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波早教遊戲!30個早教建構遊戲在家就能玩,可以省不少早教錢!

2020-12-11 什麼值得買

前段時間和大家分享了一篇玩樂高的文章之後,後臺留言裡不少媽媽都表示自家壓箱底的樂高又可以拿出來重出江湖了,也有很多媽媽跑去剁上一單了,果然大家都是五星級陪玩師,剁得了手,學得了玩經。

那麼我就再貢獻一個大招吧,除了樂高之外,小顆粒積木、磁力片這兩種建構玩具也是我的心頭愛,玩法很豐富。我家的小顆粒積木和磁力片已經「默認」是開發孩子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演繹能力的教具了。

購入的時候因為不想浪費這麼好的玩具,就在網上搜集了不少的陪玩資源,再加上平時又鑽研出了一些玩法。

第一部分、反覆抓握,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大家都知道,寶寶通過反覆抓玩具可以進行手部精細運動的鍛鍊,但我還想提供幾個有趣的,特別的玩法,適用於寶寶和這些建構玩具初次破冰,幫助寶寶鍛鍊手部肌肉的同時,愛上這些「小玩伴」。

搭配長畫紙和粗頭顏色筆——線條障礙賽

難度

準備一張稍長的畫紙,把積木平鋪在畫紙上,寶寶必須拿著筆繞開「障礙物」以S型的方向前進。方法很簡單對不對,但是彎彎繞這個過程很鍛鍊寶寶手腕動作的靈活性呢。

玩具壘高高

難度

利用建構玩具壘高高是個不錯的玩法,大家可以和寶寶互相比賽,來一個時間賽的壘高高。

用小顆粒積木壘高高考驗的是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通過調整積木的位置,保持積木不倒下。

用磁力片壘高高除了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之外,還要考驗他們動腦筋想想要如何用有限的積木疊得更高。

搭配粘土

難度

黏土是很實用的教材。讓寶寶在抓捏把玩的過程中體驗如何創造世界。黏土的功能太多了,比如可以增強觸覺感受,增加小肌肉的耐力,強化雙側協調,提升整合能力和手眼協調,還可以激發寶寶的想像力。

加上小顆粒積木可以這麼玩:

藏積木,即把積木用力塞到黏土裡;找寶物,即用力挖出藏在黏土裡的積木;蓋章,用積木在黏土上用力壓;黏土造型, 搭配積木還可以做出很可愛的恐龍,毛毛蟲等動物造型。

第二部分、七種建構玩法,巧妙進行數學啟蒙

孩子在認識世界的時候,所能感知和體驗的事物有限,他們的認識是一個小小的點,通過動手拼湊,可以幫助孩子把一個個獨立的「點」聯繫起來,這個過程相當於幫助孩子系統整合和構建知識體系。這種串聯的過程也是發散性思維和創新的基礎。引入實物也會更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拿數學啟蒙和英語啟蒙來說,要解決的首要難題是如何建立起孩子對概念的聯想。只要動用可以「拼湊」的建構玩具,可以幫助孩子順利攻破這個難題。

建 立 對 形 狀 的 認 知,初步建立「形狀」的概念

難度

像磁力片或者一些牌子的小顆粒積木,本身已經有幾種不同的形狀,而這些玩具的組合同樣可以拼出三角形、四邊形、梯形、六邊形、八邊形等多種形狀,大家可以用積木或者磁力片作為教材,帶寶寶認識各種形狀以及不同形狀的特徵,並讓寶寶在生活中指出同樣形狀的物品。

給建構玩具找朋友

難度

媽媽們也可以用畫筆把玩具的形狀描在紙上,然後讓孩子把相同形狀的積木放在紙上。

蒙眼猜形狀

難度

配對遊戲玩得很溜之後,可以讓孩子挑戰更高階的遊戲——蒙眼猜形狀。從一個相同形狀的玩具開始,媽媽可以先做示範,用不透明小罐子把同一個類型的積木或磁力片裝在罐子裡,然後伸手抓進去猜猜摸到的玩具是什麼形狀的。等孩子熟悉遊戲規則後,即可進行。當孩子還不太會說話時,可以引導他用手指出相同形狀的玩具。

當孩子逐漸熟悉這個遊戲和玩法之後,可適當增添被猜玩具的形狀類型。

帶著孩子進行形狀的組合和設計

難度

孩子在一開始接觸建構玩具,特別是磁力片時,會主動地擺弄和拼這些建構玩具。當孩子對形狀有一定的了解後,帶著他們有意識地進行形狀的組合和設計,這樣會加深他們對形狀的理解和記憶。

而且,無論是小顆粒積木還是磁力片,它們的形狀組合的方式有非常多,可拓展的空間很大,媽媽可以先帶著孩子熟悉組合的方法,對照著圖紙上的形狀把圖案拼出來,再放手讓孩子自己拼,假以時日,他一定玩得比你還溜。

網上有不少學習卡可以引導孩子拼形狀,卡片裡會告訴孩子需要用到幾塊什麼樣的積木去拼一個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挺有意思的,媽媽們也可以考慮自製這些學習卡,讓寶寶按照圖紙去拼圖形。

更多更複雜的圖形拼法,會帶給孩子們更多啟發。靈活的圖形組合會讓拼積木變得更加有趣味,孩子拼出了新的圖案,大家也記得及時送上鼓勵哦。

學 習 數 數 與 認 數 字

學數數

難度

建構玩具也可以拿來教孩子數數。

磁力片開箱之後,我們可以把它們歸類疊放好,讓孩子數出相同形狀或類型的磁力片一共有多少個。我們可以給每一款磁力片單獨拍一張照片,列印出來,放在旁邊給孩子對照著數數。

隨意拼出一個圖案,然後讓孩子找出相同形狀的玩具一共有多少塊,以此鍛鍊和考驗孩子的數數能力。

認識數字和數量

難度

孩子一歲起就可以慢慢讓他們認識數字了,最普通的方式就是使用數字的認知卡,但我們也可以在使用數字認知卡的時候,放上同等數量的積木,和孩子反覆進行這樣的對話遊戲:

「這是數字1」,「我們有1塊積木」,「寶寶幫我拿一塊積木好嗎?」把認識數字和他們玩積木的經驗結合後起來,就是一場有效的教學了。

沒有認知卡,也可以嘗試對號放物的方法,但操作難度稍微大一點。在相應的數字卡片下放上同等數量的積木片,數字清晰又易懂。

製作下圖一樣的表,可以讓寶寶自己在相應數字和形狀那一欄放上對應的形狀和數量的積木。

嫌卡片不夠精美?

可以拿積木拼出0-9幾個數字,絕對震驚寶寶的三觀。

學習加減法

難度

利用一些小道具加積木做遊戲,學數學的途中也不會太悶。下圖是網上一位媽媽用紙盒和紙筒「發明」的一個加法小遊戲。

① 準備兩個紙卷黏在紙盒最上方,塗上不同的顏色;

② 然後掛上一張小卡片,往紙筒裡面投積木;

③ 最後在紙盒的下方數數。這個小遊戲可以讓孩子明白「加」和「加法」的概念。

減法可以在這個玩法的基礎上做適當的調整。

① 先拿一個紙盒裝上0-10數量的積木,

② 在底部開兩個可以合上的洞,

③ 做減法的時候就往洞裡面扔積木,看看最後留下多少積木。

認識分母

難度

對於比較難理解的分數,用積木這麼一拆解,是不是變得形象易懂好多?

第三部分、建構玩具「小心機」,英語啟蒙變容易

認識24個字母

難度

邊播放字母歌,邊帶著孩子一起拼出24個字母,孩子一定會感興趣的!

動動手就能學英語的學習卡

難度

網上有一些積木+英語的學習卡,孩子既可以按照卡片上的圖案去拼湊積木,也可以邊看英文單詞和句子邊對照積木和團。在動手的過程中,孩子也培養了聯想能力。

第四部分

N種組合方式,給孩子花樣藝術啟蒙

建構玩具所組合的無論是圖案,還是立體結構,都需要孩子用想像力和創造力加上試驗和經驗完成,反覆拼湊是一種培養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過程,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給孩子做好藝術啟蒙。

拓印畫

難度

孩子近1歲時,可以開始抓握畫筆了,大家可以試著讓孩子在玩具表面塗上一層顏料,然後蓋在白紙上。不一定要求孩子要拼出什麼樣的圖形來,讓他們自由發揮,塗塗按按個痛快即可。

拼造型

積木和磁力片可以拼湊的造型太多了,用小顆粒積木可以往平面的造型發展,而磁力片平面造型和立體造型都可以兼得。(p.s. 今天頭條開團的磁力片鼻祖Magformers套裝造型有多酷炫我就不多說了,你們快去頭條看)

順便一提,創意手冊Magformers 一直是公開提供,感興趣的媽媽們可以前往去查看。

小顆粒積木的話,在這裡先提供幾款比較複雜的拼法,平時拿著這份圖紙去拼圖,就不用擔心太耗費腦力,來來去去只懂得幾種拼法,豈不是浪費了一次提升審美的好機會?

還有一個小小的技巧想要分享的,剛剛和孩子拼湊出一個美麗的花紋,可是推散後忘記怎麼辦?教大家一個小方法,把積木的形狀,用不同顏色的色筆畫在A4紙上,這就成為了你和孩子的專屬教材。在下次拼積木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按照圖上的筆記,重新拼湊出圖案來。

第五部分、為角色扮演提供「真實的幻想世界」

建構玩具可以搭建角色扮演所需要的場景,我們家就經常用磁力片搭建各種各樣的幻想世界。比如說哥哥拼了一座立體的房子,就會有一個很動聽的故事:「我要開房間,打開窗,敲一敲,小朋友們就可以一起玩了。」

有時候他會在心裡用素材給自己鋪墊一個隧道和火車站,並且結合他的託馬斯車,在演繹著自己心中的「童話故事」。其實也不用過多的引導,孩子都會自發地開始利用建構玩具玩起他們的角色扮演遊戲。

昨天看到一個科普群媽媽的朋友圈,說她家孩子給遊戲創立了一個規則,紅色的磚上騎滑板車,藍色的磚要遊泳,黃色的磚是沙灘只能步行……媽媽都被這些遊戲的內驅力和想像力徵服了。

這些都是通過遊戲所衍生出來賦予玩具全新的價值:鼓勵人們在真實社交中走近彼此。

積木也是如此,通過拼成一副故事畫,我們可以用它結合繪本一起「演繹」故事。

比如說,孩子看了一本《我要當海盜》的繪本,就萌發出了想當海盜的夢想,那麼我們可以用積木拼一個小人,一艘小船,一張小小的藏寶圖,一張報紙疊的就可以開始一次海上歷險記了。

挑出孩子最喜歡的場景,一邊念繪本,一邊做遊戲,孩子在故事演繹和角色扮演中得到自信心的滿足,社交能力、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想像力和創造力都能通過這場積木+繪本的演繹得到滿足。

關注我的老朋友都知道,我家孩子從小接觸建構類遊戲,逐步從基礎玩法到加入自己的概念,再到搭建場景並進行假想遊戲,都是一個一個「一路打怪循序升級」的過程。我把引導哥哥學習建構遊戲的內容整理了出來,再搭配專家的指導,籌備了#我的第一場私享live課#,已經報名參加的媽媽記得今晚九點半來聽講座哦!

講了這些玩法就是想拋磚引玉,鼓勵更多有玩心的媽媽和我一起把建構遊戲做起來。玩是孩子的頭等大事,這件大事,一旦辦好了,不就等於包辦了孩子整個童年的幸福感嗎?

今天的文章來自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作者萌芽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也是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創辦了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研發了孩子的第一門百科動畫課、0-5歲的早教啟蒙課、正面管教課、情緒管理課等針對孩子或父母的系列課程,在各大知名育兒平臺均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同時也是噹噹排名第一的育兒暢銷書《教養力》的作者。

相關焦點

  • 5個在家給娃上早教的方法,簡單又易學,從此早教不「燒錢」
    市面上早教機構層出不窮,要求家長要用「火眼金睛」去識別,以免錢花了,還沒起到教育的效果!其實若是掌握這5個在家給娃上早教的方法,家長不但能省不少錢,還能讓親子感情增添不少!5個在家給娃上早教的方法,簡單又易學,從此早教不「燒錢」一、音樂啟蒙音樂是一種非常有魅力的語言。
  • 專業早教太貴,便宜的太業餘?學會這些早教遊戲,在家就輕鬆早教
    這就讓許多父母犯了難,今天就教大家幾種在家就能做的早教遊戲,掌握這幾種遊戲,在家就能帶娃早教這些嬰兒早教遊戲根據寶寶年齡分為三個階段,寶媽應該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段進行選擇。或者是一人抱著寶寶靠在大人身體上,一人使用抱枕遮擋自己或者遮擋寶寶,和寶寶玩藏貓貓遊戲,逗寶寶大笑。
  • 專業早教太貴,便宜的太業餘?學會這些早教遊戲,在家就輕鬆早教
    這就讓許多父母犯了難,今天就教大家幾種在家就能做的早教遊戲,掌握這幾種遊戲,在家就能帶娃早教 這些嬰兒早教遊戲根據寶寶年齡分為三個階段
  • 最好的早教在家裡,寓教於樂,兩張紙就可以讓寶寶玩的迷宮遊戲!
    最好的早教在家裡,家庭中的蒙臺梭利,每天分享一款早教小遊戲助力家長們養育更棒的寶寶!今天我們給寶寶們分享的是一個啟蒙小遊戲——《瓢蟲迷宮》,就地取材,寓教於樂!適合月齡:25個月以上。準備材料:紅色卡紙、黑色卡紙、鉛筆、吸管、剪刀、豆子、雙面膠。
  • 年糕媽媽早教盒子,讓爸媽輕鬆在家做早教!
    其實,不管上不上早教班,有一點是普遍的共識:早教對孩子早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意義,對孩子身體健康、智力發育、認知水平以及心理發展都有極大的幫助。正因為早教的重要性,所以年糕媽媽專門設計了一款為中國6個月-3歲半的寶寶設計的早教產品——年糕媽媽早教盒子,幫助有困擾的家長們在家輕鬆科學早教。
  • 5個在家做的早教遊戲,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看完這篇文章就不糾結了》,很多家長文,如果想要給寶寶在家早教應該怎麼辦呢?今天口袋育兒就來跟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在家有效的實施孩子的早期教育。我們還會發一系列不同月齡如何早教的文章,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多關注一下。
  • 年糕媽媽早教盒子,在家就能幫助孩子專業早教
    針對媽媽們的對於早教的困惑,年糕媽媽推出了這款早教盒子,讓媽媽們在家就能早教,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年糕媽媽早教盒子專為0-4歲寶寶設計,一套盒子中包涵了由數十位資深專家共同開發的400個早教視頻,100多種分月齡寄送的早教玩具,給予一站陪伴式服務,幫助家長堅持科學早教;貫徹蒙臺梭利、瑞吉歐等權威早教思想,遵循國內外嬰幼兒心理發展量表
  • 媽媽測評:在家早教、早教中心、上門早教,對寶寶啟蒙有幫助嗎?
    我家妞妞用過早教中心、在家早教、請老師到家早教三種方式,我來說說個人體會。1、在家早教體驗從妞妞出生開始到6個月,我都在休產假,當時我特別有幹勁,上網、看書、看視頻學了很多早教遊戲,整天和妞妞玩,我玩的比妞妞還高興。
  • 早教有用嗎?線上早教靠譜嗎?寶媽小步在家早教的4個月深度日記
    我和嘟嘟來小步時間不長,剛剛130+天。和很多寶媽一樣,來小步前會有很多顧慮,能不能每天堅持和寶寶一起遊戲打卡?能不能引導寶寶很好地一起遊戲?線上和線下早教哪個更適合寶寶……為什麼要早教?但是我們在家早教只面對一個孩子,我們可以私人定製,可以因材施教,可以做到因勢利導。我們可以早早地在有機會開發孩子創造性的時候,給孩子最想要的陪伴。想明白這些之後,更加堅定了我為孩子早教的決心,所以開始線上線下到處尋找課程。
  • 這些早教遊戲家長必須知道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就拿寶寶的語言能力來說吧,針對 13 ~15 個月的寶寶,家長可以利用家裡的鏡子,跟寶寶一起玩一個「魔法哈氣」的小遊戲,先向寶寶示範對著玻璃哈出霧氣英國約克大學兒童教育專業碩士、國際兒童遊戲治療師陽子老師,為我們帶來在家早教的免費直播。
  • 讓人又愛又恨的「在家早教」
    很長時間,鬥鬥除了吃奶,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跟我玩藏貓貓和被他爸舉高高。」一次刷手機時,鬥鬥媽在一個育兒群裡看到別人分享的一系列適合一歲孩子在家玩的遊戲,很受啟發。「我也知道鬥鬥這個月齡應該做爬行訓練和手指抓捏訓練,但如果沒有特別吸引他的東西,他既懶得爬也不愛捏。小步的遊戲給我大啟發。原來廚房裡的蔬菜水果都可以當作玩具逗引他爬,他追著大彩椒爬得可歡了。
  • 孫兒在家上早教
    我很奇怪,同事與愛人都是城市白領,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可以說非常的重視,同事經常說兒子的胎教很早很全面,在愛人懷孕六個月開始,音樂,兒歌,英語輪流放播。同事兩口子經濟狀況較好,不可能為了省那點早教的費用。為了打消我的疑問,他讓我抽時間到他家去看看,他說答案就在自己的家裡。 下一個星期天,我到了同事的小區門口,打電話給他,同事卻說,不要先進小區,讓我在門口等等他。
  • 2-4歲孩子的早教遊戲怎麼玩?做好計劃,31天我和孩子做了31個早教遊戲
    對於我來說,遊戲讓我更加了解孩子的脾氣,喜好以及能力,也同樣讓我在陪伴她遊戲的過程滋養和豐富了自己,讓自己變得更有耐心和包容心。在已經過去的31天我們做過將近40個早教小遊戲,其中31個進展較為順利(其餘的因為難度不合適沒能順利進行),所以我記錄下來,也分享給大家。
  • 9.9買的材料能玩100種早教遊戲,材料簡單在家就可以玩的早教遊戲請...
    然而,你知道嗎,就是這連奶茶都買不起的9.9元,卻能買一大堆的材料給孩子玩。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我也曾考察過很多的早教機構,帶孩子去體驗過比如觸摸、大運動、音樂、繪畫等各類的早教班,但是我最後選擇了自己在家裡給孩子設計認知啟蒙遊戲。
  • 芝士親子早教:0~3歲玩什麼?收下這套攻略,在家也能做早教
    很多家長覺得做早教就是上早教班,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或者覺得早教就是隨便在網上找些遊戲玩,玩具也是隨便去選。這些都是家長對早教常見的誤區。芝士親子早教認為,真正的早教是在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後,做一些可以對孩子產生正面影響的行為。
  • 最好的早教在家裡,一本繪本就能玩的數理遊戲,玩到根本停不下來
    最好的早教在家裡,家庭中的蒙臺梭利,今天分享一款早教小遊戲助力家長們養育更棒的寶寶,那今天我們給寶寶們分享的就是這個老狼的親子遊戲,小朋友們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起來哦!0-6歲寶寶能學到什麼?方法步驟:1、家長找個面積較大的安全的廣場或者家裡客廳畫兩條線
  • 8個早教機構小遊戲,讓寶寶在家越玩越聰明
    所以,有心的爸媽完全可以給寶寶策劃一些早教互動遊戲,讓寶寶在家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為舉止,形成有邏輯的思維模式。☆技能達成:聽力+方向+記憶力+執行力把毛絨公仔藏在家裡的某個角落,陪寶寶一起來玩「捉迷藏」。
  • 把遊戲還給幼兒,讓孩子遠離早教
    根據企查查的數據,截至2020年5月,全國與早教相關的企業註冊量已達3.7萬家;截至2020年末,早教市場規模初步估計已達3000億元。(1月2日 紅網)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發聲:把遊戲還給幼兒,讓孩子遠離早教。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拔苗助長」的成語故事,也深知拔苗助長的危害。但提前上學或者幼兒園「小學化」 或者參加在線早教,在我們身邊仍時時發生。
  • 不用去早教班,23種早教遊戲助力孩子開眼界,早教省心又高效
    下面我們會結合自己的經驗,按不同的早教遊戲分類,來帶大家具體看看裡面的活動主題。紐西蘭早教理念跟萌小芽早教的相似之處有很多,比如非常關注孩子的個人特點,並且通過對不同早教遊戲的歸類,來明確早教遊戲的發展側重點。在平時,父母能夠更有策略地陪玩,是一個省心又高效的事情。
  • 早教拔苗助長or點石成金?
    陽陽外婆也不樂意:「上早教那是騙錢,你們小時候沒怎麼管過不也長大成才,現在有我在家裡看著陽陽,去早教班花那個冤枉錢幹嗎?」陽陽外公更是打趣說:「你不如把上早教的錢給我,我保準給你把陽陽培養成一個合格的男子漢!」  為什麼家人都不認可早教的好處呢?失落的陽陽媽媽想跟鄰居們取取經,卻發現他們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陽陽媽也越來越困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