬。  「接下來,我們要做強村集體經濟,今年村集體經濟要力爭突破100萬元,帶著村民一起致富!」李遠通表示。
  • 「戶貸企用」頻頻爆雷,貧困戶「救命錢」成了「唐僧肉」?
    一位貧困戶生氣地說:「太不像話了,這哪是扶貧,簡直是坑貧!」對於這家龍頭企業,該縣扶貧辦主任也很不滿意。他介紹,2017年,縣裡16戶貧困戶,每戶將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交由蒙羊肉業公司運營,協議期4年,每年按照8%向貧困戶分紅並負責還本。「2019年,分過2次紅後,蒙羊肉業公司經營狀況就出問題了!」
  • 小青瓜「逆襲」記——海南省五指山市番陽鎮科技助脫貧工作紀實
    在海南省五指山市番陽鎮番陽村,村民邢國良夫婦正在青瓜地裡忙碌著,滿是汗水的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今年初, 番陽鎮青瓜種植面積從1000畝擴大到1600畝,畝產從5000斤提升至約10000斤,收購商從東挑西揀變成了排隊收購,2019年初,五指山市番陽鎮傳統種植作物——青瓜,實現了這樣的「逆襲」。
  • 河北青龍:北山根村12戶42口人拿到了分紅
    1月15日上午,秦皇島青龍貧困戶王金利告訴記者,「駐村工作組功勞大呀!」據秦皇島市委統戰部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白志龍介紹,這筆分紅來自5個產業,包括縣內兩個資產收益類項目及村裡養羊合作社、光伏電站等項目的入股分紅。隔河頭鎮北山根村共有十幾戶養羊,44歲村民鮑繼國是養羊大戶,多時欄內有1000多隻羊,現在還有800多隻。
  • 白瓜村18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每年增收超過千元
    原標題:白瓜村18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每年增收超過千元——一張張笑臉 見證村民苦盡甘來   12月11日,時隔一年多,記者再次走進銅川市耀州區小丘鎮白瓜村
  • 魯山縣瓦屋鎮:食用菌大棚以「六金」模式帶動550戶貧困戶增收
    3月23日, 魯山縣瓦屋鎮土橋村貧困戶焦五發採摘香菇時高興地說。目前,瓦屋鎮已建成1196座食用菌大棚,年種植香菇837萬袋,年產量8370噸,產值8300多萬元。該鎮依託11個食用菌種植基地打造「香菇小鎮」項目,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以「六金」模式帶動550戶貧困戶增收。土地流轉獲租金。
  • 抹角村:稻田魚喜獲豐收
    在農業產業的推動下,烏沙鎮抹角村「三變」改革示範村發展的稻田養魚項目在春節前夕喜獲豐收,咱們一起去看看。 2019年7月,烏沙鎮抹角村在革裡組發展了40畝稻田養魚項目,其中養殖的黃金鯽魚,也就是農村常說的鯽殼魚在今年元月喜獲豐收。
  • 桂平:「七個萬」特色產業帶富八千多貧困戶
    50多歲的貧困戶陳瑞文說:「農閒時來果園打工,每天可拿到100元左右工錢,平均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正在指導村民進行果苗護理的示範基地負責人蔡水軍介紹,該基地面積300多畝,從2017年開始投產,主要以培育堅果樹和果苗為主,是桂平市及周邊地區的澳洲堅果種苗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