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工地被18次立案查處都不履行,恁牛的工地最後咋處理?

2020-11-27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丁豐林 通訊員 王彥斐 趙軼楠

由於多次違規施工作業且未按要求及時整改,鄭州市金水區一處工地被金水區城市綜合執法局先後18次立案查處,共做出51萬元的行政處罰,由於涉事單位逾期並未履行罰款,產生了包括加處罰款在內共102萬元,近期金水區城市綜合執法局向金水區人民法院依法申請強制執行,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繳納了罰款及加處罰款。

11月25日,記者從金水區城市綜合執法局處獲悉,自2019年起,許昌鴻鑫建築勞務有限公司前後多次因施工期間,未採取覆蓋、灑水降塵等措施,被該局豐慶路執法中隊先後18次立案查處。但是,面對城管部門前後做出的18次處罰決定,涉事單位並未引起重視,依舊我行我素,且以各種理由對處罰決定置之不理。

面對被執行單位的拖延,金水法院執行局工作人員馬超人、李睿釗與城管執法人員前往許昌市了解該公司實際情況。隨後,金水法院案件承辦人張春堯專委、劉錚副局長及書記員金紅豔再次與被執行單位負責人溝通,明確告知其如果在規定期限內未及時履行由金水區城市綜合執法局做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法院將依法查控相對人銀行帳戶,並限制其高消費等強制措施。司法的介入,該起行政處罰案件得以順利進行,11月19日,涉事單位在規定時間內繳納了所有罰款。

據悉,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執行效率,有效維護執法權威,金水區城市綜合執法局持續推進以公安警務室、公證服務室、法律援助室、行政調解室、檢察聯絡室和城管巡迴法庭為主要形式的「五室一庭」司法保障機制。城管巡迴法庭由金水區人民法院在綜合審判庭和執行局各選任3名工作人員負責執行區執法局的非訴案件,行使強制執行權。對在法定期限內當事人既不申請複議,也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城管部門向「城管巡迴法庭」提出《執行申請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如果當事人未按規定履行義務,法院將對其進行罰款或司法拘留。

自「五室一庭」成立以來,金水區城管巡迴法庭已向法院移交非訴執行案件444件次,法院均予以受理,下達裁定443份、結案402件、1件在行政庭審核階段,41件在法院執行階段。通過「第三方」的介入,實現了以司法監督力規範城管執法行為,增強城管執法透明度和公眾認可度,重塑城市綜合執法形象,以司法的最終強制力實現長效管理,使城管執法向真正意義上的法治化模式轉變。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程永兵

相關焦點

  • 鄭州一工地基坑坍塌 鄭州工傷律師:工傷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鄭州市委宣傳部發布通報稱,11月15日上午8點20分左右,鄭州市紅專路與姚砦路口金成時代廣場3期一在建工地基坑發生坍塌,截至目前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勞動者在工地上面工作而發生了事故,導致受傷或死亡,工人或者家屬會去積極的爭取賠償,下面鄭州工傷律師為您詳細介紹工傷賠償金額該如何計算。
  • 現場攪拌砂漿被執法部門抓現行,南寧兩工地被立案調查
    4月24日,南寧市武鳴區一個大型工地多處有現場攪拌砂漿行為,被執法部門抓了現行。另一工地去年底被要求整改,執法人員24日回頭查看時,發現仍有現場攪拌砂漿的行為。當日,兩工地被立案查處。南寧市2018年元旦開始禁止現場攪拌砂漿行為,很多工地遲遲不執行,預攪拌砂漿使用量僅為估計應用量的12.3%。工地現場有攪拌機,堆滿沙子和水泥。
  • 鄭州施工工地 採取分級管理 施工工地分為A、B、C三級,實行動態...
    6月1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控塵辦了解到,《鄭州市施工工地分級分類分階段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於近日發布,依據鄭州施工工地現場管理水平、工程施工內容、施工階段、天氣特點等,執法部門將對工地採取分級別、分類型、分階段、分時段的精細化管理措施,實現「工地不停建,企業分類管,指標降下來,空氣好起來」。
  • 鄭州一工地違反橙色預警管控措施 私自土石方作業
    11月23日,鄭報全媒體記者跟隨市環境汙染防治督導組六處對部分工地橙色管控落實情況進行常態督導時,發現有工地違反重汙染天氣管控,私自土石方作業。中海意園項目重汙染天氣管控下土石方作業,物料苫蓋不全面中海意園項目建築垃圾未苫蓋在執法人員的制止下,工人停止施工。隨著深入工地,執法人員還發現了多處未苫蓋的建築垃圾、黃土以及沙石細物料。
  • 鄭州工地捂塵率達九成 但PM10仍是近期首要汙染物
    昨天下午5時許,本報記者在鄭東新區一棟65層高樓上拍攝的雨後鄭州的美麗容顏。記者平偉攝影昨天是誰送來清爽——下雨?捂塵?,前後兩次購置,第一次是90塊錢一包的防塵網(一包可覆蓋約400平方米),十天後就是140元一包。
  • 莆田市鳳達房地產工地連夜施工 被罰5000元
    東南網7月21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林養東)前不久,家住莆田學院教師公寓的黃先生致電海都新聞熱線反映,他們家後山的一在建工地經常在休息時間施工,渣土車進進出出聲響很大,吵得一家人都睡不好覺。城廂區環保局表示,該工地為鳳凰城工地,開發商為莆田市鳳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自開工以來經常違規連續施工,執法人員多次前往調查,施工方仍未整改,環保局已立案查處,做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市民:施工實在吵整晚睡不好黃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工地已經存在很多年,之前都沒有動工,大概是今年4月底才開始施工。
  • 工地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嗎?鄭州交警回應
    5月18日,有人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饋說,朋友圈裡預訂了3萬元的電動車頭盔,竟然收到一批工地安全帽。「到處都在賣頭盔,什麼樣的合格?」「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使用嗎?」「6月1日起不戴頭盔會罰款嗎?」5月18日上午,鄭州交警三大隊持續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交警三大隊車站一中隊中隊長就群眾關心的頭盔問題進行專業解答。
  • 工地如此「整改」被拆穿,堆積垃圾只用防塵網覆蓋
    最近,南京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總隊三支隊在濱江大道上一處建築工地檢查時,發現工地生活區環境髒亂差,路上垃圾遍地,生活區後方的一處空地已經徹底變成了垃圾場。住在生活區的工人向執法人員反映:「冬天還好,夏天的這裡真的是臭氣燻天,蚊蟲也特別多,以至窗戶都不敢開。」
  • 讓更多工地綠起來——太原建築工地「紅黑榜」效應觀察
    5月21日,記者從太原市城鄉管理委員會、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獲悉,十差工地經過整改目前已全部達到綠色文明工地標準。其中,位列最後一名的富力現代廣場9#、10#、11#項目進入了5月份十佳工地的候選名單。  眼下,隨著城市建設規模的日益擴大,省城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建築工地。而由工地所產生的垃圾、塵土、汙水、噪音等對城市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深。
  • 鄭東新區本周「十二差」工地名單公布!罰款10萬,停工整改
    6月2日,鄭東新區召開第六次年度環保工作專項推進會。會議首先由環保專家組對前一階段空氣品質情況進行總結,並對下一階段空氣品質情況進行分析預判;其次由東區環境攻堅辦播放本周鄭東新區「五好十二差」建築工地現場督導情況視頻;第三由鄭東新區建設環保局局長李豔春總結匯報鄭東新區建築工地精細化管理分類臺帳完成情況,以及東區建築工地精細化管理和推廣使用可移動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塊和可移動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塊等硬質路面情況
  • 工地外佔道售賣「黑盒飯」 朝陽區城管和平街執法隊依法查處
    11月29日,北京市朝陽區城管和平街執法隊依法對東土城路一建築施工工地旁佔道售賣「黑盒飯」攤點進行了查處。 當天中午,和平街執法隊在日常巡查至東土城路時發現,城建集團5號科研樓項目施工工地外有無照攤販售賣「黑盒飯」,等候著工人們的光顧。經營者用一輛電動三輪車改裝成餐飲車,停靠在路邊,地上擺放著幾個裝「黑盒飯」的泡沫箱子和瓶裝水隨意在路上擺放,佔用了便道和非機動車道,影響市民通行。
  • 鄭州施工工地分A、B、C三級管理 檢查頻次將有所不同
    6月1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控塵辦了解到,《鄭州市施工工地分級分類分階段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於近日發布,依據鄭州施工工地現場管理水平、工程施工內容、施工階段、天氣特點等,執法部門將對工地採取分級別、分類型、分階段、分時段的精細化管理措施,實現「工地不停建,企業分類管,指標降下來,空氣好起來」。
  • 西安一工地把停工令當兒戲
    日前,有市民反映,位於華清東路160號的西安特種油品廠工地,在被城管部門勒令停工的情況下依舊違規施工。7月27日下午,記者來到工地門口看到,藍色的工地大門緊閉,門上貼著西安市新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的封條。不過,仍有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從旁邊的小門進入工地。
  • 西湖風景名勝區開展工地安全綜合整治
    為進一步加強建築工地安全生產和環境治理秩序,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綜合行政執法隊結合「美麗杭州」創建暨「奮戰60日、全力保平安」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建築工地環境綜合治理,切實落實工地環境秩序維護、外圍佔用管理多項工作,全力打造安全、綠色、文明的施工環境,給市民遊客帶來「風中無塵、眼中無汙
  • 今年秋冬季,鄭州1354個工地可享受不同程度管控豁免
    大河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鄭州69個綠牌工地和1285項民生工程在重汙染天氣管控期間,可在達標前提下,享受不同程度管控豁免,既保持大氣汙染治理力度不減,又保障鄭州市應急搶險、民生急需工程項目順利實施。
  • 鄭州這個工地揪出8個環保問題 曾經查過的仍不整改
    國道310線鄭州西南段改造工程SG04標段10月12日,鄭州市環境汙染防治督導組督導二處對新密市工地揚塵問題進行暗訪。在市督導組9月17日印發的《鄭環督文﹝2020﹞94號》文件中,被列為典型問題的國道310線鄭州西南段改造工程SG04標段問題仍舊存在。2000平方米黃土裸露,施工現場揚塵嚴重在新密市長樂路與鄭登快速交叉口東北角,工地口道路被厚厚的細塵土覆蓋,車輛經過帶起塵土不斷擴散。
  • 鄭州最新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發布 紅色預警時全市工地停工
    新版《應急預案》重點在於措施落實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最新版的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已經是第三次修訂,預警分級標準與去年保持一致,分為黃色、橙色和紅色3類。黃、橙、紅色預警管控期間,分別要求社會總排放量減少10%、20%和30%。
  • 工地來了一群小朋友 體驗親子遊 感受城市發展
    悅來會展總部基地項目,由一棟23層高層塔樓、一棟43層超高層塔樓及裙樓組成,目前建設正在有序推進。在工地上,小朋友們了解到爸爸媽媽工作,也走進智慧工地展廳,看到工地長出了「眼睛」「耳朵」,沒戴安全帽會報警;噪音有實時數據監測,超標有提醒……   13歲的小源老家在江津,平時由婆婆爺爺照顧,父母在中建八局悅來會展總部基地項目做鋼筋工,他與父母一年都難得見幾次面。
  • 萬寧一工人從建築工地墜亡家屬稱有薪資糾紛,警方:已立案
    針對「萬寧市一工人在工地墜亡」一事,9月30日晚上,海南省萬寧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證實,確有前述事件發生,目前警方已立案調查。家屬小劉稱,劉先生一個多月前受僱傭,在工地任鋼筋工,但未籤訂勞務合同。起初老闆承諾按建築面積每平方35元結算工資,隨後又反悔,雙方未就薪資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他們(工人)錢都還沒結,老闆又喊了另外一幫人去幹活。他阻止這幫人幹活時墜樓。」家屬小劉稱,事發後,他在27日上午11時許趕到現場,看到現場已被警方封鎖,但仍有工人在施工。
  • 瀋陽智慧工地都有啥寶貝?
    工地給人的印象好像總是與「大數據」「智能」等名詞不相匹配甚至相去甚遠但是在瀋陽市和平區在建工地中35個裡就有12個是應用大數據的智能工地而且到2021年將實現在建工地智慧平臺全覆蓋那麼這樣的工地究竟都是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