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閆巖 趙馳)受新冠肺炎影響,各地均出現了農產品滯銷問題。2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北京超市發連鎖超市與受困合作社達成蔬菜採購協議。未來幾日,將以每天6000斤的採購量從合作社購買蔬菜。
據悉,這批滯銷蔬菜來自河北香河五百戶鎮騾子王村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的近800畝地約120萬斤蔬菜產量。原本是餐飲企業的訂單種植蔬菜,但由於疫情影響,餐飲企業的停業導致無法消耗這批蔬菜。
事實上,受疫情影響,北京市周邊區域部分農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農產品滯銷問題。然而,超市作為農產品銷售的「大戶」,成為了滯銷農產品的一條出路。
據超市發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超市發在得知滯銷信息後,第一時間與北京市通州區和順義區進行了滯銷農產品採購對接。通過每天自提的方式,與北京市順義區楊鎮下營村對接採購大白菜1.5萬斤,與北京市通州區西集鎮橋上村對接採購大白菜已到貨3萬斤,與北京市通州區於家務回族鄉西垡村對接採購油菜每天0.4萬斤,並及時與所有農戶結清了商品貨款,解決了農戶的後顧之憂,到貨商品已陸續配送到超市發各門店進行銷售。
此外,家樂福也採購了3000斤滯銷芹菜,配送至北京天津20餘家門店銷售;沃爾瑪通過媒體、政府等多個渠道了解到全國各地的滯銷情況後,積極與全國各區域的受阻農戶聯繫實施產地直採,截至2月20日,沃爾瑪助農直採的滯銷蔬菜總量已近500噸。
值得注意的是,2月6日,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上線「北京市農產品供求信息填報平臺」,為疫情期間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農產品精準銷售提供支撐。
據了解,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各個生產企業、合作社、協會、聯合社、聯盟、超市、電商、供銷社、農資經營企業等相關單位,均可登錄平臺,進行農產品的銷售或需求信息的填報,以此來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有序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