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貸企用」頻頻爆雷,貧困戶「救命錢」成了「唐僧肉」?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圖集

多年來,扶貧小額貸款在助力貧困人口發展產業「拔窮根」上發揮了巨大作用。但這筆錢很大一部分轉交到了企業,成了「戶貸企用」,很多地區屢屢出現「貸得出、收不回」問題。即使國家有關部門多次發文糾正,也未能有效阻止扶貧領域的爆雷。

記者調研發現,與「戶貸企用」性質極其相似的其他「資產收益」扶貧模式也暴露出諸多風險。受訪專家和基層幹部表示,在鞏固脫貧成果的關鍵時刻,各地亟須用好、管好扶貧資金,把扶貧資金風險降至最低,讓貧困戶真正受益。

企業「龍頭」變「債頭」,政府無奈「補窟窿」

扶貧小額貸款用著用著沒影了,紅也不分了,本金更是還不上……今年4月,北方某縣1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將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內蒙古扶貧龍頭開發企業——蒙羊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蒙羊肉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一位貧困戶生氣地說:「太不像話了,這哪是扶貧,簡直是坑貧!」

對於這家龍頭企業,該縣扶貧辦主任也很不滿意。他介紹,2017年,縣裡16戶貧困戶,每戶將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交由蒙羊肉業公司運營,協議期4年,每年按照8%向貧困戶分紅並負責還本。「2019年,分過2次紅後,蒙羊肉業公司經營狀況就出問題了!」多次追繳無望後,縣裡一方面讓貧困戶終止了協議,另一方面籌措資金歸還了銀行全部貸款,並聯手貧困戶將企業告上法庭。但這家企業至今沒償還80萬元本金,目前法院計劃強制執行。

還有內部人士透露,蒙羊肉業公司在獲得80萬元扶貧小額貸款後,轉頭又借給一個名叫「曹磊」的人使用,貧困戶和扶貧小額貸款稀裡糊塗地成了一些人融資的工具。面對指責,蒙羊肉業公司總經理武世龍辯解:「我們也催了,是曹磊還不上了。」

作為國家、自治區分別選出的龍頭企業,蒙羊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還有不少荒唐事。在多個地級市裡,這家企業以購買羔羊等名義,讓養殖大戶申請大額貸款,並以合作之名,將這些貸款收來自己使用,並拖延不還,導致養殖大戶逾期被起訴,貸款總額至少2000萬元。記者調查發現,這家企業「巨債」纏身,目前至少負債10億元。

該地暴露出的問題,並不是孤例。記者梳理發現,2017年7月以前,不少省區市普遍推行「戶貸企用」模式。按照扶貧小額信貸「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的特徵,近兩年多地陸續出現企業還不回貸款的問題。

今年上半年,廣西西林農商行逾百戶「戶貸企用」扶貧小額貸款出現風險,參與企業經營狀況出現問題,難以償還貸款,引發上百宗訴訟;安徽省六安市15家優質企業累計獲得「戶貸企用」扶貧小額貸款兩千餘萬元,但部分企業出現經營困難,只好通過房產抵押、信用擔保等方式,儘快償還「戶貸企用」貸款……

扶貧款進了企業籃子,資產收益扶貧模式需警惕風險

記者了解到,國家有關部門此前就已意識到扶貧小額貸款「戶貸企用」風險問題,2017年、2019年多次發文,強調「扶貧小額信貸要堅持戶借、戶用、戶還」,一些省區市開始逐步清理存量貸款。2020年3月,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又下發通知,要求堅決糾正「戶貸企用」問題,各地加緊「清零」。儘管總體工作向好,但各地仍接連出現「戶貸企用」本金追不回問題,在拷問爛帳如何收尾的同時,也為其他資產收益扶貧模式敲響了警鐘。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南大學社會學系講師田孟說,近幾年,各地政府大力開展產業扶貧,但政府主導的產業扶貧始終處於政府行為與市場邏輯的巨大張力間,面對市場風險,地方政府傾向於把產業扶貧資金交由龍頭企業經營,這種模式短期內可以給貧困戶分紅,但長遠來看值得商榷,特別是受產業扶貧項目選擇單一、同質化競爭、企業經營不善甚至鑽空子等因素影響,多地出現扶貧資金投入產出不高甚至大量虧損的困局,教訓非常深刻。

西部某農業銀行支行行長分析,「戶貸企用」相當於企業不出本錢,全靠借錢投資。一旦企業出現經營問題甚至破產,貧困戶很可能連「股本」都收不回來,更無法償還銀行貸款,進而陷入非常被動的境地。「即使貸款如期償還、分紅一分不少,可雙方合同到期,股金退回,貧困戶就少了一塊收入,脫貧效果打折扣。」同時,換個角度看,「戶貸企用」也是有的地區懶政的表現,「繡花」式扶貧被簡單化為定期分紅。

這種類似的風險問題,目前也存在於其他多種資產收益扶貧模式中。位於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一位扶貧辦主任介紹,目前,貧困戶產業扶貧資金入股企業按年獲得分紅,地區扶貧協作資金、專項扶貧資金入股企業按年獲得收益等資產收益方式,在各地普遍存在,少則每戶幾千元至數萬元,多則單筆投入上千萬元。「這些資產收益模式與『戶貸企用』的性質非常相似,都是把錢投入企業籃子裡,貧困戶或村集體定期獲得收益,它們共同的風險都來自於企業的經營狀況難以控制。」

「目前國內的扶貧資產管理工作主要在試點城市展開,多數地方剛開始摸索,還有一些地區甚至處於空白,對資產收益模式風險管控的認識水平、技術水平很有限,客觀上增加了風險。」這位扶貧辦主任說。

目前來看,各地對扶貧企業的動態監測、管理工作還存在困難。記者採訪時了解到,由於經營不善等因素影響,有的省近年剔除出去了200餘家扶貧龍頭企業。即便如此,對於個別保留下來的扶貧龍頭企業,地方農牧、扶貧部門並不清楚其財務真實狀況,連有的龍頭企業負債數億元都不知情。更有扶貧龍頭企業動起「歪腦筋」,將從貧困戶那裡獲得來的扶貧資金,又轉借給第三方使用。這些問題,無疑讓資產收益扶貧模式潛藏更大的黑洞。

時刻繃緊監管弦,一分一釐都要花到刀刃處

目前,扶貧小額貸款「戶貸企用」的著火點還在蔓延,指向資產收益扶貧模式的風險亟須嚴格控制。為避免扶貧資金縮水甚至「打水漂」,多方建議妥善解決「戶貸企用」逾期問題,儘快在全國加強扶貧資金後續管理,強化對扶貧企業的動態監管,同時還應反思扶貧資金的投入管理模式,轉變產業扶貧中的「行政外包製」思維,從根本上規避扶貧資金的使用風險。

首先,妥善處理扶貧小額信貸「戶貸企用」掃尾工作。內蒙古興安盟扶貧辦副主任楊昌波建議,全國各地「戶貸企用」尚未清理完成的地區,要抓緊全面摸底本地情況,制定問題臺帳,加快清理工作。他認為,對於「還不回」貸款的扶貧企業,可區分情況對待。倘若是企業受疫情等影響出現暫時困難,可幫助企業將扶貧小額貸款轉為商業貸款,挺過難關;對於發展無望的扶貧企業,建議政府在企業破產清算中及時介入,確保有效解決貧困戶的本金問題。

其次,強化扶貧資金後續管理,通過嚴格規範擔保抵押來「拴牢」風險。內蒙古小額信貸協會秘書長嶽曉波說,「戶貸企用」的教訓,深刻地提醒資產收益扶貧模式,絕不能「一投了之」,必須嚴格規範扶貧企業的抵押擔保工作,防患於未然。她介紹,目前內蒙古等國家扶貧資產管理試點地區,通過農戶們委託村集體與企業籤署抵押合同,尋找第三方擔保公司進行擔保,與企業法人籤署個人房產抵押協議等方式進行風險控制,具有一定借鑑意義,值得其他地區學習。

再次,強化扶貧企業的動態監管,把扶貧資金置於「安全放心」之處。北京市聞澤律師事務所連大有律師建議,資產收益扶貧模式一方面要找好「合伙人」和「經理人」,從源頭控制風險,另一方面要注重形成物化資產,警惕高風險運營模式。同時加強動態監測和管理,及時掌握扶貧企業經營狀況,嚴控意外風險發生。此外,應鼓勵資產收益實施主體購買商業保險,增強履約償付能力。

最後,儘快轉變強政府、弱市場的產業扶貧現實錯位。田孟建議,在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過渡的過程中,亟須認真思考扶貧資金的投入管理模式,政府應向引導者和協調者轉型,充分尊重產業扶貧的市場邏輯,避免簡單粗暴地把產業扶貧「行政外包」給企業,從根本上規避扶貧資金的使用風險。(記者 張麗娜 王靖 安路蒙)

責任編輯: 薛濤

相關焦點

  • 「戶貸企用」頻現爆雷,貴州探尋「六保一貸」金融精準扶貧新模式
    這一風險也轉嫁到建檔立卡精準貧困戶身上,從而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帶來徵信問題。  精準扶貧要找準病根、對症下藥。多年來,扶貧小額貸款在助力貧困人口發展產業「拔窮根」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戶貸企用」,是前幾年常見的一種信貸扶貧模式,一經推出,受到多地歡迎,不少貧困戶在這種模式帶動下脫貧摘帽。
  • 江口農村信用社 「戶貸企用」扶貧小額信貸「清零」
    8月31日,江口縣聯社在全市率先完成「戶貸企用」的「清零」任務,有效化解扶貧小額信貸「戶貸企用」風險向貧困戶轉移,為貧困戶撐起了安全傘。  專班清收。縣、鄉、村三級聯動,專班、專人進村入戶開展摸底排查,對全轄「信用社+企業+貧困戶」「信用社+合作社+貧困戶」「信用社+貧困戶」這三種模式的扶貧小額信貸進行全面排查摸底梳理,做到底數精準、問題精準,紮實全面開展摸底排查工作。
  • 「救命錢」怎麼就成了「唐僧肉」?
    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屢屢發生,制度漏洞亟待完善——「救命錢」怎麼就成了「唐僧肉」?防範漏洞管好個人醫保卡該如何防範漏洞,保護好我們的「救命錢」?避免此類案件的發生?
  • 醫保「救命錢」怎麼就成了「唐僧肉」?
    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屢屢發生,制度漏洞亟待完善—— 「救命錢」怎麼就成了「唐僧肉防範漏洞管好個人醫保卡該如何防範漏洞,保護好我們的「救命錢」?避免此類案件的發生?譚勁松建議,加強對醫保參保居民的法治教育,對違規出借、出租醫保卡的持卡人,要加大行政處罰力度,視情況給予暫停一段時間醫保待遇的處罰,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營造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治氛圍,充分發揮法律一般預防作用。
  • 長租公寓預付金不是「唐僧肉」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長租公寓入住率下降,租金收入減少,特別是來自「租金貸」業務的現金流銳減,導致部分長租公寓企業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最近,蛋殼公寓就接連傳出拖欠供應商帳款和房東租金、租客被斷水斷電的消息。一時間,長租公寓背後的「租金貸」模式及預付租金使用的監管問題引發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 2019,有一種爆雷叫教育貸
    教育行業頻頻出現的爆雷事件,將矛頭引向了教育貸。 所謂的教育貸也叫教育分期,是一些有培訓資質的學校和機構為學員開展學費分期支付的一種繳費模式,服務提供方可以是學校機構本身,也可以是第三方金融機構。用資本幫教育公司去扛,沒有正常商業模式,預收款中斷的時候,資金斷流問題就出來了,「一爆雷就是大雷」。 03 教育貸背後的網際網路巨頭 危機往往因教育機構跑路而爆發,但在背後放貸的金融機構也不是完全無辜。
  • 壽陽農商銀行松塔支行:「貸資入企」助脫貧
    本報晉中消息 近日,壽陽農商銀行松塔支行舉辦「貸資入企
  • 網絡租房交易服務平臺頻爆雷,消費者如何防範?
    」時間發生在今年的企業有40多家,佔比四成,其中近七成是由於「高收低租」的模式導致。何為租金貸說起網絡租房交易服務平臺和租金貸,蛋殼最近無疑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作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它的爆雷致使數以萬計的租客和房東面臨財產損失,無數使用了租金貸的消費者更是面臨無房可住還要繼續還貸的困境,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對網絡租房交易服務平臺及租金貸合理性的質疑。
  • 復讀生又成「唐僧肉」?
    大河網訊 公辦高中違規招收復讀生,復讀費從幾百到上萬—— 復讀生又成「唐僧肉」?圖片資料2點擊事實:高考過後,復讀成了落榜生的熱門話題。連日來,焦點網談和河南手機報接到網友和讀者投訴,高中復讀班又成唐僧肉,很多公辦高中在利用分校大招復讀生。網友對此不解: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多年來明確規定,嚴禁公辦高中辦復讀班,只有民辦學校才可以辦復讀班。可一些高中為了一己私利違規招生,而且收費混亂,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高中復讀班收費到底有沒有統一的標準?焦點網談記者由此展開了調查。
  • 灰姑娘舞蹈、韋博英語……培訓機構為何頻頻「爆雷」
    為什麼機構會頻頻「爆雷」?教育培訓行業是個「慢行業」,沒有經年累月的經營,很難成就好的口碑,而一旦急功近利起來,品牌被毀就只在須臾之間。縱觀那些倒閉的培訓機構,從「爆雷」一詞就能看到發生了什麼。「爆雷」是典型的網際網路術語,一般用於形容網際網路金融行業。
  • 長租公寓頻爆雷,引發監管關注,微眾銀行緊急調整租金貸方案
    長租公寓品牌蛋殼的「爆雷」也牽連到與之綁定「租金貸」的微眾銀行。繼12月2日晚,微眾銀行公告將給予蛋殼租戶剩餘貸款本金將免息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12月4日中午,微眾銀行給出了最新的解決方案。根據此前公告披露,截止12月1日,有16萬多蛋殼公寓客戶在微眾銀行辦理了租金貸業務。對受到蛋殼公寓暴雷影響的客戶,剩餘貸款本金將免息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事實上,自蛋殼公寓爆雷以來,作為租房消費貸款的資金方,微眾銀行一直處於爭議之中。
  • 教育培訓機構頻頻「爆雷」 不得不防
    經營近20年且在全國擁有千家校區的老牌培訓機構——優勝教育近日「爆雷」。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分析認為,優勝教育「爆雷」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疫情對於線下教育有較大衝擊;另一方面,該機構擴張過於迅速,對資金流管理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
  • ...嚴罰誘導租金消費貸】長租公寓企業接二連三地「爆雷」,讓監管...
    >2020-11-19 07:15:02來源:FX168 【深圳發緊急通知防長租公寓爆雷:嚴打高進低出、長收短付 嚴罰誘導租金消費貸】長租公寓企業接二連三地「爆雷」,讓監管層再出重拳。
  • 農村貧困戶貸5萬貼息貸款,用時爽還時難,千萬別給自己找麻煩!
    其實,關於貧困戶想要錢這事兒國家早就想到了,在貧困戶致貧原因中,有一項叫「缺資金」。在我們這裡,如果是因為缺資金成為貧困戶的,可以到銀行貸5萬元的貼息貸款,三年內由政府貼息,這對貧困戶來講真是天大的好事。但是,好事是好事,在農村裡也出現了一些貧困戶貸完款,到期之後卻還不上款的尷尬局面。那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 P2P頭部平臺人人貸爆雷 利息全無 本金6.5折才可取現
    近幾年,更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網貸平臺相繼爆雷。人人貸而近日,就連曾經的P2P頭部平臺人人貸也爆雷了,早在一個月以前,就有傳聞人人貸出現債轉通道收緊的問題,之前的爆雷平臺基本都是高息平臺,而人人貸的利息是8%。目前,許多出借人發現到期後沒有資金到帳,錢已經很難通過正常渠道取出來。
  • 西遊記裡,長生不老唐僧肉的消息是誰傳出去的?唐僧肉怎麼吃才有效?
    西遊記裡,長生不老唐僧肉的消息是誰傳出去的?唐僧肉怎麼吃才有效?  姜子已經說過,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真相,是佛教搶地盤向東土大唐傳經賺錢。九九八十一難既然是用來考驗唐僧的,是設計好的以唐僧為誘餌消滅異己的局。那麼,誰設計的局,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到底是誰在製造、傳播唐僧肉長生不老的消息呢?
  • 爆雷的P2P大佬,割韭菜的學霸
    原文標題:《爆雷的P2P大佬,為什麼清華北大的特別多?》。 人人貸終究還是爆雷了。 這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對於很多人來說,第一反應不過是,「哦。」 但這次爆雷,還是有著特別之處的——創始人,又是來自北大的。 人人貸的背後,是出自於百年名校北京大學的創始人,創始人團隊均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 潮陽老人痛失救命錢!
    據網友爆料,在金灶東坑村有戶人家前幾天家裡遭小偷入室盜竊,小偷很是猖狂,直破大門將屋主多達6.7萬的現金直接偷走。目前事主已經報警!
  • 「救命錢」成了「唐僧肉」,詐騙醫保基金案件多發
    防範漏洞管好個人醫保卡該如何防範漏洞,保護好我們的「救命錢」?避免此類案件的發生?譚勁松建議,加強對醫保參保居民的法治教育,對違規出借、出租醫保卡的持卡人,要加大行政處罰力度,視情況給予暫停一段時間醫保待遇的處罰,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營造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治氛圍,充分發揮法律一般預防作用。
  • 吳小波說法律丨長租公寓頻頻「爆雷」,租房子時我們要注意什麼?
    這是一個大商機,也就引來了很多資本的關注,形成了一個產業叫「長租公寓」,但是近期頻頻發生的長租公寓「爆雷」事件,引發了大家諸多的關注,這些爆雷事件不僅僅影響租客權益,也直接傷害了出租方業主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