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東晉末年偉大的詩人、辭賦家。詩人一度為官,後辭官歸隱田園。他「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家喻戶曉、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讓世人敬仰。在隱居田園期間詩人寫下了許多經典的,足以垂範後世的絕世名篇。他的詩平淡自然,語言質樸精工,意境高遠,風韻深厚,對後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他也因此被尊為田園詩派之宗。關於他的詩,逍遙子為大家整理了幾句,我們不妨一起欣賞一下。
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賞析:這兩句詩出自《歸園田居 其一》。「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三十年的官場生活,猶如誤入歧途;「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終於辭官歸鄉,回歸山林才發現自己原本是屬於自然的。詩人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之情,以及對山水田園生活的極大熱情,表現出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情趣。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賞析:這兩句詩出自《飲酒 其五》。「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住在人來人往的地方,不被塵俗的喧囂所打擾,還能自得其樂,恐怕只有像詩人這樣,超脫曠達、志存高遠的人才能夠實現。
3、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賞析:這兩句詩出自《歸園田居 其三》,詩人生動形象的表現了,他在鄉間的耕作生活。南山下種了一片豆子,草比豆苗長得還要好,為了有所收成,詩人一大早就去地裡除草,月亮升起的時候才扛著了鋤頭回家。耕作生活雖然辛苦,詩人卻樂在其中,字裡行間洋溢著回歸山林的喜悅之情。
4、桑麻日已長,我土日以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賞析:這兩句詩出自《歸園田居 其二》。全詩表現了詩人對純樸的田園耕作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反映出對仕宦生活的鄙棄。「桑麻日已長,我土日以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鄉村生活的與世無爭、自由自在令人喜悅,但同時又生怕自己的辛勤勞動,遭到自然災害,毀於一旦,心懷恐懼。一喜一懼,將詩人明澈、純真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5、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賞析:這句詩出自《飲酒 其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自由自在的採菊於東籬之下,不經意間,南山進入了視線,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詩人已經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了一種物我同一的至高境界。
6、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賞析:這幾句詩出自《讀山海經 其一》。初夏時節草木繁茂,詩人寓居之地綠樹環繞,鳥語花香。詩人耕作之餘,悠閒地讀起書來,清雅閒適的田園生活,令人陶醉亦令人神往。
7、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賞析:這兩句詩出自《移居 其二》。春秋之時氣清風和,登高賦詩自得其樂;農忙之餘,聊聊天喝喝酒。詩人筆下的田園生活,既充滿著生活的情調,又有著詩情畫意。在這些詩中無不表現出,詩人安然淡遠的心境,和曠達超脫的精神風貌。
8、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
賞析:這句詩出自《擬古九首 其四》,詩人以浪漫主義的筆調來抒寫,人世間的滄桑變遷。一切榮辱終究會歸於塵土,詩中表現出詩人不慕榮華富貴、堅持隱居守節的志向與情懷。
9、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賞析:這兩句詩出自《擬古九首 其七》,日暮長天無纖雲,春風微送氣溫和。如此良夜又有佳人在側,不縱酒歡歌豈不辜負了好時光?然而歡娛夜短、韶華易逝讓人感慨不已。
10、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賞析:這兩句詩出自《形影神三首》,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生有生老病死,這些都是自然規律,它不以人的好惡而改變。既然這樣不如順其自然,無憂無懼,自由自在豈不更好!剛健明快的詩句中,表現出詩人的超脫和曠達。
「留言點讚有禮」活動第9期
參與規則
任選一篇
徐州初中語文9月1日-9月15日的文章,在文末留言,然後邀請朋友們來給你點讚。
1.留言點讚王 留言點讚前十名,將給TA私發一個微信紅包!(留言贊數相同者,根據留言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留言較早者優先獲獎)
2.最走心評論獎 小編抽三名最走心評論,將給TA私發一個微信紅包!
在文末聊一聊吧!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加小編微信18068824897
備註:年級+家長/學生/老師
▍編輯:蛋蛋菌/柚子 ▍審核:二甲基/Ming Liu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如侵權請立即聯繫刪除。
▍投稿商務合作 電話:18721202779(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