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迷茫,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也沒什麼熱情」

2021-02-17 練功房

「今天只談一件小事」介紹

「今天只談一件小事」是2019年新開的系列,內容是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或是思考、或是新知、或是感受,也可能是微小的美好,文章可能很短,但都是我的真實生活和思考。

常規文章會繼續,也希望你喜歡這個輕鬆的系列。當然如果你們覺得這種形式更好,我就以這種更輕鬆的方式跟你們交流。

這是練功房原創的第180篇文章

作者:大師姐

來源:練功房

圖片:攝圖網

 1 


剛工作的時候,我特別迷茫


我剛上班不久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迷茫,對工作提不起興趣的狀態。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有一天我跟一個前輩一起下班,路過一家便利店,她看到宣傳單很有特色,就跟我討論怎麼用到我們自己的工作中。

那時候的我一下班就不願意想工作的事,覺得上班處理工作已經夠煩了,下班後就想換換腦子放鬆放鬆,於是只敷衍了她幾句了事。

之後好幾年我都是這種狀態,工作上雖然可以憑藉自己的責任心完成好領導布置的各種工作任務,但也沒什麼想法,不會主動去想自己該做些什麼事情。

一是我當時認為一個好員工就是領導的「手和腳」,把領導這個團隊「大腦」的想法執行到位就是最大的工作成績。

但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對工作沒什麼熱情,覺得工作就是壓力和負擔,把領導布置的工作幹好就萬事大吉了,想不通為什麼有的人下班後還時時刻刻牽掛著工作,不累嗎?

我不理解有的人為什麼對工作抱有那麼大的熱情。

多年後,求職市場和公司裡開始流行「工作積極主動」的要求,提倡員工要換位思考,主動為領導、為公司想,我能為公司創造什麼價值。

我開始苦惱,該怎樣「工作積極主動」,我想不到該做什麼怎麼辦?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因為從小作為一個聽話的孩子、一個好學生,我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老師父母會告訴我該做什麼,我按照他們說的去做就能獲得好成績。

現在突然告訴我,讓我自己想自己該做什麼,說實話很難。

我需要跟自己過去二十幾年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模式對抗。

畢竟人的改變不是像開關那樣,通過簡單操作就能實現模式切換。

還好自己始終沒有放棄對自己的要求。

後來,我總算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並終於能夠像我曾經期望的那樣,能夠主動去想我要做些什麼。而且這種「主動」不是那種逼迫自己、當做任務計劃去完成,而是自然而然、自發地就能在工作之外的場合,關心、關注、琢磨、請教、交流自己的工作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我想,這是內在驅動力被喚醒了。

 2 

一個人對工作沒有熱情會怎麼樣?


第一,對工作提不起興趣,感到很迷茫。

《我和我的經紀人》裡面,國內知名的經紀人楊天真也提到過自己初入職場時的那個階段。當時的她一天到晚做的都是很瑣碎的工作,列印、複印、掃描、鞍前馬後安排藝人的衣食住行,她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非常迷茫。

這當然不是個例,否則也沒有那麼關於迷茫的話題和討論。

第二,一份工作做不久。

每份工作都伴隨著很多你不喜歡的工作內容,哪怕這份工作是你自己所喜歡的,也會有很多瑣碎的、低價值的、做好是應該搞砸有責任的事情。

如果你對這份工作不喜歡、沒熱情,就無法長期抵抗這些工作內容帶來的消耗,幹不了多久,你一定想要離開。

但實現職業上升,一定得要在一個領域深耕數年,頻繁切換行業和專業領域,很難實現職場升遷所需要的職業積累(職場初期的試錯除外)。

 3  

一個人對工作充滿熱情是什麼樣的?

1、在談論工作的時候眼睛是發光的。

2、工作積極性高,會主動跟上級提出工作想法和建議,而不是等待領導分配工作任務。

3、會想各種辦法調動公司內部、外部的資源做成自己想做的事。

4、上班是件快樂的事。

5、自願加班。

有些人很幸運,只花了很短的時間就找到自己喜歡什麼,對什麼工作有熱情;更多的人,之所以迷茫、不滿現狀又不知如何改變,往往是因為找不到工作的熱情。

 4  

那麼,工作的熱情該如何尋找呢?

找到工作的意義和個人的價值。

楊天真最終渡過迷茫期,是因為自己找到了工作的意義——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很多年輕人也往往都是因為找不到工作的意義而感到迷茫,感覺自己一天到晚做的都是沒有價值的事,沒有成就感。

當然,你的領導都會告訴你,你的工作很重要。但這樣的話,你騙不了自己。

工作的意義一定是從內而外找到的,沒有人能幫你完成,也不可能通過外界灌輸給你。

工作的意義是對你個人的意義,不是對公司的意義,也不是對你領導的意義。

這個意義要能喚起你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它才是真正的意義,才能形成你內在的驅動力。

這個意義一般是有一定高度的,按馬斯洛需求層次來說,是屬於「自我實現」這一層面的意義,直白來說,就是你自己總結的、這份工作讓你覺得自己很牛掰、讓你熱血沸騰的地方。

這樣的意義,才能持久,才能照耀你的整個職場人生。

 5  

能夠提供內驅力的工作意義是什麼樣的?

對做產品的來說,如果你只是覺得「我的工作是開發新產品」,這樣的工作意義可能就沒有「(我在)通過我設計的產品,讓客戶的生活更高效/更有樂趣/更舒適/更安全/更健康「這樣的意義更打動你。

因為你在通過自己的行為影響他人,這會讓你覺得自己有價值。

對做服務的來說,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工作只是「我在接電話」、「我在解決客戶的問題」,這樣的工作意義可能就沒有「(我在)讓客戶因為我的服務而對公司更滿意」這種意義更打動你。

你看到了自己可能發揮的影響力,才更有可能特別希望、並持續去讓自己的服務水平超過周圍的同事。

如果你是搞IT的,「我的工作就是寫代碼」、「我的工作就是幫別人開發需求」,這樣的意義大概率會讓你覺得自己只是在為別人做嫁衣,沒有太強的成就感,日子久了,基本上對工作就會疲於應付。

如果你的工作意義是「(我在)讓公司的運行效率更高」,或者「(我在)提供給所有同事高效工作的基礎和保證」,這樣的意義就能給你提供更強的工作動力。

同理,如果你是做品牌營銷的,「我的工作就是辦活動」就不如「(我在)賦予公司品牌和品牌工作更高的價值」、「(我在)通過市場營銷讓銷售更容易」。

如果你是寫字的人,「我在完成KPI」就不如「(我在)通過寫作成就自己」。

如果你是父母,「我在養孩子」就不如「(我在)影響一個生命」、「(我在)讓一個生命更美好」。

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了我所說的可以提供持久內驅力的工作意義是怎樣的。

但你可能還會問:「這不就是「包裝」嗎?不就是用一些更好聽的語言來描述嗎?這只是說法不同而已。」

這要回到前面我所強調的幾個規則——你的工作意義一定是你自己尋找、總結出來的,不是我告訴你的,也不是你的領導灌輸給你的。只有你自己通過思考、體會、提煉出來的工作意義才會對你產生作用。

怎麼判斷呢?有個簡單的標準,當它終於浮現出來時,你內心會突然湧動起一種激動和感動交織的情感,這個時候你會知道,就是它了。

然後你會發現,工作對你來說不一樣了。

-The End-

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個人成長的好文章,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

我是每日一拍的分割線

P.S.美好的季節開始了~

奮鬥與快樂也可以兼得

相關焦點

  • 節後復工,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不想開工,怎麼辦?
    經歷一個漫長的假期(很多人的「假期」甚至還在持續當中),即將復工或復工後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不想開工,這時候該怎麼辦? 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不想開工其實是拖延的表現。「拖延」指的是把重要的和有時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時間去做的不好習慣。
  • 當你覺得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時,說明你已經……
    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現在的你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上班就是應付的工作,...下班宅在家裡刷刷微博,看看抖音.....也沒什麼興趣愛好,聚會也越來越少了,同學,朋友,甚至親人也很少聯繫了,對任何事情都是消極的,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 時常感覺到迷茫,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迷茫啊,就是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不知如何是好,人生在世肯定是有迷茫甚至失落的時候。最有深刻體會的一點是:可望而不可即。理想和現實之間往往有很大的差距,事物的發展竟然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你努力付出的和你得到的不成正比;在大多的時候你只能分得一勺羹,別人大快朵頤並冷不防看你一眼時,難免心裡感到不公平,不合理。這就是內心痛苦的來源。因痛苦而迷茫,因迷茫而痛苦。人生的真實意義是什麼?說小了真的是不值一提,還真沒有什麼意義。往大了說,理解不了也沒有什麼意義。
  • 反思:為什麼有的人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而有些人恰恰相反
    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有這樣一種人,他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也沒有什麼特長,很少表達自己的主張。大家一起交流的時候,因為很少說話,經常被忽視。做什麼都一般般,嘴上說得基本上是「都行」,工作上也沒什麼激情,工作了幾年了,工作的內容也沒什麼變化。我有時會想,他們到底對什麼感興趣呢?
  • 學生:為什麼總是感到迷茫,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如何破?
    (有兩個成年學員提了相似的問題)這種情況我認為有這樣兩個主要原因:一、藏在原生家庭裡的「木馬」,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過分管控所導致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舉個生活中的常見的例子說明:一位媽媽抱著小孩在沙發上看電視,本來小孩子坐在媽媽腿上左顧右盼玩得好好的,但是媽媽覺得他太調皮了不小心會跳出自己的懷抱,於是就將他抱得緊緊的,不讓他亂動,這時孩子就開始了哭鬧,想要拼力掙脫束縛。想一想,在這種環境裡長大的孩子,小時候力量有限只能「聽話」,長大後再拼命掙脫、逃離。
  • 剛入職一個月,發現對工作提不起興趣,這樣的情況該辭職嗎?
    現在的我也並沒有從事自己最開始理想的工作和愛好。但我總覺得我可以「曲線救國」,因為我心中對研究商業模式背後的邏輯和市場消費者動態總是充滿著好奇和愛思考的。我並不覺得我現在的工作能幫助或發揮我的好奇心,但我知道我心中知道自己愛什麼、不愛什麼但可以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所以一樣我會好好工作,一樣我在業餘時間在我喜歡的事物上用行動和計劃去證明。
  • 我好像跟誰都能聊得來,但對誰都提不起興趣
    像我很多北方的朋友,都很講究節氣這件事。每回到了什麼節氣,總要應著風俗吃些什麼,或喝些什麼。而我對季節的感知,只是單純的身體反應。 比如,在天氣還沒有開始熱的時候,我到咖啡店點單就已經從熱美式改為冷萃咖啡了。比起身體感受到夏日的炎熱,味蕾早已下意識覺知到了。
  • 工作沒有熱情,打不起精神,不妨這樣做……
    每一位職場人都應該學會直面壓力,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減壓方式,擺脫不良情緒,學會發現工作中的樂趣,快樂工作、快樂生活。作為一名急診護士,工作的急、重、雜、亂曾讓我身陷職業倦怠的泥沼……職業倦怠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表現出來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又稱「職業枯竭症」。
  • 提不起興趣,對所有事都無感的星座
    但是也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因為種種原因而對所有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他們的世界是無趣至極的,找不到任何令人心動的色彩,更讓自己覺得無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當中對所有事情都無感的星座有哪些吧,說不定其中會有你。
  • 復崗復工後 對工作提不起興趣怎麼辦
    復崗復工後,許多人會出現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不想開工的現象,其實這是拖延的表現。「拖延」指的是把重要的和有時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時間去做的不好習慣。回到單位上班,生活方式與工作節奏的轉變,很容易引起員工的拖延,具體表現為,對一些即將要做的事有些厭煩,這種情緒包含著一種轉移注意力的衝動,讓你想用一些無關緊要但快樂的事來代替,比如刷網頁。同時,拖延還與時間感有關,當任務的截止日期離當下的日期看起來很遠時,拖延者並不能真切的感受自己究竟還剩多少時間。有的拖延者會在截止日期快要到來的時候,才驚覺原來沒有多少時間了。
  • 大三開學以來,覺得上學沒什麼意思,老師講的課對將來也沒用,現在很迷茫怎麼辦?
    人生迷茫沒有方向的時候,唯二能做的兩件事就是多讀書,尤其是各種不同學科的普智類書籍(為什麼學英文,因為這類書中文的質量一般般,數量也極少,而用網絡搜索的時候推薦書名,懂英文容易搜索出一堆,選擇更多),其次就是多實習,換一兩個工種,在職場要多混,混的好混的開,你需要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就全都知道了只有主動去找方向,找天賦,找興趣,才可能找到,迷茫的時候待在學校裡迷茫,徒勞浪費時間而已
  • 如果我對我的工作沒有熱情怎麼辦?
    我是否可以先從事一份「日常工作」——雖不太令人興奮,但支付的薪水可以讓我邊工作邊追求我所喜歡的「副業」——並期待或許副業能結出更大的果子呢?「選擇一份你喜歡的工作,這樣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天都不需要真正地『工作』了」。我們一遍又一遍地聽到這句諺語,認為它是普遍適用的事實、卻沒有真正分析過它的正確性。
  • 工作提不起興趣,如何快速度渡過情緒低落期?
    許多人因為工作熱情時高時低而苦惱,迫切需要擺脫這種現狀。玉帝哥從工作熱情時高時低的原因入手,為這種困惑提出科學的解釋,同時給出解決此困惑的三點措施,相信讀完以後,你將知道:1.為什麼人隔一段時間工作熱情會降低?
  • 如果我對工作沒有熱情怎麼辦?
    如果我對工作沒有熱情怎麼辦?by   公眾號:福音聯盟「選擇一份你喜歡的工作,這樣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天都不需要真正地『工作』了」。我們一遍又一遍地聽到這句諺語,認為它是普遍適用的事實、卻沒有真正分析過它的正確性。所以我最近特地去查找了一下這句話是從哪兒來的、熱情和工作關係背後的科學根據、以及基督信仰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
  • 上來就是「請自我介紹」,遇到這樣的面試官我就沒什麼興趣了
    職場新人遇到這樣的提問肯定會非常緊張,以至於不知道怎麼開始介紹自己,而對於職場老油條來說,同樣也會一時不知所措。如果我遇到提這種問題的面試官,我心裡第一印象就是對這個面試官沒什麼興趣了。我不是說對這家公司沒興趣,而是對這位面試官沒什麼興趣了。為什麼會這樣?且聽我慢慢道來。
  • 我今年大二,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沒什麼興趣特長,不知將來該做什麼?
    導讀: 這是一名大二學生的來信,信中訴說了自己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同時又找不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不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在焦慮和迷茫中努力掙扎嘗試
  • 對什麼事也提不起興趣?恭喜你,生活已經走向安穩!
    【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對什麼事也提不起興趣?追逐過的喧譁,你沒有興趣,甚至恨不得關上門窗,一個人靜靜。享受過的愛情,你沒有興趣,甚至恨不能切斷跟另一半的聯繫,你想要回歸單身。別人眼裡的繁華,你也沒有興趣,只當看了一場戲,心裡沒有半點嫉妒和嚮往。就連曾經想要的成功,你也失去了興趣,成功之後你反而沉默了,深知這是努力的結果,跟僥倖無關,又有何炫耀的?
  • 復崗復工後 對工作提不起興趣怎麼辦?四招教你「趕走拖延」
    復工後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不想開工,怎麼辦?復崗復工後,許多員工會出現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不想開工的現象,這是拖延的表現。「拖延」指的是把重要的和有時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時間去做的不好習慣。回到公司上班,生活方式與工作節奏的轉變,很容易引起員工的拖延,具體表現為,對一些即將要做的事有些厭煩,這種情緒包含著一種轉移注意力的衝動,讓你想用一些無關緊要但快樂的事來代替,比如刷網頁。同時,拖延還與時間感有關,當任務的截止日期離當下的日期看起來很遠時,拖延者並不能真切的感受自己究竟還剩多少時間。
  • 生活迷茫,不知道自己興趣,缺乏自律?
    文字內容來源 | B站(ID:SuccessDiary_帥帥)上大學之前,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覺得學習枯燥,迷茫於選城市,選專業,
  • 找不到目標和方向,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怎麼辦?
    所以,有非常多的人,一直做著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卻以為那就是世界的全部;也有非常多的人,在社會裡摸爬打滾、兜兜轉轉,像無頭蒼蠅一樣,好幾年了才回過頭發現,好像什麼都沒有積累下來……還有一些人,到了30多歲,成家立業,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但內心深處,仍然有著深深的懷疑:這就是我要的生活嗎?我一輩子就這樣了嗎?這就是由於缺乏「自主性」所帶來的「目標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