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約5億成本,化解近20億債務!全國首例大型國有建築企業破產重整案成功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 文/圖日前,在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次座談會上,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河南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歷時一年多的破產重整案終於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引進戰略投資,以4.65億元的成本化解了19.71億元的債務,沒有一個職工下崗、沒有一人被拖欠工資,省建設集團將獲得重生。
-
承建過河南博物院的國企破產重整,4.65億化解近20億債務,怎麼做到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樊雪婧圖片由鄭州中院提供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省建築工程局、我省唯一一家省管國有大型建築集團企業、承建過河南博物院,卻在成立半個多世紀後陷入困局:在全國各地官司纏身、負債近20億,不得不申請破產重整。如今,這家企業現狀如何?近20億債務如何化解?破產重整期間,職工們的權益如何保障?
-
4.65億化解近20億債務,這個中院是咋做的!
「破產不停產」、員工不下崗、以4.65億元的成本化解19.71億元的債務……8月31日,《法治日報》記者從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在省高院指導下,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省建設集團破產重整案順利完成,企業「起死回生」,生產經營步入正常化。
-
小成本化解大債務 保企業破產不停產
8月28日,記者從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辦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該院於2019年7月31日裁定受理的河南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整一案,已於2020年7月21日批准重整計劃、終結重整程序。該案在不足一年時間裡,實現了以4.65億元的成本化解19.71億元的債務,且企業無一人下崗的良好效果。據河南省國資委相關人員介紹,該案系全國省管大型建築施工企業重整成功第一案。
-
破產審理「換擋提速」 困境企業重整再生
通過破產清算,清理債務10.8億元,使廣東省紡織行業擺脫了歷史包袱。2019年12月20日,廣州破產法庭正式揭牌,將在進一步暢通廣東地區市場主體救治與退出通道,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聚焦經濟發展 | 1+N:巴州中院為挽救破產企業首次「吃螃蟹」
2016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關於依法開展破產案件審理積極穩妥推進破產企業救治和清算工作的通知》,強調在對企業陷入困境的原因進行識別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破產重整與和解制度的功能,對於能夠救治的困境企業儘量挽救;對於不具備救治價值或救治無望的企業,果斷實行破產清算,防止債務風險累積引發更多風險和危機。
-
德恆助力全國首例省管大型國有建築類企業重整成功
至此,歷時一年時間,一起涉及金額近二十億的省管大型國有建築類企業破產重整案件落下帷幕。由於企業自身改革滯後、轉型遲緩,發展模式也比較落後,長期依靠掛靠的模式來發展,缺乏在建築市場中的競爭力,導致企業債務纏身、訴訟不斷,發生債務危機後無法自救。2019年5月24日,建設集團向鄭州中院遞交重整申請,2019年7月31日,鄭州中院裁定受理重整一案,並指定建設集團破產重整清算組作為建設集團管理人。建設集團管理人經鄭州中院許可,公開選聘德恆律師事務所為重整法律服務機構。
-
廣州中院破產審判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州中院清算與破產審判庭成立後,通過破產清算,幫助廣東省紡織工業總公司清理債務10.8億元,使廣東省紡織行業擺脫了歷史包袱。2019年12月20日,廣州破產法庭正式揭牌,將在進一步暢通廣東地區市場主體救治與退出通道,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我院審理的亞太三家公司破產重整案入選廣東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典型...
此次發布典型案例中重整、和解的15個,佔71%,通過重整盤活了企業資產、維護了企業運營價值,特別是對華瀚科技公司、德奧通用航空公司等一批暫時陷入經營危機、具備重整價值和可行性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依法實施拯救。擁有200餘項專利技術的華瀚科技公司負債50億餘元,通過重整職工債權、稅款債權全額清償,普通債權清償率提高一倍以上,目前公司經營良好並已承接數個大型項目金額超過3000萬元。
-
桂林中院判首例重整成功涉樓盤破產案件
同時,採取競爭方式選任管理人,在法院與管理人的密切配合下,高效推進破產案件的辦理,該破產重整案審理時間不足12個月。2015年,恆興公司因資金鍊斷裂,職工工資無法發放,拖欠債務高達2.98億元(含職工債權299萬元)不能償付,在建工程項目全面停滯,企業陷入經營困境並停止經營。
-
復盤萍鄉首例涉房地產企業破產重整成功
「府院聯動」,剝絲抽繭理清債權債務,築巢引鳳引進重整投資人盤活資產,成功化解了這場涉及1000多名債權人、標的高達10多億元的糾紛。 「要讓企業儘快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把涉及怡和源公司的系列糾紛維權路徑引入法治軌道。」萍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張雪群為此案「把脈開方」。他提出,只有通過築巢引鳳,引入外部資本,由其投資先把房子建起來,才有機會讓企業起死回生。
-
被申請破產重整後,華晨汽車確認65億債務違約
在被供應商申請破產重整後,華晨汽車確認數筆債務違約。11月16日晚間,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汽車」)發布公告稱,目前,華晨汽車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
-
一民營企業有望通過破產重整「獲新生」
重慶日報訊 (記者 龍丹梅)一家汽配製造企業因遇到暫時經營困難而資不抵債,遭遇破產危機,正當無奈時,債權人之一向法院申請了破產重整。11月22日,璧山區法院受理了這起破產重整案件,這也意味著這家已成立20多年的企業將有望通過破產重整重獲新生。
-
*ST蓮花2019年淨利6900萬成功保殼:依賴「破產重整」實現扭虧並...
原標題:*ST蓮花2019年淨利6900萬成功保殼:依賴「破產重整」實現扭虧並解決近20億債務 4月1日晚間,已連虧兩年、瀕臨退市邊緣的*ST
-
「辦理破產」全國第五,看南京法院是如何為企業「進」與「退」導航的
江蘇南京法院以破產審判為抓手,充分釋放破產制度市場救治和退出的司法效能,三年累計清理國有「殭屍企業」213家,化解企業債務300億元,安置職工6000餘人,盤活土地廠房面積320萬平方米。,最大限度地發揮破產審判的挽救功能,維護企業經營價值和資產完整性,提高債權回收率,幫助困境企業實現重生。」
-
梧州中院裁定批准奧奇麗公司重整計劃草案
由於奧奇麗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梧州中院於2019年7月15日依據債權人的申請依法裁定受理奧奇麗公司破產案並指定廣西益遠律師事務所為破產管理人。至債權申報截止日,債權人向破產管理人申報債權高達人民幣12.34億餘元。
-
關於破產重整的理想與現實
來源:每天學點經濟學摘要近日富貴鳥重整失敗,走向清算退市,使得破產重整再度引發市場的關注。破產重整,屬於挽救企業的一種措施,最為理想的狀態是,債務主體可以恢復企業的經營能力和償債能力。一方面,在保留企業主體資格的前提下,通過降低債務包袱,輕裝上陣;繼續經營,重獲新生;另一方面,原有債權人可以在相對公平的狀態下獲得清償,並且提高清償率,最小化債權損失,最大限度地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雖然破產重整的理想較為美好,但實際操作中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破產重整方案被否,進入破產清算環節。主要原因是兩個方面:一是債權人的利益難以平衡;二是挽救成功的可能性較低。
-
肥礦集團破產重整新公司成立 曾商榷減免128億債務包袱
然而,要想使身背百億債務的肥礦集團破產重整,必須首先要徵得銀行等債權人的同意。為此,在這份《方案》比較了整體破產與破產重整兩種不同思路下,債權人將遭受損失如下。「在整體破產清算情形下,肥礦集團資產變現預計為109.83億元……可用於償還銀行借款等普通債權174.1億元的資金約為34.82億元,普通債權的清償率約為19.99%。
-
「破」困局 「產」新機 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司法力量——合肥中院民事審判三庭破產審判工作紀實
合肥中院民事審判三庭成立於2002年,主要負責審理破產和強制清算案件。該庭充分發揮破產審判對市場主體的救治功能,2016年以來,裁定受理破產案件120件,審結50件,共盤活或處置存量資產價值31.5億元,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6.7萬平方米,處置房產、在建工程46.9萬平方米,安置破產企業職工5300餘人,清償職工債權1.3億元,清理破產企業歷史欠稅2600餘萬元,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了司法力量。
-
鄭州一房地產公司申請破產重整,負債12.53億,最新進展來了
16日,記者從省高院獲悉,近日,鄭州大港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港置業公司)重整交接儀式在鄭州航空港實驗區成功舉辦。在實驗區綜治辦、國土資源局、規劃市政建設環保局領導,實驗區法院破產審判團隊、債權人代表等各方共同見證下,該公司重整經營管理權順利從管理人移交到投資人手中。此舉標誌著鄭州航空港實驗區法院受理的大港置業公司破產重整案件成功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