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優秀的人,是十分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而不是跟著世界隨波逐流。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主觀能動性,誠然,天生的環境決定人是否具備一些良好的品質。但要把這些良好的品質發揮到極致,進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踏實的前進,就必須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否則也是坐守金山。優秀不等於成功,成功雖然可以衡量優秀,但成功的定義又何止一種?在任何環境下,我們需要堅持我們的信仰,我們得知道我們自己想要什麼。某些人不滿足於自己的現狀,丟失了信仰,被社會大環境和他人的言語蠱惑,被植入了某種被稱為「優秀」的定義。比如原本認為愛情應該忠誠的人,見到很多人約炮心裡不平衡,覺得自己吃了虧,也跑去約炮;原本想要在學術上有一番作為的人,見到別人賺錢,覺得自己吃了虧,也跑去賺錢。這種人大多後來死得很慘。他們的思想不是自己的,是被植入的。他們丟棄了自己原本積累的優勢,比如做學術的人,原本就有學術基礎,半路跑去創業,會因為缺乏創業知識,而體無完膚。幸運兒有幾個呢?要知道,是有倖存者偏差這回事兒存在。所謂倖存者偏差,就是我們只看見少數成功的人,而大批死得很慘得人,我們卻看不到。
什麼是「優秀」?百科釋義為:泛指人的某一特質突出、好的意思,其一,出色、非常好;其二,品行、成績等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說的優秀也多是這個範疇。
那麼,如何判定優秀呢?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儘管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意思都是相近的。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人貴有志,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除此之外,我身邊的優秀的人,還有一個特點。stay hungry,stay foolish.這個題目下很多人說優秀,包括題主的描述,都是在跟他人比。而優秀的人,卻常常在跟自己較勁。優秀的人不會滿足於現狀,哪怕他已經做到了本行的NO.1,只要還有上升的空間,他也總能看見,而不停的努力。很多人發出疑問,明明世界第一富豪這麼有錢了,為什麼還拼命賺錢?因為他們的目標已經不是賺錢了,他們想要的東西是「財富」,追尋更多的財富是他們的樂趣,就算做到了世界NO.1,只要還有財富可得,他們就會拼盡全力。在學術界也是如此,比如像季羨林那樣的大家,已經在當行的領域做到了TOP,早就可以享清福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內很難有人超越他,他卻在行將就木之時堅持著自己的事業。因為他追求真理,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他在跟自己較勁,他要做的比以前的自己好;他也明白,自己所研究的東西,還有無數待解決的問題,自己的成就相對於自己的事業,只是冰山一角罷了。都說謙虛是優秀的人一個必備品質。優秀的人不會在人前說自己優秀。在我看來,他們謙虛,反而不是一種禮貌,而是因為優秀的人知道,自己雖然比很多人厲害了,但是前方依然有更廣闊的領域等待自己探索,相對於那個更廣闊的領域,自己依然是渺小的。
為人在世,要有氣節,要有原則,所謂「人窮志不窮」即是如此。尊敬他人,他人也會尊敬你,反之亦然,所以「辱人者,人恆辱之!」。不為一時的榮華富貴所誘惑而出賣自己,不為貧賤困苦而改變自己的本性,不為威脅暴力所屈服,同樣也不以此禍害他人。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夫,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優秀者的對手很多時候已經不局限於除自己之外人類,而是自己,或者某種我們看起來不可能實現的理想。他們跳出了我們的圈子,站在一個更大的圈子,他們還能看見更更大的圈子。而庸人的悲哀在於,他們連目前圈子的大小都無法丈量。縱然具備了很多良好的品質,卻連前方的方向都不知道,滿足於現狀,怎麼可能變得越來越優秀?我發現優秀的人往往首先有一個很高大的目標,然後分為不同小步驟一步步完成。當完成了這個高大的目標後,他們又有更大的目標。他們永遠在前進。
毅力,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耐得住寂寞,經得住挫折,受得住打擊,克服住各種誘惑,專注於一件事情,不達目的不罷手,結果儘管不如人意,但真的就是失敗嗎?想想這個過程中,你所付出的一切,無形之中學到的一切,皆是所得。
誠信是立身之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就算他們前進到了看似頂點的地方,頭頂有個天花板,他們也會想方設法把那塊兒天花板砸個洞,再鑽進更高的領域。優秀的人永遠在努力,人生本來就是逆水行舟,庸人在倒退,優秀的人在前進,自然越來越遠。說什麼優秀的人會跟庸人比誰更優秀,別傻了!庸人在人生的河流裡,早就被甩出十萬八千裡,優秀的人回頭拿個天文望遠鏡都不一定看得見後面的庸人,更別談比較了。有句話說得好,比你努力的天才,是最可怕的。海子是天才嗎?是的。但海子還是北京大學的高才生,哲學研究院的研究員!這非勤奮而不可能實現。這個世界,不是人人都是天才,別以為自己是天才。最悲哀的庸人,有一個共性:往往覺得自己是天才,也不願意努力。記住,stay hungry,stay foolish.永不知足!凡是說自己的優秀的人,我認為都不是優秀的人。優秀的人哪有時間在這兒敲著鍵盤耍著嘴皮子自賣自誇?他們都正忙在探索著更廣闊的世界,哪有閒工夫自吹自擂?優秀的人,不用說,也能一眼看出,對方是個優秀的人。他們靠的不是耍嘴皮子,而是:行動!
摔倒了,你可以馬上站起來;失信後,你永遠也難以挽回。誠信待人很重要,謊言讓人唾棄,失去信任。信守諾言,就要 「言必行,行必果」,不輕易承諾,答應了就必須守信。
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好的習慣會使人終身受益,一個優秀的人,必然堅持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
大部分人無法成長的原因在於:將大量的時間花在執行區這就阻礙了我們的成長,從長遠看,也會影響我們未來的表現演講者舉了個例子:Demosthenes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演講家和律師。當Demosthenes是名普通律師時,他意識到優秀的演講能使別人更相信自己,於是他開始學習演講技巧為了不聳肩,在浴室天花板吊了一把劍,當他聳肩時,劍會刺到他的肩膀避免咬字不清,他在演講時嘴會含著石子為了不打擾別人,特意建立了個地下室他處於學習區(演講)所做的事,與他處於執行區(律師)所做的事截然不同,但是學習區所學的技能又在未來幫助到自己,使得Demosthenes的在外表現更加完美,更能使人信服因為Demosthenes刻意去學習某項技能。他將全部注意力放在他安全區以外的高水平挑戰上,而不是他平時就會做的事情上,然後通過不斷的反饋和調整,再經過該領域的導師指導,他的綜合能力就得到了實質性的改善。
習慣不是刻意,隨心隨性。把你的優點放到習慣中去,不以小而不為,不以大而費心。習慣就像一個放大鏡,你融入的優點會被無限放大,漸漸有了優秀的氣質,你感到美好,周圍人也覺得不錯,這會使你擁有更多的機會去一展身手。
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人:或是成績不好,或是平凡無比,或是職業低微……但是,這樣的人是否就是不優秀呢?
當然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很優秀,咱家的孩子也不差!所謂優秀,多是比較出來的,試問:如果只有寥寥幾人,第一的差別大嗎?沒有底層員工,那些坐辦公室的經理是不是得親自上場?「農民不種地,餓死當家人」……其實,每個人都獨一無二,都有擅長的地方,只是分有沒有發現和利用而已。
做好自己的事,平凡的一樁樁、一件件,優秀的人會做大事,但何嘗不是從小做起的呢?相信自己,踏踏實實做事做人,你也很優秀。
「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不妨留在評論區下那些讓你「苦悶的話」。
我看過太多優秀的人。他們或者文採好,或者好詩詞,或者會樂器,或者就是學神,或者是學神兼以上,但她們優秀嗎?我知道知乎很多高中生和大學生,我明確說,很多時候我看他們的文章確實就是當文章看的,因為他們是在寫文字。沒有生活積澱。文字雖美,沒有風韻和風骨。對於有社會經歷的人來說,看看就好,食用就不必了。畢竟以文字論高下不該在知乎,可以去起點。 優秀是什麼?回到主題。為什麼有人比同齡人優秀很多?現在在旁人眼裡,我女兒實打實成了別人家孩子。如果這當中有可以總結的,我只有一點印象深刻,那就是: 知道自己是誰,要什麼,能跳多高,而且敢跳,並承受跳了可能失敗的所有結果。 這是她們看上去超出其他同齡人的真正原因,她們敢於並樂於挑戰自我。不厭倦,不緊張,不疲憊,奮力奔跑。你在跑,其他人在觀望,時間滴答滴答,你當然比她們優秀。 這就麼簡單。 到了社會,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