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2020-10-18 地理沙龍

宇宙有兩個基本的特性,一是物質性,宇宙是有各種天體組成的,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星雲、星際物質等等;二是運動性,宇宙是在不斷的運動之中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宇宙中的各種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從而形成了天體系統。

太陽系衛星家族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們,所謂的衛星就是指圍繞著一顆行星做周期性沿封閉軌道運動的天體,可以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當然我們討論的主要是指天然衛星。目前,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總數量超過175顆,但是這些衛星並不是八大行星均勻分布的,他們彼此擁有衛星的數目差異極大。

水星、金星和地球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和金星是沒有衛星的,這兩顆行星為什麼沒有衛星呢?是不是個頭太小了呢?這個應該不是主要原因,因為比金星個頭小的火星是擁有衛星的。除了體積質量方面的原因,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水星和金星距離太陽太近,在太陽巨大的引力條件下,衛星很難長期繞行星運轉,說不定金星的衛星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而墜落在了金星,所以現在沒有衛星。

火星和它的衛星

太陽系中另外兩顆固態行星,地球和火星,都擁有衛星。地球擁有1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而且月球是被地球「潮汐鎖定」的衛星,也就是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火星擁有2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又名弗伯斯,呈土豆形狀,離火星較近,每天繞火星3圈;另一顆是火衛二,又名戴摩斯,平均半徑僅為6.2千米。火星的兩顆衛星很有可能是火星利用引力俘獲的小行星。

太陽系中剩下的四顆氣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洋性,都擁有數量較多的衛星,其中木星的衛星數量最多,目前發現木星的衛星數量為69顆,其中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是在1610年由天文學家伽利略發現的,被稱為伽利略衛星。其中木衛三的直徑達5262千米,是太陽系最大的衛星。

木衛一、二、三、四

擁有太陽系最漂亮光環的土星,和木星一樣也擁有眾多的衛星,目前發現的土星衛星數量為62顆,土星的衛星當中最為著名的一顆就是「土衛六」,直徑達5151千米,個頭僅次於木衛三,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更為神奇的是,土衛六上有大氣層的存在,這在衛星當中是極為罕見的。

土星的衛星們

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距離太陽較遠的行星,通常被稱為遠日行星,所以對於它們兩者的觀察是在人類望遠鏡不斷進步後開展的。目前已知天王星擁有27顆衛星,其中天衛三是天王星最大的衛星。目前已知海王星擁有14顆衛星,海衛一是其中最大的,也是唯一擁有足夠質量成為球體的海王星衛星。八大行星目前發現的衛星數量為175顆,將來肯定會發現更多的衛星,從而壯大太陽系衛星家族。

天王星和它的衛星

喜歡就點下方小手☟☟贊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土星新添二十顆新衛星,超越木星成為太陽系中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
    太陽系中的行星有八顆,我們稱為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此外還有許多矮行星和小行星。衛星是指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隨著人類宇宙探索的深入,太陽系的衛星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和金星是沒有衛星的,我們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擁有兩顆個頭比較小的衛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屬於類地行星的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這些星球有著厚厚的巖石地殼,同地球表面一樣存在沙石、土地,所以統稱為類地行星。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小的一個,由於距離太陽最近,所以環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最短;水星的質量很小,本身的引力不足以維持厚厚的大氣層,造成水星表面基本上沒有大氣,白天太陽直射水星表面,地表的溫度迅速上升,晚上由於缺少大氣的保溫,表面的溫度又迅速下降,所以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晝夜溫差最大的行星。
  • 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和太陽系八大行星詳細資料
    在太陽系裡,行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有的行星圍著太陽打轉發光,除月亮這顆矚目的行星外,最為我們了解的是八大行星了。這八大行星中最亮的是那顆,最大的是哪顆呢?這八大行星排列順序是怎麼樣的呢?未解之謎網為你揭秘這八大行星從質量大小到亮度大小的具體排列順序。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 「矮行星」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星。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
  •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地球之外,哪一顆行星最為「美麗神秘」?
    太陽系中總共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由巖石組成的,是「固態行星」,或者稱為「類地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由氣體組成的,是「氣態行星」,或者稱為「類木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各有特點,如果說其中哪一顆行星最漂亮
  • 【宇宙科普】太陽系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了,你知道吧?
    2006年以前,如果那時候你在讀高中,地理試卷上出現一道題,太陽系有幾大行星?你毫不遲疑的寫上答案: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Bingo,得分,這就是送分題啊。最近,侄子的試卷上也出現了同樣一道題,他寫的答案是:八大行星。
  • 太陽系中處境危險的行星!其百年內會和多顆衛星相撞?
    天王星是太陽系當中的一顆行星,天王星的體積在太陽系行星當中排在第三位,它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天王星的主要大氣成分是氦和氫兩種元素,另外還有較少的由甲烷、氨、水組成的冰,以及碳氫化合物。天王星是最冷的行星,它最低的氣溫已經達到了零下224度,從天王星的表面我們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冰,但是天王星似乎是太陽系當中運氣最糟糕的行星了。它圍繞太陽旋轉姿勢被人們稱為是酒鬼,另外最新的研究表示,在未來的一百年當中或許它的幾顆小型衛星會相撞。
  • 它是太陽系中最遙遠的一顆行星,差點成為第十大行星!
    就在十二年前,我們還認為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土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不過在2006年的布拉格天文會議上,冥王星被劃分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中九大行星就少了一員,成了現在的八大行星。但很少有人知道,太陽系中差一點點就變成了十大行星,這就是2003年發現的一顆星體"鬩神星"。
  • 太陽系的矮行星有幾多,矮行星與衛星和小行星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確定了矮行星的定義,主要規定:體積介於行星與小行星之間,圍繞著恆星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剛體力已達到流體靜力平衡,沒有清空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又不是行星的衛星。這個定義充分區分出了矮行星與行星和小行星、衛星的不同。
  • 海王星衛星家族,共擁有十四顆衛星,海衛一和海衛八是最大的兩顆
    太陽系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所在的恆星系統,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自從2006年國際天文大會,把冥王星降級為了「矮行星」之後,現在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 為什麼天王星是太陽系最冷的行星?它是被「撞翻」的嗎?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已經進入太空已經超過幾十年的時間了,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裡受益與科技的發展,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呈指數的形勢不斷飛速進步。但是相對於那些看不見邊際的欲宇宙,我們了解做多的還是我們生存的星系——太陽系。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大叔記得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學習相關天文知識的時候,太陽系還有9大行星。從靠近太陽的距離來算,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但是最近和小侄子討論之際,他告訴我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我不禁疑惑得滿臉問號:究竟是誰掉了隊?
  • 「九大行星」要變「八大行星」?(圖)
    我們的太陽系  新華社布拉格8月23日電(記者金晶孫希有)正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將於24日就有關行星新定義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天文學家在會上經激烈討論提出多個草案文本,冥王星能否保住「行星」稱號成為焦點。  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行星定義委員會最初提交的草案,太陽系的行星數量將增至12顆,其中包括穀神星、原先被認為是冥王星衛星的「卡戎」和一顆暫時編號為「2003UB313」的天體。  但這一草案遭到與會一些天文學家的反對。
  • 在太陽系中,有沒有一顆衛星擁有自己的衛星?為什麼?
    衛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當我們說到太陽系的時候,通常會想到圍繞中心恆星運行的行星或其他小型天體,圍繞巖石行星或冰冷的巨型氣態行星運行的眾多衛星。那麼在太陽系中還有沒有更低一層的天體系統?
  • 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
    木星「風暴」木星,是一顆既遙遠又陌生的世界,它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是太陽系的守護神,它改寫了太陽系的歷程,對地球生命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木星和地球是完全不同的兩顆行星,木星是一顆由氫和氦組成的氣態巨行星,可以容納1300個地球。木星質量很大,大約是太陽系中所有行星和衛星質量總和的2.5倍,由於萬有引力,木星可以對小行星產生巨大的影響。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在以前人類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就是地心說,後來人們推翻了地心說,又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也就是日心說,不過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不僅推翻了地心說、日心說等舊的宇宙認知,而且對太陽系的了解非常深入,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太陽系中存在八大行星,這些行星攜帶著各自的衛星圍繞太陽進行公轉
  • 一顆打破規矩的矮行星,它擁有了一個中文名:共工
    如果我們大家太陽系由什麼組成,相信很多朋友最新想到的是太陽和地球,之後可能會說八大行星、月球,再之後就說不出來了。其實,太陽系之中還有這矮行星、小行星、各個行星的衛星、彗星、隕石碎片等等,它們共同都在太陽的引力範圍之內。
  • 太陽系中各行星的名字原來是這麼來的,有內涵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在木星的周圍居然出現了4顆平時肉眼根本看不到的星星。它們圍繞著木星旋轉,是木星的四顆最大的衛星。木星的這四顆衛星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它們有力的證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說是正確的。隨後它們依次被命名為伊奧(Io)、歐羅巴(Europa)、加尼美得(Ganymede)和卡裡斯託(Callisto)。
  • 八大行星的名字從何而來?神話故事告訴你
    金星金星是排行第二的行星,也是在太陽系中離我們最近的鄰居。除了月亮,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天體。這讓它的外表引人注目,也容易辨別。金星已經被觀星者觀測了超過4000年,與其他行星的自轉方向相反,它也是兩個順時針(從東向西)自轉的行星之一。
  • 「太陽系漫遊」土星 太陽系中最美麗的行星 密度比水還小
    土星因為它美麗的行星環而出名,它也是人類最早發現具有光環的行星。土星環非常古老,極有可能是一顆遠古衛星被土星引力撕碎所形成。密集的主要環帶從赤道上方7000公裡一直延伸到8萬公裡處,但它的平均厚度卻僅僅只有十米,最厚處不超過150公裡,並且99.9%的成分都是水冰。主要環帶中的顆粒大小範圍從1釐米至10米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