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南網
第九屆中泰戰略研討會開幕,中國分會場設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臺海網12月10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12月8日上午,由華僑大學與中國東南亞學會、泰國國家研究院、泰中文化經濟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泰戰略研討會開幕。本屆中泰戰略研討會在中國廈門市和泰國那空那育府兩個線下會場同時舉辦,中泰會場通過雲端會議進行線上同步連接。
今年恰逢中泰兩國建交45周年,本次研討會以「中泰合作45年:經驗與展望」為主題,聚焦新形勢下兩國在文化交流、扶貧經驗、可持續發展、治理模式、經貿合作、一帶一路等多個領域的合作路徑和前景。
開幕式上,泰中文化經濟協會會長、泰國前副總理頗欽致辭表示,一直以來,中泰戰略研討會為兩國專家學者提供了溝通交流的平臺,他們的學術成果也匯集成了資源庫。他說,泰中兩國友好關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泰一家親」在泰國深入人心。在兩國建交45周年之際,開展此次研討會意義深遠,期待能通過研討會更加了解雙方各自的優勢,互相學習,助力兩國未來發展。他特別指出,希望能學習、借鑑中國扶貧經驗,讓泰國貧困人口受益。
華僑大學副校長曾路為與會嘉賓介紹了華僑大學多年來與泰國各界的合作成就,以及華僑大學在泰國研究領域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曾路表示,中泰兩國不僅是「一帶一路」合作的好夥伴,更是用實際行動共同詮釋「中泰一家親」的好親戚,在疫情衝擊下兩國患難與共、守望相助,雙邊合作逆勢增長,而本屆研討會將進一步為兩國合作發展貢獻智慧。
泰國高等教育、科技與創新部部長顧問宋鵬·頌溫邦說,自古以來,中泰歷史文化交流密切。中國部分少數民族與泰族語言、風俗、飲食相近,是無價的遺產,是中泰關係的重要見證。他指出,中泰雙方學術合作進一步促進兩國關係,希望中泰戰略研討會能為中泰雙方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他期待兩國在傳染病防治方面能有進一步合作。
中國東南亞學會會長、華僑大學講座教授莊國土,泰國高等教育、科技與創新部部長顧問宋鵬·頌溫邦為研討會作主旨發言。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來自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雲南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通過線下和線上兩種方式參會,與泰國會場學者探討交流。中泰與會代表將分為「中泰文化交流」「中泰減少貧困:實踐與經驗」「可持續發展」「中國模式」「中美競爭之下的中泰合作」「一帶一路與華僑華人」六個主題以及泰國研究博士生論壇展開研討。
據悉,一年一度的中泰戰略研討會是華僑大學與泰國國家研究院、泰中文化經濟協會開展全面合作的標誌性成果。自2012年以來,中泰戰略研討會已連續舉辦八屆,成為兩國學者、政界和智庫交流的高端平臺,得到兩國社會的高度關注。(記者 李霖 通訊員 孟祥龍)
此次研討會通過雲端會議同步舉辦。連線畫面中,泰中文化經濟協會會長、泰國前副總理頗欽在泰國會場致辭。(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華僑大學副校長曾路致辭(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