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從上周開始,經歷了這個「漫長而不平常」的假期,人們開始陸續返回自己的單位和工作崗位,沒有回去上班的也開啟了SOHO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節後復工除了做好個人的健康衛生防護以外,心理健康同樣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組織人員編輯了《應對疫情企業機關單位心理建設手冊》。從今天起,我們將結合這本手冊,就大家節後復工中常遇到的心理問題進行解析,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和對策。
經歷一個漫長的假期(很多人的「假期」甚至還在持續當中),即將復工或復工後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不想開工,這時候該怎麼辦?
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不想開工其實是拖延的表現。「拖延」指的是把重要的和有時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時間去做的不好習慣。回到公司上班,生活方式與工作節奏的轉變,很容易引起員工的拖延,具體表現為,對一些即將要做的事有些厭煩,這種情緒包含著一種轉移注意力的衝動,讓你想用一些無關緊要但快樂的事來代替,例如刷網頁。
同時,拖延還與時間感有關,當任務的截止日期離當下的日期看起來很遠時,拖延者並不能真切的感受自己究竟還剩多少時間。有的拖延者會在截止日期快要到來的時候,才驚覺原來沒有多少時間了。對未來缺乏現實感,也正是人們總是誤以為「還有時間」、「總有下次」、「還有機會」的原因。
拖延會造成自責、焦慮、羞愧等情緒反應,並且阻礙我們的潛能發揮。為了克服在職場中常出現的拖延行為,我們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1.增強對未來的現實感。人們對於未來的時間是沒有現實感的。但如果換一種計時方式,可能會讓人們更好地體會時間的流逝,用「天」來衡量時間,會讓人覺得未來更加緊迫。因為天比星期,月或者年更短。因此,也有研究者建議用倒計日甚至是倒計鍾來幫助人們更好的體會時間的流逝和任務的到來。
2.克服失敗恐懼,實踐「立即行動」哲學。拖延有很多原因,比如逃避壓力;害怕失敗的焦慮;認為不是最好就是失敗的完美主義……立即行動」哲學,就是以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時間去做合理的事情,拒絕那些拖拉衝動,找出容易做的事立即行動。
3.挑出最重要的事情。一般來說事情都是由最重要的幾個因素決定的,把這些因素挑出來,你的決策既快速又有效。比如你可以按照緊急、重要維度的順序把你要做的工作事務進行一個排序。同時,你也可以為每一個小任務的完成設定小獎賞。人們對於任務的抗拒會影響實際的執行力,所以,拖延的人們可以分解任務,並且在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後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賞。但這個獎賞也必須要分清楚,是不是對自己已完成的成就的過度滿足。
治療「拖延症」,還涉及到時間管理的問題。其實不僅在假期結束回到公司你會遇到對工作提不起興趣,對即將要做的事情有些厭煩、不想做等等問題,在家辦公同樣會遇到。我們在公司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在8小時的工作時間裡完成任務,會自然而然產生緊迫感。在家辦公,你極有可能是躺在床上敲著電腦,一會開個小差刷手機,不知不覺刷1個小時,如果家裡有孩子,一會又會被孩子這樣那樣的需求打擾,到了中午晚上沒法點外賣,你還得騰出時間買菜做飯。一天下來,幾乎沒有整塊的時間讓你像在辦公室一樣安安靜靜工作,時間碎片化,且毫無秩序。這些都會不自覺地加重你的「拖延症」。
我們應該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時間呢?這就需要我們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包括目標的選擇和時間的規劃。一個人做出選擇的能力將決定你人生的高度。如果在工作中,養成優先處理重要任務的習慣,相信未來會獲得持續性的回報。時間管理的核心也包括目標管理:做計劃時,開始想像目標的實現,這個想像會增強你實現目標的願望;行動比計劃的時間落後,很可能與決心有關;通過對步驟和時間進行思考,你的分析能力和創造性會得以調動。
另外也要建立自己的時間意識:分析自己如何度過過去的時間是建立時間意識的第一步;時間日記會讓你對時間保持敏感;記錄時間是為了讓我們知道時間是資產。
那麼如何進行時間管理呢?
方法一:創造時間。有效利用碎片時間,值得一提的是,碎片時間不是工作時間碎片化,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把整段的工作時間切碎成了無數小片,一會看手機,一會瀏覽網頁新聞,和同事閒聊兩句,再打電話給自己訂個外賣,結果快下班了,自己工作進度還差著一大截,只好拼命加班,甚至最後一個離開公司。正確利用碎片時間的方式,是把時間拆分成不同的小時段,譬如:給自己安排一個任務,接著關閉所有的社交軟體和通訊工具,集中精力做事,25分鐘後,再允許自己休息五分鐘,然後進入下一個25分鐘,再休息5分鐘,這樣可以保證更高效的產出。
方法二:規整文檔。至少每周整理一次工作材料,保證你想要什麼材料時馬上能找到,在心理學的意義上,這是為了節約找材料的時間;減少因為找不到材料而心煩意亂,還能減少放棄執行某任務的次數。
方法三:任務優先級。時間管理法則將事件分為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且不緊急四類。首先處理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其次把重要不緊急完成,最後把不重要但緊急和不重要且不緊急進行解決
方法四:五色時間管理法。除了將事務進行分類,我們也可以把自己每天的時間段和精力進行分類,分成五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時間段裡進行任務和時間的管理。提倡在黃色高能時段,優先選擇做重要的事務。高能要事——決定你一天的核心產出。綠色時間段用來靈活做彈性事務,藍色時間用以反思計劃調整,白色是機動留白時間,紅色是應急時間,用來放鬆休息或處理突發事件,從而張弛有道地安排一天。
從休假模式轉入工作模式,這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如果大家有對即將開始的工作提不起興趣、不想開工的念頭,首先不必太焦慮,這是人正常的心理表現。但是也要重視起來。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做好時間管理,然後踏實地去完成任務,這個轉換的過程就會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