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和太陽系八大行星詳細資料

2022-01-03 親情圈兒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親情圈兒,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圖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在太陽系裡,行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有的行星圍著太陽打轉發光,除月亮這顆矚目的行星外,最為我們了解的是八大行星了。這八大行星中最亮的是那顆,最大的是哪顆呢?這八大行星排列順序是怎麼樣的呢?未解之謎網為你揭秘這八大行星從質量大小到亮度大小的具體排列順序。

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有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具體數據如下:

水星:水星在九大行星中,他的體積排列倒數第二,但是它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金星:金星按照距離太陽的遠近次序是第二顆行星,在日落的任何時間裡,在西方的上空看見一個發光的天體就是金星。金星自己不會發光,它是反射了太陽的光才發亮的。

地球:地球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為第三顆行星,是九大行星中唯一適宜生命生存和繁衍的地方。

火星:火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為第四顆行星,又叫「紅色星行」,它一出現在天上,就可以看到他那淡淡的紅色。

木星:木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為第五顆行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它是地球半徑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18倍。

土星:土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距離排列是第六顆,是太陽系裡的第二大行星,它有七個美麗的光環,他的光環鮮豔奪目,因此有人把土星成為「星中美人」。

天王星:天王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距離排列是第七顆,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他的體積位居第三。,因為它的大氣層中含有甲烷,因此天王星呈藍綠色。

海王星:海王星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可顆行星,他是一顆淡藍色的行星他是典型的氣體行星。

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此外,太陽系中還有很多較小的行星分布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以及從柯伊伯帶延伸將近一光年遠的奧爾特星雲,都屬於太陽系的範圍,而八大行星中衛星最多的是木星,人類已發現木星擁有68顆衛星。

八大行星體積大小排列順序

赤道半徑大小的排列順序和體積是一樣的,下面是以地球體積為1作比例,比較出八大行星體積排列順序的大小關係,如下面數據所示:

體積:(以地球為1,體積1.0832073×1012km?)

太陽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 :金星 :火星 :水星 = 1300000 :1317 :745 :65 :57 :1 :0.86 :0.15 :0.056。

由此可以看出木星是八大行星體積最大的,土星次之。

八大行星質量大小排列

行星的質量是評定是否是八大行星的條件之一。下面我們通過這八大行星的重量及平均密度從大到小做一個排序,質量從大到小依次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具體情況如下:

1、木星(質量1.90×1027千克、平均密度1.326g/cm?)

2、土星(質量(地球質量=1) :95.18、平均密度0.70g/cm?)

3、海王星(質量1.0247e26千克、平均密度1.66g/cm?)

4、天王星(質量8.6810 ±13×1025kg、平均密度1.318cm?)

5、地球(質量5.965×1024kg、平均密度5507.85kg/m?)

6、金星(質量4.869×1024千克、平均密度: 5.24 1.318cm?)

7、火星(質量6.4219×1023kg、平均密度3.94g/cm?)

8、水星(質量3.3022×1023kg、平均密度5.42794g/cm?)

八大行星亮度排列順序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月球及彗星等太陽系內的天體,並不會自己發光的,他們是靠反射太陽的光線。星等是天文學上對星星明暗程度的一種表示方法,記為m(magnitude)。天文學上規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來表示,星等數越小,說明星越亮,星等數每相差1,星的亮度大約相差2.5倍。八大行星那顆最亮眼呢?這需要依據情況而定,不同時期行星的亮度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根據這八大行星最亮的時候做一個簡單的比較,下面我們看一下具體數據:

金星最亮的時候:-4.4m

水星最亮的時候:-2.6 m

火星最亮的時候:-2.9112m

木星最亮的時候:-2.9467m

土星最亮的時候:-0.3m

天王星最亮的時候:5.5m

海王星最亮的時候:7.8m

在八大行星中,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是人類地球上肉眼可見的。金星,夏天旁晚西邊可見,發出淡黃色光,最大亮度-4.4等,又叫長庚星或啟明星。金星被稱為啟明星時時太陽升起前三小時東方可見;被稱為長庚星時是太陽下落後三個小時西北方可見。現在的金星在西方可見,所以又被叫做長庚星。 木星,最大亮度-2.2等,發出白光。位於雙魚座,晚上8.00左右東南方可見,最近都可見,很明顯。此時南邊的天空最亮的就是他了,很容易知道。 火星,現在晚上6點在金星旁邊,夏天傍晚六點天還沒有暗下來,比較觀測到。土星,夏天傍晚6點已經不可見了,已經往西落。

什麼是行星

行星的定義:一是必須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二是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三是其軌道附近應該沒有其他物體。

如何定義行星這一概念在天文學上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006年8月24日通過了「行星」的新定義,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

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2、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應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

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八大行星的相關資料

水星 (Mercury )

水星中國古代稱為辰星。是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其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密度較高。自轉周期很長為58.65天,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水星在88個地球日裡就能繞太陽一周,平均速度47.89千米,是太陽系中運動最快的行星。無衛星環繞。它是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按前後順序排名第一的行星。水星在直徑上小於木衛三和土衛六,水星上的太陽看上去要比在地球上大二倍半,太陽光比地球赤道的陽光還要強六倍。水星朝向太陽的一面,溫度非常高,可達到400℃以上。這樣熱的地方,就連錫和鉛都會熔化,何況水呢。 但背向太陽的一面,長期不見陽光,溫度非常低,達到-173℃,在這裡也不可能有固態的水。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美國發射的「水手10號」探測了水星,向地面發回5000多張照片。水星地貌酷似月球,大小不一的環形山,還有輻射紋、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水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體。

中文名:水星

外文名:Mercury

自轉周期:58.646日

公轉周期:87.969日

平均半徑:2440km

體 積:6.083×10^10㎞3

質 量:3.3022×10^23kg

表面積:7.48×10^7㎞3

逃逸速度:4.435km/s

距太陽距離:5800萬千米

注 音:ㄕㄨㄟˇ ㄒㄧㄥ

別 名:辰星

表面溫度:427度(白天)、-183度(夜晚)

拼 音:Shui Xing

金星 (Venus)

金星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它日出稍前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黃昏後出現在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時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陽外全天最亮的恆星)還要亮14倍,猶如一顆耀眼的鑽石,於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Venus)——美神。

天體名:稱金星

拉丁名:Venus

面 積:4.6億平方千米

近日點:107,476,259千米

遠日點:108,942,109千米

質 量:4.869×1024千克

表面引力:8.78m/s2

逃逸速度:10.4千米/秒

距太陽距離:1.082億千米(0.72天文單位)

地球 (Earth)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它也經常被稱作世界。英語的地球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地球已有44~46億歲,有一顆天然衛星月球圍繞著地球以30天的周期旋轉,而地球以近24小時的周期自轉並且以一年的周期繞太陽公轉。迪士尼有同名紀錄片。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4960萬公裡,在行星中排第三位,它的赤道半徑為6378.2公裡,其大小在行星中列第五位。

中文名:地球

外文名:Earth

別 稱:蓋亞(Gaia)

分 類:行星

質 量:5.965×10^24kg

平均密度:5507.85kg/m3

直 徑:12756千米

表面溫度:15攝氏度(59華氏度)

逃逸速度:11.2km/s(?39,600 km/h)

反照率:0.367

自轉周期:23h56min4s

赤 經:未定義

赤 緯:+90°

半長軸:149,597,887.5km

離心率:0.016710219

公轉周期:一年(365.24219天)

軌道傾角:0(7.25°至太陽赤道)

體 積:1.0832073×10^12km3

遠日點距離:152,097,701.0km

近日點距離:147,098,074.0km

軌道周長:924,375,700.0km

近日點輻角:114.20783°

軌道半短軸:149,576,999.826km

平均公轉速度:29.783km/s(107,218km/h)

最大公轉速度:30.287km/s(109,033km/h)

最小公轉速度:29.291km/s(105,448km/h)

衛 星:月球

宇宙速度:11.186km/s(39600km/h)

恆星日:0.997258d(23.934h)

赤道圓周長:40,075.13km

縱橫比:0.9966471

赤道旋轉速率:465.11m/s

火星 (Mars)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相近,公轉一周則花兩倍時間。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中國則稱為「熒惑」。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中文名:火星

外文名:Mars

分 類:行星

質 量:6.4219×10^23kg

平均密度:3.94g/cm3

直 徑:6794km

表面溫度:?63℃

逃逸速度:5.02km/s

反照率:0.15

視星等最大:-2.91,衝:平均-2.0

自轉周期:24.6229h

距地距離最近:5500萬公裡,最遠>4億公裡

半長軸:2.2793664億公裡

離心率:0.09341233

公轉周期:687個地球日

軌道傾角:1.850 61°(對太陽赤道5.65°)

升交點經度:49.578 54°

衛星數量:2

注 音:ㄏㄨㄛˇ ㄒㄧㄥ

距離太陽:22794萬千米

半 徑:3397km

物 種:火星人(尚未查實)

木星 (Jupiter)

木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陽(由近及遠)順序為第五,亦為太陽系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中心溫度估計高達30,500℃。古代中國稱之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周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西方語言一般稱之朱比特(拉丁語:Jupiter),源自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木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最大,它有著極其巨大的質量,是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還多,是地球的318倍,而體積則是地球的1,321倍。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時,木星還是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並不是正球形的,而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僅次於太陽、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時候,木星會比火星稍暗,但有時卻要比金星還要亮)。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中心溫度估計高達30,500℃。木星表面有一個大紅斑,從東到西有40,000千米,從北到南有13,000千米,面積大約453,250,000平方千米。對於它是什麼仍有爭論,很多人認為它是一個永不停息的旋風,它的範圍可以吞沒3個地球。

中文名:木星

外文名:Jupiter

別 稱:朱庇特

分 類:行星

發現者:伽利略

發現時間:1610年

質 量:1.90×10^27千克

平均密度:1.326g/cm3,

直 徑:142987千米

表面溫度:-168℃

逃逸速度:60.2㎞/s

視星等:-2.9

自轉周期:9小時50分30秒

半長軸:5.20336301AU

公轉周期:11.86年

軌道傾角:1.30530度

升交點經度:100.55615度

偏心率:0.048912

注 音:mù xīng

注 音:ㄇㄨˋ ㄒㄧㄥ

土星(Saturn)

土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陽距離(由近到遠)位於第六、體積則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屬氣體(類木)巨星。古代中國亦稱之鎮星或填星。土星古稱鎮星或填星,因為土星公轉周期大約為29.5年,我國古代有28宿,土星幾乎是每年在一個宿中,有鎮住或填滿該宿的意味,所以稱為鎮星或填星,直徑119300公裡(為地球的9.5倍),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它與鄰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態氫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樣覆蓋著厚厚的雲層。土星上狂風肆虐,沿東西方向的風速可超過每小時1600公裡。土星上空的雲層就是這些狂風造成的,雲層中含有大量的結晶氨。

中文名:土星

外文名:Saturn

分 類:行星(巨行星)

質 量:95.16(地球為1)

平均密度:0.69g/cm3

直 徑:120660㎞

表面溫度:-178℃

逃逸速度:35.6㎞/s

反照率:0.57

視星等:-0.4~1.3

自轉周期:10.656h

公轉周期:29.458年

軌道傾角:2.5°

軌道線速度:34 884㎞/h

黃赤交角:26.73°

衛星數量:62(已確認)

注 音:ㄊㄨˇ ㄒㄧㄥ

大氣層組成:氫、氦

最大衛星:土衛六(半徑2575㎞)

天王星(Uranus)

天王星是太陽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在太陽系的體積是第三大(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輕)。他的名稱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是克洛諾斯(農神)的父親,宙斯(朱比特)的祖父。天王星是第一顆在現代發現的行星,雖然它的光度與五顆傳統行星一樣,亮度是肉眼可見的,但由於較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觀測者發現。威廉·赫歇耳爵士在1781年3月13日宣布他的發現,在太陽系的現代史上首度擴展了已知的界限。這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和大氣構成不同於更巨大的氣體巨星——木星和土星。同樣的,天文學家設立了不同的冰巨星分類來安置它們。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還包含較高比例的由水、氨、甲烷結成的「冰」,與可以察覺到的碳氫化合物。他是太陽系內溫度最低的行星,最低的溫度只有49K,還有複合體組成的雲層結構,水在最低的雲層內,而甲烷組成最高處的雲層。

中文名:天王星

外文名:Uranus

質 量:8.6810 ±13×10^25kg

軌道半長軸:2,876,679,082km

軌道離心率:0.044405586

公轉周期:84.323326年

自轉周期:17時14分24秒

發現者:威廉·赫歇爾

與太陽的距離:28.69億千米

衛星數:27顆

表面溫度:-180°c

直 徑:52000千米

自轉方向:順時針

類 別:遠日行星

大氣構成:氫(H)氦(He)甲烷(CH4)

注 音:ㄊㄧㄢ ㄨㄤˊ ㄒㄧㄥ

光環厚度:1.6千米

海王星(Neptune)

海王星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是圍繞太陽公轉的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海王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而類似雙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較低,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以羅馬神話中的尼普頓(Neptune),因為尼普頓是海神,所以中文譯為海王星。天文學的符號,是希臘神話的海神波塞冬使用的三叉戟。作為典型的氣體行星,海王星上呼嘯著按帶狀分布的大風暴或旋風,海王星上的風暴是太陽系中最快的,時速達到2000千米。海王星的藍色是大氣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紅光造成的。儘管海王星是一個寒冷而荒涼的星球。不過科學家們推測它的內部有熱源。和土星、木星一樣,海王星內部有熱源--它輻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陽能的兩倍多。由於海王星是一顆淡藍色的行星,人們根據傳統的行星命名法,稱其為涅普頓。涅普頓是羅馬神話中統治大海的海神,掌握著1/3的宇宙,頗有神通。

中文名:海王星

外文名:Neptune

直 徑:49,532千米

質 量:1.0247e26千克

遠日點:4,553,946,490km

近日點:4,452,940,833km

逃逸速度:23.5 km/s

自轉周期:15h57min59s

公轉周期約:164.8個地球年

特殊性:筆尖下的行星

發現時間:1846年9月23日

發現者:奧本·勒維耶、伽勒,亞當斯

衛星數量:14

最大衛星:海衛一(直徑2705千米)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屬於類地行星的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這些星球有著厚厚的巖石地殼,同地球表面一樣存在沙石、土地,所以統稱為類地行星。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小的一個,由於距離太陽最近,所以環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最短;水星的質量很小,本身的引力不足以維持厚厚的大氣層,造成水星表面基本上沒有大氣,白天太陽直射水星表面,地表的溫度迅速上升,晚上由於缺少大氣的保溫,表面的溫度又迅速下降,所以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晝夜溫差最大的行星。
  • 八大行星-走進天文課堂,遨遊於太陽系之間
    讓我們跟隨導師一起遨遊在太陽系,根據行星的分類去認識一下圍繞著太陽運轉的八大行星吧!對宇宙的理解不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通過動手實踐更深刻地了解八大行星的特點與規律,讓天文的理論知識絕不枯燥。通過精心設計的科學實驗,沉浸式體驗天文課堂,培養孩子追求科學真理的興趣愛好,鍛鍊探究科學的能力。
  • 【宇宙科普】太陽系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了,你知道吧?
    2006年以前,如果那時候你在讀高中,地理試卷上出現一道題,太陽系有幾大行星?你毫不遲疑的寫上答案: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Bingo,得分,這就是送分題啊。最近,侄子的試卷上也出現了同樣一道題,他寫的答案是:八大行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都是什麼物質組成的?這兩顆可能是「鑽石星」!
    關於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相信許多的朋友都不會陌生。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排列,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但是許多人可能對於這八大行星的組成,都不是十分的了解。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組成成分——其實在八大行星當中,很可能潛藏著兩顆「鑽石星球」,等待著人類去發掘!首先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水星由於距離太陽很近,溫度也超級高。其中水星大概70%的物質都是金屬,剩餘30%的物質是巖石。
  • 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太陽系衛星家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們,所謂的衛星就是指圍繞著一顆行星做周期性沿封閉軌道運動的天體,可以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當然我們討論的主要是指天然衛星。目前,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總數量超過175顆,但是這些衛星並不是八大行星均勻分布的,他們彼此擁有衛星的數目差異極大。
  •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地球之外,哪一顆行星最為「美麗神秘」?
    太陽系中總共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由巖石組成的,是「固態行星」,或者稱為「類地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由氣體組成的,是「氣態行星」,或者稱為「類木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各有特點,如果說其中哪一顆行星最漂亮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在哪個位置?這個遊戲能幫你記住
    遊戲目的 今天這個天文小遊戲來自為家長朋友們設立的公眾號「狂丸開心學」,遊戲環節包括上色、排序、匹配等,目的是幫助你認識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和排序。遊戲紙狂丸已備好,下面我們來說說具體玩法。
  • 八大行星之外人類未被觀察到太陽系行星-尼比魯星
    尼比魯這個名字,是考古學家西琴先生在發掘中東的蘇美爾人的遺址上,發現的古蘇美爾人的星象圖中的一顆星系,在距今6000年,蘇美爾人就發現了太陽系中的天體,太陽,地球,月亮,以及八大行星,還有被降級的冥王星,但是,除了這些行星之外,還有一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發現的星體,這就是尼比魯。
  • 太空旅行號帶你遨遊太陽系八大行星!
    我們人類宜居星球,目前除了地球,我們沒有別的歸宿,今天讓我們暫時離開地球,到八大行星的表面感受一下吧!下面就跟奎哥一起乘坐太空旅行號,到太陽系來段奧妙之旅吧!我們繼續前行,穿過柯伊伯帶,來到木星,木星是太陽系體積最大的一個液態氫星體。自轉最快的行星,距離太陽第五遠的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它的直徑為142984公裡,是太陽系中最大氣體行星,木星的大紅斑可以容得下2至3顆地球。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有可能排成一條直線嗎?多少年一次?
    這就是傳說中的「九星連珠」,當然現在冥王星已經降級為矮行星,那麼就是「八星連珠」!其實已經比較接近連珠的情況挺多次了,啥事情都沒有發生!那麼咱來了解下,到底多少年才有可能發生真正的「九星(八星)連珠」呢?以往發生類似狀況的時又各是啥時候?
  • 快速記憶:只要用1句話就記住九大行星的排列順序
    太陽為地球提供熱能和光能,太陽大氣層中的太陽黑子(sunspot)、耀斑(solar flare)和日珥(solar prominence)活動會使太陽風大大增加,從而影響地球的通訊和航天設備的正常工作。太陽風指的是太陽放射出的電子流,也可以稱之了行星際物質(interplantary matter)。在太陽風和地球磁場的交互作用中就產生了美麗的極光(aurora)。
  • 太陽系八大行星英文主題學習資源來啦!超全面超實用
    不要緊,筆者給自家娃準備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英文主題學習內容,有兒歌、動畫、繪本、遊戲、FIELD TRIP、知識擴展,還有和主題相關的小禮物,下面分享給大家。(因為內容太多,分成兩篇文章,下篇請在公眾號中找)親愛的寶貝:你知道嗎?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顆可愛的行星。
  • 「矮行星」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星。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
  • 科學家的惡趣味:八大行星的奇葩名字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地球、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不過,你知道嗎?八大行星中除了天王星和地球,其餘的六大行星的英文名字都對應著羅馬神話裡神的名字。  除天王星和土星外都是羅馬神話十二主神之一,而地球在英語裡被冠名為希臘神話裡大地之母蓋亞(Gaia)。  最有意思的是最大的行星——木星被冠名了萬神之主的名字——朱庇特(Jupiter)(對應希臘神話裡的宙斯),而木星的衛星裡許多全是朱庇特曾經的情人的名字。
  • 太陽引力那麼大,為何八大行星沒撞過去?牛頓早已給出答案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之後,便有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說法,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在各自的軌道上圍繞著太陽公轉,構成了太陽系的主體。八大行星之所以都要圍繞太陽公轉,是因為太陽具有非常強大的引力。
  • 百研工坊科學課:太陽系大家族
    如果把四季成因和行星特點建立模型放在一課時裡,會發現四季和八大行星兩部分的難點都不能徹底突破,所以就把這一課改為兩課時。整個太陽系分為兩大部分進行深入探究,第一部分是八大行星的特點,學生通過多種獲取資料的方式進行自主的探究和了解,第二部分為建立八大行星大小的模型,讓比較龐大的,無法想像的太陽系天體通過模型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
  • 上課趣味知識:八大行星(上)
    我們再來說說太陽系(Solar System),它有八個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那大家知道它們的英文名嗎?它們是Mercury, Venus, Earth, Mars, Jupiter, Saturn, Uranus 和Neptune。大家順序還是記不住?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在以前人類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就是地心說,後來人們推翻了地心說,又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也就是日心說,不過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不僅推翻了地心說、日心說等舊的宇宙認知,而且對太陽系的了解非常深入,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太陽系中存在八大行星,這些行星攜帶著各自的衛星圍繞太陽進行公轉
  • 2019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地理常識:地理之八大行星
    >▎ 時政熱點 一、八大行星簡介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自西向東運動。(記憶口訣:水晶球,火燒木,變成了土,天涯海角。)二、水星1.體積和質量: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小的行星,衛星數量為0。2.溫差:水星的溫差是整個太陽系中最大的。溫度變化的範圍為90開爾文(約﹣183℃)到700開爾文(約427℃)。
  • 我們太陽系的行星什麼時候會排成「一條直線」?
    我們太陽系的行星們絕不會像電影裡展現的那樣排列成一條完美的直線。如果你觀察一個行星的二維圖,行星它們的軌道在同一個紙面上,這可能導致你相信所有的行星終將會繞軌道轉到一條相同的直線上。事實上,行星不會在一個相同的平面完美繞行。與之相反的是,他們會在三維空間沿不同的軌道繞行旋轉。正因如此,他們將永遠不會完美地排成一條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