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怎麼了!範曾在中國畫壇為何一直飽受爭議?

2021-01-08 最文化醉歷史

範曾,現為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以詩為魂,以書為骨」是範曾繪畫的顯著特色,也是他幾十年創作甘苦的體味與總結。

作為中國畫壇的大師級人物,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範曾先生作品從八十年代初起諸見報端,後來人氣越來越旺,各種光環桂冠聚於一身,名聲大噪,思想浮動,輕飄、飽受非議也屬正常,畢竟人無完人,金無赤足。

有人曾說範曾的繪畫,一層不變、墨守成規,沒有推陳出新的新理念,作品有線條無筆墨,有媚氣無骨氣。非議歸非議,但作品還是受人追捧,贗品在市場流傳很多,說明作品還是有市場。

範曾先生以創作人物畫聞名當代畫壇,可以肯定地說,他是當代非常有分量的畫家,圈內圈外許多人都知道他的大名,整體水準完全能排進當代人物畫畫家的中前水平,尤其他的「線描」技術,在當代畫壇名列前茅。

如果從縱向來比較,把範曾跟歷史上已經被蓋棺定論的八大山人、徐渭、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等大師來比較,他還有很大差距。

範曾確實有一定驕傲的資本,在中國的畫家中,他可能是傳統古書讀的最多的,也懂得利用西方的基本人體解剖和透視方法,雖然他用的也是線描,但已經相比於傳統的中國畫畫家有了很大改善。這也是為什麼他喜歡畫人物的原因,齊白石基本上不怎麼畫人物,因為畫家也會懂得揚長避短。

範曾說過:

我的藝術的進步,簡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使全社會震驚,我的畫也以空前的速度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據傳,範曾的畫一年能賣出幾萬張,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再怎麼勤奮也不可能達到這個量。有人說範曾是流水作業,也有人說是學生代筆。

季羨林評價:

我認識範曾有一個三部曲,第一步認為他只是個畫家;第二步認為他是一個國學家;第三步認為他是一個思想家。在這三個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詣。

範曾大學階段學的是中文,有很深的古典文學基礎,這對畫國畫是很有幫助的。範曾最初畫畫只是業餘愛好,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的作品得到郭沫若的賞識,於是範曾轉入中央美院學習國畫。其繪畫特點是精於白描,擅長表現古代人物,筆下的鐘馗,老子等栩栩如生,風格獨特。

範曾有才,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把他早年的作品,比如從美院畢業時的畫,和現在的畫比較,就會發現,隨著年齡增長、閱歷沉澱,進步還是明顯的,有自然之氣、舒逸之氣,有傳統國畫該有的境界,這在當今國畫界其實很難得,也是市場認可的重要原因,並非100%都是靠市場炒作出來的。

實際上,無論是達文西、米開朗、凡高還有中國許多畫界巨匠都會有那麼一點孤高!沒有大格局的畫家很難有獨步武林,傲視群雄的傑作!範曾絕對不是一個完人!在畫家的世界裡還有許多發展空間。

相關焦點

  • 範曾在中國畫壇為何一直飽受爭議?
    作為中國畫壇的大師級人物,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範曾先生作品從八十年代初起諸見報端,後來人氣越來越旺,各種光環桂冠聚於一身,名聲大噪,思想浮動,輕飄、飽受非議也屬正常,畢竟人無完人,金無赤足。有人曾說範曾的繪畫,一層不變、墨守成規,沒有推陳出新的新理念,作品有線條無筆墨,有媚氣無骨氣。
  • 書畫大師範曾是一個「欺師叛道」之人嗎?
    當代被造假畫最多的畫家,據說有五百萬張範曾假畫。範曾的畫是當代作為貴重禮品被送禮最多的畫家。當代畫家中爭議最多的畫家。負一品,不知其為何物;負二品,看之愈久,離其意遠;負三品,與美不共戴天,應即誅之。範曾自評:「我的水平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收藏家郭慶祥多次在媒體公開指責範曾:「流水線作業」的藝術品沒有價值!
  • 範曾新作「雞同狗講」,南饒北季俱往矣,獨步天下真有範
    狗年將至,酉年將去,範曾新作「雞同狗講」,依依惜別。6日,饒宗頤大師的仙逝,「南饒北季」都已經走了。痛惜之餘,想起文化大師的現況,現在國內沒有什麼真正的大師了,大概就剩下範曾。範曾說:「這個時代需要大師,但大師不是呼喚、號召出來的,不是裝腔作勢做出來的,而是通過經年累月的辛勞實現學養和修養的升華。」範曾的年齡已經是80歲了,這是他當大師的有利條件。他的學養、修養究竟如何呢?範曾自稱為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
  • 範曾:我的崛起很艱辛,假以時日,500年來一巨匠
    負一品,不知其為何物;負二品,看之愈久,離其意遠;負三品,與美不共戴天,應即誅之。主持人問:「那麼,你認為你屬於這九品當中的哪一品呢?」範曾回答:「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這是範曾先生最讓人感慨甚至佩服的一句言。儘管八大是範曾先生最佩服、崇敬的一位畫壇先師(他佩服的,還有那位生前賣不出一張畫而在巴黎郊區窮死的荷蘭畫家梵谷)。但他大約還是有資格說「超越」的,因為八大先生本人就是一位「目空一切」者(不信,請瞧他畫作中鳥的眼睛),並且現在範先生的畫價也可比肩這位在孤寂中死去了數百年的先輩。
  • 範曾炮轟吳冠中:用筆浮躁顏色似小學生鬥彩,侮辱國畫大師的稱號
    範曾這個人,想必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範曾是中國當代大儒,國學大師,也是著名的書法家、詩人。說起範曾的名頭,那也是非常的多,比如範曾是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的院長,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是南開大學、南通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等等等等。
  • 吳亦凡在《中國新說唱》一直飽受爭議?與他對比後,原來如此
    然而同樣是真人秀類的節目,同樣擔當評委的張國立和吳亦凡,後者卻一直飽受爭議。大家都知道張國立是國家一級演員,做過導演、製片人、主持人、影視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而且口碑都不錯,除了不會唱歌,算是全能藝人吧,早年人家學說過相聲,而且曾經是鐵路文工團的演員,跟侯耀文算是同事吧,曾經一起出去演出,所以並不是外行。
  • 範曾為何和他的恩師們反目成仇?
    沈從文這些年,社會上一直流傳一個說法,說他自解放後就不再從事文學寫作云云,幾成定論。這其實多半也是以訛傳訛的誤解。據陳徒手的《午門城下的沈從文》一文披露:1962年,25歲的範曾,行將從中央美院畢業。為能謀得個好去處,範曾「天天給沈從文寫信」,表達橫無際涯的崇仰之意。
  • 範曾叫板黃永玉,畫了一幅畫:我的畫比你貴還受歡迎,你能奈我何
    黃永玉曾是範曾的老師,指導過範曾的繪畫,但是兩人最後卻關係破裂,甚至互相詆毀對方。範曾認為黃永玉的繪畫呆板,根本就沒有入門,而黃永玉認為範曾的繪畫毫無內涵。範曾作為名滿天下的國畫家,他隨便的一幅畫就賣到了上百萬,甚至還能達到上千萬,就在去年,他的書畫價格總成交量就已經過2億了,是名副其實的富豪藝術家。但是他卻一直很看不慣黃永玉,在範曾的心裡,黃永玉是一個小人,他不光繪畫不入門,還打壓自己的弟弟黃永厚。
  • 中國機動車排名第二多的城市,還啟用了川G號牌,為何飽受爭議
    不過今天要說的是成都機動車保有量全國排名第二,還啟用了川G號牌,為何飽受爭議?根據消息就能知道,如今成都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530萬左右,單單就是十年的時間,翻倍的速度很快,在全國排名處於第二的位置,僅次於北京。更加讓人意外的就是,在2017年成都就已經開始啟動了川G的車牌,主要還是因為機動車的數量不斷處於增長的趨勢,原來的車牌資源都已經無法更好滿足市場的需求量。
  • 臉書Libra更名後遭炮轟:「披著羊皮的狼」,為何飽受爭議?
    飽受爭議,臉書加密貨幣項目經歷了什麼? 事實上,Libra從白皮書發布至今,一直飽受監管的困擾。 為何臉書推出加密貨幣飽受爭議? 各界質疑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球的數字貨幣持有者不足全球人數的1%,而Libra由擁有著27億用戶的臉書發起,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使得Libra的顛覆和衝擊可能遠超過去的數字貨幣,並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巨大影響。
  • 中國畫壇素描之路
    這位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中國畫壇極具影響力的畫家,安靜地立於角落,伴隨他的是一幅碳素墨水作品,畫面上以迅疾的線條捕捉到了當地農民在收割場上稱量包穀的情景。這是畫家在1978年帶美院學生到秦皇島寫生時的習作。不得不說,吳冠中創作繪畫之時,正值西方現代抽象主義風潮盛行,其畫作嘗試告訴人們何為中國文化美學的抽象主義繪畫。
  • 劉文西丨當代中國畫壇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畫家
    曾任原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藝委會委員,黃土畫派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當代畫派聯誼會主席、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西安美術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第五套人民幣毛主席畫像創作者、全國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全國首批百位名師稱號獲得者。劉文西作為當代中國畫壇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畫家,其藝術成就與繪畫風格均已受到學界的肯定。
  • 範曾三婚老婆張桂雲:隱瞞婚史,婚內地下情,霸佔前夫家產
    可是身在名利場的人何其多,為何媒體偏偏要把焦點只對準某一些人?而報導出來的事又為何會讓人如此毀三觀?無風不起浪,如果不是自身沒有一點兒問題,這些事也絕非空穴來風。就如這位國畫大師範曾,他的三婚老婆張桂雲做了一系列無下限之舉,隱瞞婚史,婚內地下情,霸佔前夫。
  • 範曾教我畫素描如「獅子撲象」
    原標題:範曾教我畫素描如「獅子撲象」 範揚  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南京書畫院院長  創作雜感  在筆墨的處理上,這裡很濃,在這旁邊就特別地疏朗,這就是一種畫面的疏密與自然疏密的對比,這邊用筆緊了,那邊就特別松
  • 當代中國畫壇翎毛第一人,「全能畫家」劉奎齡
    其代表作《上林春色圖》深得徐悲鴻高度讚揚,並被其讚譽為「當代中國畫壇翎毛第一人」。他描摹的動物種類之多,範圍之廣至今無人可追;他善於「勢」的營造,繪畫作品「虛處不嫌窗框松,實處勿感板結緊」,其畫風華滋清潤,厚勁靈動,意境深邃。
  • 範曾畫完狗又寫萬言書羞辱,黃永玉只畫了只鳥回應,並以畫豬備戰
    畫家範曾就有這樣一個「死對頭」。範曾,飽受世人批評,世人說他忘恩負義,整天罵這個、罵那個,不過他堅持不懈罵了幾十年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黃永玉。範曾經常痛批黃永玉,還曾把黃永玉畫成狗,而黃永玉也毫不示弱,立刻畫鳥反擊,兩個畫家以畫「對罵」,這「死對頭」一當就是幾十年。
  • 範曾書法:簡化字與繁體字混用,是毛病嗎?一直不好意思問
    範曾書法:簡化字與繁體字混用,是毛病嗎?一直不好意思問。範曾書法好不好?應該有公認,確實不太好。按說練書法練了數十年,修成諸書皆成的水平不算難。不必多談範曾書法的碑帖功力,無功可談。主要說說範曾書法的一個問題:筆者看範曾的書法,是簡化字與繁體字有混用的現象。書法兩體用字,雖然都是「中國字」,但是文化含量卻不太一樣。簡化字是實用字為主,繁體字是書法用字為傳統。書法應該是寫簡化字還是繁體字呢?這個問題本身不好界定。站在通用語言文字推廣的角度來講,書法家應該隨時代潮流,寫簡化字書法。
  • 範曾:在任何地方看到我的畫 第一反應要認為是假的
    9月3日下午,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範曾與法國當代雕塑大師讓·卡爾多做客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展開《中法藝術高峰對話》。範曾勸誡年輕人不要把藝術當做很容易的事,要憑實際能力說話而不僅僅追求虛名。卡爾多認為贗品丟掉了藝術大師的靈魂,模仿得再好也是贗品。範曾認為自己的畫在社會上的贗品最多,根本顧不過來,觀眾在任何地方看到時第一反應要認為是假的,然後看有沒有可能是真的。
  • 範增談中國畫及背後哲學原理 為山大師生分享藝術盛宴
    中新網山東新聞10月28日電(籤約作者 劉奕嫻)山東大學10月27日開展範曾日活動。範曾先生來到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知新樓,與觀眾暢談中國畫及其背後的蘊含的哲學原理。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出席本次活動。
  • 為何會飽受爭議?
    為何會飽受爭議硬碟從出現至今,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而我們縱觀硬碟發展經歷,不難發現,容量和速度一直是硬碟發展的主流趨勢——在機械硬碟當道的時期,容量的提升一直是呈直線上升的態勢,哪怕是讀寫速度更快的固態硬碟進入硬碟市場後,在削減製造成本降低價格的同時,大體也是在緩慢提升最大容量的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