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不想上班看人臉色 宅家兩年玩遊戲

2021-01-10 17173遊戲網

轉眼又臨近畢業季了,也意味著了一大批大學生即將走上社會開始新的旅程,自然找工作就成了這個時期的主旋律。但是每年也不乏一些沒能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這之中一些可能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願看人臉色或者嫌工資太低。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寧波市總工會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專以上學歷失業人員佔總數的18.49%

(點此看大圖)

孩子大學畢業,工作賺錢,回報父母,反哺家庭……這是一條人們習慣的「路子」。可這些年,「畢業卻不就業,轉身宅家啃老」的畢業生卻多了起來。昨天,記者從寧波市工總會了解到,總工會近期做了一項關於寧波就業形勢的調研:到2013年末,寧波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6.92萬人,同比減少15.65%。大專及以上學歷失業人員佔總數的18.49%,比上年同期有比較明顯的上升。

故事:每月賺2000塊 還不夠買化妝品的錢

跑了8年的大學生就業的相關新聞,記者每年都要看很多「新人」帶著衝勁和些許生澀在招聘會上兜兜轉轉,期待而又有些迷茫地迎來第一份工作。這些年,也認識了不少畢業後「宅」在家裡啃老的年輕人。他們,大多是寧波本地人,家庭條件比較優越。

小美是記者在一次採訪中認識的「白富美」,1988年出生,寧波人,家境優越。小美高考成績不理想,於是,在國內上了一年的國際班,後來轉到瑞士讀工商管理,留學花費100多萬元。2011年回國後,小美也花幾個月時間找過工作,可工資只有2000元左右,她根本看不上,「還不夠化妝品的錢啊!留學的投資回報比太低了,不如在家裡。」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父母也不願意寶貝女兒受委屈,讓她隨著性子來好了,工作可以慢慢找。後來,小美就一邊在家看股票,一邊準備考公務員。一年左右,也放棄了,股市不賺錢,考公務員太難。

這兩年,她幾乎「專職」忙相親。父母也仍舊尊重她的選擇——「找個好婆家,比一個月賺兩三千塊錢來得重要。」

小美說,因為不工作,還是有些無聊的。「在家裡經常沒事幹,韓劇也有看完的時候。可是,在家裡呆著時間長了,宅著宅著也就懶了。平時都是睡到自然醒,想著上班要早起,不自由。再說,要到陌生環境裡和人打交道,總是有些累的。」現在,小美的計劃是,趕緊找個意中人,結婚、生孩子。

上班看人臉色 不如回家看老媽臉色

和小美的優渥家境不同,家住月湖旁的小丁出生在普通工薪家庭,畢業後,他也在家宅了兩年多。記者是在今年年初的畢業生洽談會上碰到他的,當時,他被媽媽「押」來找工作,轉了一上午,他總覺得「不理想」。小丁學的是計算機,人有些靦腆,平時最大愛好就是打網路遊戲。2010年大學畢業,小丁前後做過3份工作,最長的一份只做了5天。

「不想看人臉色。」這是小丁辭職的原因。他想著,與其這樣,還不如「回家看父母臉色」。沒想到,父母非但「沒有給臉色」,反而對兒子的遭遇很同情,一個勁地勸他別急,慢慢找工作。

於是,小丁也安心地在家裡「宅」了起來。一開始,還上網瀏覽工作信息,慢慢地就索性成天打網路遊戲。宅著宅著,他越來越心安了:「我在家裡,也沒什麼消費,就吃點飯,用點電。出去上班,也賺不了多少錢。」在家裡宅了兩年,小丁越來越沉默,不愛和人打交道,經常十多天都不出家門一步,人也比過去胖了不少。

「再這樣下去,人都要廢了!」直到今年春節後,小丁的母親實在忍無可忍,一定要「押」著兒子來參加招聘會。

我們也曾報導過,在天封社區,有個男孩,家境貧寒,父親每月退休金不到2000元,母親做些零散的清潔活。可是,這些並沒有成為他工作的動力。畢業後,每天宅在家裡玩網路遊戲,在電腦前一坐就到半夜。天封社區有2000戶家庭,這樣一畢業就宅家啃老的高校畢業生有18位。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家長的默許容忍 孩子越「宅」越懶

畢業卻不就業,啃老族隊伍越來越大,原因有很多。比如,總體的就業形勢,高校的專業設置,社會的輿論引導等等。可歸根結底,畢業生和父母的原因是最重要的。

和這些畢業生接觸時,能感受到一個主要原因是——「宅著宅著,就習慣了,就懶了,就怕了。」

他們中的很多人,當初,只是因為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一時受不了委屈等原因,想著把「回家」作為一個暫時的「退路」,以後再慢慢找工作。沒想到,「退回來後,卻再也沒有勇氣和信心去找出路。」比如,小美就曾感慨:「都已經閒了這麼多年,不想再去適應了,反正賺的錢也不多。如果一開始就和同學一樣去工作,可能也就習慣了,不會現在這樣怕東怕西的。」

家長們對「啃老」的贊同、默許或者容忍,顯然是「啃老族」得以存在的沃土。

大多數家長的觀點是:雖然大學畢業了,也還是個孩子。反正也養了這麼多年,也不差再多養段時間。工作慢慢找吧,也不差每月那兩三千塊錢。

疑問:一畢業就失業 是因為工作太難找嗎?

為什麼年輕化高學歷失業人員比重會上升,真的是因為工作太難找嗎?寧波市人才開發中心主任錢義林告訴記者:「和往年比,寧波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不錯,比較平穩,略有嚴峻。」

以寧波市2013屆高校畢業生為例,截至今年6月17日,全市高校畢業生中簽訂就業協議書的已有31600餘人,就業率達78.94%。本科類院校平均就業率高出全國同期的兩倍多。

從供需關係的總量來看,高校畢業生的供應還不能滿足企事業單位的需求。2013年,全市各級人才市場面向畢業生推出的招聘崗位需求累計7萬人(次)左右,扣除重複推出的部分,招聘崗位仍遠遠大於畢業生供應。

錢義林認為:「目前,寧波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都不算少,只要畢業生有就業意願,應該都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不過,從供求結構看,的確存在就業難。他分析說:「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畢業生期待過高,希望找到輕鬆、體面、收入又高的工作。這些工作數量少,對求職者的要求高,能如願的畢業生少,因此才覺得就業難。」

讓孩子學會自食其力 比什麼都重要

「不差這一兩千塊錢」、「家裡養得起」、「捨不得孩子受委屈」……這是很多家長「默許」孩子宅家「啃老」的原因。

對此,錢義林提醒畢業生和家長,孩子畢業了去上班,不僅僅代表著每月幾千元的工資。就算家庭有條件一輩子養著孩子,讓他啃老,但也不能剝奪孩子出去工作的意願。長期不出去工作,生活的幸福感會越來越低。鼓勵孩子走出家門,融入社會,自食其力,比什麼都重要。

「雖然平時也有聽說畢業後就宅家裡啃老的,但沒想到比例這麼大。」寧波泛亞人力資源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先生看來:家長不應該過分溺愛孩子,有義務和責任「把孩子趕出家門去工作」,幫助孩子調整好就業心態。只有走向社會,甚至承受一定的委屈,孩子才能真正地獨立和成長。

寧波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也建議畢業生能夠客觀評估自己的能力,理性面對第一份工作,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騖遠。先就業、後擇業,遠比以「鴕鳥心態」當「啃老族」來得理性與理智。

來源:現代金報

【來源:】

相關焦點

  • 37歲男子「宅」六七年:玩很多遊戲 不想找工作
    「孩子小時候雖然挺內向的,但心地特別善良,人也挺聰明的。」後來小明在一所技校讀書,畢業後在一家生產汽車零配件的工廠工作。­  在小明技校畢業後,郭女士已意識到孩子「有點怪」。「孩子以前很有禮貌,性格還內向,但那段時間,他竟然會因為一點小事,和親屬發生爭吵。」郭女士說。­  「那時候孩子雖然內向,不愛說話,誰能想到他現在變成這樣啊。」郭女士哽咽著說。
  • 37歲男子宅在家六七年:玩很多遊戲 不想找工作
    「孩子小時候雖然挺內向的,但心地特別善良,人也挺聰明的。」後來小明在一所技校讀書,畢業後在一家生產汽車零配件的工廠工作。在小明技校畢業後,郭女士已意識到孩子「有點怪」。「孩子以前很有禮貌,性格還內向,但那段時間,他竟然會因為一點小事,和親屬發生爭吵。」郭女士說。「那時候孩子雖然內向,不愛說話,誰能想到他現在變成這樣啊。」郭女士哽咽著說。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之後都不想上班了?
    文 | 七天欄目 | 大學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想上班了?究其原因,不免讓人感嘆。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不一樣,他們上了大學長了見識,感覺自己創業會更好,畢業之後就自己去做事情了。尤其是最近幾年的新媒體和前幾年的電商,創業需要不了多少資金,很容易成為小老闆。但是不想上班的那些人,多半是家裡有錢的。沒錢的在家裡實在扛不住啊,餓的滋味。
  • 「宅」家時光——親子遊戲,玩到停不下來!
    「宅」家時光——親子遊戲,玩到停不下來!今天的課程特邀聖仁谷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國家十三五重點課題《家庭教育探索與實踐》課題組組長、暢銷書《家的力量》《神奇的108堂父母課》作者詹惠元老師為大家分享3大必玩的親子遊戲。溫馨提示:為了達到更好的遊戲效果,家長們可以提前準備一些道具哦~● 1.筆和紙用來做記錄。
  • 30歲小夥整天宅在家裡玩遊戲,不幹活不找工作,該拿他咋辦?
    T君今年還不到30歲,畢業於一所重點大學,後來留在了上海工作。工作了一年多,他辭職了,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他說他要考研,結果卻整天宅在家裡玩電腦遊戲,每天都要玩到凌晨,一睡睡到中午12點,然後這樣循環往復。這樣打著考研的幌子熬了兩年,結果連書都沒看,自然是考不上了。
  • 24歲啃老族,在上海租房又不想工作,宅家玩遊戲,就想嫁有錢人
    1、不喜歡父母託關係給自己找的工作,頻頻跳槽這個女子姓李,江西南昌人,年僅24歲。本來,這個年齡正是步入職場的時候,可李姓女子畢業後只在父母託關係給他找的工作中幹了一年就辭職了,理由很簡單那就是不喜歡。
  • 疫情期間不能上班只能宅在家裡的說說 希望疫情趕快過去正常上班的...
    1、想開學,想上班,想出門以前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宅女,很宅很宅的那種。最近這個寒假真的很悶,還是那種內心恐慌忐忑不安的悶!2、原來,國泰民安就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原來,幸福就是想上班就上班,想吃火鍋就吃火鍋。讓我們等待武漢,也等待全國,等到春暖花開,我們再一起看車水馬龍。
  • 女,24歲啃老族,上海租房不想工作,宅家玩遊戲,就想嫁個有錢人
    節目中一提起找工作,她就說自己只是個普通院校畢業的,又不像家裡表妹一樣有重點大學的學歷,所以不好找工作來推託。 從此後小李就宅在家裡天天打遊戲,讓父母養著,啥也不做,就這樣理所當然地混著日子。
  • 年輕人「宅居」在家過年漸成風潮 顛覆傳統方式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宅居」在家,通過網絡拜年祝福、微博交流、視頻嘮嗑等方式過大年,這種與中國傳統春節過年風俗截然不同的方式,受到了年輕人的大力追捧,甚至一些小夫妻成了「雙宅夫妻」——兩人除了吃飯睡覺看電視打遊戲,春節就沒幹別的了。由此,也引發觀念上的一場碰撞:春節也玩「宅」,是不是對傳統節日的「忘本」?
  • 沒有一技之長還不想上班,你咋不上天呢?
    她的對門鄰居,沒有一技之長,卻不肯老老實實去上班,認認真真去工作賺錢,只想投機取巧,最終因賭博輸得精光,連賴以棲身的房子也賣了,老婆跑了,還帶走了孩子,父母氣病了,和他斷了往來。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很普通,沒有特殊的才能可以做自由職業者。更多的人,過著按部就班、打卡上下班、看老闆臉色的生活。我們為單位貢獻一份心力,拿一份可以養活自己或養活全家的薪水。
  • 這些好玩的STEAM遊戲,宅家就可以玩起來!
    本期「宅在家的親子時光」欄目帶來就是STEAM篇,為大家介紹幾個宅家就可以做的STEAM小遊戲,因為科學、藝術等類別小遊戲在前幾期的欄目中已有介紹(詳戳:宅在家,也能當小小藝術家!在家就能做的趣味科學實驗,拯救娃的無聊假期!)
  • 食物也能玩,4款親子小遊戲讓你冬日宅家也能玩到嗨!
    這樣的天氣,很多寶寶都宅家不出門了。身邊有麻麻跟我抱怨:家裡的玩具寶寶都玩膩了,實在沒啥好玩的了,有沒有什麼好玩的遊戲可以推薦一下?關鍵是,遊戲的取材都是食物哦~相信絕對能讓冬日宅家的寶寶玩得開心,同時又能鍛鍊精細動作和培養耐心!爸爸媽媽們再也不用擔心寶寶無聊啦!
  • 兩代4口人「宅家」啃老,說起這些,78歲的王勝老淚縱橫——我養廢了...
    畸形之家 一家六口祖孫三代宅家 年過古稀,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應該是兒孫繞膝,在家愜意地安享晚年。然而,78歲的王勝則不然,每過一天,他都會多一份憂心。
  • 宅家零點後 - 南京大學新潮
    疫情宅家期間,她45天沒有出門,在家裡上了20天網課,她開始莫名焦慮。焦慮的源頭很難說清,可能是被21門課塞滿的課表,摘要都不太理解的學術論文,或是沒法進行採訪的新聞作業,進度緩慢卻「時不她待」的託福考試。長時間的宅家讓她失去學習的實感,疫情的持續讓她期待的返校遙遙無期,有時網課她會無意識地走神,對自己整體學習效率並不滿意。23點38分,在背託福單詞的第十天,小甲學到第392個單詞。
  • 紅石榴•空中親子課堂|娃娃宅家也能玩(二十一)
    紅石榴•空中親子課堂|娃娃宅家也能玩(二十一) 2020-03-06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面對超長宅家期 看浦江幼兒如何與家長玩轉親子小遊戲
    為了讓孩子在「超長宅家期」裡享受快樂的遊戲時光,浦江縣檀溪鎮中心幼兒園的老師們整理出一些適合幼兒玩的民間小遊戲,並拍攝示範視頻,通過釘釘、微信等線上形式,推送遊戲玩法,讓幼兒和家長宅家也能玩轉民間遊戲,享受親子時光。這些民間小遊戲往往不受場地和時間的局限,具有很強的趣味性。
  • 宅的解析(上)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com中國遊戲門戶站
    在「宅」這個詞真正流行之前,「宅」的精神和行為就廣泛存在於遊戲圈裡了——僅從詞彙來看,例如專門用來形容高級「遊戲宅」的名詞「骨灰級玩家」。想想吧,燒得只剩下骨灰,還是要玩遊戲! 你去《非誠勿擾》上懷著激動緊張又好奇忐忑的心情自我介紹:「我是一個宅男」,啪啪,燈滅幾盞;然後說「我平時沒什麼娛樂,不愛逛街不愛遊玩」,啪啪啪,又滅幾盞;接著說「我平時喜歡玩網路遊戲」——「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 宅,在當前有些人看來是無能的表現。
  • 公務員上班玩遊戲該怎麼罰?
    [摘要]3月14日,西部商報報導了「會寧縣交通局副局長上班時間看黃片、玩遊戲」引發社會關注。事件回顧:3月14日下午3時許,記者在會寧縣交通局暗訪時發現,會寧縣交通局副局長在上班期間看色情片,同時在其電腦屏幕下方還顯示有未關閉的紙牌遊戲。另外,記者調查取證時還發現,該副局長的一個硬碟直接連接在電腦上,整個硬碟中,共有三個文件夾,共存有200多部黃片,片題字樣不堪入目。
  • 宅說遊戲:經典遊戲回顧——引言
    宅說遊戲:經典遊戲回顧——引言對於上了些年紀的我等老遊戲宅而言,童年的遊戲啟蒙中總有一個繞不過去內容,那就是當年的小霸王,也就是任天堂公司發行的第一代遊戲機Family Computer(簡稱FC,這也是FC這個名稱的由來)的國產山寨機,國產山寨能力的強大由此可見一斑啊
  • 宅家抗疫,花式陪娃看過來……
    陪娃是一件腦力、智力的高消耗運動,一兩天還行,每天都要絞盡腦汁地陪他們玩、督促他們學習,很容易讓人崩潰。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同時防微杜漸,儘量不讓孩子沉迷手機和遊戲,很多「辣媽」都是想盡了辦法,和孩子一起做益智遊戲是不錯的選擇。如今只要有娃的家庭,一般都會囤不少積木,平時看著不起眼的小東西,這時可以大顯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