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讓他生活能自理 一個腦癱媽媽14年來的最大心願

2020-12-22 八百裡皖江

2018年5月14日。穿衣服,洗臉,吃飯,還有走路,像這些對於平常人來說很輕鬆就可以完成。但對於今年才14歲的腦癱少年黃曉楠來說,這些基本生活自理的事情都無法獨自一人完成,必須藉助別人來完成。而這一切都由他的媽媽幫助他完成,這也是一個陪伴他14年媽媽一路辛苦過來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黃曉楠能夠生活自理。但就這樣小小的心願卻因為家庭的原因,一直得不到滿足。

原來今年才14歲的腦癱少年黃曉楠是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晁陂鎮大慄樹村人,家裡一共有5口人,父母年紀都很大了,已經快60歲人了。兩個姐姐,一個大學剛畢業在浙江打工,一個正在上高中,因家庭條件實在太差, 一直沒有錢給他治病,這也是黃曉楠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機會得到更好更正規的治療與康復訓練。

2004年,黃曉楠出生了,雖然他是這個家迎來的第三個小孩,對於當時的農村來說,畢竟是男孩子,多少還是給父母帶來驚喜。或許是因為黃曉楠媽媽懷他的時候受了驚嚇,黃曉楠一出生便是早產兒。由於受農村條件限制,出生後的黃曉楠一直身體就很弱,總是生病,經歷了醫院好幾番的搶救才撿回一條命來。

雖然是撿回來了一條命,但他的家人後來發現黃曉楠有些不同於正常嬰兒,幾個月後,黃曉楠被確診為腦癱。從此以後,他的人生就由不了自己作主,而他的生活也必須要由別人幫助才能完成,而這個人就是他的媽媽,從他咿呀學語到現在青春年少,所有的生活方面都離不開媽媽的幫助。

因為要照顧胡曉楠的日常生活,他的媽媽把所有精力都投在了他的身上。從他每天早上起床開始,甚至晚上上床睡覺,他的母親總是形影不離地照顧前後。後來大學畢業的黃曉楠姐姐在外面了解到,像她弟弟這樣的腦癱患者如果家裡有條件完全可以進行矯正康復訓練,不說能恢復到正常人水平,至少可以生活自理。

其實在黃曉楠被查出腦癱那一天開始,家人就沒有放棄過對他的治療。只是限於家是農村的,經濟條件實在太差,一直沒能更好的系統的給他治療。在他的老家農村,家裡僅有的幾畝地種的糧食只夠自己一家人食用。哪還有錢拿出來給他治療?

農閒時,黃曉楠的父親在農村幫人搬磚、幹苦力掙錢,有一天沒一天的微薄收入只有勉強支撐著一個貧寒的家,他的母親除了家務還要照顧自己,根本就沒有任何收入,而兩個姐姐還要上學。因為家庭條件實在太差,就算砸鍋賣鐵也不夠給他治病,所以父母也不願因此耽誤了他的兩個姐姐一輩子,只能選擇用微薄的收入來供她們上學,而黃曉楠的病只能得到有限的治療。

黃曉楠的智力是沒問題的,別看他是腦癱患兒,但他其實是個很聰明很可愛的一個孩子。曾經也幻想著能和同齡人一樣上學讀書,但他的四肢卻不頂用,在幾歲的時候,他才可以勉強坐起來,又過了幾年才能夠勉強站立。在他十歲左右,黃曉楠終於可以很艱難很不協調地走路。可是已經錯過了上學的年齡了。

雖然黃曉楠勉強能走路了,但他的手卻一直形同擺設,不能像正常人一樣拿東西,如今已經14歲了,生活仍還不能自理,穿衣吃飯上廁所都需要家人幫助才可以,就連上床睡覺,都是他的媽媽抱著他上床才可以。

在浙江打工的黃曉楠姐姐告訴攝影師,她的父母今年都已經快60歲了,操勞了大半生的他們身體也不好,並且一身毛病,不宜過度操勞。看著自己的弟弟都14歲了,再過幾年骨頭長好了,就真的沒有機會了。而她在網上看到很多比弟弟嚴重的腦癱患兒病例,都因為接受了治療而變好的案例,所以,她也希望自己的弟弟能接受治療變好,而不再給年邁的父母帶來累贅。

黃曉楠的姐姐說弟弟是一個好孩子,很聽話,也很堅強,特別很懂事,在疾病面前依然樂觀開朗。可家人卻常常在背後落淚。她一直在想,就因為弟弟是腦癱患兒,連做一個正常人的機會都沒有,他沒有辦法去上學,去接受教育,偶爾出去還會有異樣的目光看他,他只能終日待在家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度日,我想,任何一個家庭遇到這樣不幸的孩子都會很可憐的。

當黃曉楠同齡的孩子們都坐在學校裡接受教育的時候,他只能一個人默默地坐在家門口,坐看日出日落,而當他需要上廁所、需要吃飯,需要睡覺的時候,他的媽媽就會出現在他的身邊,可是這十幾年的精心照顧,讓他的媽媽過早的變的逾發衰老,而他的媽媽這14年來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腦癱兒子能生活自理就滿足了。關注人間冷暖,溫暖你我。更多精彩圖片故事,請關注百家號:八百裡皖江。

相關焦點

  • 毅力OR臍帶血總能克服困難  兩個腦癱少年的逆行人生
    我想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姚俊鵬的母親王清華說,腦癱患兒家長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孩子能夠站起來,生活能夠自理。譚女士將他帶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精神發育遲緩,通常稱為「腦癱」。這讓24歲的年輕媽媽譚女士措手不及,無論是身心勞累還是長期高額的康復費用,都讓她難以承受。
  • 孩子腦癱能治好嗎?
    任憑自己3個多月的寶寶,如何拍水、掙扎,媽媽就是不去看一眼,直到他沒有動靜,她說「不想讓兒子長大受苦。」這位媽媽是一個家庭主婦,生二胎寶寶的時候,她40歲,大女兒14歲,正在讀中學。在小寶寶出生一個月左右後,媽媽在撫養過程中發現,寶寶容易受到驚嚇,存在眼神斜視,拇指內扣等情況,她很懷疑寶寶可能存在智力障礙問題,是「腦癱」。
  • 27歲腦癱女子一級殘疾 6年翻譯校審百萬字資料
    她叫胡婧,今年27歲,因患腦癱,肢體一級殘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她卻克服重重困難用兩個手指頭敲打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翻譯道路。  「我深信生命因磨鍊而美麗。」胡婧堅信。  「你就是個奇蹟!」  10月6日,胡婧用流利的英文跟新疆師範大學外教老師菲利普對話的半個小時內,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注目。
  • 王芳:「天使媽媽」讓6000多腦癱兒童分享陽光
    為了女兒,王芳踏上了漫漫求醫路,並最終促使她創辦了腦癱兒童康復教育中心「安琪之家」。她有這樣的信念:把慈善變成一種習慣。她用對女兒的愛,用她的真情將「愛」詮釋得愈加厚重和廣闊高遠。14年來,她幫扶了約6000多名腦癱患兒,她相信愛心將會繼續帶動全社會傳遞真善美。2016年8月,王芳榮登「中國好人榜」。
  • 腦癱男女網戀7年從未謀面 PS合影辦網絡婚禮
    2005年,哥哥送給艾娜一臺舊電腦,從此,一個奇妙的世界在她面前打開。2007年3月19日,在一個腦癱殘疾人的聊天室,一個叫「飛碟」的網友點播了一首《雲中漫步》,這恰巧是艾娜喜歡的歌。她主動與對方打招呼,發現「飛碟」是煙臺的一名重度腦癱殘疾人,和她一樣生於1978年。相似的際遇讓兩人惺惺相惜,他們開始建立網上聯繫,後來互留電話。艾娜碰上不懂的電腦知識,也總是向孫文廣請教。
  • 「腦癱村」的「媽媽」們
    北京天壇醫院的診斷書上「腦癱」兩個字,讓這個家的天塌了。女婿滿嘴起大泡,女兒撲到她懷裡哭著說不想活了!  「這話就是拿刀剜我這個當媽的心啊!」見不得孩子為難,明知道未來的擔子會越來越重,58歲的小寶姥姥還是拍著胸脯給姑娘打了包票,「再生一個,你們就管老二,老大的債,你媽來還!」  為了省錢,他們沒捨得租一樓或是帶電梯的房子,「差七八百呢!」
  • 腦癱少年高考623分超一本線108分,認真生活的人,生活不會虧待你
    1近日,一則「腦癱少年高考成績623分,超一本線108分」的新聞讓人感動不已。他叫姚俊鵬,來自安徽蕪湖,一歲的時候被確診為腦癱。記者採訪的視頻中他用不靈活的右手費勁的寫下「感謝父母,感謝老師。」一個腦癱的孩子,生活難以自理,卻做到了很多身體健全的人都做不到的事,難以想像他克服了多少困難,吃了多少苦才走到今天,有的人生來就有滿滿的寵愛,衣食無憂,而有的人在困難中掙扎長大,飽受磨難。世間本就是不公平的,但同時也是公平,因為他給了我們同樣的一天24小時。努力拼搏的人,時間會回報他,得過且過的人,時間會消耗他。
  • 8歲重症女孩不舍家中腦癱哥哥:「媽媽 我還能活多久?」
    想想幾個月前,陳希還在老家和哥哥一起玩耍,給哥哥講故事,唱歌跳舞,幫他穿衣、洗臉、洗腳。陪他做鍛鍊,做治療,每天都能逗得哥哥樂呵呵的。而今,一家人卻連見上一面都很難。陳寶玉夫婦帶著兒子四處求醫,十幾年來為了醫治兒子,夫妻倆想盡所有辦法,傾盡所有積蓄。可是現在的陳仕宇,連手都握不上,說話也說不清,生活還不能自理。
  • 12歲腦癱男孩的求學夢!那一句「我想上學!」聽哭了所有人...
    看著他用盡雙腿的力量,死死支撐,握筆的左手,每一筆都顫顫巍巍,卻又透著堅定,一直站在旁邊的孩子父親何承生心疼又自豪。雖然表達很吃力,但說起讀書識字,小志豪的眼裡泛著光。可是他在舉手投足之間,就已經透露出自己身體上的殘疾。孩子的父母沒有避諱,坦然告訴記者,小志豪患有腦癱。而對於孩子,這12年來,何承生夫妻倆心中還藏著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 腦癱少年623分!天才總出現在腦癱患者中?腦癱與智商真的掛鈎?
    近日,在安徽蕪湖,一位名為姚俊鵬的腦癱少年在高考中考出語文111分,數學130分,外語125分,綜合257分,總分623分的驕人成績,超出了重本線108分。腦癱,一般人看到這個詞,我猜大家第一個聯想的就是智力低下吧。我就看到有人這樣評論這個新聞,「我連一個腦癱的人都考不過!」「怎麼腦癱也能出這麼多天才?」
  • 腦癱小夥旁聽9年從本科讀到博士,醫生:腦癱不等於智力低下!
    謝炎廷從小學到高中都是有媽媽、爸爸、爺爺在家裡完成教學,和同齡孩子同步學完了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課程。2011年,謝炎廷以「社會青年」的身份參加了2011年的高考。無法握筆寫字成了謝炎廷考取大學的最大障礙,「他只能做選擇題」。儘管如此,所有科目選擇題的總分為280分,謝炎廷考了262分,「其中數學一科的選擇題部分是滿分」。
  • 河北省有這樣一所學校,學生全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
    但這並不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學校,這個學校收留的學生幾乎都是患有腦癱、小兒麻痺症、類風溼等病症的孩子。這些疾病對孩子的傷害可想而知,所以在這群學生中,幾乎都沒有生活自理能力,要照顧起來何其困難。那麼這麼多的殘疾學生是誰來照顧的呢?這所學校又是誰創辦的呢?
  • 腦癱小夥旁聽9年讀到博士,我想起了我生活裡的,那個腦癱男孩
    看到一則新聞,腦癱小夥旁聽9年從本科讀到博士。他叫謝炎廷,謝炎廷媽媽說,孩子從小學到高中全自學,2011年高考選擇題總分280分,他考了262分,數學選擇題滿分。這個小夥高高瘦瘦的,雖然身體特殊,但是那股努力奮發的勁,很令人動容。
  • 廣東腦癱男孩考研成功火了:毀掉一個孩子,指望他自覺就夠了
    近日,廣東一男孩劉威麟,以專業綜合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研究生,他愛跑步、打籃球、打羽毛球、獲得「省級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校長獎學金等榮譽。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麼優秀的他,是一個腦癱患兒。但是爸爸會耐心開導他,「要學會接納自己,不要去和別人比,盡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範圍就好」。於是在爸爸的陪伴、鼓勵和監督下,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上,劉威麟都不再自卑,而且比身邊的正常孩子都更積極努力。終於在2016年的時候,他考上了揚州大學廣陵學院,而今年又以專業綜合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研究生。他曾說:「我知道我只是做事慢一點,但我可以早一些。」
  • 腦癱少年高考取得623分,網友卻潑冷水:今後哪個單位能錄用?
    文 | 維尼媽媽沐瀅這幾天最讓我感到勵志的新聞,當屬蕪湖19歲腦癱少年姚俊鵬的高考成績了!他在2020年高考中取得了623分的高分,超過一本分數線108分!他在襁褓中時就被確診為腦癱,腦癱導致的痙攣性抽筋使得他的雙手不是特別靈活,寫字很費勁。可想而知,他在這19年裡付出了多少辛苦和努力!
  • 為他點讚,有夢想的「腦癱詩人」!
    對於普通人而言,災難也許是正常生活的終點,可對於「腦癱詩人」小亮來說,災難卻僅是他坎坷人生精彩的起點。 家住潮汕一個小鄉村的小亮今年24歲,他自幼就被發現患有腦癱,不僅說話吐字不清晰,而且無法獨自行走、雙手不能正常伸握。
  • 全盲,腦癱,無手無腳……但這群「廢物」卻將人生活成大寫的牛逼
    >他說:「我只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當我真的沒法動彈的時候我就沒有遺憾了」她說:生活不能自理是不行的,戰勝一切困難,能可以自理,能可以生活,能可以生存!>郭向鴿,1991年的她出生就患上了腦癱。
  • 媽媽離家出走6年 10歲白血病女孩的心願:我很想媽媽,想她來看看我
    都說世上只有媽媽好,可對於家住四川省涼山州的小翠來說,10歲的她已經6年沒有見到媽媽,連媽媽的模樣都快忘記了。6年前,小翠的媽媽離家出走。去年9月,小翠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爸爸帶著她四處求醫,骨髓移植成了最大的希望。然而,爸爸的血型與她的血型不合,失聯的媽媽至今杳無音信。
  • 「希望病重的爸爸能康復,見證我遲來的婚禮」,戰疫護士的心願,我們...
    譚穎的眼眶也紅了,原來情緒是可以感染的,她也想家了,還有那一件婚紗……作為一名女生,無數次幻想,穿著純潔的婚紗在親朋好友的祝福聲中緩緩走來。那層層疊疊的輕紗瀰漫,是對甜蜜愛情的期盼,更是對幸福生活的憧憬。「有我們陪你一起打這個『怪獸』,我們一起加油,不哭了,好嗎?」
  • 廣東腦癱男孩考研成功火了:毀掉一個孩子,指望他自覺就夠了
    但是爸爸會耐心開導他,「要學會接納自己,不要去和別人比,盡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範圍就好」。 於是在爸爸的陪伴、鼓勵和監督下,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上,劉威麟都不再自卑,而且比身邊的正常孩子都更積極努力。終於在2016年的時候,他考上了揚州大學廣陵學院,而今年又以專業綜合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