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在任何地方看到我的畫 第一反應要認為是假的

2020-12-16 騰訊網

[摘要]有人講社會上流傳了我500萬張畫,以我的畫的速度,就算一年能畫250張的話,我要畫2萬年才能畫500萬張,這真是可悲的事情。我們希望版權家給我們提出些好的意見,因為我已經管不過來了。

【編者按】「有人講社會上流傳了我500萬張畫,以我的畫的速度,就算一年能畫250張的話,我要畫2萬年才能畫500萬張,這真是可悲的事情。」9月3日下午,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範曾與法國當代雕塑大師讓·卡爾多做客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展開《中法藝術高峰對話》。範曾勸誡年輕人不要把藝術當做很容易的事,要憑實際能力說話而不僅僅追求虛名。卡爾多認為贗品丟掉了藝術大師的靈魂,模仿得再好也是贗品。範曾認為自己的畫在社會上的贗品最多,根本顧不過來,觀眾在任何地方看到時第一反應要認為是假的,然後看有沒有可能是真的。

以下為部分實錄:

範曾:如果所有現代派建築能像玻璃金字塔一樣 我就服氣了

範曾:我所看到的西方美術史在20世紀以前有一種跳躍式的變化,可是到了20世紀以後就不是跳躍而是顛覆。這種顛覆帶給世界藝術家一種恐慌,我個人也有這種恐慌感。

而這個是美國在推波助瀾,美國要作為世界文化中心,卻它不像中國、法國等文化古國,它只有200年歷史,算起作家來除去歐·亨利、馬克吐溫也想不起來其他的。美國的文化善於製造一種蓬勃的氣氛,震動著世界;可是震動完了,也許它還不如東方人畫的一棵小草,那麼永恆的優美。

它可以用高科技,把效果做得特別好,能夠吸引人們的眼球,我為此感到一種危機感。這種危機感就要靠真正懂得藝術本質的人和更多傑出的藝術家們來努力化解。

卡爾多:所有顛覆性的藝術在西方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給年輕人造成了困惑,年輕人無從選擇,不知道往哪邊走。我在巴黎的高等美院教了20年的書,這些年輕人放棄很多基本訓練,越來越被眼前眼花繚亂的東西迷惑,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自己用一個電腦就可以創作出一個世界來。

而且由於經濟、政治等各種原因,有的政府採取了舉措,使得在美院裡頭的教育越來越傾向於應用一些當代的工具,而放棄了對一些傳統技藝的尊重。即使在法國,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我還做過一個你們從來沒聽說過的職業,巴黎市政府讓我做一個總督察,督察所有的美術機構的畫室裡面從事什麼工作。我遇到很多在畫室裡連一個素描都不會畫就跟你講大套大套藝術理論的人。我相信藝術理論是重要的,藝術肯定要往前發展出現新的潮流,但是一些根本性的東西我們還是要維持住。

像我們這樣的人很幸運,因為我們的年齡和成就,可以躲避這種誘惑。但是年輕人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誘惑,我們要告訴年輕人,有些東西是不能放棄的。對於當代藝術,我沒有任何反感,但是我期待當代藝術中出現幾個藝術巨匠,但我還沒看到還在等待。

範曾:我等到了一個,就是玻璃金字塔的設計者貝聿銘,可是他否認自己是現代派的。如果所有現代派的建築能夠做到像玻璃金字塔一樣,我就服氣了。我對器械的控制能力比較微弱。他會把電話打出去,我也基本可以做到這一點。可是他比我高明的是,他還會開汽車,技巧不算太高,基本能不撞人。

範曾:看到我的畫第一反應要認為是假的

卡爾多:貝聿銘是我們法蘭西藝術學院的外籍院士,他在建玻璃金字塔的時候用的工人跟我用的是一樣的。我經常看到他來到巴黎郊區的廠裡,精心地看每一個玻璃金字塔金屬架構的形成。

我也算是看著這個金字塔的建成。作為一個雕塑家,從開始到最後的結束,每一步我都必須在場。而且我必須跟一些特別熟悉信得過的人合作。這種工作涉及到雕塑家一個特殊的情況,因為我們雕塑家不能每一道程序都自己來做。為什麼說到100歲的時候還能不能做雕塑這樣一個問題,因為雕塑是需要體力而且是非常大體力的工作。

我想到一個故事,雷諾瓦既是畫家同時也做雕塑,年紀大了以後他還能拿畫筆去畫,但是用手去捏泥就捏不了了。所以雕塑家必須有助理,助理怎麼傳播藝術家的知識,也變成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工作。雷諾瓦晚年的時候就用了一個助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助理讓他去做,結果雷諾瓦去世之後,這個助理就想借雷諾瓦的名聲做一些作品,但是沒能把雷諾瓦靈魂的東西傳達過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贗品。這也是雕塑家職業當中非常有意思的情況和特點。

關於雷諾瓦的故事,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其實這個助理並不是說真的想去根據雷諾瓦以前做過的作品造假,他只不過想順著大師教他的東西去做,但是他就是做不出來。所以我感到這樣神奇的是,這樣一個繪畫大師,在雕塑的時候,既可以藉助於另外一個人的一隻手,把他靈魂的東西創作出來;而光有一隻手,沒有靈魂的人,怎麼做也做不出來。所以,任何贗品裡面丟掉了一個真正的東西,就是那個大師的靈魂。

範曾:我本來以為雕塑是不會有贗品的,從卡爾多的口裡才知道雕塑也會有贗品。在中國畫壇,古往今來,假畫最多的是我的作品。有人講社會上流傳了我500萬張畫,以我的畫的速度,就算一年能畫250張的話,我要畫2萬年才能畫500萬張,這真是可悲的事情。我們希望版權家給我們提出些好的意見,因為我已經管不過來了。當第一張假畫在社會上出現的時候,我怒不可遏;現在有500萬張,我顧不過來。

齊白石的畫也有假的,徐悲鴻也是,他們假的都沒有我的多。所以你們在任何地方看到我的畫,第一反應你們要以為它是假的,然後再看有沒有真的的意思。假畫沒有使我憤怒多久,卻使我的心胸更加強大。我曾經在電視上發出一個意見,模仿我的畫也行,可是你們能不能在範曾前面寫一個仿字,我僅僅有這樣一個要求。

範曾:不是靠實際能力得到的利 都是過眼雲煙

範曾:第一點,衡量藝術的標準永遠是好是壞,而不僅僅是新和舊。因為你的畫如果真正好的話,新在其中;新而不好的東西,永遠是不會存在於人間的。

第二點,年輕人不要把藝術當做很容易的事情。儘管你看我和卡爾多到了今天可能有時候做作品處在一種遊戲的狀態,可是你應該知道我們幾十年的辛苦和刻骨銘心的勞動。這些勞動才能賦予我們今天的成就。

第三點, 名利竟如何,歲月蹉跎,幾番風雨風晴和,愁水愁風愁不盡,總是南柯。如果你不是有實際能力而僅僅有虛名,所得到的利都是煙雲過眼,和藝術毫無關係。

卡爾多:對年輕的藝術家來說要儘可能提高自己的修養,要去這個世界當中多看看、多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現在有些年輕的藝術家以為很快的得到了一些名利,就以為自己已經成功了,已經達到了多麼高的境界,其實不是。

因為藝術是一個非常非常艱難並且長期的工作,需要年輕人不斷地了解這個世界;然後把他了解到的東西回到自身,回到自己的畫室當中,回到自己的白紙之間,把自己最真實、最強烈的東西表現出來。

我認識不少特別聰明的藝術家,他們能很快領會新奇的東西並且跟著走。但是等到他們真正的藝術生涯快結束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原來離真實的東西越來越遠,最後發現自己想要真正表達的東西什麼都沒表達出來,這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是一個真正的悲劇。因為他當時過於聰明,過於尋找東邊的、西邊的、各種各樣新奇的東西,反而與自己的真實越走越遠。

卡爾多:科技和藝術是兩片水域 科技發現震撼靈魂

現場觀眾:科技對於我們現在的世界有很大的衝擊,它能賦予藝術一種什麼樣的新形式?這種新形式引起一些質疑的時候,我們如何接受它?

範曾:科技和藝術是兩片水域,它們互相之間有關係。我和很多科學家都是很好的朋友,他們會給我講很多有意味的事情,而這些有事情看起來和我的創作沒關係,但是他們對我靈魂上的震動是很大的。楊正林先生曾說過,科學家沒有發明任何東西,僅僅是發現。

卡爾多:我年輕時也做過跟科技有關的工作,但是最後還是回到雕塑上來,但這並不排除一些科技發現的重要東西的存在,比如當你看到當時法國發明地最快的飛機,像一隻巨大的鳥兒飛起來的時候,你當時絕對是震撼的而且振奮的。這個東西我們不排除,但是科技和藝術確實是兩個不同的領域,我們需要共存。

(本文系騰訊文化「騰訊書院」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範曾:我的崛起很艱辛,假以時日,500年來一巨匠
    (導讀:在藝術上我決不是一個天才。為了探求精深的藝術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漸漸從混沌中看到光明。 蒼天沒有給我什麼獨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進,都付出了通宵達旦的艱苦勞動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假以時日,或成500年來一巨匠。)範曾在電視臺做訪談節目,談到:畫分九品,可分為正六品與負三品。
  • 假我三十年,我定超八大,自稱畫畫從來不打草稿的範曾先生畫作
    在中國書畫圈,範曾先生的大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然,也是褒貶不一,不過,這絲毫不影響範曾先生的作品價格!1938年7月生於江蘇南通,字十翼,是中國人物畫畫家、書法家。範曾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範曾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南開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文化特別顧問」。前一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過很多關於範曾先生文章,大部分是關於範先生的書法作品的,對於範先生的書法爭議很大,有喜歡的,也有不喜歡的,更有甚者,稱範先生的書法水平也僅僅是帳房先生的水平。
  • 範曾叫板黃永玉,畫了一幅畫:我的畫比你貴還受歡迎,你能奈我何
    範曾叫板黃永玉,畫了一幅畫:我的畫比你貴還受歡迎,你能奈我何說到黃永玉和範曾的恩恩怨怨,其實很難說清到底誰對誰錯,兩人都是藝術界的大家,在國畫上都有著突出成就,而且二人在業界的名氣也很高,跟隨者眾多。黃永玉曾是範曾的老師,指導過範曾的繪畫,但是兩人最後卻關係破裂,甚至互相詆毀對方。範曾認為黃永玉的繪畫呆板,根本就沒有入門,而黃永玉認為範曾的繪畫毫無內涵。
  • 範曾教我畫素描如「獅子撲象」
    原標題:範曾教我畫素描如「獅子撲象」 範揚  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南京書畫院院長  創作雜感  在筆墨的處理上,這裡很濃,在這旁邊就特別地疏朗,這就是一種畫面的疏密與自然疏密的對比,這邊用筆緊了,那邊就特別松
  • 範曾畫完狗又寫萬言書羞辱,黃永玉只畫了只鳥回應,並以畫豬備戰
    簡單點說,範曾自己和楊振寧都認為範曾是五百年出一個的人才。而聽了這話的黃永玉,立刻畫了幅畫,題為《你他媽又吹》。例如坊間曾有八卦,說有一次 範曾硬要到北京飯店吃飯,遇到了同在北京飯店的黃永玉、張梅溪、黃永厚三人,黃永玉當著眾人的面忽然喊道:「我今天要打一個人!」範曾一聽此言,立刻拎起一瓶啤酒「備戰」。
  • 書畫大師範曾是一個「欺師叛道」之人嗎?
    有一位中國畫家曾經很自信的說過,自己是「中國國畫第一人」,還說自己總有一天會超過八大山人朱耷,要知道朱耷是畫壇的一代宗師,繪畫造詣非一般人能比,究竟是誰有這麼大的口氣呢?這個人就是範曾!當代被造假畫最多的畫家,據說有五百萬張範曾假畫。範曾的畫是當代作為貴重禮品被送禮最多的畫家。當代畫家中爭議最多的畫家。
  • 範曾畫了一幅畫,守在郭沫若家門口,求郭沫若題詞,一夜成名
    ,範曾已經拿定主意——就畫一幅文姬歸漢!隨後,範曾開始緊鑼密鼓地創作,趕在畢業展之前一幅丈二巨作終於完成。不過,年輕的範曾卻遲遲未在畫作之上題跋落款,他在等一個機會,他要讓這幅作品的題跋落款起到「畫龍點睛」之用,而這最後的「畫龍點睛」之筆能讓這幅畫能成為畢業展上最為耀眼的作品。
  • 範曾為何和他的恩師們反目成仇?
    畫成,他四處打聽到了郭沫若的住址,腋下夾畫每日守在其門外。有一日,終於逮到郭下班回家,他立即趨前請求題詞。郭一看是年輕人,畫也確實不錯,揮筆就是一首四十八句五言古風詩。但這種求名心切,不惜走終南捷徑的格調,卻也讓範曾當時的指導老師蔣兆和、系主任葉淺予極為不滿,認為他心術不正,意在借郭的名頭逼壓校方,是「靠名人光芒愚弄觀眾,虛抬自己的投機行為」。開始,葉淺予堅決不讓此畫參展,經人說情,才以「郭先生題字必須蓋掉」為條件,得列1962年央美的畢業展覽,並最終被該校美術館收藏。
  • 範曾是怎樣和他的眾位恩師反目成仇的?
    範曾沈、範師徒的反目,是當代文化界很著名的一起公案。嘮叨舊事,既是出於公心表達愛憎,更意在重溫,在那個驚魂動魄的時代,所有人其實都在失去尊嚴的悲音。以上所述,範先生在日後的《範曾自述》一書中,大體也是這麼講述的。這就是二人早期關係的定位:沈從文對範曾有照拂提攜之恩,倆人一度是親密的師生關係。沈從文誠篤君子,陋於知人心,他不知道的是,這種手法,範先生早先就屢試不爽。同樣著名的一段學界掌故:幾乎是同時,即將畢業的範曾,以《文姬歸漢圖》為結業作品。畫成,他四處打聽到了郭沫若的住址,腋下夾畫每日守在其門外。
  • 範曾在中國畫壇為何一直飽受爭議?
    範曾先生以創作人物畫聞名當代畫壇,可以肯定地說,他是當代非常有分量的畫家,圈內圈外許多人都知道他的大名,整體水準完全能排進當代人物畫畫家的中前水平,尤其他的「線描」技術,在當代畫壇名列前茅。如果從縱向來比較,把範曾跟歷史上已經被蓋棺定論的八大山人、徐渭、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等大師來比較,他還有很大差距。
  • 範曾在中國畫壇為何一直飽受爭議?
    範曾先生以創作人物畫聞名當代畫壇,可以肯定地說,他是當代非常有分量的畫家,圈內圈外許多人都知道他的大名,整體水準完全能排進當代人物畫畫家的中前水平,尤其他的「線描」技術,在當代畫壇名列前茅。如果從縱向來比較,把範曾跟歷史上已經被蓋棺定論的八大山人、徐渭、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等大師來比較,他還有很大差距。
  • 楊振寧為何稱讚範曾是幾百年難遇的書畫大師?
    文·段宏剛已經步入耄耋之年的範曾,稱得上是當代現象級書畫家,他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就名滿全國。之後,他在寫字畫畫之餘,相繼為全國一些重要單位,比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書店、天津郵政博物館、大帥府等許多地方題寫了牌匾。
  • 假冒名家畫作拍出超5千萬高價 字畫市場亂象觸目驚心
    犯罪嫌疑人 汪某:我畫這張畫,畫了一個星期,哎呀這畫畫的特別差,我呢就拿剪子把畫的不好的地方,拿剪子給剪下來。這張畫就是這麼大的,這邊缺一塊,缺一塊我還是不捨得扔了,貪財啊,我就給了一個朋友,他就賣給(字畫商)楊先生賣了30萬塊錢,我得了15萬。楊先生又找高人把那個瀑布補上了。後來賣了1330萬。
  • 範曾:如何評價趙忠祥的畫作?早知道,就不會坑慘這麼多收藏者了
    文丨曹鏡明題丨範曾:如何評價趙忠祥的畫作?早知道,就不會坑慘這麼多收藏者了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趙忠祥的看法!有些人活著,卻早已經死去;有些人即便是已經去世,依然在江湖之中流傳著關於他的傳說。在趙忠祥生前的巔峰時期,一幅畫作在慈善拍賣會上,曾拍出90萬的天價!
  • 範曾賣畫,到底賺了多少錢?1年繳稅1個億,10年捐款5.3億
    範曾賣畫,到底賺了多少錢?1年繳稅1個億,10年捐款5.3億範曾是我國著名的畫家,但凡有畫家範曾的名字,那簡直就是流量的擔當,這種流量的號召力,在文化界與於丹有一拼。都說畫家掙錢,人們對於畫家能夠掙多少錢,估計大傢伙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 範曾說,黃永玉的國畫尚未入門,是「文人相輕」還是肺腑之言?
    黃永玉先生和範曾先生都是當代著名畫家,前者比後者年長14歲,實際上,兩人有師徒關係。20世紀50年代,30歲出頭的黃永玉已經成為全國著名畫家,被聘請到中央美院做教授,而範曾在此時還是一名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夥子。看到範曾是可塑之才,黃永玉對範曾非常器重,經常指導範曾怎樣畫畫。
  • 民間畫家模仿範曾,古風人物繪畫獲得稱讚,筆墨功夫堪稱一絕
    在仿古人物繪畫的國畫上面,範曾算是獨成一派,其風格也是達到了不錯的境界。而對比這一位民間繪畫大師,他的作品也有這樣子的神韻,尤其是人物的線條與人物的繪畫風格,筆墨的力度堪稱一絕。文章中出現的這一位繪畫家到底畫得怎麼樣,會不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呢?我們一起來看目的地!
  • 《老子出關圖》,看看歷史上的,瞧瞧當下範曾的,不辯自明
    明 關九思老子出關圖清代方薰 老子出關圖徐悲鴻 老子出關圖 左下角伊喜範曾 老子出關老子所騎的青牛已經不是我們平時所見的普通牛,青牛是神物,會說話。從文中的照片,可知道宋代以來,畫作中均沒有牛繩,也沒有表現牛童。另外古代的老子出關雕像,很多都沒有表現牛繩和牛童。
  • 範曾書法海納百川4個字,估價3000元,有什麼樣的藝術特點
    範曾書法海納百川4個字,估價3000元,有什麼樣的藝術特點。範曾是一位非常知名的畫家,他畫畫很值錢,在收藏界收藏範曾的畫是一個熱門,有一些早年收藏到範曾繪畫作品的人,現在已經賺得足夠多。在書畫藝術品市場,我們經常可以見到的是範曾的繪畫作品,對於他的書法作品倒是比較少見的。所以在書畫藝術品市場瀏覽的時候,發現了一幅範曾創作的書法作品,寫幅作品寫了海納百川4個字,感覺非常有範曾書法的個性特點,並且估價才3000元,顯然對於名人書法作品來說,這個價格應該是地板價了,所以轉過來與大家一起論論這幅書法作品的藝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