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科技——未來篇

2020-12-20 絕古dh

儘管目前人類的科技很發達了,但這還遠遠不夠,人類的徵程是星辰大海,就需要更發達,更超前的科技。許多的科幻小說,科幻電影都大開腦洞,展現了許多未來科技,有一些還成為了現實。

這裡向大家講述筆者看過的一部科幻小說,這是筆者初中看的,名為《小兵傳奇》。儘管名字看上去有點俗,但內容卻是人類星際時代發生的故事。

主人公唐龍高中畢業後,毅然決然參軍,參加的23團是一個傳奇的軍團,教官全是舊時代的超智慧機器人,為什麼叫超智能呢?因為這些機器人擁有了情感與思維。而學員就一人——唐龍,教官為了訓練好他,利用當時的虛擬遊戲技術,製造出必要的環境令他置身其中。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說一下唐龍的特點了,對遊戲天賦極高,但對靜下心來學習就不感冒了。這樣做以後,唐龍進步飛快,尤其是單體戰鬥力,超越了當時的許多人。還有指揮星際戰艦作戰的能力簡直是宇宙第一,這還要得益於教官利用虛擬遊戲艙,白天訓練,夜晚玩遊戲。幾年時間,唐龍便從一個稚嫩少年成長為鐵血軍人。

這個星際時代大概是當今人類幾萬年以後了。當時的社會架構是:一個智能作為社會設施的調控指揮者,負責社會各方面的秩序,人類便在這樣的社會中生活。其中的女智能首領因為某次接觸唐龍,從而進化出情感,為了追尋這種情感,她與唐龍的教官們製造出與自己形象一模一樣的肉體,因此出現了智能人,不是純粹的人類。

在小說最後,唐龍帶領人類與機器人和諧共處,在街道上,能看到為機器人開設的「飯館」「商店」,從而建立了統一宇宙的國度。

從這部小說中可以概括出許多項未來科技,虛擬遊戲艙、星際戰艦、超智能人、雷射槍、可宇宙航行的單體戰甲等等,其中虛擬遊戲與智能生命在現實中有相應的超弱化版。不出變化的話,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大概就是小說描述的文明了。

在此,筆者認為人們對於科技的每一個想法其實都是有可能性的,但因為與現實中有無相應的基礎有關,現實中有基礎,發展就更容易;現實中沒有一點基礎,發展不來,就有人認為不存在。存不存在,由時間來決定,一旦某段時間開始適合一種科技的發展,這種科技才有可能大興。因此,不要禁錮自己的想像,也不要認為自己的想法天馬行空,把自己的想法記下來,讓時間證明自己是對的。

注: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學術無關!

相關焦點

  • 未來人類的文明方向-人類與科技
    現代人類非常依賴科技,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這得看是什麼人在用科技了,得一分為二地看待。意志力強大的人只是把科技作為提升自己的一種手段,而那些意志消沉的人則把科技作為生活的支撐柱,如果柱子倒了,這些人也就完了。
  • 薦書丨未來之路:科技、商業和人類的選擇
    未來之路:科技、商業和人類的選擇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領銜推薦。入圍《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年度商業圖書獎名單。他們在這本書中分享了他們對於目前各項前沿技術與整個人類社會以及未來科技與商業的關係。對於諸如基因組學、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兩位作者設置了三項評價指標,即是否平等受益、風險和益處為何,以及提高的是人類自主權還是依賴性。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為了回應這一挑戰,哲學對他而言意味著以理性回歸為目標的哲學化的技術工作或技術學/科技學:聚焦技術/科技時代人類的狀態,在進行技術/科技/工業研究的同時,致力於對技術/科技/工業的批判與重新引領。而這些跨學科的研究、批判與引領,無疑出於對科技時代人的關懷,旨在審視和改善人的狀況。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為了回應這一挑戰,哲學對他而言意味著以理性回歸為目標的哲學化的技術工作或技術學/科技學:聚焦技術/科技時代人類的狀態,在進行技術/科技/工業研究的同時,致力於對技術/科技/工業的批判與重新引領。而這些跨學科的研究、批判與引領,無疑出於對科技時代人的關懷,旨在審視和改善人的狀況。
  •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人類未來的無限可能,或許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今天的這篇文章,是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特別為《十二個明天》寫下的推薦序。這也是繼《三體》之後,他推薦的第二本科幻小說。「偉大的想像力與好奇心,能夠激發我們去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把瘋狂的想法變成現實;激發我們用不懼失敗的勇氣去質疑、去校正自己的行為;激發我們站在更大的格局上去思考肩負的責任與人類的未來。」
  • 科技創想人類未來 三菱重工上海高層專訪
    本文導航1科技創想人類未來 三菱重工上海高層專訪2科技創想人類未來 專訪內容<<返回分頁閱讀1科技創想人類未來 三菱重工上海高層專訪在本次展會中,作為全球領先的綜合型企業,三菱重工以「科技創想人類未來」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其在技術創新、產品製造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特色與優勢,本次參展商中,三菱重工展臺也成為本次展示會現場規模最大、人氣最高的企業展臺之一。  此次三菱重工展臺中最為耀眼的當屬智能型機器人「wakamaru」,他不僅能與人進行對話溝通,還能靈活地做出各種動作。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科技附體,人人都成鋼鐵俠?
    基於此,「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論壇第三期以人類增強為題,特別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段偉文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的劉永謀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的閆宏秀教授和復旦大學的楊慶峰教授,以北南聯袂、京滬對話的方式從不同角度撰文探討。閆宏秀的《人類增強有邊界嗎?》 警示人類要理性審視人類增強之「強」 ;劉永謀的《「大家增強,可別拉下我!」》
  • 《黑鏡》曝光聖誕特別篇先導預告 未來科技設定驚豔 "廣告狂人"男...
    時光網訊 英國Channel 4的當家科幻諷刺劇《黑鏡》今天為聖誕特別篇預熱,特意發布了一款非常有料的先行版預告片。《廣告狂人》男星喬·哈姆飾演的科技達人馬特貫穿整段視頻的始終,與當下生活結合很強的科幻裝備也重磅出鏡。
  • 人類科技的創新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古今中外,人類不斷地探索創新,人類社會的每一項進步,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闢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 人類未來的無限可能
    讓我們更加深入地思考,是什麼讓當下與過往的時代變得不同,我們會走向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在此變化中我們會受到何種影響。  科技打開了人類未來的無限可能。《十二個明天》展現了人工智慧、VR、物聯網、區塊鏈、無人機、機器人、生物醫學甚至航天科技的應用場景,書中的一些設想要變成現實也許並不會很遙遠。
  • 數字經濟未來篇:2050年的社會 人類永生及移民火星的影響
    我們認為通用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是未來30年最重要的兩項顛覆性技術。通用人工智慧的實現或將更多替代人類勞動力、擴充人類能力的邊界;量子計算的實現則將大幅縮短新藥開發、破解密碼等所需時間。追求永生是推動人類進步進化的動力之一,未來基於腦機接口、納米機器人等前沿科技有望繼續延長人類壽命,直至實現永生;實現永生的過程或將對現有社會經濟制度產生衝擊。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機器「北鼻」,不香嗎?
    如果社會中到處都是機器「北鼻」,人類和世界將會怎樣?「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論壇第二期以機器陪伴為題,特別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段偉文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的劉永謀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的閆宏秀教授和復旦大學的楊慶峰教授,以北南聯袂、京滬對話的方式從不同角度撰文探討。閆宏秀的《人與機器人環抱的「距離」》提醒人們保持與機器人的安全距離。劉永謀的《機器性愛會吞噬人性嗎?》相信機器伴侶不會導致人類機器化。
  • 霍金生前預言成真,從這3部電影裡看人類與未來科技的關係
    霍金生前預言成真,從這3部電影裡看人類與未來科技的關係霍金生前曾預言:「在這個世紀,人類將利用基因編輯工程技術改善後代DNA,而從中可能衍生出全新超級人類物種。」新興人類可以迅速自我更新、自我進化、不再是純種人類,如今霍金的這一席話似乎成真,近期中國科學家賀建奎的基因編輯新人類誕生了,其改造七對夫妻的受精卵,其中一對夫妻產下有抗愛滋基因的雙胞胎寶寶。
  • 【希祥談教育】系列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的觀賞與解讀(一)
    這是我們當下與未來發展始終應貫徹與執行的根本精神與指示。針對世界性的孩子的未來教育和科技教育的關係問題,系列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為我們的家庭和學校的科技教育與教學提供了有深度與實感的理念與案例。教育與科技兩者間相互交錯、糾纏、矛盾、互補等的複雜的關係,一直是社會關心與試圖解決的問題。
  • 下圍棋、戰高考,這些曾被稱為雞肋的未來科技,已經開始讓人類無法離開
    人工智慧雖然是未來科技的一個發展趨勢,但是目前來說人工智慧更多的作用是為所有未來科技提供全新數據算法,以及革命性的技術迭代與試錯。 AR、VR的發展,意味著人類已經逐漸觸碰並抓到了未來的科技生活。 不僅微軟、谷歌等巨頭都對AR、VR青睞有加,甚至遲遲落後的蘋果,也一夜之間全面進入AR、VR領域。
  • 「前沿科技」未來30年,這20項技術將顛覆人類生活
    該報告的發布:一是為了幫助美國相關部門對未來30年可能影響國家力量的核心科技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二是為國家及社會資本指明科技投資方向,以確保美國在未來世界中的戰略優勢。代表性技術:實際應用:八、人類增強在接下來的30年裡,科技將帶領人類突破人類潛力的極限甚至生物的極限。
  • 新冠對人類未來影響巨大!哈佛的驚人發現
    哈佛大學驚人發現 新冠對人類未來影響巨大! 因為人類感染者產生的抗體有效期可能只有40周( 如果疫苗不能起作用,那麼新冠將會變成一個10-50倍致死率的流感,在全世界範圍內反覆爆發收割人頭。 2、未來各國的策略,就是儘可能採用疏離措施,把感染率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以確保醫療體系不崩潰。
  • 【物理科技】科技是如何「逼迫」人類進步的?
    雖說之前就有賽博朋克鼻祖《銀翼殺手》的現世,但毫無疑問這個在網際網路剛剛普世就以 「 AI 控制世界 」 作為大背景的電影,讓當時大家對未來科技的發展更有代入感。更別提,直到現在都被不少科幻片視為翻拍模板的打鬥動作。當 「天選之子」 Neo 看破真相,知道自己在這虛擬的世界中一切的組成都是代碼,只要破了它,所謂的萬有引力、摩擦力都可以忽視,從而做出的各種違背物理定律的事。
  • 王小理:生物科技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塑造
    生物科技的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縮影。當前,生物科技的新一輪變革,正廣泛滲透到人類經濟、社會、文化、軍事、政治等領域,其對人類倫理、法律、環境、安全、國際關係等領域的影響越來越大。在和平與發展兩個重大問題上,在塑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進程中,生物科技從未扮演如此重要和關鍵的角色,生物科技從未與人類社會未來前途命運如此息息相關。
  • 苦苦尋找的外星人,或是未來人類進化後形態,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宇宙對於人類而言浩瀚無垠,讓大家猜測在這個宇宙當中,是否還存在其他文明呢?或許我們所看到的不明飛行物就是外星人駕駛的,又人認為這些外星人是未來的人類,通過UFO穿越而來的。迄今為止沒有一個人能看到外星人的真實面貌,在科幻電影當中的外星人和人類並沒有很大的差別。