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會致癌?到底該怎麼選?現在看還不晚

2020-12-23 瀟湘晨報

雖然現在口罩還不能完全摘掉

但大家在吃吃吃的道路上

從來都不會停歇

有的人喜歡吃肉

有的人喜歡吃菜

還有人喜歡喝粥

在吃飽喝足的同時

你有沒有注意過餐具本身呢?

不同的材質的餐具

不僅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還會對人的健康帶來不同的影響

一般來說餐具可以分為:

陶瓷碗、玻璃碗、不鏽鋼碗、

搪瓷碗、仿瓷碗以及塑料碗等等

在這中間

兩種相對更年輕的材質——

仿瓷和塑料

以輕便不易碎等特點

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青睞

但在網絡上一直有說法

說這兩種材料的碗含有甲醛

有毒還致癌

這是真的假的?

我們用什麼材質的餐具最好呢?

今天就來系統地聊一聊!

仿瓷餐具含甲醛和三聚氰胺?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仿瓷其實也是一種塑料。它的主要成分是密胺樹脂,而密胺樹脂的原料是三聚氰胺和甲醛。這兩種物質都是讓人談之色變的毒物,那麼家裡的仿瓷餐具是不是可以扔了?

且慢!密胺樹脂是甲醛和三聚氰胺反應連接在一起形成的非常穩定的聚合物,不會自己再分解成甲醛和三聚氰胺。

唯一的問題是,這個反應往往無法達到100%的轉化效率,這些沒有完全反應上去的甲醛就可能揮發出來。影響甲醛揮發的主要因素是兩個,一個是增塑劑的含量,一個是使用溫度。

生產廠家為了塑形,會在密胺樹脂中加入增塑劑。增塑劑是一類用於改善產品的質量的小分子,使塑料製品加工時流動性更好,但同時也會使產品中游離的甲醛更容易析出,具體的量不同用料會有差別。

市場上常見的仿瓷碗具中,根據增塑劑和密胺樹脂的比例不同,將用料分為A1料、A3料、A5料和A8料。

其中A1和A3料中密胺樹脂的含量較低,而增塑劑的含量較高,因此A1和A3料實際上並不能應用於餐具,它們有很強的毒性,而且不耐高溫不耐腐蝕,在較高溫度下會析出甲醛,尤其是在盛熱湯時,甲醛會直接溶解進去。

毒性更強的一種劣質仿瓷餐具,是用脲醛樹脂來假冒密胺樹脂。這種材料在80℃就會分解釋放出甲醛氣體,因此在國家標準中是不允許直接接觸食品的。

而A5和A8料都可用於餐具,在-30℃~150℃的範圍內,合格的密胺餐具釋放出來的甲醛量微乎其微,對人體健康不會有影響。所以使用時要注意溫度,不可拿來加熱。

那購買仿瓷餐具時,A1、A3料和A5、A8料該如何區分呢?事實上用肉眼是無法區分的。比較安全的做法就是通過正規途徑(如超市、商場)購買,而且切記不要逮著便宜的就買。

下面再說說塑料餐具。

塑料餐具裡有甲醛嗎?

塑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材料之一,我國的國家標準將塑料餐具分為了7種,並分別給予1~7的編號,我們在很多塑料製品的底部,都可以看到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形,裡邊有一個阿拉伯數字,就是它們的編號,編號不同,其性能和用途也不同。

在這7種塑料中,我們都不需要擔心裏面會有甲醛,但可能出現的還有其他的有毒物質。我們從安全性由高到低來分別介紹。

常見的塑料保鮮盒一般就是聚丙烯材質的,也是塑料餐具中耐熱性最好的。它在國標中數字為5。聚丙烯的主要原料是丙烯,幾乎不需要塑化劑,而甲醛並不存在於產品中,受熱析出更是無稽之談。

但是聚丙烯餐具一般規定最高受熱溫度在140℃,溫度過高容易發生變形。另外聚丙烯是唯一一種能夠適應微波爐加熱的塑料餐具,但僅推薦700W下短時加熱,以免溫度過高。

另外,外賣包裝塑料盒大部分是聚苯乙烯製作的,國標數字是6。聚苯乙烯耐熱抗寒,是快餐盒的優選,但是其在高溫下可能會釋放出芳香烴,也是一類致癌物質。所以聚苯乙烯材質的外賣餐盒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反覆加熱,更不可用於微波加熱。

編號1~7中的5和6有了,那麼其它的呢?往下看。

這些塑料餐具要特別注意

其他的國標數字代表的材質是這樣的:

數字1代表的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ET)只能用於常溫下的液體,而且最好一次性使用:

數字2代表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同樣不能加熱,只適用於牛奶等液體的封裝,另外可以用於存放藥物;

數字3代表的聚氯乙烯(PVC)最常見的用途是用於食品包裝。它曾經因為良好的耐熱性用於餐盒,但是其中可能分解出來的氯元素以及小分子塑化劑會對人體有害;

數字4代表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由於耐熱性較差,不能加熱,一般只用於保鮮袋;

數字7代表除了除以上這些材質以外的所有塑料,應該視情況而定。上文中提到的仿瓷其實就可以歸類於此。

除此了以上列舉種種,另外還有一種需要特別注意的材料叫做聚碳酸酯(PC),用它做的食品容器,反覆加熱消毒容易溶出雙酚A(二酚基丙烷),進入人體後會造成內分泌的紊亂。

可以看到,在這幾種塑料中甲醛是找不到的,但如果用得「跑偏」了,那麼可能會出現其他有毒物質。

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材質的餐具?

綜上所述,在多種塑料中,最優的一種選擇就是聚丙烯。但即使是聚丙烯,也應該注意使用的條件並且及時更換。

相比之下,玻璃和陶瓷雖然易碎,但是在安全性上無疑是高於塑料的,而且在外觀和形狀上也有了較多的選擇。

如果消費者一定要用塑料、仿瓷餐具,尤其是給小孩子,那一定要了解相關知識、判斷產品是否安全,並且在規定溫度下使用並且及時更換。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生活|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會致癌?到底該怎麼選?...
    生活 |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會致癌?到底該怎麼選?......不同的材質的餐具不僅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還會對人的健康帶來不同的影響一般來說餐具可以分為:陶瓷碗、玻璃碗、不鏽鋼碗、搪瓷碗、仿瓷碗以及塑料碗等等在這中間兩種相對更年輕的材質——
  •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對身體有害?到底該怎麼選?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對身體有害?到底該怎麼選?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青睞但在網絡上一直有說法說這兩種材料的碗含有甲醛有毒還致癌聚苯乙烯耐熱抗寒,是快餐盒的優選,但是其在高溫下可能會釋放出芳香烴,也是一類致癌物質。所以聚苯乙烯材質的外賣餐盒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反覆加熱,更不可用於微波加熱。
  •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會致癌?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會致癌?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注意過餐具?不同材質的餐具,不僅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還會對健康帶來不同的影響。一般來說,餐具可分為陶瓷、玻璃、不鏽鋼、搪瓷、仿瓷以及塑料等材質。其中,仿瓷和塑料以輕便不易碎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但人們常說,這兩種材質的餐具含有甲醛,有毒還致癌。
  •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會致癌?到底該怎麼選……
    一般來說餐具可以分為以下材質:陶瓷、玻璃、不鏽鋼、搪瓷、仿瓷以及塑料等在網絡上一直有說法仿瓷和塑料的餐具含有甲醛>有毒還致癌這是真的假的?生產廠家為了塑形,會在密胺樹脂中加入增塑劑。增塑劑是一類用於改善產品的質量的小分子,使塑料製品加工時流動性更好,但同時也會使產品中游離的甲醛更容易析出,具體的量將根據不同的用料會有差別。比較安全的做法就是通過正規途徑(如超市、商場)購買,而且切記不要逮著便宜的就買。
  •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會致癌?到底該怎麼選?一文講清楚
    雖然現在口罩還不能完全摘掉,但大家在吃吃吃的道路上從來都不會停歇。有的人喜歡吃肉,有的人喜歡吃菜,還有人喜歡喝粥。在吃飽喝足的同時,你有沒有注意過餐具本身呢?不同的材質的餐具不僅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還會對人的健康帶來不同的影響。
  • 寶寶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挑?
    >寶寶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挑?  餐具的功能各異,選擇有底座帶吸盤的碗,吸附在桌面上不會移動,不容易被寶寶打翻。  有感溫的碗和勺子,便於媽媽掌握溫度,不至於讓寶寶燙傷;大多數合格餐具還耐高溫,能進行高溫消毒,保證安全衛生。
  • 給寶寶使用的餐具該怎麼選?新手媽媽們要注意,這種最好不要用
    隨後拿起了一套竹木的餐具,還得意地和說我:「這種竹木的,夠自然夠健康了吧?」我連忙再次阻止,並解釋說那些竹木餐具,大多都經過防腐和刷漆,為了寶寶的健康,最好也不要選。最後挑選了好久,閨蜜才在我的建議下選擇了兩套合適的餐具給寶寶。
  • 生活中所用的餐具,各種材質有它們的特性,你會選怎樣材質的餐具
    說到吃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餐具了,這裡我們主要介紹的是碗餐具中不可缺少的一樣。現在普遍用的碗相對來說陶瓷碗,不鏽鋼碗,玻璃碗市場範圍比較廣。商城或者超市裡面琳琅滿目是不是都會挑花眼,所以大家還是要了解一下他們的特性,這樣在挑選的時候就不會迷茫了。
  • 塑料材質不安全?從標識材質深度剖析,手把手教你挑選安全的兒童餐具
    抗摔:寶寶在吃飯的時候經常是意外不斷,因此,抗摔性不容小覷。清潔便利性:為了給寶寶儘可能使用「無菌」的餐具,最好選擇易清洗的材質。當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材質了綜合輕便、顏值、抗摔、好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塑料材質,但很多家長會擔心塑料餐具安全嗎?會不會對寶寶身體有傷害。塑料兒童餐具怎麼選更安全?
  • 選對餐具,寶寶從此愛吃飯
    相信不少寶媽都會覺得,寶寶能大口吃飯是人生的一大幸事,簡直比自己吃還要激動。如果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寶寶餐要美味有營養之外,一款高顏值的餐具也是加分項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好看又好用的兒童餐具。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寶寶對於餐具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挑選兒童餐具,一定要根據寶寶的實際需求來。
  • 筷子有講究,這幾種筷子最「健康」,糊塗選錯當心「致癌」!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與每個人每天都息息相關的東西就是筷子,筷子是我們煤炭都要用到的主要餐具,如今,人們在飲食上越來越考究,不光要色想問俱全更把筷子的樣式發明出了各種各樣,有木質的、塗彩漆的、金屬的、塑料的、骨質的、象牙的等等不同材質,但是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筷子選不對很容易造成腸胃炎
  • 腐乳涉及黴變吃了會「致癌」?好好看看,現在知道答案還不晚
    好傢夥給我整的滿頭霧水,我也很納悶的說吃啊,怎麼了?後來交流才知道,已經越來越多的人會認為,吃腐乳會對身體有害,因為腐乳都「發了黴」。其實,關於腐乳發黴的這件事,是大家對腐乳最大的誤解,今天小編就和各位好好說說,現在知道真相還不晚。一:腐乳是怎麼製作的?腐乳的製作相對來說較為簡單,步驟分別包括了:煮熟黃豆,研磨、過濾、壓榨、定型然後就是種菌並發酵。
  • 寶寶餐具材質有講究,媽媽選購需謹慎
    01仿瓷餐具謹防三聚氰胺 密胺餐具就是新聞中的三聚氰胺遷移量超標的餐具,也被稱作仿瓷餐具。這種密胺餐具以密胺樹脂為主要原料,它由三聚氰胺和甲醛在一定條件下反應而成。合格的密胺餐具使用的是純密胺樹脂,其本身無毒無害,但它會在高溫、酸性條件下易遷移出三聚氰胺[1]。
  • 有關於西餐禮儀——我們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放?
    有關於西餐禮儀——我們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放?今天我們來跟大家說一說,有關於西餐的一些禮儀。比如說我們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放。很多朋友在一個人出去吃西餐的時候,都會很害怕自己在中途上衛生間的時候服務員會把我們的餐具收走。其實如果知道了西餐禮儀,那麼我們就完全不用擔心這一點了。
  • 寶寶吃飯用啥餐具最健康?這種材質一字之差,質量天壤之別
    文 | 幸孕姐很多父母在給寶寶挑選餐具時,喜歡選擇色澤鮮豔、不易碎且性價比高的仿瓷餐具,但這種餐具的製作工藝有嚴格的標準要求,市面上有很多都未達到標準,如果寶媽們不小心買到了這類劣質仿瓷餐具,很可能會給孩子的健康埋下隱患
  • 我們到底該怎麼吃飯?
    有人請客吃飯,當然更要圓桌餐。你請朋友吃飯,你說,「為了避免你我交換唾液,咱們每人一個蓋澆飯吧!」這客可怎麼請?!可是很多幾乎全部是陌生人的場合,也是這種圓桌餐。比如喜宴餐,比如旅遊餐,比如培訓餐……大家前幾分鐘還不認識,然後坐到一張桌子跟前,菜盤子上來,「OK,大家開吃!」於是,在一個盤子裡,你一筷子,我一筷子,你的唾液沾點,我的唾液沾點,吃得不亦樂乎。
  • 選筷子有講究,3種材質不要選,選對好筷子,家人用著更放心
    市面上的筷子種類也有很多,例如:竹筷子、彩漆筷、密胺筷、不鏽鋼筷……有很多人買筷子是選擇好看的或者說是隨便拿一種,但是經常會忽略筷子的材質和安全性。俗話說病從口入,如果選擇的筷子不好,經常用來夾菜,對身體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 這4種材質的寶寶餐具,優缺點你都了解嗎?選錯了對寶寶有危害
    其實在網上不少寶媽都有各種各樣的看法,有了寶媽表示仿瓷碗更加好看,有的寶媽表示塑料碗非常耐摔,還有的說木碗對寶寶健康更好,這導致不少寶媽不知道如何選擇了。其實在給寶寶選擇餐具的時候,除了要考慮色彩之外,更要注意材質的安全性。現在寶寶餐具種類很多,那麼到底該選擇什麼樣材質的碗呢?
  • 經常用洗潔精洗過的碗吃飯,對身體有害嗎?現在知道也許還不算晚
    經常用洗潔精洗過的碗吃飯,對身體有害嗎?現在知道也許還不算晚首先了解一下洗潔精,洗潔精主要是活性劑成分和乳化劑,而這些成分能夠幫助清洗大分子物質,分解成小精子物質,利於清洗板塊上的油漬。而這些成本也是通過國家安全檢測的,所以洗潔精也是可以放心使用的,而很多人認為洗潔精含有一定的毒性,其實,這些毒性含量相對較低,並不會出現中毒的情況,所以不要在蒙鼓裡了,現在知道也許還不算晚。而我們生活中,很多人認為,經常用洗潔精清洗碗筷,其中的一些化學知識結構對手部皮膚會造成傷害。
  • 1歲女童白血病疑因密胺餐具導致!別再用有毒餐具,把毒一口一口餵給...
    日前,武漢晨報一則消息:   婆媳倆為了寶寶一個吃飯的碗吵翻了!因為婆婆給寶寶用仿瓷(密胺)餐具,媳婦認為這種材質有毒。   仿瓷碗因為輕便、耐摔,使用非常廣泛,但質量不過關的仿瓷碗因為含有有毒物質,會導致一些非常可怕的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